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育儿 > 正文

跟拍全国12位孩子:那个清华博士后的6岁女儿,北漂当童星,全家“赌”上了......

2022年1月,陪伴几代读者30余年的《童话大王》月刊正式停刊。

而作为这套杂志唯一的撰稿人、真正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并没有就此“歇业”。

郑爷爷“经营”的“万事屋”每天都热闹兴隆。

除了在线对抗侵权,郑渊洁的日常就是不定时翻牌网友的提问,花式作答。

不做作,不高傲,也不同于一众名人的傲娇和鄙夷,他总是带着他一贯的浪漫和幽默,回应着“小朋友们”面对生活、爱情、事业、学习时所遭遇的诸多彷徨与迷惘。

他的评论区已经成了5G冲浪的网友们所津津乐道的“风景区”。

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2020年,郑渊洁参加过一档纪录片的录制——

《告诉世界我可以》。


在录制现场,郑爷爷一如既往,既浪漫幽默,又高频次输出观点,还与辩论达人比嘴快,让网友们直呼有趣。

          
       

01


这是国内第一档儿童成长观察纪录片。

摄制组从全国各地挑选了12位3-6岁的萌娃,用了两到三个月的时间进行拍摄。

摄制过程中,节目组的摄像机还会充当“树洞”。

孩子可以对着“树洞”说说悄悄话

区别于绝大多数亲子综艺,纪录片团队仅作为“旁观者”出现,不干涉家庭生活。

也没有设置任何任务性或互动化的环节,不强立人设,不煽情,因此充满真实感。



唯一有点综艺感的地方在于记录之外,观察室嘉宾们的“观点输出”。

节目组请来了各行各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为观察员。

除了“童话大王”郑渊洁,还有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魏坤琳,“铁榔头”郎平,“辩手妈妈”傅首尔,“水哥”王昱珩,奥运冠军刘璇等等,共同探讨成长话题。

这幅成长图鉴集将教育专家提炼的8个成长关键词360度地下沉到12组典型家庭中,为普通父母提供参考。

既反套路,又有细节化的干货,还引人深思。

首先,是反套路化。

摄制组一反其他亲子节目喜欢制造明星子女人设的煽情套路。

3岁的姌姌(邱筱姌),是个爱哭鬼。



独自面对树洞,说着自己不想上幼儿园这事儿也能把自己说哭。

从小到大,全职在家照顾她的妈妈基本就是姌姌生活的全部。

作为一个妈妈的跟屁虫,吃饭穿衣也一定要妈妈陪着。

所以入园前,姌姌表现出了严重的入园焦虑,哭闹不止。



姌姌焦虑,姌姌的妈妈更焦虑。

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妈妈还脑补了一出母女不舍分离的剧情。

可出人意料的是,真等到入园这一刻,哭的不是姌姌,而是妈妈。

进入幼儿园大门时,姌姌十分决绝,头也不回地就跟着老师走了。



在幼儿园里,姌姌也一改在家里动辄哭泣的状态,快速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当幼儿园的小朋友问她:“你妈妈今天来接你吗?”

姌姌点点头:“嗯”

“万一你妈妈不来接你呢?”

姌姌一边津津有味地吃饭,一边淡定地回答:“不来就不来”



反倒是姌姌的妈妈,一天的心情都很低落。

女儿不像从前那般依赖她,让她仿佛失去了自己的存在价值。

姌姌去了幼儿园,家里突然安静下来,之前一直围着女儿转的妈妈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沉浸在对女儿的思念里,看着女儿的视频,也会忍不住落下眼泪……



这么有泪点的场境,却被观察室里的气氛打破了。

魏教授感慨说:“这个妈妈才是那个需要安全感、需要独立的人。”

一方面,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依赖,可能更甚于子女之于父母。



另一方面,我们在日常的育儿时,对孩子的独立性评估往往有所偏差。

这可能是与“独立”这个概念被过度滥用有关。

事实上,真正的独立,应该是自我意识的建构,再进一步是性格的独立。

而不是表面意义上的让孩子独立完成某件事情的“独立”。



那么,是否需要强制孩子突破自我,克服恐惧,从而具备独立意识呢?

郑渊洁否认三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与生俱来的性格就是你的人生优势。”

“缺陷可以成就你的人生。”



听到郑渊洁的这句话时,刚刚还在连连点头的傅首尔立刻提出了反对,她认为:

“一个人一定是由优点成就的,而不是缺陷。

正是因为他的优点过于明显,所以他的缺陷没有影响到他。

成就郑老师的一定是想象力和才华,而不是他孤僻的性格。”


郑渊洁反驳道:

“一个人的缺陷,造就了他的与众不同。

真正有成就的人,绝对是由于他的缺陷。所谓成功人士,是因为他独辟蹊径,与众不同,他的优点和别人都是一样的,只有缺点是特殊的。”



两个人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观察室一度变成了大型辩论现场。

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



唯有一点达成了共识:

对于孩子的短板,家长要先正视、包容和接纳,这样才能给孩子创造健康积极的环境。

这一点,在球球这个孩子的身上得到了印证。

4岁的球球(倪雪航),古灵精怪,性格强势,她的爸爸叫她球姐。

球姐还有一个2岁的弟弟。

但是弟弟出生后,大多数时间是由保姆带,所以球球理所当然地以为,家里只有自己是爸妈亲生的,弟弟是“姨姨”(保姆阿姨)生的。


在父母面前,她会有意无意地争宠,甚至直接动手。



家庭中的资源分配存在着这样不公平的状态,让球球在心理上并没有完全接纳弟弟的出现,把弟弟当成外人。

再加上,球球是一个比较自我的孩子,她对自己的认知是“完美的公主”。

完美的公主是不会出错的。



因此,当爸爸指出球球不该欺负弟弟时,球球就表现出了对“认错”的巨大抗拒。

为了让球球承认错误,爸爸用“贴标签”的方式给球球讲道理,比如几次三番地重申:

“你是个不乖的小孩”。

“你是个自私的小孩儿”。


有时候,还会用关小黑屋的手段去让她冷静,直到球球向弟弟道歉。



傅首尔用了“酷刑”这个词来形容球球当时被迫道歉的处境。



球球的自信,应该是她身上最大的优点。

但爸爸却在打破她的自信,告诉球球你是“自私”的,是“不乖”的。

要知道,让一个孩子自卑很容易,但让一个孩子自信却非常难。

在孩子的三观尚未形成的阶段,就要开始接受父母给予的打压性的标签和定义,对人的个性形成来说,特别具有破坏性。

另外,孩子在情绪爆发时,把她脱离产生坏情绪的环境,放到安静的环境下等情绪平复后再进行沟通,这种方式本身并没有问题。

但如果家长以此作为“要挟”,逼迫孩子承认错误就可能出现反效果。

让孩子认错只是一个手段,让孩子知道行为的规则才是目的。

郑渊洁则站在了另一个更实际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郑渊洁留意到一个细节:球球多次推搡弟弟的举动,和言语中对弟弟下命令的口吻都有模仿父母的痕迹。

“在孩子身上,你认为的所有的毛病都是从大人身上学来的。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任何奥斯卡影后都望尘莫及的。

你想让他改,你先把这个事改了就行了。”

          
       

02

诸如这样让咱们为人父母者感同身受的细碎问题,节目中还有很多。

比如,鸡娃的矛盾与兴趣的取舍。

6岁的甜心(王紫萱),是个小淑女。

妈妈给她报了10个兴趣班,还觉得数量不够。

每天的时间表排得忙忙当当。

甚至什么时间说什么话,交什么朋友,怎样交朋友,都有程式化的安排。

但凡行为有所差错,就要受到爸妈的喝斥。

作为屏幕之外的旁观者,也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扑面而来的压迫感。

到了晚上,甜心悄悄对树洞说:

“唱歌、跳舞、小主播、模特这些我都不喜欢。我喜欢画画。妈妈觉得我画得不好。”

当“树洞”询问甜心“你觉得爸爸妈妈是怎样的人”时,甜心非常肯定地说:

“不好的人。因为爸爸妈妈总是都来打我。”

然而事实上,甜心的爸妈从未对她动过手。

更让人惊讶的是,甜心私下里,面对“树洞”时,总是把妈妈叫作“假妈妈”,因为她认为“真妈妈丢了”

身为母亲,一定不希望听到自己的孩子说出这么“残忍”的话。

但是,甜心妈妈几次也很无奈地说,这是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不得已而为之。

魏教授吐槽说:“兴趣班这个词是不是被误解了?兴趣班现在变成家长的兴趣班。”

没想到,现场的嘉宾李艾立刻反问了一句:

“你这么说有道理。但是,孩子长大以后也会反过来怪自己的父母,当初为什么不给他报兴趣班?作为家长而言,这也太矛盾了!你到底让我怎么做才好呢?”

我相信,这种纠结之感很多家长都有过。

对此,针对兴趣班要报多少,应该怎么报,魏博士给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第一,看孩子自身的接受程度、累感度和坚持程度。

第二,看孩子在接受父母安排的教育规则后,是否仍能与父母保持亲近。

甜心在上兴趣班时,状态疲惫,心不在焉;回到家后,也刻意疏远父母,宁可相信自己身边的妈妈是假的。她的表现已经说明了问题。

而且,很多父母在对待孩子时,与甜心的爸妈一样,都存在一个普遍的认知:“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所以你要听我的。”

但节目中指出,世界上最著名的高端招聘平台领英的《未来的数字劳动力》报告显示:由人工智能引发的人才变革已经开始发酵。65%的岗位在00后入职时不复存在,这也包括对非高科技行业的改变。

时代的快速更替,呈现出日渐巨大的代际落差。

上一代很难保证个人的认知和知识体系能够预测未来的发展。

也就是说,在当今这个社会环境下,要与时俱进,任何人都要学习成长,包括家长。

类似的情境,发生在6岁的香芋(李祉默)身上。

但是味道变了。

香芋是个童星。很有表演天赋,有着很强的共情能力,也善于调动情绪。

为了陪香芋到处拍戏,妈妈辞了职,一家人常年挤住在酒店里。

香芋的日常生活就是面试、试戏、见导演,学习如何与精明的成年人打交道。

在对着树洞说秘密的时候,香芋说,她希望自己未来能成为一个“超级大巨星”。

但相比妈妈的全力支持,香芋的清华博士后爸爸坚决反对。

爸爸觉得,文化课更重要,绝对不能放弃。

更让人很不安的一点是,在回应爸爸提出的文化课要跟上时,香芋的第一反应是,因为自己演戏,所以文化课的水平可以低一些。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6岁的孩子对“超级大明星”是否有具体的概念。

这一点,在演艺圈里打拼的李艾更有体会。

成为“明星”并不是只有所谓的“兴趣”支撑就可以实现的。

以牺牲孩子的童年为代价,让一个6岁孩子脱离了正常的生活轨迹,十分不妥。

更何况,一个十来平米的酒店房间,并不是“家”。这样颠簸的状态,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没有益处。

那么,像这样拥有特殊才艺的孩子,要如何做出取舍?

王昱珩说得特别到位:

对于一个抱有演艺兴趣的孩子来说,最好的方式是,父母基于孩子的兴趣进行投其所好式的引导,引导其如何更好地学习文化课,而不是把文化课放在与兴趣“敌对”的位置上。

魏教授也认同:

“一个人在演艺、音乐,甚至体育领域能走多远,其实是受他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影响。”

学前教育很重要。

因为0-6岁正处于大脑、社会情绪能力、智力、语言等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么小的孩子,就做出了未来的前途决策,舍弃正常学习的机会,路只会越走越窄……

这也让我想起之前金马影后、演员郝蕾做客《十三邀》时说过的一件事:

她的一个朋友的孩子成绩差,升学希望不大,就问她能不能给帮忙弄进北京电影学院学表演。

郝蕾有些吃惊,也大感不安:“你读不懂书的人,怎么能读懂剧本?!”

这与节目里呈现的观点不谋而合。

也给希望走上体育、艺术之路的家长和孩子提了个醒。

          
       

03

节目里还几次谈到了孩子对“电子产品成瘾”的问题。

比如,蒙古族男孩润朝,窗外的草原美景和奔跑的羊群,都不及手机能让他提起兴趣。

‍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都躲不过电子产品的“围追堵截”?

魏教授对手机的上瘾机制给出了一个科学的解释:

事实上,手机里的短视频也好,游戏也罢,其设计原则就是为了捕捉注意力,就是为了让你上瘾。

手机屏幕的背后,站着一群深谙心理学的顶尖工程师

他们的工作就是极尽所能设计出精彩、快捷、有趣的视听产品,长时间抓住用户的眼球。

这种低思考、高娱乐、低成本、高回报的感官刺激,是一种即时奖励。

人会极其容易被碎片化阅读和爆炸性信息吞噬。

但学习正相反,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枯燥且痛苦的。

学习的奖励,是需要人不断通过努力才能得到的,是延迟的,与人的天性正相反。

结果可想而知,在这场“战争”中,孩子毫无招架之力。

反观家庭,孩子对电子产品上瘾,绝大多数是家长在带头。

所以最好的办法,家长当个“好演员”。

成年人当着孩子的面说话做事,一定要慎重。

郑渊洁举了自家的例子:

自从他的儿子郑亚旗有了孩子之后,所有家庭成员都遵守一个规矩:进家门之后,不可以把手机掏出来。

适逢重要的电话,只要小孙女在身边,郑渊洁就会跑到洗手间里接听。

以至于朋友们都好奇地问他,为什么每次打电话,电话里面传来的都是水流声。

并奉上了他的人生金句:

“家庭里没有教育,家庭里只有一件事,就是影响。”

“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

除此之外,《告诉世界我可以》还涉及到性别教育、单亲家庭、隔代育儿、过度奖赏等成长话题,不一而足。

不粉饰优点,不立人设,不刻意煽情,也不单纯凸显焦虑,而是集中反映父母与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有建议,也有争议,既有所思考,也能提供可行的方法论。

无论是为人父母还是为人子女,我们都需要长期学习,共同成长。

这或许就是观看这档纪录片的意义。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100万中小学生家长聚集地,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实用的教育方法,让育儿变得更轻松;研发并提供各学科趣味小课,让孩子爱上学习。作者:青榄君。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