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句俗语:给我一个7岁的孩子,我将告诉你TA成年后的样子。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当然,3岁、7岁都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只是强调从儿童幼年阶段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TA长大后的形象雏形。
现实情况果真如此吗?
1964年,迈克尔·艾普特突发奇想,找来14个7岁孩子,拍摄了纪录片《人生七年》第一季。
希望通过影像来验证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我们的社会阶级将多大程度地定义我们的未来。
因此,节目组选中了当时代表英国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们。
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导演就会重新采访这些孩子,并了解他们的生活。
时至2019年,当年的7岁孩子已经变成了63岁的老人,纪录片也拍摄到了第九季。
而那14位不同背景的孩子,似乎也像节目组和大多数观众所想象的那样,
过着“属于本阶层该过的生活”。
住在伦敦肯著名富人区——辛顿区的三位富二代,保罗、安德鲁、约翰,从小接受精英教育。
当身处贫民窟的托尼、福利院的西蒙只关心打架时,同龄的他们已经拥有了超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每天几点读书看报、几点睡觉,尽在严格规划中。
当自幼寄宿福利院的孩子西蒙和保罗没时间学习,还需要每天帮福利院干杂活时,他们已经在阅读《金融时报》、《观察家》等专业报刊,熟悉金融、股票知识,开始弹钢琴,学习拉丁语等其他语言。
当西蒙一脸茫然地说:“长大后会四处走走,看看自己能做什么”,保罗甚至还不知道大学是什么意思时。
他们已经能够对金钱、文艺与音乐侃侃而谈,对未来的人生也有了明确的规划:要上名校,要成为律师或政客。
结果也不出节目组预料——
富二代们毫无悬念地上了名校,毕业后顺利成为英国社会的中上层阶级,住上了别墅,有了门当户对的伴侣与美满的家庭。
出身底层的孩子,往往更早辍学,更早结婚,更早生子,也更早失去工作,更早接受社会的毒打,时刻为生存焦虑。
但如果《人生七年》就只是如此而已,那显然是无法得到“本世纪最出色的纪录片”这样的名头。
不同于艺术创作的剧本,真实的人生故事在向着多个侧面,出人意料地延展。
我们透过纪录片的镜头,得以窥见14个不同家庭孩子的成长轨迹,让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别人的人生,同时思考自己的人生,给自己的教育一些不一样的启发。
拍到第九季时,导演艾普特有些沮丧地说:
“以前,我们以为自己能在生活面前扮演先知,如今想来,真蠢!”
01
不只是导演,其实富二代三兄弟之一的约翰,21岁时,就毫不掩饰地对导演拍摄纪录片的初衷提出过质疑:
“你将这一切表现得好似一帆风顺,却完全忽视了我们为此付出的努力,我觉得这样并不公平。”
“汽车厂流水线上的工人收入很高,本可以送他们的小孩上私立学校,只是某些人对这种事 (教育) 没那么重视,宁愿花钱去买一辆智能汽车。”
当时,没人意识到这个年轻人为什么如此愤怒。
要知道,约翰的确出身不凡,他的先祖是保加利亚开国元勋,后来他还迎娶了保加利亚大使的女儿。
7岁时,约翰就说过,自己小学毕业后,考雷特公学,去威斯敏斯特寄宿学校,直到剑桥三一学堂。
那副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泰然自若的气势,着实让人惊叹。
1970年,摄制组跟拍当时14岁的约翰,发现他的个性比7岁时更要强,也更喜欢竞争,在学校事事都要争第一。
导演问及是什么动力驱使他的野心时,他的回答让人意外——
“名气,还有权力”。
他想要成为富人,不想迫于生计每天干无聊的活,想要有钱做自己喜欢的事,因此他看不惯工人罢工,“人们不干活就想拿钱,这是很不负责任的。”
话语中透着一种贵族“不食肉糜”的狡黠,全然不像一个14岁少年的口气。
很多电视观众并不喜欢这个言语犀利刻薄的小伙子。
7年后,21岁的约翰已一如自己所愿,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法律。
可再次谈及金钱时,他的论调却发生了反转,并再次震撼了电视观众——
有钱人应该多为国家作贡献,而不是移民国外。你与生俱来的特权越多,你的责任就越大。
有别于14岁时的世故和愤然,21岁的约翰多了一种开阔的格局和深刻地社会责任感。
随后,约翰从牛津毕业,并一路晋升,成为英国皇家御用律师,功成名就,声名显赫。
2012年,56岁的约翰已然苍老。
此时,他终于透露给观众,他并非像人们想的那样身在贵族就一帆风顺。
他的父亲在他9岁时就去世了,家道中落,母亲不得不出去辛苦工作,供他上学。而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才拿到了牛津大学的奖学金,得以在高校深造。
所以,我们再回头看他14岁和21岁时说的话,就不难理解他为何那么争强好胜,为何会抱怨导演对他存在偏见了。
与年轻时相比,约翰对金钱的看法也与年幼时截然不同。
“有钱,当然好,能过个好假期,但以此为目标就算了,死了也带不走。”
谈及事业,他格外激动,并由衷地说:
“付出和给予,远比赢得一场官司所带来的成就感到多得多!”
因此,成为律师之后的30多年时间里,他发起并成立了保加利亚慈善基金会——“保加利亚之友”,身体力行,援助当地的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
02
如果说,即便家道中落,但约翰足够幸运,起码他的起点就远高于普通人,那么,同样的“幸运”发生在另一个孩子的身上,则变成了一种“诅咒”。
这个古灵精怪的小男孩叫
尼尔。
孩童时期非常可爱,聪明机灵,表情丰富,因此特别有观众缘,60年代第一季播出后就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尼尔的父母都是老师,属于当时英国社会地位较高的中产阶级。
与约翰一样,在尼尔很小的时候,父母便给他做好了职业规划:成为大学教授,或是银行经理。
7年后,满满期待地节目组再度见到尼尔时,这位14岁的少年已经步入中学,眼睛里失去了孩童时期的光彩,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21岁时,尼尔考试发挥失常,去了一个自己不想去的大学。待了不到一年,就主动辍学去建筑工地打短工,在一栋非法占用的建筑里落脚。
小时候那个满眼星光的孩子,如今变得呆滞、木讷。 他不断质疑父母从小灌输给他的观念,质疑自己是否应该听从父母的安排,不惜与父母决裂并愤然离家。
“我想说有多少父母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人来看待?”
父母对尼尔过度的爱与保护渗透着极强的控制欲,让他本应具有的自理能力和思考能力被逐渐侵蚀。意识到这一点的尼尔迅速与父母决裂。
可真正站在现实面前时,他又不够强大。
他渴望独立,忠于自己的内心而活,但无法明确自己的定位,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何处,因此他试图通过不断的尝试去了解自己想要什么,结果就是不断碰壁,屡屡失败。
当尼尔再次出现在镜头前,28岁、正当年的他已经成了四处漂泊,沦为靠救济金生活的流浪汉,常常冒着风雨找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
他无法融入社会,变得愤世嫉俗。
当导演问他:“你的人生失败吗?”
尼尔抿起嘴唇,咬着手指,艰难地吐露了四个字:“无法判断……”
“那你觉得,到2000年的时候你会做什么?”
他异常愤懑:
“我倾向于认为极有可能我会无家可归,流浪在伦敦的街头……”
神奇的就是,很多电视观众包括导演在内,却对尼尔的故事最有共鸣。
大约是尼尔的存在恰好印证了曾经那个离经叛道的自己对生活不公的反感,而尼尔则把这股叛逆付诸了实践,虽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的确,那条“起跑线”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存在了,然而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里,这条线又显得可有可无。
约翰与尼尔,一位是贵族子弟,一位是中产之后,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起点高,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走得很远。
因为生活残忍时,是不会对任何人留有情面的。懂得如何面对生活残酷的一面,并抱有坚韧积极的态度应对,或许比“起跑线”本身更有决定作用。
毕竟这世上不乏逃离宿命的路,就看你是否愿意坚持奋斗,以及是否足够幸运。
比如——
03
出身伦敦东部平民区的
托尼。
托尼活泼好动,喜欢打架,大家都叫他小猴子。
7岁时,在一所贫民窟的公立小学读书。
对于在这里上学的孩子们而言,人生已经有了既定的轨道——他们中的大多数将在15岁左右开始参加工作。
所以,托尼自小就对“出身论”深有体会。
谈及阶级差异时,小托尼特意学着“上等人”说话的架势,说:“他们像疯子一样”,然后就挥起自己的小拳头。
导演问他的理想,托尼认真地说:
“我想当马术师”。
然而在英国,赛马属于贵族运动,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马术师除了天赋,还需要金钱和人际关系。
因此,他的“骑士梦”很快就夭折了,一共只参加过三场比赛。
但他坦然接受了这一结果,既不伤心,也不绝望。而是牟足劲儿考出租车驾照,准备将来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
其他时间,他会去伦敦的狗场和马场,通过帮别人押注赚取小费。
生活如此艰难,但此时,对于自己没有接受更高教育这件事,年轻的托尼却并不后悔——
“读书只不过是一种炫耀的资本。这个世界不需要受教育!”
然而,7年后,他就被自己“打脸”了。
1984年,托尼28岁,他如愿成了一名伦敦出租车司机。与此同时,他结了婚,生了两个小孩,而且第三个即将出生。
可能是做了父亲的原因,他改变了自己年轻时对教育的看法:
教育能使人有更多的机会。他打算送孩子去更好的学校。
唯一不变的是,他依然奉行的人生哲学:
生活是一场赛跑,打败身边的人才能跑到前面。
因此,他利用业余时间学表演,当临时演员作为副业。平时,他还会和朋友去高尔夫球场打球,试图打开自己的交际圈。
30来岁时,他还和小舅子合开过酒吧,虽然因为意见不统一不到一年就关门了。
但托尼仍然乐观,他说,只要有机会,他什么都想试一下。
“做过总比没做过强。如果不走运没实现,以后再继续。”
谁也没想到,2005年,这个从小在伦敦平民区长大的孩子,真的通过努力和奋斗,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49岁的他,卖掉了英国的房子和出租车,到西班牙度假区买了一栋小别墅,享受生活。
他的演员生涯也有了起色,受益于《人生7年》这个系列纪录片的播出,竟然有导演找他合作,以他为原型写了剧本,他人生第一次当了主演。
此外,他还在度假区投资开了一家运动酒吧,一边看球赛一边还能卖球衣和纪念商品,收益良好。
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托尼曾在节目中说,看到英国当时的现状,五年内经济要崩溃。因为人们都在辛苦工作还房贷,入不敷出。当时是05年。
没想到,托尼一语成谶——
2008年,也就是3年后,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这大约是一位常年在社会打拼并足够细心才会拥有的敏锐的经济嗅觉。
只是他没想到进入危机波及范围会这么广,他也没有幸免于难。
2012年,托尼56岁,他在西班牙的生意受到了打击,曾经不易获得的优越生活一夜梦碎……
但托尼就是托尼,从不沉溺于失败和过去。
他果断卖掉了度假区的房子,把资金集中到一起,带着家人回到英国重新经营出租车生意。
年轻人都喜欢乘坐更方便的网约车,对传统的出租车行业造成了很大冲击,生意没有以前好做,收入也减少了1/3。
可他依然感到很满足,因为家人都在身边。
2019年,托尼63岁,他变得苍老了许多,但始终与年少时一样充满斗志!
他说:
“如果你出身富贵,你会得到更有吸引力的工作,和更轻松的生活,也更容易成功。但那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努力。”
不因一时的挫折而气馁,总能在有限的资源中找到出路。
托尼拥有的如此强悍的生存能力,得益于让他骄傲的母亲。
他的妻子也不止一次提到过,婆婆是她见过最好的人。
这位顽强的母亲,在经济贫困的条件下,把这个调皮捣蛋的小猴子以及他的两个哥哥培养成人,需要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
母亲经常告诫他,别瞎操心,别瞧不起别人,要脚踏实地。由此养成了托尼扎扎实实、不卑不亢的性格,并让他一生受益。
他在母亲的墓碑上刻下了小时候他听了很多次的话——
“谢谢托尼,放学后再见,要听话哦。”
与托尼相比,出身农村的
尼克,或许更能诠释“励志”这个词。
尼克在一所只有一间教室的村校读书。因为家住得偏远,
他也是小镇里除了他弟弟以外唯一一个每天走四英里去上学的小孩。
当被问到将来长大想做什么事,7岁的他毫不犹豫地说,
长大了要研究月亮的秘密!
住在乡下,没有其他同龄儿童和他作伴,他靠一本关于行星的书消磨时间,试图弄明白身边的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自此爱上天文和物理学。
这一动力支撑他从小镇走向大城市。
1977年,尼克21岁,他已经从青春期时羞涩不敢直视镜头的小伙子变成了睿智自信的牛津大学物理系高材生。
7年来,他有意识地克服自己的害羞性格,建立自信心,去认识更多优秀的人。
面对导演提出的问题,“你怎么看待自己取得的巨大成功”时,他谦虚地回答:
“有什么成功的?我没这样想过。”
从牛津物理系毕业后,尼克只用了两年半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随后他去了英国原子能实验室,紧接着移民美国,在美国威斯康新大学做教授,从事自己热爱的核聚变研究,带学生做科研,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这个7岁就说出“如果我能改变世界,我希望把它变成一颗钻石”的孩子,不服从出生时的命运安排,以超常的才智和毅力,改变了自己的宿命。
正当你认为类似尼克这种老套的励志故事,只能发生在少数人身上时,《人生7年》又给你揭开了另一个维度:
如果社会是被阶层区隔的世界,奉行弱肉强食的法则,那么,甘于平凡的人,是不是永远不值一提?
比如——
04
这个讲起话来慢条斯理的小男孩,
布鲁斯。
布鲁斯自幼父母离异,父亲是英国驻新巴布韦的军人,远在非洲,因此他5岁时便被送到寄宿学校上学。
7岁时,布鲁斯的愿望除了想见他远在非洲的父亲之外,就是想去帮助别人。
14岁那年,与导演谈及金钱时,他还是坚持说:
生活需要钱,这很现实,每个人都要面对。如果有机会他希望有钱可以做更多的事,做慈善来帮助别人。
除了感叹这位小天使的善良,当时大约没人想得到,他会让儿时的梦想变成现实。
作为一次从小被母亲遗弃,5岁就在全日制寄宿学校读书的孩子,他不光只考虑自己的将来,还在尽自己努力去帮助那些更不幸的人,回馈社会。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牛津大学数学系的学生。
并在上大学之前,用了九个月时间去了一所残疾人学校当老师。
从牛津毕业后,他又放弃了原本高薪的工作,在英国平民小学,也就是纪录片中托尼小时候就读的小学做老师。
35岁时,更是毅然前往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孟加拉东北部的锡尔赫特教书。
住在当地一间简陋的宿舍,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被问题是否看中钱时,他的回答一如儿时,让人动容: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比钱更好!”
民众受教育后会思考自身发展,增加创造财富的机会。他从教育中受益,便觉得自己有必要站出来。
从事教师工作,让布鲁斯深感满足。
虽身居陋室,但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得到他的开心……
同样“普通”的女孩
林恩,出生在在东伦敦地区,父母都是工人。
也按照普通的模式生活,顺利考入大学并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图书管理员。
这个外人看来枯燥乏味又毫无前途的职业,在林恩眼里却格外有趣。
因为图书馆经常有孩子光顾,这是她工作的第一动力。
1998年,42岁的林恩体会到了更大的快乐,因为她去到了地方儿童图书馆工作,并担任当地学校的督导员。
林恩对儿童工作充满热情,平时不仅会给来图书馆的孩子讲故事,还会到儿童福利机构义务照顾、辅导残障儿童。
这样的日子让她倍感充实,虽然她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正饱受疾病的折磨,但仍无法阻挡她的工作热情。
当导演问,这个工作于她而言是否值得时,49岁已经被疾病折磨得异常衰老的琳恩热泪盈眶:
“这一直都很值得!”
这一岗位,她坚守到了一生。
经过将半个多世纪的追踪报道,2019年,节目组再度来到林恩的住处后才得知,林恩早已离开了这个世界。
为了纪念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儿童教育工作,社区把新建成的图书馆以林恩的名字命名,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记住这位平凡又伟大的老师。
在林恩最后一次接受节目采访时,导演曾试图提问:“你对你这一生……”
话音未落,琳恩就脱口而出:
“我对自己的生活方式非常满意。”
她曾经说:“有些事情我们都会做,我希望我能做的不一样。”
而她,的确做到了。
条条大路通罗马,实现阶级跃迁的路很多,甚至有的人出生时就已身在罗马。
但谁说这就是人生的既定模式?
毕竟有的人的目的地,从来就不在罗马,就像林恩与布鲁斯。
这大约就是这部纪录片的玄妙之处。
在开拍时,节目组总是把“阶层”挂在嘴边。
可拍了50年却发现,最初极力想要证明的命题,早已无人问津。
这14段真实的人生极其相似,却又各自精彩。
在我们的世界里也是一样。
无论你是出租车司机、教师、律师,或是政客,没人能够完全定义你的人生,再精妙的算法也无法准确预知你的未来。
尝试超越自己的出身,实现阶层的突破,或者重塑自身的个性,奉献自我的价值……结果如果足够完满,当然美妙,但如果无法得偿所愿,也已然丰富无比。
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别人看到了什么,而是在你选择的道路上,你想要什么,你做过了什么,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100万中小学生家长聚集地,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实用的教育方法,让育儿变得更轻松;研发并提供各学科趣味小课,让孩子爱上学习。
▼▼▼
文章不错,点在看吧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