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故乡“三月三“的回忆说开去
——令人神往的“三月三”
雪岸
你知道“三月三”是一个节日吗?你还知道它不仅是一个节日,而且还是一个地方的“阉牛节”吗?你还知道“三月三”在“寒食节”并入“清明节”后逐渐淡出吗?笔者儿时及青少年时就知道有个“三月三”。至于它是“阉牛节”也是在一个偶然的场合所遇到的,一时间竟叫人百思不得其解。对“三月三”的淡去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今天就由故乡“三月三”的回忆说开去,与大家共享。
笔者原来所知道的农历“三月三”,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说它特殊,就在于说它是节日吧,人们并不拿它当传统的节日来对待。说它不是节日吧,人们又在这一天从食物的讲究,到当天的活动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安陆市赵棚镇的杨兴和接官乡的会岩一带,从笔者的儿时起,就一直流传着两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知道的顺口溜(也叫口头禅),那就是:“'三月三’,上槎山”、“'三月三’,地菜煮鸡蛋”。
先说“'三月三’,上槎山。”槎山位于安陆市东北部,离城区约20公里,北连广水,东邻本市赵棚,为安陆东北部主峰,海拔332米。槎山自古便是安陆风景名胜之地。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大景观:一为“枯树无影(即旧志中提到的粗数十围的古柳,虽已枝残叶枯,却仍然挺拔独立);二为“响石如钟(即井中石鱼。石鱼在井中鳞须可见。轻轻叩击,阵阵清脆的轰鸣有如洪钟,悦耳动听);三为“双泉灌寺(即寺院内有两眼清泉,一名珍珠泉;一名云濑泉。泉水常年不干,味道甘美,最宜以此泉水泡茶)。槎山在唐代就建立了寺庙,取名“双泉寺”。寺前流水潺潺,周围古木参天,桂香扑鼻。由于战乱年久失修,1946年双泉寺被毁。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修复。历史上槎山还是文人墨客的游览之地,留下了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明代进士何迁《游槎山》诗云:“长夏三花静,青山五蕴空。揽衣向仙侣,歌苦月明中。”清代康熙五年《德安安陆郡县志》纂修沈会霖咏槎山诗云:“萧萧古木万峰颠,二鹤云浮宛宛连。自吐紫烟生石壁,谁怜青嶂老芝田。钟声夜渡霜前月,谷响时鸣雨后天。碧落远依仙掌下,好从银汉问张骞。”元朝诗人成廷珪《槎山歌为胡云夫作》云:思亲恨不归来早,梦中只说槎山好。他年归隐奉亲欢,白头同向槎山老。”“三月三”,正是槎山松柏吐枝、杨柳拂风,百鸟争鸣,春花满山的季节。那时此季上槎山,一可在废寺遗址烧纸焚香,气求福祉;二可品尝泉水,以及用泉水洁面;二可登高望远,游山观景;三可在行走山野田间,采摘野菜;还可交朋会友,叙旧延情,人们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三月三’,地菜煮鸡蛋。”地菜煮鸡蛋,是故乡一带群众的节令食俗,时至今日依然坚持不变。地菜,即荠菜。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以致有了“阳春三月三,地菜当灵丹”的谚语。《本草纲目》记载:“荠菜味甘性平,入心肺肝经,具利尿、明目、和肝、强筋健骨、降压、消炎之功。”此外,相传“三月三”为荠菜花生日,妇女均戴荠花,民谣曰:“'三月三’,地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戴无钱用,女人一戴粮仓就冒尖。”采摘地菜,煮食鸡蛋,也暗含孕育生命之意。因此,“三月三”这一天,地菜煮鸡蛋成了家家户户必备的食品。尝一尝如脂如玉又以银包金的鸡蛋,品一品苦中带甜的地菜清汤,闻一闻扑鼻的山野的天然清香,别说在那个温饱难以解决的当年,就是在如今吃惯大鱼大肉的今天,面对这绿色纯天然的菜肴,更是难得的享受。也别说笔者儿童及青少年时代,就是我们故乡的农民,都只知道口口相传的“三月三”,还真不知道“三月三”就是一个节日。因为这一天都没有把它当节日来过,除“地菜煮鸡蛋”外,并不是每家每户都要上槎山,也有相当多的农民并不上槎山。
其实,农历的“三月初三”,还真正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节日。在历史上,它就是上巳节,是中国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作为历史上的“三月三”,它的起源和发展由来已久。
三月初三,又称“上巳节”。春秋时期就已经流行。《论语》有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大约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晋以后,上巳节定为“三月三”,后代沿袭。直到汉代正式定为节日。《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祓除也叫祓禊,即去水边沐浴。“上巳节”正处于季节交换,阴气还没有完全褪去,人容易患病,去水边沐浴可以祛除病痛和灾祸,并祈求福祉降临。魏晋时代,“上巳节”除了要祓禊之外,还演变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的日子,这就成为“上巳节”的另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唐以后,“上巳节”的习俗才在汉族逐渐淡出。
但是,在中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三月三”至今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三月三”,在壮族被称为歌墟节。【中外风俗大观】第25页云:“歌墟节又称'三月三’,是中国壮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三月初三,节期三天。歌墟节历史悠久,宋人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得到进一步发展,歌会盛行。到了明代,壮歌被描述成'多用古韵,平仄互押,或隔越跳叶,喃喃呢呢’。清代,数百人以至千人聚唱和民间大规模的'歌墟’基本形成。每到歌墟这一天,各家各户煮食五色糯米饭,然后汇聚到壮乡的每块山头旷野,每片竹林草坡,或引吭高歌,或相依对唱,以歌叙情,以歌交友。对歌常常是从白天到深夜,又从深夜到天明。而且出口成章,滔滔不绝,歌墟期间,除唱歌、对歌外,还举行抛绣球,抢花炮,耍花灯、龙灯、狮子灯等活动。”此外,民国二十二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圩活动的有二十六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三月三”,在中国朝鲜族被称为三已日。【中外风俗大观】第26页云:“三已日——中国朝鲜族节日,又称上已日,农历三月初三举行。节日这天,男女老少进行各种春游活动,妇女采集金达莱花叶制成'花煎’、'花面’食品,并用绿豆粉、蜂蜜和松子制成馍,同时置备各种洒菜,庆祝节日。妇女们都在这一天洗头发,据说这一天洗头,头发光滑柔顺,黑似墨染。”
“三月三”,是中国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中外风俗大观】第33页云:黎族这一传统节日“时间在家历三月初三,节期一天。传说古时候海南的昌化江水泛滥,人兽皆亡,只剩下互称兄妹的一男一女。这一年的三月初三,二人在燕窝岭成亲,开荒种地,挖塘养鱼,繁衍后代,死后化作了观音石。为了纪念传说中的先人,后来每逢三月三,黎族群众都要准备粽子、糕点、烤鱼到岩洞口祭祀先人。夜晚,人们烯篝火,荡秋千,跳起欢快的'砍柴舞’、'舂米舞’和'打猎舞’”。在某种意义上,黎族的“三月三”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
“三月三”,是中国湘、黔、桂毗邻的地区侗族人民的花炮节。【中外风俗大观】第28页云:“花炮节已有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清代光绪初年,广西三江的富禄作为木材集散地,商人们为了招徕顾客,在每年三月初三燃放花炮。夺得花炮者,除获荣誉奖,还有物质奖。年复一年,逐步形成了花炮节。花炮节主要内容是抢花炮。花炮用十厘米左右的铁筒制成,内装火药,炮口有一用各色丝线缠绕的象征幸福的铁环。放花炮前,人们抬着花炮,在芦笙队簇拥下穿街流行,然后抬到河滩或空旷地,参加比赛的小伙子分为两队,在场地待命,花炮点燃后,铁环飞上天空,双方队员一齐冲上去抢夺铁环,即谓之'抢花炮’。最后夺得铁环并送到主席台者为胜。此外节日期间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如唱侗戏。演彩调,赛芦笙,唱歌跳舞,射击,斗鸡等。晚上,在琵琶和直笛声中,侗族男女青年牵手搭肩,围成圆圈,在广场上跳'多耶舞’”。
“三月三”,是中国畲族的乌饭节。【中外风俗大观】第34页云:“中国福建省十邑地区每年三月初三日举行(乌饭节)。乌饭节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有一位民族英雄雷万兴长期坚持反官府的斗争,不幸被捕入狱。乡亲们为了让他在狱中吃上饭,使用一种植物的汗水把饭染黑,狱卒见饭又黑又脏,不再扣留,保住了雷万兴的性命。雷万兴出狱后,在农历三月初三率领人民复仇,取得了胜利。为了纪念雷万兴,纪念人民斗争争得的胜利,后来每年三月初三,家家都要用乌稔叶和糯米做成乌米饭,有的还在乌米饭中加上猪油、白糖、芝麻'花生等,用来祭祀祖先,赠送亲友。“这一日,畲族群众还要赶舞场,跳起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舞、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以及对舞唱歌,使之成为可以与春节同样隆重的重大节日。
此外,“三月三”,还是瑶族、布依族、土家族、苗族等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这一天。是中国瑶族人民为纪念历史上曾亲率勇士上山守猎、捕杀猛兽,不幸牺牲的英雄盘古的节日。瑶族人把每年的这一天取名为“三月三”,又名“干巴节”。每年的“三月三”之前,瑶族男人都提前一个星期到老林守猎、捕杀野兽、下河捞鱼摸虾,并且烤成干巴带回家里。妇女们上山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红、黄、蓝、紫四种颜色的糯米饭用于敬献盘古,年复一年,一直传到今天。节日当天,瑶族人放下手中的农活,集体休息1天,男人们读经书、喝酒、娱乐,姑娘和小伙子们则相约到寨子边的荒山上、树林里对歌、玩耍、谈情说爱。
这一天,祖祖辈辈生活在北盘江畔的贞丰布依族人民,为了使全寨人达到“禳灾祈福、寨子安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目的,都要举行相应的祭祀活动。祭山活动是布依族“三月三”的主要活动之一。如今,这一天已成为布依族地区群体性的集会,有专门的歌舞表演,以及其他节日游艺活动。
这一天,是中国土家族的“情人节”,也叫“女儿节”。节日当天,青年男女穿戴簇新,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欲选佳婿的女子服饰很有特色,上身左襟大褂衣袖短宽,滚有多道花边,下着内长外短、衣分多层的百褶长裙,佯装赶集,出售土产,等待意中人的出现;而欲选佳偶的未婚男子,则身背空篓,佯装购物。如男子看上哪位女子,便会上前“购物”,如女子中意“购物”男子,便会将土产低价售之,以示愿意以身相许,并随之退出闹市,择静处互通情愫。
这一天,是中国苗族的情歌节。节日活动期间,在外工作的村民和外嫁的女子及邻近几十个村寨的青年男女都会齐聚联欢,使之成为不仅是村民祭祖团圆和会见亲朋好友的节日,更是村寨青年谈情说爱的美好日子。
目前的“三月三”,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已从一个传统民族节日到文化旅游节庆,最终转型成为当地的文旅品牌。2006年,在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海南省申报的“黎族三月三节”榜上有名。2008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申报的“畲族三月三”入列其中。2011年,贵州省贞丰县、望谟县的布依族“三月三”,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中,贵州省镇远县的“报京三月三”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的“壮族三月三”名列其中。
说到这里,再回头看看故乡,一提到“三月三”,人们便兴趣盎然,如数家珍,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