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篆刻刀法与临摹
篆刻用刀,是将墨稿转变成印章,从篆刻艺术角度来讲,这是有质的变化的,即以刀代笔,能在石上表现出书法的笔意,但同时也体现出用刀之迹与石味,使笔意通过刀石味表现,刀笔结合表达出篆刻艺术中所特有的“金石味”和作者的艺术个性。
一、篆刻刀法
(一)篆刻刀法的形成
篆刻刀法的形成与中国文字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用刀镌刻文字,可以上溯到三千多年以前的甲骨文。这种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甲骨文刀法精厉,有的契文字形纤小,笔迹细如毫发;有的契文字形宏博,大至方寸。不同的刀法产生或挺削峻厉或肆意颓靡或端正隽美的艺术气息。先秦时期,随着印章的日益发展,镌刻技巧日趋成熟,至汉代,凿印的出现,表明古代篆刻的刀法已游刃有余。
篆刻至元末,王冕将花乳石引进印坛,解决了文人加工铜印的困难,于是文人参与刻印,出现了当时文人无不以研朱弄石为一时雅尚的局面。经明清篆刻家长期的艺术实践,篆刻的刀法就更成熟了,表现手法更为丰富了,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正入正刀法”、 “双刀正入法”、“迟刀法”、“留刀法”、“复刀法”、“埋刀法”、“平刀法”、“舞刀法”等十多种不同的刀法。清代叶尔宽《摹印传灯》中谈到的刀法就19种,反映了明清时期篆刻家在刀法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如今起主导地位的冲刀法、切刀法便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形成的。
(二)执刀法
执刀的方法,主要根据所刻的工具、材料、对象的大小而有所不同。
1.五指执刀法
此法为一般该日印的常用法,拇指、食指和中指分别于刀之左右钳住刀身,无名指和小指辅持于后,使指实掌空。五指执刀法又可分为执钢笔和执铅笔两种姿势,多用于刻三、四公分以下的中小印石。
2.握刀法
印石较大,刀身较粗,着力要重时用握刀法。握刀法,五指紧握刻刀,如同握拳,刀在手心,运刀方向多是由外向里拉,刀杆向外方成倾斜状。
3.无定法
一般来说,五指执刀法运转较灵活,能较好地表现细腻精微的笔致与笔力,但着力于竖石,则较难;握刀法,易于发力,但处理细微处则欠佳,为此,执刀主要根据印区之大小,印质之救硬,着力之猛缓等因素来决定的。一般来说,大印用握刀法,小印用五指执刀法,从实践的过程来看,也可以说执刀无定法,可因人、因材、因刀而异,综合运用,能刻出好效果即可。
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alt="[转载][学篆刻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src=""="">
(三)运刀法
刀法的名称,是由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法。由于下刀的方向、角度和用刀的轻、重、疾、徐,以及印材的软硬,线条的曲直等不同的主客观因素,因而便产生出不同的刀法。从实践角度来看,主要有冲刀和切刀两大类。
1.冲刀法
冲刀法,即是刀刃在印面上以冲走运行的方式刻出各种线条。冲刀奏石,犹如行笔纸上,要掌握好起刀、行刀和收刀的不同要领。
起刀时,用刀外侧角自右向左刻入印面。刀柄与印面保持35度左右的斜度,这样的角度便于冲出。如果角度过小,刀柄的侧面会碰擦印面;如果角度过大,刀刃更与印面趋于平行,运刀时刀刃难以发挥作用。
起刀时,刀刃入石深浅要得当,过深会导致刀刃下沉,越刻越深,难以自拔;过浅则行刀时会出现打滑。行刀时,刀刃按设计好的线条冲行,速度不宜过快、过猛,以免运行失控,影响线条的表现。右手无名指要抵住印章的右侧,这能有效地控制刻刀的走向和冲力。收刀时要放慢连度,及时驻留,不使刀锋尖出,以免锋芒毕露。
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alt="[转载][学篆刻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src=""="">
2.切刀法
切刀法,即是刀刃入石后,以刀柄一起一伏的方式切刻出带有波势的线条。
起刀时,使刀与印面呈45度夹角,由外侧刀角点刻印石。行刀时,在点刻的基础上将刀柄自右向左竖起切按,使切点延长,然后刀柄复原,刀刃向前推进再作点刻.这样反复切刻,就能由点刻切连接成线。收刀时以点刻结束。如果以刀柄竖起切按收刀,则会导致刀锋外露的弊病。
切刀运行时,不要使刀柄的摆动过于机械,以免 留下的刀痕呈过于整齐的锯齿形。
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alt="[转载][学篆刻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src=""="">
(四)刻白、朱文
刻朱文或白文,是用刀的具体化。
1.刻白文
白文即是把印文的笔画刻去,白文线条可采用单刀法或双刀法加以表。
白文单刀法,是一次将一笔线条刻成。单刀冲、切过程中,行刀宜中正、稳健,控制运行刀迹。
白文双刀法,是以往复两次刻出一根凹型线条。第一刀自右向左,依沿篆文线条的内侧奏刀刻去线条的一边,然后将印石作180度的转向,再自右向左沿线条的内侧奏刻第二刀。如果需刻的白文较粗,双刀奏刻后中间残留印面,可用刀角将其铲除,线条两端的交接处则应留由余地,过于方整,线条会显得单薄。
双刀法运刀宜偏,这样有利于双刀之间的交接,并能取得凝重浑厚的印蜕效果。双刀法刻成的粗白文,称“满白文”。满白文印印文整齐,有朱红的底色映衬,显得格外的艳丽。
2.刻朱文
朱文即是将印文笔画留下,其它部分刻去。朱文线条是依照印文线条的两侧,往复两次奏刻完成。
朱文镌刻方法与双刀白文刻法有相似之处,都是由双刀刻成,只是刻白文是在线条内相向奏刀,刻朱文是在线条外相背奏刀。刻朱文线条时,先沿着线条的上外侧自右向左刻第一刀,然后将印石作180度的转向,再沿着线条的另一外侧自右向左刻第二刀,最后刻线条的两端。刻朱文线条时,往往会遇到交叉的笔画,这时,应将刻刀提起,越过交叉点,重新落刀。
朱文线条不能一刀刻出,完整的朱文线条必须是由双刀完成的。
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alt="[转载][学篆刻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src=""="">
二、临摹
明清以来,篆刻家从亲身体验所得出的共识,学习篆刻应从汉印着 手。西汾陈鸿寿曰:“初学治印,以汉人为宗,心摹手追,心求神似,才能使印章成为上品。”
临摹,是学习篆刻的入门步骤与基本方法。汉印的临摹,是继承和借鉴优秀篆刻艺术传统的第一步。通过临摹,可以较深入地认识与理解汉印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同时在不断的临与摹的实践中,逐步掌握其表现技巧。在临幕熟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篆法、字法、章法等方面旁取博采,吸取其他艺术的有关因素,融会贯通,可自成新貌,在篆刻艺术天地中别树一帜。
(一)摹写
摹,是临印的准备手段。摹印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幕达到观察仔细,认识汉印的基本结体、字法和笔法的特征与规律,从而逐步掌握这些基本特点和规律。因为幕印比临刻要省时间,通过不断的大量的摹写,反复实践认识,才能达到认识与掌握的目的。
摹写,由于具体环节、方法与要求不一,又可分问摹描、摹写和临写。
1.摹描
摹描,是用较透明的纸(一般用拷贝纸或较透明的薄宣纸等)覆于所摹临的印蜕上,以稍秃的细毛笔蘸浓墨依样子仔细描幕,印蜕上红色以墨代之,使红为黑色,白色则留空。初步摹成后,移开拷贝纸,置于印蜕旁,两相对照,逐笔检查,如有不合原样之处,再进行仔细修改,以求达到与原印蜕一模一样为止。
根据印蜕的朱、白、粗、细和不同目的要求,也可详细分为以下几种摹描法。
(l)双勾细描:用细小毛笔,沿印文笔画外侧一边沿线勾描,线要细、匀、等粗。印之印边亦用线双勾之.此法多用于粗白文一类汉印。
(2)双勾填廓:在双勾的基础上,将有红色处用墨填实。但要注意,在勾描时白文不可侵占白色边线,否则填实后白文变得较细;相反,勾描朱文时,勾描线应靠朱文线两边沿之内,填实后方可与朱文相同,若在线沿之外,则填实后线变得较粗,均有失原印形神。
(3)单线勾描:单线勾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笔直接按笔画粗细勾描,此法多用于朱文印。因一笔而成一画,往往原印线条头尾或细或尖,故应在勾描后适当加工修改。另一种情况,是较细之白文,双勾容易失真,不如以黑代白,使白文成为实体,一笔实描后,再作小处修填补正。
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alt="[转载][学篆刻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src=""="">
2.摹写
摹写是幕描的深化,也是摹描的辅助手段,其目的是可以加深加速对所摹临对象的理解,使之熟记于心,达到易于掌握其基本特点与规律的目的,为以后用刀临幕或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方法,就是用较透明之纸,搜于印蜕上,不论是白文还是朱文,其线条是细是粗,均以一笔摹写成原线条之粗细,长短也相等。若笔画起讫不似原形,可放开原印蜕,对照逐笔修改,以求达到形似为止。
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alt="[转载][学篆刻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src=""="">
3.临写
临写是在摹描的基础上进行的训练。摹是覆纸在原稿上的依样画葫芦,临则是将纸置于印旁,先审视印蜕,初步认识其结构与笔画安排,以及细条粗细,然后依样临写。临写时尽可能一笔写成一画,不要修改,以免板滞。
临写的方法:
(1)铅笔稿而后临。
(2)直接用毛笔放大临写。
(3)读后背写。
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alt="[转载][学篆刻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src=""="">
(三)渡稿
摹描、摹写和临写,都是在纸上作业。摹写成的印稿要移植要印石上,以便在印石上幕刻或临刻,这个“移植印稿”的过程谓之为渡印稿。其方法有三种。
(1)水印上石法
印石磨平后,取摹稿反覆于石面上(印稿最好与印石等大,或印石略大于印稿),对准四边,然后用毛笔蘸清水使之微湿,让石面与纸面紧贴,用吸水性较强的毛边纸或生宣纸盖在上面吸干水分,再用光滑的软中带硬的弧状物(如毛笔杆或钢笔杆、牙刷柄二也可用大拇指指甲)反复磨压,使墨迹反印到印石上去.磨压片刻后,可轻揭一角审视,印迹清楚,可取下印稿,若不清楚,可再蘸水进行磨压,直至印迹清楚为止。
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alt="[转载][学篆刻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src="" ="">
(2)反书上石法
一般较熟练的印人,在渡印稿时往往将其直接反书上石。一种方法是将印稿翻转成反面,然后按照反字反书上石;另一种是将印稿置于桌上,取一小镜成90度角的位置摆好在印稿的前边,镜中则为反书印稿,这样对照镜中反字依样摹写上石即可。
对印文的认识提高后,可在印面用毛笔直接反书,若有不妥之出,可用纸屑沾水擦去再书写,直至满意为止。
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alt="[转载][学篆刻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src=""="">
(3)以刀画线示意法
有的治印高手,不用书稿于印面,而是将印面涂以黑墨,待干后用刻刀在印石的墨面上按印稿部位轻轻画几条定位的示意线,或轻画其字的轮廓中心线,然后在临刻时逐渐把线条加宽,最后达到与印稿的粗细、方圆等效果一致为止。初学者不宜用此法,往往易走样。
(四)临刻
印稿上石后,即可进行临刻。具体刀法前面已经叙述过,在此不再介绍。在临刻过程中应注意,刻时要留有余地,“宁使刀不足,莫使刀有余”,以便修改,防止出现失误;刻出的粉末可填入刻槽中,形成黑白对比,易于修改,不能用口吹,一面弄湿印面,使字迹模糊,同也不卫生;应选择光线充足处,以保护视力;精力要集中,不为外界所干扰。
(五)铃印与修改
所临印章经过不断对照审视修改,自认为较为完善时可铃出印花,对照原印再作仔细修改,再铃印,再对照,再修改,直至无懈可击,方可告成。铃印与修改是无止境的。过些时间又会发现有某些不足,则再进行修改,这样方可精益求精,不断进步。现以最初阶段为主也适当结合今后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略述如下:
1、铃印
铃印,对于篆刻艺术的表达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手段。印铃得好,能传达所刻印章的精神,使人感到醒目、美观、有精神;印铃得不好,不能准确传达笔意、刀味,则有损印章精神。铃印与印泥质地的好坏、干湿,沾印泥次数、轻重、厚薄,以及铃印的用力均匀、平稳、轻重等都有直接关系。只要多在铃印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即可掌握其要领。
一般在沾印泥和铃印过程中应注意:
(1)清刷印面。
(2)沾泥轻匀。
(3)垫物适当。
(4)轻重得法。
铃印结束后,应用新棉花或生宣将印面擦拭干净,以便下次使用时能保持原样。
2.修改
在临印或刻制过程中,修改是常有的事。修改是为使临刻的印章达到与原印近似,或更为完美的境界。开始临刻时,总是比较粗糙,通过修改使之近似原作,这是起码的要求,同时还为了追求刻刀镌刻时达不到的特殊效果。
修改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
(1)一般修改。即在铃印之前这一阶段的修改,也可称为铃印前的修改。
铃印,初坯刻好后,要仔细观察,分析哪些地方超过了原来的笔画界线,假若过多,难以修改时,应磨去重刻,若某些线条局部略粗于原作,则应轻轻磨去,待其较粗过头线条与原作上线条近似,即停止磨,然后对照原印,逐笔修改。修改时,要全局审视,哪些该改粗,哪些笔致应强调,哪些该去掉,哪些地方该保留,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动刀修改,要做到“大胆落刀,小心修改”。
修改完之后,再进行对照比较,再进行修改,直至满意为止。
(2)反复修改。当在黑底白粉间修改后,直至与原印差不多时,或感到无法再修改时,则可清理干净印面,沾印泥铃印于纸上,再对照原印,检查其结体、笔画和刀法等是否符合原印精神,如有不当,再作修改,再沾印泥铃印,对照修改,直至满意为止。
修改时应注意掌握整体、线条笔意、破损有理、势韵有序。
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alt="[转载][学篆刻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src=""="">
3.收拾,是最后的工序,它包括印边、印角、印底的收拾与调整,也可以说是修改的继续.前面说的修改是指印面文字与章法整体而言,收拾则是指文字以外的部分修改。
(1)印角收拾。一般的印章四角都是内圈外方,这样可显其精神,同时内外正好形成对比,增加艺术变化趣味性。
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alt="[转载][学篆刻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src=""="">
(2)印边收拾。红线挺直是主旨精神,如有残损亦应注意挺直之神。
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alt="[转载][学篆刻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src=""="">
(3)印底收拾。印底偶有较高刀痕残迹,铃印稍重时则会印出砂粒状印痕有损印面整体美,白印则损线之圆润,朱印则易扰乱视线,故应除去。若遇朱文印留白较多时厂视情况也可稍留少许底痕砂点,以与多朱部分线条柑呼应。
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alt="[转载][学篆刻之第三章篆刻刀法与临摹]" src=""="" -type="show-slide" -data="http%3A%2F%%d%26690">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