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缅甸,你会想起什么?
这里有着数不尽的佛像与佛塔,以及虔诚的信徒民众。按照习俗,每个男性一生中至少要出家一次,很多人的童年和青年都是在寺庙里念经诵佛中度过。
青年僧侣
仰光佛塔
这里保留了古风古貌的生活方式,当自己行走于街头巷尾、阡陌乡间,正彷如置身世外桃源。
农贸市场
仰光城市夜景
这里的玉器享誉世界、让各国的淘金客蜂拥而至,但是真正吸引我的,却是当地的美食和孩童脸上淳朴的笑容。
淳朴的女孩
在这个欧美文明依然占据强势地位的年代,很多人忽视了,美好的风景其实距离我们并不远。
缅甸位于中南半岛,与云南接壤。在我国的古籍上,最早于唐代被称作“骠国”,宋代称为”蒲甘“,直到明清时期才正式被确立“缅甸”的名字。虽然上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但是其主体民族“缅族”的起源至今尚无定论。
目前主流的观点,其祖先为中国西北甘肃地区的羌族人,通过川蜀之地的民族走廊、世代南迁,最终在唐朝时期随着南诏国入侵骠国,取代了原住民成为缅甸的新主人。当代的语言学家曾经做过研究,缅语与白狼羌语的相同率大约在97%,其风俗习惯中也能依稀看出曾经羌人文化的身影。
民族迁徙走廊—云南延伸至缅甸
战国时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古羌人建立了政权,曾多次归化内属。史称白狼羌。7世纪中叶,白狼羌为吐蕃所灭,白狼羌人开始流离失所的生活。他们或臣服于吐蕃融入了当今藏族,或沿金沙江进入中原文化圈融入当今汉族,或沿怒江等南向的河流进入云南,部分与当地人融合成为彝族等民族。部分继续南迁进入现在缅甸。
9世纪初,沿独龙江(伊洛瓦底江)南迁的白狼羌在今缅甸中部叫栖的地方建立了根据地。832年,云南高原地区的南诏国南下灭了当地的骠国,导致骠人流离失所。白狼羌趁机收编周边骠人。他们发挥祖先游牧民族善战的本性、控制周边的原生民族骠人和孟人,在不断扩张中与骠人和孟人发生融合,逐渐从游牧民族转向农耕民族。同时也形成了新的民族—缅族。
公元十一世纪,明主阿奴律拓以都城蒲甘为中心,向南征服了长期自治的孟族,向北击败大理国,建立了缅甸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与中国的秦始皇一样,阿奴律拓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维持强大的骑兵和象兵,以提防邻国高棉政权的虎视眈眈。
蒲甘王朝疆域图
早在公元3世纪就陆续传入的佛家理念,也是在阿奴律拓的推动和改革下,以“上座佛教”为主导奠定了国教的地位。至今在蒲甘世代累积修建的佛塔群,堪比敦煌莫高窟一般壮观,是全体人类的宝贵财富。
蒲甘佛塔
公元1044年,缅族人正式建立了统一的蒲甘王朝,传至1287年,由于元朝统治者忽必烈(哪里都有他)命元军大举入侵而陷入分裂混乱。
蒲甘王朝被视作缅甸历史上的盛世,历经两个多世纪。与大多数封建政权一样,晚期国内上层腐败奢靡、人民反抗四起,最终蒙古人入侵、囚禁末代国王,至此覆灭。
缅甸王室服装—收藏于仰光国立博物馆
在经历了彷如中国南北朝时期一样的内部战乱,缅甸于16世纪再次统一,先后形成了 东吁 和 贡榜 两个大一统的国家。其既没有脱离封建王朝兴衰的规律,而且因为地势崎岖、交通不畅,对地方部落控制力一直十分有限。
缅甸王朝与中原政权也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先后在明朝万历与清朝乾隆年间,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而长期看又是称臣纳贡的藩属国,以至于南明末代皇帝永历在和清军交战失利后,选择逃往蒲甘避祸。
至今当地依然有“南明瞭望塔”的遗址,可供游客登高远眺。
缅甸骑兵
缅甸火枪兵
19世纪,随着英国人从印度继续东进,缅甸末代明敦王朝土崩瓦解,沦为殖民地。对于清朝来说,偏远的中南半岛不如靠近京城的朝鲜重要。
相比于轰轰烈烈的甲午战争,缅甸宗主国的变迁显得异常顺利:总理衙门象征性做了几次照会抗议后,就愉快地同意了英国人的要求,1886年签订《中英缅甸条约》。
1885年,英军占领曼德勒皇宫
殖民时期英国风格民居
而英国殖民者与清朝官员都没有想到的是,一份当时看来无关大局的《缅甸条约》,竟对几十年后的反法西斯战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东南沿海领土的丧失,盟军的援助物资只能大量通过被英国人控制的缅甸、继而在西南大后方中转,最终被送往中国战场的前线。国人对近代缅甸最深的回忆,也就是国民政府组织的远征军。
远征军照片
1942年,为了保障“滇缅公路”的畅通,中国决定组织军队、开赴缅甸支援英军。历经三年时间,历经仁安羌、腾冲、孟拱河谷战役,45年3月完成了最后攻克乔梅的任务,凯旋回国。至今在缅甸密支那,依然保留着远征军的墓地。
随着战后第三世界民族运动的兴起,缅甸也迎来独立。赶走了英国殖民者后,本土在数十年里走马观灯般更换军人政府,伴随着北部地区与国民党残军、部落游击队的多次打打停停,直到2010年才制定新宪法与共和制度,至今缅甸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依然多舛。
今天的缅甸,依然有大量的工匠在用原汁原味的传统技艺劳作。在茵莱湖,独脚渔夫清晨乘坐小木舟出发,用特制的罩子捕捉当日的水产,傍晚上岸送到附近集镇的餐厅;独脚渔夫
独脚渔夫
今日的缅甸,依然完好保留着大量历史建筑,彷如活化石一般被尘封在这土地上。穿梭其中,可以用手去触摸那斑驳的砖瓦,感受其历经封建、殖民、战争、军政直至现代社会的沧桑。
蒲甘佛塔
蒲甘佛塔
蒲甘佛塔
今日的缅甸佛学昌盛,千人蹭饭、清晨布施、早课辩经都是每日的重要活动,不仅被虔诚的佛教徒视为盛事,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驻足。
僧侣
僧侣晨读
仰光是缅甸第一大城市,该国老首都,缅甸最大港口,名称来自梵文,意思是“三岗村”,全国30%的产业工人都集中在仰光,全国30%的进出口在此交易,仰光是缅甸全国的贸易中心。
缅甸的汽车车牌比较特殊,有的上面不是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而是缅甸语数字。当地的出租车和公交,大多数是二手旧车,公交晚上车票比白天贵,出租需要自己谈价格,无计价器。
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变化不大,雨量丰沛,地势北高南低,森林覆盖率约为52.3%,是世界上森林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开卡博峰海拔5881米,为全国最高峰。
仰光的唐人街被称为广东大道,当地有观音庙,中餐馆随处可见,有华人15万左右,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里的华人以广东人居多。
缅甸河流多发源于我国,其境内河流密布,湖泊众多,利用水力发电潜力很大,但目前开发有限。伊洛瓦底江为缅甸第一大河,流域面积43万平方公里。
内比都是缅甸的首都,原名彬马那,从2005年开始,首都由仰光搬迁到此,该地原本只是一个贸易小镇,定都到此后,开始大规模建设,目前当地人少、车少,远不如仰光热闹繁华。
曼德勒是缅甸的第二大城市,很多人把这座城市和南非总统曼德拉搞混了,他俩可以说是毫无关系。曼德勒是著名的故都,始建于1857年,原本有众多历史古迹,但大多数毁于二战时期,目前仅存有少量古皇城和城墙。
缅甸佛教徒众多,寺庙也多,当地的佛教与我国的有差别,当地以小乘佛教为主。缅甸僧侣人数最多的寺院是位于曼德勒的马哈刚大勇僧院,这里不仅有大量本国信徒,甚至还有大量海外的。
曼德勒境内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背靠背三轮车,但普遍乱要价,如果乘坐,一定要猛砍价,另外这里也有大量的自行车和摩托车租赁点,当地几乎没有电动车。
缅甸主体民族是缅族,属蒙古人种东南亚分支,与我国人长相稍微有些差异,普遍个子不是很高。缅族起源于古羌人,是古羌人南下分支。
官方语言为缅甸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是一种孤立语,有7种方言,各方言间差别不大。
曼德勒的乌本桥,长达1,20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柚木桥,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缅甸人把它看成是婚姻和家庭的精神图腾,被缅甸本地人称为“爱情桥”。
缅甸也和泰国一样,当地人以出家为荣,一生中至少出家一次。当地寺庙众多,全部都是由佛教徒捐献建造,很多人以建造寺庙作为人生的目标。
曼德勒的Kuthodaw Pagoda佛塔,这里有729座功德碑,上面刻满了经文,被称作“世界最大书本”,如果想把这本书全念完,需要2400名熟悉经文的人连续接力,按正常语速读6个月才可以。
缅甸边境生活着一个叫'长颈族’的少数民族,那里的小女孩自5岁起便要被套上一公斤的铜环,10岁到25岁逐年添加以垫高脖颈(耿),终生佩戴不得摘下,当地脖子最长者达70公分。
缅甸的火车,大多数不卖饭,座位也较少,分为普通舱和上等舱,上等舱可以看电影和淋浴。价格较贵。
缅甸有很多露天浴室,一般用一墙与街道隔开,使用工具就是一个木桶,使用者以女性居多。
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我国,以天然气、玉石、大米为主,当地法定货币是缅币,1美元等于1642缅币。
缅甸仰光,超过80%的人还穿着民族服装。无论男女,下身都穿纱笼,男式叫“笼基”,女式叫“特敏”。大多数缅甸人是没有姓氏的,只有名字,是个地道的有名无姓的国家。
缅甸人在家庭中有“男右女左”的习俗,位置不能搞错,另外男人在大街上不能直视陌生女士,否则他们认为容易失去神力。
缅甸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是比较热闹的,好吃的好玩的,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由于当地贫富差距较大,因此夜生活一直被称作是富人的天堂,穷女孩们的地狱。
缅甸飞机有螺旋桨式的,买好机票登机后,随便你选喜欢的座位,就像坐公交车。
缅甸是全球最大的翡翠出产地,盛产各种宝石,当地挖矿工人工资很低,很多人在那里工作,并不是为了工资,因为在矿上可以挣外快,尤其是管理松的矿区。
缅甸女孩很爱美,但由于收入不高,当地普遍喜欢用一种叫特纳卡的东西保养皮肤,由黄香楝树的树皮研磨成粉,沾水涂抹具有防晒、清凉、消炎、防蚊、美白等功效。完全天然,没有任何化学成分。
今日的缅甸在发展经济之余,人民并没有因此变得急功近利,而是依然保持着质朴品质,透过他们清澈的眼睛就能感受到纯真的善意。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