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上海将排查疑似精神病患者 你“被精神病”了么

“无故不上学、不上班、不出家门、不和任何人接触”、“对人过分冷淡,寡言少语、动作慢、什么事情都不做,甚至整天躺在床上”、“过分话多(说个不停)、活动多,到处乱跑,乱管闲事等”,这些症状都将作为疑似精神病患调查线索之一。宅男宅女们,小心点……

你“被精神病”了么

新闻背景

“符合条件的” 立即上报!

上海市卫生局日前下发了《精神疾病防治服务规范(2012版)》。该《规范》指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对辖区内连续居住半年及以上者,开展疑似精神疾病患者调查。《规范》中明确,当知情人知道有人符合任何一条中任何一点症状时,调查员应当进一步了解该人的姓名、住址、职业、工作单位等情况,填写《重性精神疾病线索调查登记表》。该表将上报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并告知患者或亲属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进行诊治。确诊后,患者信息将录入上海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管理。

新闻解读

精神病防治当首防“被精神病”

文/马九器

在中国首部《精神卫生法》正在酝酿出台的背景下,上海市卫生局新颁布了《精神疾病防治服务规范(2012版)》,重点突出了社区卫生机构对各类精神病人的服务功能。在诸多卫生机构功利化色彩严重、精神疾病成为社会之痛的当下,赋予基层卫生机构承担更多关注精神疾病患者的服务责任,从宏观角度而言,有助于这一庞大弱势群体的权利呵护和利益保障,也是政府主动承担公共责任的一种体现。

如果仅仅从笼统的政策层面看待,上海卫生局的这一公共政策,无可厚非。但是,任何公共政策因为往往事关公共利益,与很多人的权利、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好的政策更要经得起逻辑的推敲、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法理的考验。从这些微观的角度来看,上海的这部关于精神疾病防治的政策,又不免露出破绽,长期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当一个政策一旦出现漏洞和破绽,很像高空中的飞机裂了一条缝,会有大量的“恶”乘虚而入。

该政策的一条短板在于“调查问题清单”,相当于一个问卷调查,其间的诸多问题设计,令人惊愕,比如问询身边的人有没有“对人过分冷淡,寡言少语、动作慢、什么事情都不做”,有没有“无故不上学、不上班、不出家门”。如果选择“有”,对不起,这个人很可能就是“疑似精神病人”,将上报上级卫生机构备案入库。普通人看到这些选项往往感到不可思议,其实所谓“过分冷淡、寡言少语、动作慢、无故不上班不上学”的情况,在很多人身上或多或少出现过。尤其伴随着社会多元,人们的生活方式多元,用这种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来衡量别人的生活,甚至将这些现象和精神病调查联系起来,岂不是“人人自危”?而进一步的疑问就会接踵而来:会不会有人因此“被精神病”?调查会不会过于草率而误伤正常人?会不会基层非专业人士“乱点鸳鸯谱”?这些疑问不只是涉及误判问题,更涉及公民权利能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和尊重。

而另外的短板就更令人忧心。规范规定“病情不稳定患者,或精神病症状明显、自制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者,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协助送院治疗”,这里面明显地暴露出几条程序缺位:一、谁来对病情状况进行认定?谁被赋予决定病人入院治疗的强制权力?显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能认定,公安机关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也无权强制病人入院。模糊的规定恰恰给实践中权力的僭越和失序以空间,因为在过去的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和机构出于种种目的,将一些公民“认定”为“精神病患者”,他们正是利用制度的空白和模糊背离了公共利益、满足着局部利益。

精神病人也是人,也有正当的公民权利,宪法并未将公民分为三六九等,所以,任何剥夺和限制公民自由的政策、公权行为,都必须于法有据,否则后患无穷。因此,包括上海《精神疾病防治服务规范》在内的任何政策文件,在对公民(包括精神病人)进行某种认定和自由限制的时候,必须明确几个原则:专业的机构进行专业的认定;公共服务必须征求本人和监护人的同意;以服务为名进行的自由限制,必须有完备的权力授权和执行程序;必须设置权利救济制度,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错误纠错。

再微不足道的公共政策,仅有宏大叙事方面的正义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在微观层面的逻辑、法理、程序方面经得起检验,否则很容易“好心办坏事”。

专家说法

“标准过于宽泛、模糊”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国瑞表示,这些症状从单个看来,并不足以认定一个人为精神病患者。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的丁金坤律师认为,《规范》中的内容并不是医学术语,标准过于宽泛、模糊,在实际调查中容易侵犯私权。“精神病患者的发现和诊断,应该首先由患者家属启动,政府公权才能介入。”丁金坤律师说,目前《精神卫生法》还未出台,从现有法律看,社区服务中心无权界定居民是否患有精神病。

微言大义

@宁财神:全中!

@刀剑如梦沧海笑:躺着中枪……我觉得我得离开上海避避风头,不然99%要被送精神病院去了哦!

@晓蜗chen晨: 满街都是调查组,上海好危险!不出门精神病,出门也精神病!上街不说话不行,话太多也不行!

@飞嗷娜fiona:话痨,宅男,翘课逃班者等,近期请远离上海。

@布拉地图笔记:请最近在上海,或者即将到上海的亲,好好注意在沪期间言行,少说少动,当心被请进精神病院哦!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