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大宋最猛词人,却有一颗矫情至死的“玻璃心”

作者:老谈,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山东济南有“二安”,此二人占据了千古风流。

其中之一安乃是易安居士李清照,她是女中豪杰;另一个则是辛幼安,他更是人中之雄。

世事翻覆莫测,李清照生命中最后的时光,不停地颠离漂泊,一代才女竟然在凄凉孤苦中离世。

人生虽无常,万幸的是,文才却延续了下来。

公元1140年左右,五十余岁的李清照,由金华辗转至临安,一路凄凄惨惨戚戚。

她不知道的是,彼时彼刻,距其家乡不远的济南府历城县,有个叫辛弃疾的男孩出生。

辛弃疾出生时,大宋王朝早已变了天,青砖黛瓦的济南府,被大金的铁蹄踏平。

他还未知人事,懵懵懂懂间,却已成了大金的子民。

1,武功

辛弃疾父亲早逝,他是在祖父抚养下长大的。

祖父名曰辛赞,其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大金朝亳州谯县的县令。

正所谓,身在曹营心在汉,辛赞以自己当异族的官员为耻辱,他特意向辛弃疾解释说:“以族众,拙于脱身,被污虏官。”(家中族人众多,没能逃脱掉,为金兵俘虏,不得已才担任他们的官职)

所以,请永远不要忘记,“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从先辈祖先开始,我们就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

除了言传,祖父还对辛弃疾进行身教。

辛赞先后两次带他到燕京考察军情;托亳州当地名儒刘瞻,教授辛弃疾经史之学。

在祖父努力栽培之下,辛弃疾终于长成为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

辛弃疾未来走上抗金之路,几乎就是历史的必然。然而,正史《宋史》中,写道他抗金的动机,却相当之草率:

辛弃疾与同窗占卜未来的仕途,用蓍草来决定,同学占得《坎》卦,于是留下来侍奉金朝;辛弃疾占得《离》卦,于是决意南归。

我其实不太认可,辛弃疾怎么可以如此儿戏。也许,史学家想表达的是,从天命的角度出发,南下归宋,是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结果。

南宋初年,中原豪杰并起。有个叫耿京的人,控制了山东、河南大部分地区,并且号称“天平节度使”,辛弃疾前往投奔,取得信任后,即不停地劝耿京投降大宋。

有个叫义端的僧人,聚集起一千余人,也要妄图举事。辛弃疾时常与之交往,于是就劝降了他,使其归于耿京麾下。

不久之后,义端有了谋反之意,某天晚上,他偷了耿京的帅印,妄想着投降金兵。

耿京大怒,迁怒于辛弃疾,辛弃疾说:“宽限我三天时日,抓不住他,受死不迟。”

史书上说,辛弃疾“急追获之”。被捉住后,义端很慌,他惊恐地说道:“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义端的意思大概是说,辛弃疾的本相,是一头青色的犀牛,有神力,能杀人。

虽然写过很多温婉的词章,辛弃疾大概率不是相貌俊美之人。后世史学家考证说:“稼轩肤硕体胖。”其好友则说:

“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

他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山东大汉”,既有胆色,更有武功。

面对跪地求饶的义端,辛弃疾没有表现出半分犹疑,挥剑斩其首级,果断而干脆。

绍兴32年,在辛弃疾规劝之下,耿京终于决定归附于宋朝。

作为耿京的信使,辛弃疾只身前往建康,向南宋高宗皇帝上表投降。可是,就在他出发之时,意外却发生了,有个叫张安国的部下,暗杀了耿大帅,并且,还投降了金人。

辛弃疾既悲痛又生气,他咬牙切齿地说道:“我因主帅来归附朝廷,不期事变,何以覆命?”

他决定直闯金兵大营。

是日夜晚,张安国正与金兵开怀畅饮时,辛弃疾率领50骑兵,奔入5万人之中。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绑起张安国,一路快马加鞭,将其俘虏至建康,抓捕到高宗皇帝面前。最后,斩张安国于市。

那一年,辛弃疾仅仅23岁。

2,务农

辛弃疾南归以来,此后40余年,他再没有踏回到北方一步。

尤其是回归南宋的前十年间,他对于恢复中原旧河山,其实一直抱有信心。

辛弃疾留下很多著名的军事策论,皆是作于这十年之间。25岁时,他写了著名的《美芹十论》;三年之后,又写下《九议》。

这些兵书战策,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说尽了天下形势,却说不到皇帝的心坎里。

辛弃疾的一腔忠勇,终究是无处释放,他是被搁浅的英雄。

万般无奈,辛弃疾只得用“词”,作为发泄的工具。

后世人称呼其为“词中之龙”、“词坛飞将军”,这些名号是何等豪迈。然而,辛弃疾写词的原因,是何等之悲楚。

暮年的他,特意填过一首《鹧鸪天》,该词完整的题目叫“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虽然打着“戏作”的旗号,但那其实才是辛弃疾的真心话。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那是戎马半生,向往统一的他,最不想要的生活;另一方面,辛弃疾却希望,天下所有的百姓,都能把种田之事,放在首要位置。

辛弃疾中年过后,将别号改为“稼轩”,他为何以此为名号?《宋史》里收录了他说过的一段话,其中或许暗藏着答案。

《宋史》里说,辛弃疾尝谓:“人生在动,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

他曾经在南北方都生活过,可谓观尽民生之事。辛弃疾总结说:北方之人,过日子时不求助别人,他们既不会太富也不会太穷;南方之人普遍从事工商业,而不愿意务农,所以兼并的祸患经常出现,贫富差距也过于明显。

最后,他才说出自己的结论:人生在于运动,应把种田放在首位。

今天来看,辛弃疾的“小农思维”,看似是落后的,但在他生活的宋朝,也许,那就是最先进的思想。

辛弃疾写出过很多小词,那些词章中,或许没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却充满着温暖的意味。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笔下的农村,恬淡、悠然、朴实。再考虑到他“凶神恶煞”的外貌特征,“眼光有棱”、“背胛有负”(眼光犀利,肩背肉又多又厚)。

就像是猛虎嗅蔷薇,这样的笔触,也别有一番情趣呢。

3,隐匿

辛弃疾现存词六百余首,他是两宋产量最高的词人。而且,抗金和恢复河山,是其词的主要内容。

那些华美的词章,就像是最嘹亮的号角,吹响了词人想要建功立业的最强音。

你绝对想不到,自诩要“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却有一颗“玻璃心”。他此生最敬佩之人,竟然是陶渊明——普天下最著名的那个隐士。

在他心目中,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然而,却又不仅仅是一介隐士。

辛弃疾曾写过一首《贺新郎》:

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

要破帽多添华发。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

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

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

问谁使、君来愁绝?

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长夜笛,莫吹裂。

这首词本来是为恭维好友而作,说他既像陶渊明又像是诸葛亮。问题是,一个是晋之隐士,一个是汉之丞相,诸葛亮和陶渊明,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历史人物,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我们理解不了,但辛弃疾的好友之一朱熹,显然理解了辛弃疾的良苦用心。朱熹曾经说过:

“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觉耳。”

朱熹的话,可以作为此词最好的注脚——在辛弃疾心目中,陶渊明其实也是一个豪放任侠之士。

清代诗人龚自珍,写过一组《己亥杂诗》,其中有如下一首:

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后世的大多数人,只看到了陶渊明作为隐士,超然物外、不染尘俗的一面,却参悟不透陶渊明作为豪杰,胸怀壮志、凛然生气的一面。

豪杰般的隐士,那才是真正的陶渊明,某种程度上,也是真正的辛弃疾:武功超群、心怀天下,却又寄生活于农耕之间。

这样的隐匿之士,曾经有过,将来则不太可能有了。在《感怀示儿辈》一诗中,辛弃疾如此写道:

穷处幽人乐,徂年烈士悲。

归田曾有志,责子且无诗。

旧恨王夷甫,新交蔡克儿。

渊明去我久,此意有谁知。

是啊,那个“矫情”的陶渊明,去我久矣,此意有谁知呢?

大宋的皇爷不知,宰相不知,自己的儿孙亦不知。

辛弃疾的少年时代,如流星般闪耀;他的中年,似黑夜般沉寂;晚年虽一度被权相起用,终究,还是得不到信任。

最后,辛弃疾含恨而亡。据说,临终之前,在床榻之上,他依旧大声疾呼:

杀贼!杀贼!

参考资料:
1,脱脱、阿鲁图等:《宋史》

2,蔡厚示:《<贺新郎>赏析》

3,石红英:《辛弃疾与陶渊明》

4,维基百科:辛弃疾条目


-作者-

老谈,always talk,老是夸夸其谈之人,除此外,别无长处。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