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不过,由于时间太久了,不少好对联被埋没在历史长河中。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如果大家也喜欢对联,一定要关注我哦。
今天我找到2副不出名的极品对联,对仗工整水平佳,定能让你眼前一亮?请大家仔细欣赏哦,觉得不错可以收藏下来呢。
第1副:未许田文轻策马;愿逢老子再骑牛。
这副对联写的是函谷关。函谷关是历史上有名的雄关要塞,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函谷关最有名的典故,就是老子骑牛过函谷关,写下了《道德经》洋洋五千字。《道德经》是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影响深远。函谷关也因此在文化上具有了重要意义。
下联说“老子骑牛”,说的就是这段典故。而上联的“田文策马”则是战国时期孟尝君的典故,也颇为有名,那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鸡鸣狗盗”的故事。
孟尝君田文,曾经前往秦国做官。结果秦王听信谗言,要对孟尝君下手。孟尝君消息灵通,赶紧带着门客跑路。
来到了函谷关,发现时候太早,没到鸡鸣的时候,关口不能开关。
孟尝君门客三千,手下各类人才都有。正巧有个门客别的本事没有,学得一手好鸡叫,当场学起了鸡叫,让函谷关附近的鸡一起鸣叫,提前打开了函谷关。
孟尝君由此逃过一劫,鸡鸣狗盗的故事也流传至今。(狗盗的故事,是孟尝君的门客扮成狗的样子偷白狐裘,这里就不具体展开了。)
借由这段典故,上联妙用文字,“未许田文轻策马”,将典故巧妙融括其中,更有一丝戏谑的意味。
孟尝君身为战国四君子,身份何等荣耀。但是到了函谷关,碰了一鼻子灰,也只能卑微的学鸡叫,这才能顺利通过函谷关。
就连孟尝君那样的人物也只能用“鸡鸣狗盗”之术来解决难题。可见,函谷关是多么“傲岸”与“伟大”。
关于鸡鸣狗盗的问题,其实也挺有趣的,这里忍不住多说几句。一般认为,鸡鸣狗盗是任用人才,不拘一格。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比如王安石就嘲讽孟尝君鸡鸣狗盗,不足以经国济世:“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总而言之,上联的用语特别有意思,在其他地方,孟尝君可以骑马逍遥,但是在函谷关,“未许田文轻策马”,真有点幽默效果了。
下联用老子写《道德经》的典故,同时也是表达对联作者游览函谷关后的感慨。“愿逢”两字,暗藏了作者对老子以及《道德经》的无限崇拜,句短情长,耐人寻味。
第2副:忧患始于识字;穷愁然后著书。
这副对联表达的是一个“穷书生”的感慨,同时也是古代许许多多科举不顺的读书人写照。
古代科举,“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只要中举人中进士,那就是光宗耀祖,改变一生命运。
不过,许许多多人虽然读了很多年书,虽然考了很多年试,但还是没有办法考上。
一辈子大多是时间都拿来考试了,也没有别的什么才能,只能当个教书先生或者写写书,卖卖画,借此度日。
我们看对联的上联,化用的是苏东坡的名句:“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苏东坡之所以说读书识字让人产生忧患痛苦,是因为东坡自己人生坎坷,借此自嘲。(苏东坡又有名言曰: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许多科举失意或者仕途坎坷的人,都借用了苏东坡“人生识字忧患始”的诗意,感叹自己如果不读书的话,应该能够过得很快乐。
下联则是化用了龚自珍的名句:“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下联说,作者之所以写书,之所以作品众多,实在是因为日子过得苦哈哈,只能写书才能混口饭吃了。
所以,仔细品读这副对联,应该能够体会到作者自嘲的一面,也可以感受到作者“自负”与“风流自赏”的一面。
也就是说,作者虽然的确感叹着穷愁与忧患,但同时他也有一丝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是真正的读书人,认为自己比一般人有才多了。
大家还知道哪些好对联呢?大家有没有自行创作的对联呢,欢迎留言哦。
下一篇
《陆地仙经》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