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柑橘褐斑病的防治策略

贡柑、茂谷柑、爱媛38等柑橘品种品质优良,甚受市场欢迎。但是这些品种容易受到交链格孢菌的侵染而发生褐斑病,病菌分生很快,病菌分泌的毒素9,10-环氧- 8-羟基- 9-甲基癸三烯酸是链格孢菌的关键致病因子,能沿叶梗传导。

柑橘褐斑病的防治策略

(毒素沿叶脉扩散导致叶脉褐变是病叶典型特征)

柑橘褐斑病的防治策略(贡柑典型褐斑病幼果)

交链格孢菌感染几天后就能形成果面病斑,还会导致树体大量落叶甚至毁园,处置不当的话后果相当严重,因此欲种植上述高感褐斑病的柑橘品种,就必须跨越褐斑病这道坎。

现将褐斑病管理的方法总结汇总如下:

一、果园先期布局规划

很多果园布局上存在先天不足,使得褐斑病无法控制或者控制成本极高,故而在决定种植易感品种前一定要认真选址。

1、褐斑病有在高湿度情况下发生快而重的特点,因此将果园布局在沙壤土或者微坡等不会积水的地块上比较好,千万不能布局在烂白泥、黄粘土等不消水的地块或者积水田,土壤不适宜的地块不如不种。

2、果园选址应避免受大山体荫蔽,并尽可能选择光照良好的坡向,并留足行距,阳光是最廉价的杀菌剂。

3、褐斑病的最适宜发作的温度是22-28°C,如果果园布局在容易跳过这个温度区间,或者在这个温度区间时降雨量比较低的地区,褐斑病发病率就低,即使发病,也容易得到控制。

4、布局在周边无柑橘,环境比较独立的地区可以防止外源输入性传染。

总之,布局时考虑到土壤、光照、温度等因素,定植以后的防治难度就小,种植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二、栽培管理要点

当深思熟虑后仍然决定种植易感病品种,以下几点要注意到:

1、减少致病原,苗木用杀菌剂消毒后方可引进。最好使用脱毒苗。

2、合理施肥,培养壮健树势。必要时可以使用腐植酸等优质叶面肥。

3、注意修剪,避免封行,保证通风透光。

4、坚持在雨前使用杀菌剂-----合适温度湿度下致病菌快速增殖,几小时就遍布全园,雨前用药防治效果比雨后用药效果要好很多。

5、 保证药物覆盖的时间跨度------必须牢记:病害导致的损失肯定比药钱多!敏感的柑橘品种对本病的抵抗力非常低,杀菌剂保护期过去后应该及时补药,在天气不确定的情况下要抢晴穿插打药,栽培管理中一定要贯彻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切忌麻痹大意存在侥幸心理。

6、一定要使用有效的内吸传导性的治疗药物(尤其是发病后)!成年柑橘树死角很多,喷药不可能把所有的树体表面都覆盖到,而致病原是有一定内侵性的,因此没有内吸性的保护性杀菌剂效果逊于内吸传导治疗性药物,防治褐斑病应以具备内吸传导性的治疗药物为主,单纯保护性杀菌剂只安排在雨水比较少的时段使用,两者可以交替使用。也可同时喷保护性药物和内吸性治疗药物,效果更好但是成本高。

7、有些易感品种如贡柑,感褐斑病的同时也高感炭疽病,使用杀菌剂必须注意对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做到一次打药能同时防治两种疾病。

三、药物效果评价

重庆万州2011年褐斑病炭疽病交联试验结论(注1

柑橘褐斑病的防治策略

柑橘褐斑病的防治策略

柑橘褐斑病的防治策略

柑橘褐斑病的防治策略


福建三明经作站2015年对褐斑病试验结论(注2

柑橘褐斑病的防治策略

柳州药物试验结论(注3

柑橘褐斑病的防治策略

以上各种实验以柳州实验较贴近地头实况,数据最有参考价值。



四、可以使用的药物

保护性药物

1、铜制剂:氧化亚铜、氢氧化铜、喹啉铜、春雷.王铜等,保护效果不错,一些有机铜还兼具治疗作用,但铜制剂复配限制比较大,容易药害也容易诱发红蜘蛛,价格比较贵,需选择大厂家质量有保证的品牌,建议在细菌真菌同时发生的时期、枝梢长度(叶面积)基本稳定的时期使用。

2、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杀菌剂:丙森锌、代森锰锌、代森联、福美双等,对交链格孢菌有抑制作用,但交链格孢菌对本类杀菌剂不是很敏感,使用本类杀菌剂保护树体需要比较高的浓度,不得随意稀释。当病发后才使用本类杀菌剂无效。此类药物首选丙森锌。

3、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氟腚胺,本品有较强的渗透性,兼具一定的治疗作用,在多雨季节时效果也比较有保证,和其它杀菌剂没有交互抗性。由于药物价格比较贵,建议用在螨类发作期使用以求兼治害螨。

4、 取代苯类广谱性杀真菌:百菌清,这是个比较安全的保护性药物,但是有论文指出这个药物对沙皮病、炭疽病致病原杀伤力都比较低,有沙皮病、炭疽病的果园选用这个药物需谨慎或者将其复配使用。

保护性杀菌剂宜在雨前喷施,每类保护性药物每年使用不宜超过4次且最好能交替使用。



治疗药物

1、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啶酰菌胺等

2、三唑类杀菌剂 氟硅唑、戍唑醇、甲环唑、丙环唑等

3、甲氧基丙烯酸酯杀菌剂 吡唑醚菌酯、嘧菌酯、肟菌酯。

4、咪唑类杀菌剂 咪鲜胺、抑霉唑

5、 二甲酰亚胺杀菌剂 腐霉利、异菌脲等

6、 抗生素类杀菌剂 多抗霉素、井岗霉素

7、 氨基甲酸酯杀菌剂 乙霉威 (建议使用复配成分)

8、 仿生农药 乙蒜素

9、 噻二唑类杀菌剂 噻唑锌

10、 有机杂环类杀菌剂 噻霉酮

持效期长的内吸性药物有三唑类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杀菌剂、琥珀酸脱氢酶杀菌剂,后两种杀菌剂价格比较昂贵,而且保护效果好于治疗效果,目前三唑类杀菌剂还是长效防治的主流。

咪鲜胺、咪鲜胺锰盐对褐斑病和炭疽病均有较好的效果,也比较经济是目前的主打药物,但内吸性差,发病后治疗效果没有腐霉利异菌脲以及三唑类、啶酰菌胺杀菌剂理想。

噻霉酮对半知菌、青苔有一定效果,可安排在疮痂病、灰霉病和青苔发生时复配使用。甲氧基丙烯酸酯杀菌剂保护性能好,发病后治疗效果一般,宜在病发前使用,且最好复配,其中吡唑醚菌酯比同类品种的药力要强。乙蒜素高温下效果才好,有刺激发梢及杀青苔的作用,可以安排在放秋梢初期使用。噻唑锌无药害,可以用在花前以及幼果期。

也有种植户反馈可以用辛菌胺醋酸盐,但是笔者没有检索到辛菌胺醋酸盐和链格胞菌的相关文献,也没有亲眼目睹实际应用的情况,仅收录于此。

每类内吸性药剂都需要按照抗性分类原则严格控制使用次数。



可以使用的生物菌剂

木霉菌对交链格孢菌致病原有互作(注4,当木霉菌属在菌群对峙中占优时能明显抑制交链格孢菌种群的数量,可以在施用生物有机肥时选择有这种菌株的生物有机肥,也可以培养木霉菌液向土壤给施。



综上所述,褐斑病的管理药物还是很丰富的,只要认识到这个病害的特点,控制它是有足够的手段的。

1:《重庆万州红桔褐斑类病害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药剂筛选》 刘弘 等

2:《温州蜜柑褐斑病田间防治试验》 范新单等

3:《贡柑黑腐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邓明学等

4Stewart A, Brownbridge M , Hill R A, et al . Soil Microbiology and Sustainable Crop Production[ J] ,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