01
大叶性肺炎
属于“风温肺热病”,常用石膏、黄芩、瓜蒌、虎杖、杏仁、贝母、紫苑、款冬花等等清热化痰之药,再加入芦根,既清热,又生津。02
萎缩性胃炎
在中医属于“痞满”“胃脘痛”范畴,湿多为阴邪,脾如果运化失常,容易困阻脾胃,阻遏气机。临床用芳香化湿,如藿香、佩兰、枳壳、砂仁、薏苡仁等药,但芳香淡渗之物均伤阴,湿从热化,热伤阴,所以常加芦根,生津却不留湿。03
糖尿病
在中医中属于“消渴”范围,基本病机湿阴预虚则燥热盛,燥热盛而阴愈虚,所以临床常用葛根、知母、鸡内金、天花粉、五味子、山药、沙参、麦冬、生地,加入芦根,能清热润肺,生津止渴。04
肾结石
在中医中属于“淋证,石淋”,其实是水结化湿,肾虚为热,邱火新曾用 芦根排石汤治疗肾结石,芦根30g、花粉、苍术、车前子、猪苓各30g,炙甘草15g、厚朴20g。 用芦根清肃肺气,总有效率达94%(此方辩证加减勿乱用)05
便秘
排便周期长,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容易秘结不通,此时应以下通为主,临床上常用大黄、枳实、厚朴、麻子仁、杏仁、麦冬、芍药、玄参、生地。临床加入芦根,也能生津润燥、通脏降气。06
感冒
风热感冒,可以用银翘解毒颗粒,如果能用芦根熬水送药,生津化痰,清热效果会更好,发热感冒后期,易口渴,可喝芦根水,养肺胃之阴。 15g芦根,水煎30分钟,代茶饮即可。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识?
点击下方直接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