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在万众瞩目中开播了。前有《知否》复原宋朝的马球投壶捶丸等娱乐活动,还有点茶插花焚香等赏心雅事,以及如同置身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街景和《东京梦华录》中记录的道道馋人美事。对于这部讲述仁宗一朝的《清平乐》更加期待。所以今天就想和大家说说《清平乐》复原宋朝皇家服饰。
宋朝的服饰不再艳丽奢华,开始崇尚简朴,重视沿袭传统,内敛含蓄、典雅清丽、自然雅致成为宋代服饰的主要特点。女性服饰色彩讲究淡雅恬静,这一时期的女子在文学方面都开始有了很大的兴趣和建树,而男子的服饰则将汉服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通天冠服:皇帝专用的第二等礼服在今晚将要播出的《清平乐》中,王凯饰演的宋仁宗穿着通天冠服出席正旦大朝会。
宋代皇帝服饰有大裘冕、衮冕、通天冠服、绛纱袍、履袍、衫袍、窄袍、御阅服,明黄色事实皇帝专用颜色,他人不得僭越。衮冕是祭祀宗庙、朝太清宫、受封尊号、元日受朝、册封皇太子时的服饰。通天冠服仅次于衮冕的礼服,是皇帝在祭祖用家人礼时、籍田礼、接见外国使臣等重大典礼时穿着的服饰。
宋人绘《宋宣祖坐像》轴中身穿通天冠服的宋宣祖
南宋 佚名《女孝经图卷》北京故宫藏
宋代的通天冠服包括云龙纹深红色纱袍、纱袍衬里为红色,领、袖、襟、裾都是黑边、白纱中单(衬衣),颈项下垂白罗方心曲领一个(一种上圆下方、套在项上的锁形装饰,用来防止衣领雍起,起压贴的作用,有天圆地方的寓意),下配深红色纱裙、蔽膝(挂在前边的斧形饰片)、腰束金玉大带,足穿白袜黑舄,另挂佩绶、通天冠等。
通天冠又名卷云冠,冠上缀卷梁二十四道,每道梁上饰辽东所产北珠一枚,加金博山(蝉形),冠高一尺,卷梁宽一尺,青表朱里,戴时用玉犀簪导之。正旦、冬至、五日朔大朝会、大册命则服之。
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的正旦大朝会:“晓漏未尽三刻,宰臣、百官与辽使、诸军将校,并常服班会庆殿。内侍请皇太后出殿后幄,鸣鞭,升坐;又诣殿后皇帝幄,引皇帝出。帝服靴袍,于帘内北向褥位再拜。……侍中奏礼毕,退。枢密使以下迎乘舆于长春殿,起居称贺。百官就朝堂易朝服,班天安殿朝贺,帝服袞冕受朝。……既贺,更服通天冠、绛纱袍,称觞上寿,止举四爵。乘舆还内,恭谢太后如常礼。”在这场大朝会中,仁宗皇帝先是身着靴袍率领身着常服的百官以臣子姿态,向刘太后拜贺,之后改换衮冕服接受身着朝服的百官朝贺,彰显皇权至高;最后再改换通天冠服,接受群臣上寿,共贺新年。
常服:最素雅的皇帝上班服皇帝平日里普通的早朝,一般都穿的是常服。颜色大多为赭黄、淡黄衣,有时搭配红衫袍。头戴皂纱折上巾,腰间装饰通犀金玉环带。上面既没有攀龙附凤,也没有日月星辰。用“素雅”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身着白或淡黄袍衫的宋太祖、宋太宗御容
北京故宫南薰殿旧藏宋仁宗坐像轴
赭黄、淡黄袍衫在常服诸款中地位最高,在大宴时使用,在保留下来的北宋诸帝御容中,有诸例便穿着浅淡袍衫,头戴展角幞头、系红束带。比如宋太祖、宋太宗,所穿都是接近于白色的大袖襕袍衫。而红袍则是常用袍,也是在宋朝历代帝王像中最常见的。
窄袍:皇帝的便服窄袍是皇帝往常便坐视事时所作的便服,颜色没有做具体限定,毕竟非仪式性场合相对自由。便服主要是一种圆领宽袖或窄袖的衫袍,皆皂纱折上巾,通犀金玉环带。只有便服才戴软脚幞头。
宋代幞头以藤织草巾子作里,用纱作表,再涂以漆,称为“幞头帽子”,可以随意脱戴。其式样有直角、局脚、交脚、朝天、顺风等,身份不同,式样也不同。皇帝或官僚的展脚幞头、两脚向两侧平直伸长,身份低的公差、仆役则多戴无脚幞头。
翟衣:皇后最高礼服《宋仁宗皇后像》局部
《宋仁宗皇后像》局部
翟衣(di yi),翟是指古书上指长尾的野鸡。翟衣就因其衣上绣有翟鸟花纹而得名,是中国古代后妃命妇的最高级别的礼服,包括“袆衣、揄翟、阙翟”三种,合称“三翟”。袆衣是皇后受册,祭奠和参加朝会等大型事务时的礼服,用深青色衣料织成,并饰以十二行五彩翚翟纹,配套中衣为白色纱质单衣,领口装饰黼纹,蔽膝同下裳色,装饰三行翚翟纹,袖口,衣缘等处为红底云龙纹镶边。配件中,衣带同服装颜色,裨、纽、约、佩、绶与皇帝同级别,配青色袜子,金饰舄鞋。从周代一直到明代,中国后妃礼服中最隆重的礼服上的典型纹饰一直是翟翚雉纹。
皇后的龙凤花钗冠政和三年议礼局所定皇后的首饰,用大花十二枝,小花如大花之数,并有两博鬓。冠饰以九龙四凤,凤冠用漆竹丝编成圆形冠胎,覆以翡翠纱。冠身铺有珠翠云,云上饰翠龙和金凤,口衔大珠或珠滴。下缀大、小珠花。冠后部有博鬓六扇。冠底为翠口圈,上缀珠宝钿花及翠钿,金口圈托里。冠上饰大小花枝各12,左路右各加两博鬓。
宋高宗书女孝经马和之补图卷(台北故宫藏),第二幅“后妃章”
第四幅“邦君章”
明代皇后凤冠有存世实物,但这宋代皇后凤冠只存在于画像中,描绘极为精细。在宋高宗书女孝经马和之补图卷第二幅“后妃章”、第四幅“邦君章”(台北故宫藏)中,皇后头戴龙凤花钗冠。“龙凤花钗冠”也称“龙凤珠翠冠”;其样式总体上类似唐代圆角幞头,帽顶高耸,帽后靠下的位置有一对帽翅;其上有花钗二十四株,还有九龙四凤图案和珍珠装饰,布满整个冠体、帽翅。
《清平乐》中江疏影扮演的曹皇后大婚时头戴龙凤花钗冠,身穿翟衣的镜头想必大家会高呼还原度极高吧。但是不是完全按照现存画像一比一复原呢?我们来对比一下。
宋仁宗皇后像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宋 佚名《仁宗后坐像》中,曹皇后面贴珠钿,头戴龙凤花钗冠,两博鬓,翟衣,带绶,佩环等。冠上九龙用无数珍珠变成,冠上及博鬓上点缀数颗大珠,冠口一圈镶嵌大珠,额头、两鬓、嘴角贴“珠钿”,耳饰为9颗珍珠串,衣领口镶嵌珍珠。
但是和江疏影在剧中的凤冠对比发现,并不一致。冠前饰一立龙,冠上卷云、游龙皆用珍珠编串而成,珠冠上还有二十余个小人,冠口一圈大珠之上还有一圈錾金。可以说是综合了好几位宋朝皇后的龙凤冠而成,如这冠上小人的排列方式和宋真宗章肃明献刘皇后(也就是剧中吴越饰演的刘太后)所戴凤冠颇为相似,还有冠上的龙饰,便和宋宁宗杨皇后、宋徽宗显肃郑皇后、宋神宗向皇后冠上的龙饰如出一辙。
宋徽宗显肃皇后
宋钦宗仁怀朱皇后
宋宁宗皇后
不过,剧中吴越饰演的刘太后所戴凤冠倒是和画像相似度极高。
吴越饰演刘太后
宋真宗章肃明献刘皇后像
衮冕服:皇帝最尊贵的着装《周礼》说天子有六等冕制,其中第一等就是大裘冕,天子要穿着大裘冕主持最隆重的祭祀上天、五帝的仪典。'大裘冕',顾名思义,就是身穿'大裘',头戴'冕'。现在好像还没有发现宋朝皇帝身穿衮冕服的画像,但是,历朝历代衮冕服的构造都比较相似。
剧中,吴越饰演的刘太后身着大裘冕
《宋史·舆服志》记载宋初的冕冠承袭五代奢华之风,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前后十二旒,二纩,并贯真珠。又有翠旒十二,碧凤御之,在珠旒外。冕版以龙鳞锦表,上缀玉为七星,旁施琥珀瓶、犀瓶各二十四,周缀金丝网,钿以真珠、杂宝玉,加紫云白鹤锦里。四柱饰以七宝,红绫里。金饰玉簪导,红丝绦组带。亦谓之平天冠。衮服青色,日、月、星、山、龙、雉、虎蜼七章。红裙,藻、火、粉米、黼、黻五章。红蔽膝,升龙二并织成,间以云朵,饰以金鈒花钿窠,装以真珠、琥珀、杂宝玉。简直奢华繁复到无以复加。
内侍宫女宋代内侍均戴幞头,穿圆领长袍,束带,着靴。其幞头与君臣不同处在于后两脚或无或垂。宫女除女装外,也有着男装的女官。
在《宋仁宗皇后像》中就画有宫女形象,鬓贴珠钿,两位宫女戴的冠子缀满花朵,被称为花冠。花冠上的花朵似乎不止一种,这是时下北宋汴京城里的时尚。当时的女性,从衣服鞋袜到首饰,都喜欢“皆备四时”:把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等四季花朵图案并在一起,称为“一年景”。宫女戴的“一年景”花冠,上面的花是绢花。
宫女穿的则是很有男子气的紫黑色底的圆领缺袴袍,上面还有小花装饰。腰间系着红金玉带。领、袖、下沿均用小珠缀边。
只是画像中的宫女并未出现在剧中曹皇后的身侧,而是宋仁宗最为宠爱的张贵妃身旁。
公主造型来自北宋苏汉臣《冬日婴戏图》宋代在百姓服饰穿着上作出很多规定和限制,但对儿童服饰不加制约,多彩活跃的童装成为宋代服装的亮点。童装的特色是上丰下俭;上衣款式繁多有襟袄、长襦、短衫、带衩、褙子等,褙子又分长袖、半袖、无袖。下裳以裤为主,女童也着裙。童服面料有丝绸、棉帛、麻纺等。儿童发饰多样有博焦、鹁角、多髻、三搭头等发型。
《冬日婴戏图》中的女娃头发梳成3个小髻,头顶周围还有一圈如锦缎织物、玉珠作装饰。
严谨有序的宋代官服公服三品以上用紫,五品以上用朱,七品以上绿色,九品以上青色。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至1085年)改为四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上绯色,九品以上绿色。凡绯紫服色者都加佩鱼袋,高低职位以此物加以明显的区别。
鱼袋是唐、宋时官员佩戴的证明身份之物。宋代,不再用鱼符,而直接于袋上用金银饰为鱼形。金鱼袋紫色衣称为'金紫',银鱼袋绯色衣称为'银绯',一旦受赐,十分荣耀。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被赐以银色袋及绯色公服。宋代《春游晚归图》中骑马的人腰上挂着的就是金鱼袋。
宋代《春游晚归图》局部
下一篇
『大清名方』大清名医名方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