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氏易传》是三国时陆绩著录西汉易学家京房的著作。京房本姓李,字君明,东郡顿邱人,是焦延寿的学生。他精通“吕律五行”音律,因能推律遂定为京氏。据记载京房著作很多,只有《易传》留存,但也是后世收录整理的,估计不够完整。
该书虽以《易传》为名,却不是诠释经文,附合易义。上卷中卷以八卦分八宫,每宫一纯卦,统七变卦,而注其世应飞伏,游魂归魂诸例。下卷论述了圣人作易,揲蓍布卦,纳甲法,二十四气候配卦等。
京房承袭了中古易的思想,把六十四卦纳入八个纯卦中,创立了新的一种卦序。用“专、义、系、制、宝”即后世“兄弟、父母、官鬼、妻财、子孙”六神占断。其易学体系共纳阴阳五行、干支、卦变、世应、六亲、星宿、节气、五星、建候、消息、飞伏、积算于其中,天地人三才合一。后来的“以钱占卜”之法,实出于此,由此奠定了“六爻占法”的理论架构和基础方法。
2.《洞林秘诀》晋代郭璞著,即《四库全书》收录的《郭氏洞林》。书中保存下来八个卦例,其解卦除运用卦象外,运用了京房六爻纳甲的一些方法,以及升降爻的用法。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应用京房六爻方法的记录。
3.《火珠林》传为宋初麻衣道者撰。目前的版本,主要是清代道光年间由休阳程芝云珊坪氏校正版本。《火珠林》提出了“卦定根源,六亲为主”,主张用五行生克刑害,合墓旺空等进行断卦,继承了京房易理论,又为后来卜筮奠定了基础。后人称六爻筮法为“火珠林法”。该书作为六爻纳甲占法形成的初创作品,以传统的四言八句行文,论述比较粗糙。其所附的注,是原作还是后人评注补充,目前没有结论。
4.《黄金策》相传为明代刘伯温所作。此书为火珠林卦法的集大成之作,是研究六爻的一部系统、规范、全面的六爻筮法经典。该书包括:总断千金赋,以及30多个分类卜筮要点,都是以赋的形式写成,用典较多,文采较美。此书较早较完整地论述了六爻占断以阴阳五行为主,不注重象数之占,操作性、逻辑性、系统性较强,明清术士莫不奉之为圭臬。后世《卜筮全书》、《增删卜易》、《卜筮正宗》都收录此书内容。
5.《断易天机》成书于明万历年间,假托鬼谷子之名。该书收录了姜太公、周文王、周公、鬼谷子、孙膑、郭璞、陈希夷、李淳风、袁天纲、管辂等前人的卜筮论述,收录了宋元时期《天玄赋》、《通玄妙论》、《阐奥歌章》、《洞林秘决》、《卜筮元龟》、《海底眼》、《鬼谷辨爻法》、《经验》、《丘寺丞易鉴》等早期资料。其中两卷收录了六十四卦的占断资料,但不属于六爻应用方法。另外还有《断易大全》一书,其实是《断易天机》的后期另一版本,内容大体一致,据书序看是清代余兴国所编,应是编于清后期。
6.《卜筮全书》可以说是明末的卜筮圣典。是由明代姚际隆先生整理。全书辑录了明代以前纳甲筮法的经典作品,完整收录了《通玄妙论》、《阐奥歌章》、《天玄赋》、《黄金策》、《阐幽精要》等更早期六爻著作。目前的版本是姚百愚(姚际隆)先生“删繁补缺”重新整理后的原版。该书原作应是在此前更早时期形成的。
7.《易林补遗》为明朝末年礼部冠带术士张世宝(张星元)先生的纳甲筮法专著,是一部较完善、系统、严谨的六爻纳甲筮法著作。张世宝中年后周游卖卜,影响很大,为《易冒》作者程良玉之师,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盲人作者之一。《易林补遗》以独特的论断筮法、规范的论断法则、完整的论断体系、通俗的论断方法,把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民俗、人事、婚姻、农作、交易、出行、宅墓等社会中各类事物纳入到纳甲筮法中分门别类进行细致的论断推测。其“凡世取用爻为主,动变为凭”之理论,是后世六爻预测研判吉凶时所用之法。
8.《易隐》清初曹九锡所作。该书集成古代六爻的诸多精华。本书应用先天数、八卦八宫,八卦九宫之数变。建立了一式多断,变六亲法及辩六亲之真伪,演实例明示十二辟卦长降爻的具体用法,总论五行与五音数占断法,并注重大易之卦象,卦体之内外,互变及爻卦、宫位参合的方法。不少人认为《易隐》是研究周易与预测最上乘的一部著作,称看懂《易隐》要到五十岁以后。
其实,《易隐》一书结合斗数、八字、河洛、太乙等先天易学于一身是其最大的败笔,此书偏于'象’,而且有些理论缺乏实占检验来支持。《易隐》被好多人称作高层次筮法之典,此书没有基础入门论断,它的断法相对独特,很多依据超出常规的六爻筮法,传承了京房易的纳甲法、纳音五行法、取易断辞法,卦变反吟、身命绝卦、化墓化绝三种论断方法,十六变卦、卦气旺衰法、阴阳升降法等,也是区别于其它筮法的论断依据。
在分类占中,比较突出的是两个论断:一是占身命,分类特别详细,篇幅非常厚重,提出了一个鲜见的取六亲辨真假的真假六亲说,并且纳入古人的东西最多、最奇,独创了飞宫法式,运用了三限取用式。二是占阴阳宅风水,包括了家宅和坟茔,细致周全,多达53篇。由于该书不象《黄金策》《增删卜易》《卜筮正宗》等书筮法规范系统,可能沿袭了早期的筮法,它的操作性、系统性、论断性、实践性有所局限或不被多人认知,所以研习《易隐》者较少。
9.《易冒》为清康熙年间程良玉所撰。程良玉,字元如,歙县人。从小因天花而致盲,早慧好学,博学强记。曾追随明代礼部冠带术士《易林补遗》作者张星元学易,后来在楚地遇到枯匏老人,朝夕请教,终于融会贯通了理、象、数占。曾在杭城西冷垂帘卖卜为生,被誉为当时的管略、郭璞,前来请教的人络驿不绝。按其自序,其生年当为1622年,即明天启二年。
《易冒》值得肯定之处:
一是此书对基础知识论述详细。从天干地支、成卦成爻开始,以近全书一半的篇幅,由浅入深,层层剥笋般地论述占卜方法确立的种种根据,使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二是此书对占卜方法的分析深入细致。如对决定占卜吉凶的时间因素,作者强调“卦旺三气,亦有一侯之余旺,支司六侯,亦有一侯之先司”,同时考虑占卜时间和所占事情发生时间的利弊,对时间因素的把握具体全面。又如作者认为,随鬼入墓、助鬼伤身虽然本来凶险,但也有不凶的;绝处逢生虽然本来吉祥,但也不吉的;旬空、月破、化绝、冲散,有真假的区别;飞神、伏神、互卦、变卦,有轻重和取舍的不同。这样条分缕析,对于把研究引向深奥,无疑也有很大的好处。
三是此书结合对377个占题的具体占法进行深入探讨,附有许多应验实例。但也有人批评作者不根据五行生克,不追究用神旺衰,而只凭大象和卦意断吉凶。
10.《增删卜易》此书为李文辉(觉子)根据野鹤老人手抄本资料,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孟夏朔日完稿的著作。目前可见最早版本是康熙三十年版。全书以断事情的吉凶成败为基础,理论由浅入深的阐述,对“屡验者存之,不验者删之”。特别是配合大量实占卦例来解说理论,为后世的研究,做了很好的范例性引导,这是其他所有六爻典籍无法比拟之处。此书可以说是六爻预测学的一部扛鼎之作,其重要地位无可撼动!
11.《卜筮正宗》是清代王洪绪编的一部书。据《清史稿》记载,王维德(1669—1749),字洪绪,又字林洪、澹然,自号林屋山人,又号洞庭山人、定定子,人称林屋先生。清代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王氏是一名医生,兼学易。自幼研习易理,后师从易学名家杨广含先生,并得占验数册,26岁起卖卜为生直至终生,其编著书籍有《永宁通书》》《林屋民风》《外科症治全生集》《卜筮正宗》,但不少书籍属于编写,抄录引用较多。
《卜筮正宗》一书最晚当在1749年前已出版。该书大量内容都是引用《卜筮全书》而来,主要是对《黄金策》注释的十分详细,有一定参考学习价值。但其《辟诸书之谬》矫枉过正,不可信之。书后的《十八问答附占验》都是其师杨广含先生所授,有一定研究价值,但131个卦例中80多个采录于《增删卜易》,并篡改了其中很多关键内容,需注意甄别。
12.《筮学指要》清代吴隆誉所著。乾隆三十五(1770)年,经松桂居士鉴定而刊印。实质是对卜筮诸书内容的一些简要整理。作者自称,卜筮诸书要么太繁,要么太简。太繁无绪,太简不备暇时,所以删繁增要,汇成十卷,条分缕析,列为细则。并且每则附几个占验卦例,对于卜筮歌诀进行了一些修订,易于读者背诵。
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