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 > 正文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建议收藏

黑膏药的制作:基质的准备

1、准备工作:

(1)、工具:炉灶、铁锅三个(一个炼油,

一个下丹,一个过滤用)、铁勺一把(撩油用)、60 目铁筛一个(过滤用)、防火盖(宜铁质)、搅拌棍一条(宜干燥的桑、槐木、长约 1.2—1.5米)、水池或大盆一个、小水盆一个。

(2)、材料:

①油:有香油、棉子油等,按地区习惯而定,但以香油为佳。香油(麻油)本身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熬制的膏药色泽乌黑有光泽、性粘;熬制过程中泡沫少,便于操作。在应用上具有柔软、滑润、无板硬粘着不舒的优点。由于保持滑润的时间长,而易被皮肤吸收,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

②、铅粉(官粉):以含铅量多、质重者为佳。应用时宜炒去水份过筛,250g市斤香油。采购铅粉时要注意识别真伪!

展开剩余 95 %

2、炼油:

炼油是制作膏药基质的关键,炼油程度必须掌握适宜,这直接影响到膏药的“老”“嫩”。常以下列标准来判断:

(1)、油烟:开始为青色(浅),逐渐转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撩油时更明显),以看到白色浓烟为准。

(2)、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待其向锅中央集中为准。

(3)、滴水(30℃)成珠、吹而不散、散而还原:油将炼成时撩油速度要快;撩油时均应避免触及锅底,以防着火,炼油时火不宜过猛,如已着火,用防火盖将火压灭。

3、下丹成膏:

将炼好的油在火上边加热边下丹,丹下完后,必须掌握仍能加热熬炼的程度,并随时检验,才能使基质的老、嫩合适。下丹撒布要匀,并不停的顺一个方向搅拌,以防沉聚锅底。下丹的速度太快而易溢锅,且基质的质地不匀;太慢时,又不易掌握其老嫩。

如在下丹过程中着火,应暂时停止下丹,待熄灭后再下,否则易引起爆炸。下完丹后要及时观察其颜色,当视其变成深灰色或黑色时应立即做老、嫩检验,滴水(30℃)成柱,软而不粘,拉而不断。如偏嫩再继续加热;偏老兑适量较嫩的炼油,一般嫩些比老些好,因做膏药仍需加热。合格的膏药基质软化点 55—68 度。

4、去火毒:

下丹成膏后离火,用冷水喷洒锅中,即有黑烟冒出,反复多次,待稍冷时以细流倾入盛有较多冷水的水池或水盆中,并同时以木棍顺时针方向搅动,使其随水旋成带状。待冷却后,将其拧成适当小坨,浸于冷水内 7—10 天,每日换水 1—2 次。

金丝膏药基质:香油:松香=1:3.5(约)

膏药:透皮剂=1000:(5-10g)

红膏药的制作工艺

熬药设备:煤气罐、铁锅、防火盖、水盆、搅药棍、铲子等。

药物配比:松香 300g、色拉油 90g、黄丹 30g、药面 100-150g。

熬制方法将松香放入铁锅内,微火烧,至松香完全化开,闭火,把锅端下,搅拌一会后,下色拉油,黄丹,继续不停的搅拌,油开始冷却,没有烟时,放入药面。继续搅动,待膏油已冷却,有粘稠感时,倒入凉水凝固,去火毒 1-2 天,勤换水,2 天后,从水中捞出膏药,水份蒸发后可入袋存放。

使用方法:将外表无水的药块放到锅中慢慢微炎熔化,在膏药有粘稠感时,涂于硬纸或硬布上,用时将膏药温热化开即可敷于患处。

黄膏药的制作工艺

黄膏药也是采用松香时为膏药基质,制作方法与红膏药大致相同,但欲将膏药熬制成黄色膏药时,在制作过程中将下黄丹一节免除即可,因为大多数膏药为黄褐色,松香本身也为黄色,所以熬制手工艺膏药自为金黄色。

白膏药的制做工艺

此膏药同样采用松香为基质,其操作方法与前种膏药大同小异,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是:1、炼松香时不要加樟丹,2、最好选用白色的上等松香为基质。

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

绿云膏

处方:

黄连、黄柏、黄芩、大黄、元参、木鳖仁、全虫、甲珠各 60g,乌蛇 20g,蜈蚣 40 条,铜绿 90g(块),松香 3500g,麻油 1000g。

制作:

将麻油加热至 40-80 度时,将诸药下入油内,文火煎熬,约 20-30 分钟左右,药色为棕褐色,油温为 240-260 度时,将锅离火,稍凉后,纱布过滤,洗净油锅,将滤油用 100 目筛再次过滤煎熬至滴水成珠时,油温约 320-360 度时离火降温至 240-260 度后,入松香,文火加温至熔化,做老嫩试验,不粘手,拉撕较好为佳,后入冷水中不断拉丝 1-2 时去火毒分条,浸泡 1 周后摊膏。

新法制作绿云膏:

A、全虫、甲珠、蜈蚣研细粉。

制作:

将麻油倒入锅内加热至滴水成珠时离火降温至 240-260 度左右时入松香,再加温至溶化,做老嫩试验,到位后离火降至 70-80 度左右入流浸膏搅和后将 A 药加入,搅匀后入水分块浸泡去火毒,1 周后摊膏。或在制作时,先将麻油或和松香制成基质,水浸 1 周后,加入 A、B药收膏。

主治:

1、乳腺病。(1)治疗乳腺增生病,有效率达 90%。能明显缩小肿块减缓胀痛。(2)对急性乳腺炎未形成脓肿时应用效果显著。伴有高烧已形成脓肿时配合广谱抗菌素口服或静滴,1周愈。

2、在外科体表感染中的应用(1)毛囊炎;(2)疔;(3)痈;(4)丹毒 1 周 1 贴;(5)桃体炎;(11)淋巴结核。

副作用:红痒疹,膏药规格 58 或 56。

黄玉膏

1 处方:

当归 80g,白芷 40g,紫草 20g,甘草 80g,米壳 120g,冰片 24g,黄蜡 120g,香油 1000g。

制作:

将香油加热至 40-80 度后,把当归、白芷、紫草、甘草、米壳下入油锅内煎熬,油温约240-260 度,药色变成黄褐色时过滤去渣,然后把黄蜡入药油加温溶化,待滴水成珠后做老嫩试验,合格后停火降温,待药油将凝时,油温约 40 度时入冰片收膏。

新法制作黄玉膏:

(1)冰片。(2)当归、白芷、紫草、甘草、米壳。(3)麻油、黄蜡。

制作同绿云膏:

主治:

烧伤,糖尿病引起的疽。

速效黑膏药(止痛用)

处方:

生川乌、生草乌、蝎子、蜈蚣、乳香、没药、红花、血竭、穿山甲、透骨草各 10g。

制法:

香油 4 两,桐油 3 两,棉子油 3 两,黄丹 4 两,将香油、桐油、棉子油倒入锅内,加热至40-80 度后,将生川乌、生草乌、蝎子、蜈蚣、红花、山甲、透骨草倒入油内煎熬,待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较黄色为度,油温约在 200-250 度左右时,离火降温过滤。然后将药油复入锅,先小火后大火不停的搅动。

此过程是熬制膏药的一个关键,因熬油适中与否决定膏药的质量。如油熬的不到火候则膏药质量较松,贴着后,受热流动不能固着患部,如熬油大过,不但出膏少,更主要的是使膏药质硬,贴着力小,易于脱落或成废品,熬油恰到好处的标志是滴水成珠。

滴水成珠后,立即将锅离火,等油降至 200-250 度左右时,下黄丹不停的搅动,一般约为 5-10 分钟。下丹后约 3-5 分钟做老嫩试验,到位后离火降温,然后将乳香、没药、血竭,细粉下锅搅匀。

然后将膏药倾入备好冷水中,浸泡 3-7 天,每日换水 1-2 次去火毒。在制作时也可将去火毒的膏药块放入锅内加热熔化。搅拌均匀,然后掺入细料搅匀,即可进行摊贴和收藏。

主治:

骨折、手术扭挫伤后遗症及劳损外伤。风寒湿邪侵袭引发的颈、肩、腰、腿、关节痛、风湿类风湿等骨伤病用之有立竿见影之效。

新法修改方:生川草乌各 50g、全虫 30g、蜈蚣 30g、乳香、没药各 45g,红花 45g、血竭 30g、炮山甲 45g、透骨草 60g,基质 1200g。

制法:

将上药研粉入基质成膏备用。

疤痕灵膏

处方:五倍子 420g、蜈蚣 5 条(研粉)、冰片 1.5g、白花蛇 2 条(研粉)、肝素钠 1g、黑醋 2.5斤、蜂蜜 900g。

制法:

将醋入内加热,煎沸后,继续再煎 30 分钟后,把蜂蜜兑入醋内溶化,再把五倍子粉逐渐下入锅内,文火熬制成膏,老嫩试验后能拉丝有韧性,不粘手即到位,停火凝固时兑入蜈蚣粉、白花蛇粉、肝素钠熬成药膏后,色泽光、黑润,装玻璃瓶备用。

主治功用:

破瘀软坚,对硬化性肥厚性疼痛疤痕组织、软化,使之变平的作用。

用法:将药膏涂于斑痕及边缘,厚度 2-3 毫米,用密度大的布覆盖,3 天换药 1 次,换药前清洗掉残留物,3 月一疗程,一般需连续治疗半年,不能间断。

注意事项:

(1)按上述操作制作;(2)用瓷器贮藏。(3)换药不要提前。

本方治疗后,皮肤逐层脱落长平,对斑痕治疗有效率 100%,对小斑痕能治愈,对大斑痕有效。

骨灵膏

1、处方:

细辛 10g、徐长卿 20g、生川乌 10g、木瓜 20g、透骨草 20g、红花 15g、乳香 10g、土元 10g、栀子 10g、灵仙 10g、生大黄 5g、赤芍 15g、红藤 10g、冰片 5g、麻油 240g、松香120g。

制法:

将麻油加温至 40-80 度时,入松香煎熬至滴水成珠后,离火降温至 240-260 度入乳香熔化后离火降温 70 度时,将药末倒入锅入搅拌,约温降至 40 度时加冰片。

功效适应症: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适应骨质增生、腰突症、股骨头坏死、肩周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

备注:按以上工艺制作后,膏药贴于患处时,有僵硬感,若脱落、需用胶布固定,此方法不可取,若需配制,可按新法制作。

特效接骨膏(独特)

处方:

生大黄 30g, 生栀子 30g, 生南星 30g, 骨碎补 20g, 自然铜 20g, 续断 20g, 上药共研末,鸡蛋清 1 个,面粉。白酒适量。

方法:上药调成膏状蒸热,均匀涂在纱布上,厚度约 0.5cm,包扎在患者骨折之瘀肿处,外层加小夹板固定,2 天换药 1 次,一般 2-3 次即可,若局部皮肤作痒,即解药。

临床疗效:局部敷药后,骨折处软组织肿胀一般 3-5 天一次即可,一般骨折 15 天左右即可愈合,功能恢复正常。

按:本方是在消肿灵基础上辨证加减而成,重用生大黄、生南星、生栀子消肿祛瘀止痛(因瘀不破则新不生,新不生则骨不能接),以强筋补骨之续断、骨碎补、自然铜,可使局部肿胀,气血瘀滞为主的症状,早期消肿达到促进骨折愈合的目的。

新法修改方:上方研粉入基质 500g,成膏备用。

主治:骨折。

骨刺膏

处方:

皂荚 5-7 粒。

使用方法:

将皂荚浸于酒中备用,用时将皂荚剪碎捣烂,如泥于面粉调匀,然后贴在纱布上敷患处,如腰椎退行性改变为 3-5 椎者,用皂荚 5-7 粒,依次类推,用药 3 天更换 1 次。

临床疗效:

此药可以治疗颈椎、胸椎、腰椎、足跟、膝关节、手指等处骨质增生,敷用 2 次后,局部疼痛可基本消除,但仍需多敷 1 次,以巩固疗效。

新法修改:

皂荚 300g,研细粉入基质 1000g,收膏备用。

热灸膏

处方:红花、川芎、草乌、生南星、樟脑各 20g,共研细末,生姜汁适量。

使用方法:

上药共调成药饼,直径一般 2-3cm,厚度不超过 1cm,敷于疼痛处,再以艾条点燃,熏烤药饼,每日 2 次,每次 30 分钟。

主治:

本药对风寒导致急性颈肩、腰腿疼,尤其急性胃、腹痛、哮喘、过敏性鼻炎效果甚佳,颈、肩、腰腿疼应熏烤局部疼点,内脏病疼应选者背部对应俞穴或肚脐部。备注:此方为针灸时所配方剂,可根据临床需要酌情使用。

红色万应膏

处方:

樟丹 1.6g, 松香 20g, 银珠 0.1g,樟脑 0.1g, 蓖麻油 2.5g。

制法:

将松香和蓖麻油加热熔化后,将药物入锅时搅拌均匀。烟气尽,倒入凉水内去火毒,抻拉几次冷却成固体即可,用时热水化开外敷。

功效主治: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驱风除湿。主治各种软组织损伤,骨折中后期和陈旧性关节疼痛,如腰痛、腿痛、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肌腱炎、髋、膝 、踝、足 、肩、肘、腕等关节扭伤和各种风湿关节炎,并兼治各种痈、疖肿、疔毒等外科疾病。

注意:

皮肤过敏者慎用。

新法修改:

香油 250g,松香 2000g,樟丹 160g,银珠 10g,樟脑 10g。

制法:

将香油加温至滴水成珠后,稍凉入樟丹,煎熬后做老嫩试验。到位后时稍降温入松香加温熔化,作混合剂试验后,倒入冷水中浸泡 3-7 天以上,取出加温熔化后加入银珠、樟脑、收膏备用。或者取基质 410g,加温熔解后入松香、银珠、樟脑。

黄膏药

处方:雄黄 10g.,儿茶 10g,血竭 12g,大黄 50g,凡士林膏适量。

制法:

先将凡士林化开后加入其它药搅拌均匀即成,用时摊敷料上,外敷患处。

功效:

活血消炎、消肿止痛、止痒。

适应症:

跌打损伤初期,红肿热痛,用其它外用药皮肤过敏,各种痈疮、疖肿、疔毒。

新法配制:

雄黄 40g,儿茶 40g,血竭 48g,大黄 200g,研末入基质 1000g,成膏备用。

颈椎病膏药(活血镇痛膏)

1、处方:

A、生川乌 60g,生草乌 60g,细辛 40g,白芥子 40g, 花椒 40g,炮山甲 40g,沉香 40g,乳香 50g,没药 50g,磁石 50g。

B、红花 60g,蓁艽 60g,独活 60 g,川芎 60g,当归 60g,伸筋草 60g,公英 60g,透骨草 60g,灵仙 120g,羌活 20g。麻油 1000g,铅粉 500g。(基质)

制法:

按新法配制。

主治: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膏药

1、处方:

乳香 120g,没药 120g, 麻黄 100 g,马钱子 60g, 生川乌、生草乌各 60g, 骨碎补 200g, 自然铜 100g, 生杜仲 120g, 地龙 300g, 血竭 120g, 黄连 120g, 广丹 1500, 香油 3Kg

复骨膏

主治:股骨头坏死

处方:

A、生南星 100g, 土鳖虫 50g, 生半夏 100g, 生马钱子 50g, 制乳没、阿魏、肉桂、炮辛各 30g。

B、当归、独活、生川乌、生草乌、制白附子、千年见、川牛膝各 50g,共研细末,加黑膏药(基质)3500g,烊化后摊膏(15×15cm),7 天换药一次。

接骨散

处方:山楂 500g,续断、丁香、百胡椒、乳香、没药、栀子各 30g,冰片 9g

制法:共研细末入基质成膏。

主治:骨折。

消 肿 1 号 膏

1、处方:生大黄 30g, 生栀子 30g ,共研粉末,鸡蛋清 1 个,面粉适量,白酒适量。

使用方法:

上药共调成膏药状,用调药棍均匀的涂在草纸上,贴敷在扭伤患处,草纸上覆盖一层塑料或将药膏于患处覆塑料布,最外层以纱布覆盖,并用胶布固定四周及中央(或以绷带固定)。一般晚上敷药,休息一夜后,第 2 天清晨取掉即可,不需辅以其它疗法。

临床疗效:

本药专治 3 天内的新鲜扭伤,一般患者经 1 次用药,红肿即可消失,疼痛可解除。患者经消肿灵贴敷后,很快就有凉爽舒适感,疼痛即可减轻,对陈旧性扭伤疗效较弱。

新法修改:

取上药 10 等份共研末入基质 2000g,成膏药备用。

主治:由于跌打扭伤所引起的红、肿、热、痛。

消肿 2 号膏

生枝子 90g,白芷 30g,生半夏、生草乌、细辛、制乳没、红花、当归尾各 9g。共研细末,入基质成膏。

主治:急性挫伤、扭伤。

申姜膏(跌打损伤膏)

主治:

损伤、伤折外伤、骨折

处方:

申姜 120 g,血竭花 84 g,老儿茶 84 g,川续断 84 g,没药 84 g,乳香 120 g,大象皮84 g香油 1000 g。

制用法:将其处方药均研成细末倒入香油内慢火熬。用槐枝搅约 4 小时左右,膏即成,照

一般膏药摊贴方法备用,。附注:此膏贴痈疮,疔疮无效。如果伤筋,应在膏药上复上一层白糖方可有效,如有骨折,应先将骨正复,根据医嘱贴用。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