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育儿 > 正文

“坐月子”有讲究

民俗原委

妇女生孩子后的调养,俗称“坐月子”。“月子”里的规矩很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亦有差异。如挂红布门帘,以防邪气进入;不准陌生人入室,以免带走产妇的乳汁;丈夫要斋戒,并且不能与妻子住在同一个屋子里等,这是中国一些地区的习俗。产后44天内禁止产妇随意进食,禁止外出,禁止洗澡,禁止做家务劳动等,这是马来西亚人的习俗。这些风俗中虽然包含有封建迷信的成分和科学不发达情况下人们的局限认识,但也同时包含有许多科学的道理:如产妇相对隔断与外界的接触,可减少或防止产后感染和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对产妇限制活动和饮食,有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和避免身体过分发胖等。

“月子病”及其防治

有人对“月子病”感到害怕,认为“月子病”必须在“月子”里才能治好。现在很多人只生一个孩子,一生只能坐一次“月子”,生孩子留下的病不就终生难治了吗?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月子病”主要是指产褥感染,临床表现出发热、头痛、全身不适、恶露量多而有臭味等;严重的也会有脉搏加快、恶寒高热的症状,体温可超过39°C~40°C,往往是败血症之毒性表现。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接生消毒不严、产前产后性生活带入细菌、产后外阴不卫生等外因,也可能是产妇本身健康状况不良、原本患有贫血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内因。产妇分娩后外阴轻微损伤,子宫体出现创面,体内少量瘀血排出不畅和分娩过程中体能的大量消耗引起的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细菌的侵入、生长和繁殖,因此才出现了像子宫内膜炎、子宫附件炎、腹膜炎等所谓的“月子病”。医学上把它们统称为“产褥感染”,严重的可波及全身,形成败血症,危及生命。

中医认为,妇女怀孕后阴血聚于冲任以养胎,十月怀胎的消耗和产时的创伤造成产妇气血虚弱、百节空虚,容易招致外邪乘虚而人,引起“月子病”的发生。传统的防治方法是,产后可服生化汤(当归15克,川芎9克,桃仁9克,炮干姜6克,炙甘草6克,酌加黄酒适量同煎)3剂,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有利于恶露尽快排出和子宫复原,减少宫缩腹痛,防止产褥感染。也可在产后10日内每天坚持饮用适量的红糖水,运用红糖的特殊功能,加速体内瘀血的化解和恶露的排出,同时也有助于能量和铁质等微量元素的补充,还可以为机体提供一定量的营养。对已出现感染的,可应用中药辨证施治或西药抗生素对症治疗,以尽快阻断病源。当然,还要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室内温度和空气的调节、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等,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月子里如何洗澡

产妇的卫生问题,与产褥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在一些地区的旧传统中,有月子里不让产妇刷牙、洗头、洗澡的习俗,这是不正确的认识。专家指出,产后24小时至5天左右,就可以淋浴,6周后可洗盆浴,外阴部更应当经常清洗。

洗澡不仅有利于预防产褥感染,而且还有利于活血行气、解除疲劳,对产妇精神和体力的恢复有促进作用。洗澡水要用34°C~36°C的温水,每次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以5~10分钟为宜,以避免低血糖、头晕等不适症状的出现。即使严夏酷暑,产妇也不宜用冷水洗浴,容易造成产妇机体正气的损伤。

“坐月子”与保乳汁

产妇乳汁的多少,与“月子”中是否有陌生人进入产妇卧室没有必然的联系。要想使宝宝有足够的食粮,做妈妈的一要精神愉快,忌忧伤、生气,以保证肝气条达,使乳汁能顺利分泌;二要合理饮食,吃一些鱼虾、青菜、排骨等富有营养的食品,使乳汁有生化之源;三要科学喂养,加强乳房按摩,多让孩子吸吮,使乳腺在良性刺激下努力工作。每次都要让孩子把乳汁吃尽,吃不尽的最好挤出或用吸奶器吸出。有不少家人怕产妇吃不好而缺了孩子的奶,一味给产妇肥腻之品,殊不知物极必反,过量的营养不但会加重产妇机体的负担,使其出现消化不良和肥胖,还会减少乳汁的分泌。“坐月子”是妇女一生中的大事,也是对一个家庭和整个社会有影响的事。如何让产妇平平安安坐好“月子”,是全社会都应引起关注的话题。(温长路)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