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成河,堆石成山。没有好不好,只有合适不合适。什么叫合适?这个东西,在现阶段,能解决当下问题,就叫合适。比如说,膝盖不稳,感觉有隐患,别的先不说,先练好固膝。肋骨不发达,专攻肋间张力。一上来什么都有,哪哪都行,这不现实。综合源自细节。
走一步,看三步。有一种人,很多条理,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拳这个东西,最终要形成条理。高手之间切磋,不是比力气,而是比谁更顺,还不让对方顺,干扰你的路,让你跟着我的节奏。谁的条理被打乱,绕不出来了,也就出局了。
见一叶,知一树。把一个式子,解读透了,同一类式子,也就懂了。比如单鞭,定住右勾,拧着拉开左掌。不要平着拉开,要用腰胯旋劲,拧动胛骨与小臂,右脚到左掌,拧成一股绳。单鞭,斜行,前蹚拗步,这一类式子,结构都近似,学会归纳。
什么东西,滔滔不断,周而复始?就是圈劲。圈套圈,弧接弧,这是太极劲。时常琢磨式子,懒扎衣几个圈,哪些圈?击地捶呢?自己练拳,自问自答,也叫自悟。不要认为,手法不重要,劲流行于掌指,手指很灵活,该抹就抹,该勾就勾。太极采劲,变化在掌指之间。
先练展开,开得是窍。后练紧凑,抽得是筋。紧凑,未必是外形小了,而是筋劲回抽,聚向丹田核心。练内家拳,要懂得回抽筋劲。利用锁窝腹股沟,把筋往回抽。外形展开,根节回抽。学会肩内扣,腿内裹,这种结构非常必要。
绕山环洲,奔腾而去。我有个师弟,个头和我差不多,一米七多。他劲好,摘得特通透。我本以为,自己肩胛,练得已然很开,他的胛骨,比我扩出一大截。他采劲超强,手指一带你肩头,脚底就飘了。我俩推手,我手刚想控他肘,他手蛇似的,快摸到我后背了,肩胛空间非常大。
十万虎狼袭,稳坐中军帐。想练出沉劲,胛骨得有功夫。总跟肩关节较劲,这是错了念头。手臂沉劲,源自卸胛,也叫胛骨下拉力。很多高手,手臂特松,却极其绵沉,这并不神秘,是胛骨下拉力超强。胛片里面的筋,都牵拉开了。练拳时,凡需要沉肘,就想到卸胛,学会牵拉胛骨,催沉肘底。
今日一见,喜上眉梢。胛骨张得开,还能闭得紧,这是好的。胛骨能下卸,沉劲强大,这也是好的。胛骨还能旋动,练拳时,尝试用胛骨,控制手划圈。有个学生,发来作业,说老师你看,我点开一看,挺高兴。见他后背,两片胛骨,不停旋动,后背暗流涌动,好像有了表情,充满了活力。
不见手动,刀已出鞘。发力也是,胛骨忽的启动,陡然将手臂催出去。不是手臂弹性大,而是胛骨弹性大,劲才通透。有个式子,叫白鹤亮翅。这个式子,是肩胛劲好机会。练白鹤亮翅,卸胛,开合胛,旋胛,都会包含其中,多留意这个式子。胛骨很重要,属于根节,这个部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