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写作如果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办

后台有一位用户留言:如果不知道写什么。这应该是很多人都有过的问题吧?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

根据具体的写作场景,“不知道写什么”又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命题作文,一下子想不到针对题目的可用素材。
限定范围的作文,比如春游/秋游/参观展览……等等,一时间找不到感兴趣/值得写的点。
自由写作,提笔心茫然。常见于写日记、周记,以及成年人写作者想要写点什么、却不知从何开始时。
那么我们就来对号入座,谈谈这几种情况的破解之道。

我想先谈类型,这其实是三种情况中最容易处理的一种。至少,你已经有了写作的对象和范围,也就有了思考的初步依据。所欠缺的无非是暂时找不到有意思的角度、独特的内容点。

破解方法其实不复杂,就是对初学者来说比较费时间:把所有的元素拆解开来、罗列出来。

之所以会觉得“没什么可写的”,是因为只注意到了一些常规性的、因此较为普通的元素,忽略了其他。——而如果是有经验的写作者,就会更容易注意到那些非常规的、因而比较特别的元素。

事实上对我来说,这些元素自己就会“跳”出来。

但如果还没形成这样的思维习惯和反应速度,没关系,先用笨办法。抓一条能够遍历所有元素的线索——最常用的就是时间线,也可以用空间作为基础,沿着这条线索展开探索,把所有元素罗列出来。

罗列不一定就是要按照这条线索本身的顺序,也可以反复多次。比如沿着时间线,第一遍可能只列出了30%的元素——这时你仍然会觉得“没什么可写的”;那就再多回溯几遍,争取每次再列出些新的。

这样渐渐地,更多的元素就会从记忆中冒出来。而且,因为排除了最早罗列的那些常见元素,后面就有更大概率找到值得写的新鲜内容。

在每一遍回溯时,还可以有意识地发掘、使用不同的角度。

我们家小朋友的语文老师曾经举过一个很好的例子:关于秋游,大部分学生都在写游玩项目,但有一个学生换了个角度,写ta跟好朋友们一起分享好吃的零食,这就是个比较新鲜、有趣的点。

这种多角度观察与思考的训练,本身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譬如我自己早年做采访时,就会不仅记录下采访对象怎么做,还会留意方方面面的细节,一边谈话,一边展开其他各种感官,去捕捉所有的信息。

这些信息的交集,或者这些信息的差异,往往都是有意思的点。

此外,我们不一定只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还可以引入更多外部内容。比如参观展览时,可以写写展品背后的故事,也可以写写布展的故事——当然,这些故事并非凭空而来,但你可以去探索、去了解。

我推荐大家读汪曾祺的散文。他所使用的素材,来源非常广泛,不仅有亲身经历,而且有从其他各类人那里听到的,有从各种书中读到的,有传闻、有故事、有知识,当然还有自己的感受、分析和思考,这些内容都被融会在一起。文章就非常丰盛。

由此我们再来看看类型,也就是自由写作的情况。有了类型打底,这部分也就有办法处理了。不过,我的建议可能跟大家常见到的正好相反:不要只盯牢个人生活。

学校里的作文练习可能常常给大家一种错觉,一说到写文章好像就是写自己的生活,以至于很多学生、家长包括成年人作者都来问我:自己的生活很平淡、很简单,“不知道有什么可写的”。

其实,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平淡而简单的呀。而且,这种平淡和简单不是很好吗?我自己的理想人生就是:生活极简,思想极丰盛。

我刚开始独立写作的时候,就定了一个规矩:不写自己的个人生活。然后,就可以把目光转向外部世界啦,去看一看:自己关心的事物、感兴趣的人有哪些,能够对他们展开怎样的探究、获得哪些了解。

把这些探究所得写出来,不就很好嘛?

而且,随着探索与写作的展开,对外部世界的兴趣还会不断地增加。譬如在探索A问题的时候,涉及到了B事件,于是就对B事件做了一些了解,由此又发现了C事物……如此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至于类型,也就是命题作文,我们未来另外列题目单独来谈吧。

简单说说基本原理:首先拆解题目中的每一个元素,并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沿着这个逻辑关系,去寻找可用素材;在寻找时,注意拓展素材类型,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不必只局限于个人生活。

其实这个原理跟对付前面说到的类型也差不多,无非就是拆分要素、拓展角度和方向。其实写作的基本原理就是差不多的。

差别不过在于:

① 已有素材库的大小,及已知的思考角度与方向的数量,这个只能通过积累逐步提升,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建议大家,把每一次写作都当作契机,多看一点资料、多琢磨,而不是仅仅“写完一篇文章”。

② 拆解的细致程度,拆解得越细,能看到的就越多,就越有可能发现有价值的点。这其实是个体力活儿,同时很考验耐心。同样的,如果只是想“写完一篇文章”、完成任务了事,恐怕是不太行的。

说到底,写作没什么速成的门道,大部分事情也都是如此。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