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学存在一套发达的抒情体系,有学者将中国文学的传统总结为以抒情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抒情传统。抒情传统虽然不能囊括中国文学的总体,但确实抓住了中国文学的一条主脉。在漫长的文类、文体融合与演变的过程中,这一抒情传统自然而然地浸润了小说,使得古代小说具备丰富的抒情因素。在中国古代小说的浩瀚海洋中,虽然不乏游戏笔墨之作,但是那些流传后世的杰作往往是发愤抒情的结晶。
当然,在承认古代小说抒情性的同时,不可否认抒情因素并非与生俱来的。抒情性虽然在唐传奇中就已显露痕迹,但只有到了明清,在文人化和个人化倾向的刺激下才大放异彩。同时,中国古代小说中也存在着一大批无关抒情或淡化抒情的说理、记事文类,比如文言小说系统中的笔记、杂记、逸事等,白话小说系统中的历史演义、神魔小说等。但是,这些现象并没有消减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特性,反而从各个方面将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面相凸显了出来。如历史演义永远少不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神魔小说也总是对生命盛衰与身心超越之道抱有关怀,只是这些抒情因素多半沉潜在文本深处。
此外,如果将视野扩大到整个中国小说史,就会发现抒情性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演变的重要趋向和内动力,也是近现代小说转型的重要因素。在清末梁启超提出“小说界革命”以后,我们不仅能在社会小说中看到吴趼人的嬉笑怒骂、刘鹗的哭与泪,还能在言情小说中感受到林纾、徐枕亚的哀伤情调——这种哀伤情调甚至弥漫至五四新文学时期,进而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五四时期,从鲁迅的“呐喊”与“彷徨”到郁达夫苦闷的“自叙传”,从周作人提倡的“抒情诗的小说”到沈从文的“抽象的抒情”,虽然传统小说的抒情模式已被现代作家抛弃,但是抒情的灵魂依然还在。
(摘编自陶明玉《小说何以抒情:从古代到当下》)
材料二:
以中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的文化渊源为考,明清以来的戏曲、小说的真正核心还是离不开一个“情”字,正如童庆炳所说,“明清以来,戏曲、小说作品的大量出现,从表面看,似乎离开了抒情传统,转向了叙事方面,其实也不尽然。因为第一,明清两代抒情的诗仍属于正统,是高雅的标志;第二,就中国古代戏曲和小说作品而言,仍然贯穿着中国独特的抒情传统”。是的,摆一摆明清以来传世的每一部小说与戏曲,都是抒情与叙事兼并的“种子”,《红楼梦》《牡丹亭》《西厢记》如此,此外,唐宋元明清以来的各类小说与戏曲也莫不如此。
若以诗词曲赋的数量来衡量一部著作是否以抒情为本,那么《红楼梦》也是排在前面的。童庆炳不仅认为中国戏曲是“以讲故事为表,以抒发情感为里”,还不容置疑地认为“一部《红楼梦》不过是作者感叹自己的身世,感叹生命的快乐与悲哀而已……《红楼梦》是在歌唱故事,而不是一般的叙述故事”。或许童庆炳是提出《红楼梦》“叙事如歌”的第一人,大凡认真读过《红楼梦》又深谙中国文学史的人,可能不会对这一说法持完全否定立场,《红楼梦》是叙事的,也是抒情的、诗意的、浪漫的,通篇诗词曲赋此起彼伏,构成了全书伤情悲世的基调,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红学研究者蔡义江曾编辑出版了《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一书,并在书中提出“按头制帽,诗即其人”的议题,同时也认可作者苦著《红楼梦》定“有传诗之意”,“传诗”说可谓是抒情为本的另一种说法。该书共选入了三百六十余篇诗词曲赋和分析鉴赏,颇有可读性,假如你把这些诗词曲赋从《红楼梦》中全部抽掉,那么《红楼梦》可能就曲终歌罢,面目全非了。
正如关四平所述:“《红楼梦》的情感表现由多个层面构成,既有男女爱情,也有亲情、友情。无论是哪个层面的情感表现,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均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这与童庆炳的《红楼梦》叙事观“歌唱故事”说如出一辙,悲剧的传播,有时就是一种感叹、一种哀号、一种泣血,一言以蔽之,就是抒情。
小说叙事得益于抒情的孕育,同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也得益于诗评的发展与丰富。倘若没有诗评,又何来叙事理论的批评。“小说的评点自然是从对诗文的评点发展起来的,但它的盛世则要归功于李贽。”即使现当代文学理论抑或批评研究,虽然诗学批评所占的比例锐减,但似乎也没有任何一位专家会公然否定汉语小说叙事的抒情基因,相反,不少专门从事小说叙事理论研究以及美学研究的当下学者,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有关这一点,陈世骧给予的论断更为明确:“中国文学注定要以抒情为主导,抒情精神成就了中国文学的荣耀。”
(摘编自孙仁歌《汉语小说叙事文本抒情性渊源及其特征探析》)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抒情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抒情传统是中国文学的主脉,这一传统浸润了小说,使古代小说具备了抒情因素。
B. 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古代小说都具有抒情性,如神魔小说,它们无关抒情或淡化抒情,但并未消减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特性。
C. 童庆炳认为,明清以来的文学由抒情转向了叙事,明清以来的每一部小说和戏曲,都是兼顾叙事和抒情的。
D. 评价一部作品是否以抒情为本,可以通过作品中诗词曲赋的数量来衡量,这与蔡义江的“传诗”的说法如出一辙。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阅读《三国演义》,读者能从其叙述的故事中感受到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B. 考证五四时期的作品,我们找不到传统的抒情模式,但依然能看到抒情的传统。
C. 材料二举《红楼梦》这部作品的例子,意在证明诗词曲赋对一部作品的重要意义。
D.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涉及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传统的论述,但两者侧重点不同。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材料二中陈世骧观点论据的一项是( )
A. “许多抒情作品则未能把视线、笔触更多投向自我以外的客观世界。”
B. 词“它不仅在诗歌发展链条上继承了言志抒情的传统,并将这个传统传递给了后代”。
C. 茅盾的小说《幻灭》“令人信服地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人对生命的悲剧性感受”。
D. 郁达夫的短篇小说在表达形式上“只关心自己的感受,并将这些感受描写出来”。
4. 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材料二说“《红楼梦》是在歌唱故事,而不是一般的叙述故事”,请结合下面一段文字对这一论述加以阐述。
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这日不知为何,他二人言语有些不合起来,黛玉又气的独在房中垂泪,宝玉又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渐渐的回转来。
(摘自《红楼梦》第五回)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注]
丁玲
天慢慢的亮了。没有太阳,愁惨的天照着黄色的滔滔的大水,那一夜淹了汤家阙,又淹了一渡口的一片汪洋的大水,那吞灭了一切的怕人的大水,那还是逞着野性,在向周围的斜斜的山坡示着威的大水。而且还照着稀稀残留下的几个可怜的人类,无力的,颜色憔悴的皮肤,用着痴呆的眼光,向四方爬去。
经了那末一个夜晚的一渡口,也还逃出了一些人,赵三爷和着侄儿大福也踉踉跄跄逃了出来,又在一个路口遇着了,还遇着了一群又一群已经逃散了,又集合了的那些邻近茅棚里的人,也有一些女人,也有一些小孩。大家看见了都抱头大哭,都为过分的悲痛和恐慌压着说不出一句话来。大家都更觉得亲切了,都不愿分开,都集在一团,慢慢的向长岭岗走去,是失去了精神,失去了勇气,剩着饥饿的肚皮的一群。
水在他们后面,有的房屋还半睡在水里,大树的梢也从水里伸出来映在太阳底下,摇摆着茂叶,而且还有一些人的声音从那里传出来,一些求援的声音。他们也涉过几处渍有浅水的地方,一群人这末慢慢的走去。
沿路也有一些人家,都走出来担心地絮絮叨叨地问。也有一些不说话,只沉重的将怜悯的眼光落在他们身上。他们走了一会,因为几个女人和孩子都嚷着走不动,于是便停了下来,坐在一块有坟的乱岗上。
天空没有云,蓝粉粉的,无尽止的延展开去。下面是水,黄滚滚的,无穷尽的涌了来。剩下的地方,剩下的人,拖着残留的生命,无力的爬着又爬着。
这坐在乱坟岗上的一群,约莫有三十多个人,一半女人和小孩,一半是男人。坐了一会又向前走,沉默的时候比说话的时候多,女人们啜泣的时候是更多,小的小孩不懂事的时时吵饿:
“妈呀!肚子饿!……”
“我走不动了呀……”
“快到了!没有好远了!到了买馍馍给毛毛吃……”
吵饿的被哄住了,又有一些哭着要妈要爹的,这些情景真能使一个强壮的人听着也伤心,何况这都是些失去了家,失去了亲人,从死的唇吻上逃去的一些男人。他们心痛,却又得忍着,而且有几个还得用希望鼓着大家的勇气:“狗狗!妈妈在前边,妈妈替狗狗买粑粑去了。乖的狗狗不要哭……”
“张大哥!你抱抱王和尚吧,他妈抱不起他了……”
“唉,三爷!你放宽心些吧。我看见你家三姆早就带着龙儿走了的,她们一定朝她娘家走去了……”陈大嫂看见赵三爷那末一个强壮的农人会一句话也不说,只悄悄不断的叹气和揩眼泪,不觉忘去了自己也离去家里其他的人而安慰着别人起来了。
这里面有一个年轻的汉子王大保,和一个四十多岁,在三富庄上做了二十年的长工的李塌鼻。他们没有失去一点勇气,也没有失去理智,平时并不能得人信仰,这时却自自然然都依着他们的话起来了。
“哭有什么用,死的死去了,哭得转来吗?不死的总得鼓着气想法,未必也让他死去吧?”
“不要哭,跟着我来,到了长岭岗愁他们不给我们吃。这几个,吃得起的,那里有三条街,有一百多家铺子,三富庄,马鞍山的大户都有人在那里,有县里派来的镇长,有分局长,有兵警,有学堂。哼,老子们的家破人亡了,老子们就得留下这条命,还得算算账呢!……哭什么,不要哭了,男子汉!日子还长呢,哭成得个什么事……”
“别处我不晓得,三富庄我就清楚,打开他们的仓,够我们一渡口的人吃几年呢。看他们就真的不拿出一点来,忍心让我们饿死……”
“我们一定不要哭,快点走,到了长岭岗我们去找他们的局长,或是团上的人,有人问话,塌鼻你答应……”
慢慢地讲着一些以后的计划,大家心里都活动一些起来了。到望见那长岭岗的炊烟的时候,是快吃午饭的时候了。他们又遇着从汤家阙逃来的一伙人。于是合在一块向前进。
长岭岗的镇外上,已经挤满了一群群的携儿带女的家族,饥饿把他们都弄瘦了,有的靠在树根上,疲乏的;有的蹲在石块上,望着来的一群新的逃来的人。
“你们从什么地方来的?……”
“你们是哪里的,来了好久了吗?”
“唉,他们饿得真不像样了……”
他们再往前进,朝镇里走去。
越去越看见那越黄瘦的人,那些与他们同运命的人越多了。从脸上的颜色可以辨别来到的新旧,来得越久的,就越憔悴。
展在眼面前的情形,使大家心里又预感着失望,可是空的肚子里为一种火燃烧着,他们只得又鼓着力往前走。
“喂,你们往哪里去?”憔悴了的群里有人在问了。
“到镇上去,想找镇长,局长也好,先给我们一些吃的,我们是昨夜晚上遇难的。”
“他该管你吗?我们的人都不准上街,他们比防土匪还怕我们呢!”
“真的吗?那我们怎么得了呢?……”
小孩吵着,女人们又哭起来了。
街的两头站了许多刚刚从县城里添来的荷枪的兵士。也有一些是镇上团防临时加的团丁。墙上贴了碗大的字的告示,有认得字的人便解释着给其他的人听:……
(有删改)
【注】小说发表于1931年,当年江淮大地遭遇特大水灾,受灾总人口计五千多万,有四十多万人死亡。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逃难过程中,沿路有些人家虽然报以同情的目光,但都不愿意施以援手,这也增添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B. 在大家失望无助时,王大保、李塌鼻主动站出来加油鼓劲,他们的话不仅没有鼓励到大家,反而让大家感到未来渺茫。
C. “越去越看见那越黄瘦人”“来得越久的,就越憔悴”这些描述说明镇上先前来的灾民过得并不好。
D. 根据前文内容可以推知,小说结尾处省略的内容应该是镇里对灾民的安抚,以及临时安置的办法。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环境描写虽着墨不多,但细腻生动,表现了洪灾的可怕威力,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富有暗示性。
B. 小说将故事场景定格在路上,既和人物逃难者的身份相吻合,又为他们最终无路可走的结局做了铺垫。
C. 小说运用大量对话,塑造了性格各异的人物群像,描绘出苦难众生相,同时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 小说采用了双线叙事结构,既以时间为顺序,同时又以人们恐惧、自救抗争的心理变化为顺序。
8. 小说的题目“水”,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9. 丁玲认为:“作家应该是一个时代的声音,他要把这个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光彩、时代的东西在他的作品里面充分地表达出来。”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范雎辞让。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雎谢曰:“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范雎曰:“大王之国,战车千乘,奋击百万。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霸王之业可致。今反闭而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国谋不忠,而大王之计有所失也。”王曰:“愿闻所失计。”睢曰:“大王越韩、魏而攻强齐,非计也。今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若欲霸,必亲中国而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赵强则楚附,楚强则赵附。楚、赵附则齐必惧,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附而韩、魏可虚也。”王曰:“寡人欲亲魏,魏多变之国也,寡人不能亲。请问亲魏奈何?”范雎曰:“卑辞重币以事之。不可,削地而赂之。不可,举兵而伐之。”于是举兵而攻邢丘,邢丘拔而魏请附。王曰:“寡人欲收韩,不听,为之奈何?”范雎曰:“举兵而攻荥阳,则成皋之路不通;北斩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兵不下一举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魏韩见必亡焉得不听韩听而霸事可成也”王曰:“善。”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斩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兵不下/一举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魏/韩见必亡/焉得不听/韩听而霸事可成也
B. 北斩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兵不下/一举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魏/韩见必亡/焉得不听韩/听而霸事可成也
C. 北斩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兵/不下一举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魏/韩见必亡/焉得不听/韩听而霸事可成也
D. 北斩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兵/不下一举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魏/韩见必亡/焉得不听韩/听而霸事可成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雎谢曰”与“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两句中的“谢”字含义不相同。
B. “大王信行臣之言”与“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两句中的“信”字含义相同。
C. “亡不足以为臣忧”与“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两句中的“亡”字含义不相同。
D. “千乘”即一千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千乘”“百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雎来到秦国后,秦王请范雎赐教,范雎接连说“唯唯”,并没有急着陈述自己的主张,这让秦王十分着急。
B. 范雎被秦王的诚恳打动,帮秦王分析了秦国的形势,认为秦王想要越过韩、魏的国土去进攻强大的齐国是失策的。
C. 范雎建议秦王与处于天下枢纽的韩国、魏国结交,并依附强大的楚国和赵国,这样齐国就会自己前来归附。
D. 魏国对秦王的态度变幻莫测,在范雎的建议下,秦王起兵攻打了魏国的邢丘,邢丘被攻陷后魏国果然来请求归附。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2)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霸王之业可致。
14. 范雎什么“三问而不对”?请简要概括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光武战昆阳)
李纲①
汉家炎运中微,坐令闰位余分②据。南阳自有,真人膺历③,龙翔虎步。初起昆城,旋驱乌合,块然当路。想莽军百万,旌旗千里,应道是、探囊取。
豁达刘郎大度。对劲敌、安恬无惧。提兵夹击,声喧天坏,雷风借助。虎豹哀嗥,戈铤委地,一时休去。早复收旧物,扫清氛祲,作中兴主。
[注]①李纲: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②闰位余分:这里指王莽篡汉,坐上了非正统的帝位。③膺历:帝王承受国祚之称。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家炎运中微”交代了光武战昆阳的时代背景,暗指南宋朝廷的衰落。
B. “莽军百万,旌旗千里”描述王莽军队的强大,衬托了光武帝卓越的军事才能。
C. “对劲敌、安恬无惧”从正面刻画了光武帝面对劲敌,从容淡定的神情。
D. “虎豹”“戈铤”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哀嗥”“委地”可见词人对王莽之流的痛恨。
16.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写诗人游历中见到树木、河流之后对人生有所感悟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以月亮圆缺增减的辩证关系为例,形象地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对生命深沉的感喟,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1994年北斗一号工程正式立项,到2020年6月完成卫星发射,实现全球组网,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经过北斗人26年 ① 的付出,我国彻底摆脱了多年来在全球卫星时空基准上受制于人的局面,中国从此拥有了自己的全球时空灯塔。
如今,无论是广袤农田上无人驾驶农机的精准耕作、港口集装箱运输的自动化管理、运营车辆的智能化监管、国土资源的高精度测绘、电力传输的高精度相位同步、银行远程交易的高精度时间戳、手机基站的高精度授时,还是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船只遇险的快速救援等,基于“北斗”的服务已经深入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从国庆阅兵、珠峰测量、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建设这些 ② 的大事件,到车载导航、外卖服务、共享单车这些老百姓身边的寻常事,到处可见“北斗”的身影。“北斗”已经成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 ③ 的信息基础设施,是大国地位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回首发展历程,中国“北斗”只用了GPS大约一半左右的时间就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局面,成为世界一流卫星导航系统。背后的秘诀,正是“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把文章画横线部分删除后再与原文比较,说说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没有人会否认世界各国除了各自的自身利益之外, ① ,包括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共同防御传染病危机、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繁荣发展的世界秩序。
如果每个国家只注重自身的利益,能不能自动实现共同利益呢?亚当·斯密说,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使得每一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促进了社会利益的实现。现在我们知道,这双“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机制,而市场其实是有缺陷的。为了弥补市场缺陷,各个国家都需要制定法律法规监管措施等各种规则,以使 ② 。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同样需要这样的规则来实现世界整体利益。
可见,如果每个国家只注重自身利益,是不能自动实现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若想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③ 。由此也可以看到,国际规则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或者世界整体利益。
21.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学生会组织领导体制是学生会组织能够顺畅运行的“导航系统”。
B. 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
C.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D. 放眼全球,从世界各国的抗疫成效来看,只有坚持“动态清零”才能掌握抗疫主动。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有的门紧紧关闭,有的门半虚半掩,有的门全然敞开。在人的一生中,开门是人生意味颇为深长的动作,有的门适宜推开,有的门适宜敲开,还有一些门适宜砸开……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根据原文“明清以来,戏曲、小说作品的大量出现,从表面看,似乎离开了抒情传统,转向了叙事方面,其实也不尽然。因为第一,明清两代抒情的诗仍属于正统,是高雅的标志;第二,就中国古代戏曲和小说作品而言,仍然贯穿着中国独特的抒情传统”可知文学由抒情转向了叙事理解错误。
2. C根据原文“一部《红楼梦》不过是作者感叹自己的身世,感叹生命的快乐与悲哀而已……《红楼梦》是在歌唱故事,而不是一般的叙述故事”“《红楼梦》是叙事的,也是抒情的、诗意的、浪漫的,通篇诗词曲赋此起彼伏,构成了全书伤情悲世的基调”,可知举《红楼梦》的例子意在证明明清以来的戏曲、小说的核心仍然是“情”。
3. A “许多抒情作品则未能把视线、笔触更多投向自我以外的客观世界”说的是抒情作品的不足之处,与陈世骧的观点(“中国文学注定要以抒情为主导,抒情精神成就了中国文学的荣耀”)不一致。
4. 首先提出了论述的话题,即抒情传统是中国文学的一条主脉,接着分析了古代小说抒情传统的发展和特点,最后阐述了抒情因素对现当代小说的影响。
5. 这段文字不仅仅是对宝黛两人因为关系亲密常常言语不合,动辄泪来悔往,阴晴不定的叙述,更是抒发了宝黛两人之间的浪漫情怀,与宝黛两人的最终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悲情不知不觉地沉淀在叙事之中。充分体现了“《红楼梦》是在歌唱故事,而不是一般的叙述故事”的论述。
6. C A. “都不愿意施以援手”错误,选文第四段“担心地絮絮叨叨地问”说明并不是“不愿意”,而是无能为力;B.“他们的话不仅没有鼓励到大家,反而让大家感到未来渺茫”错误,选文第十九段“大家心里都活动一些起来了”说明他们的话还是起了作用的;D. “以及临时安置的办法”错误,前文“街的两头站了许多刚刚从县城里添来的荷枪的兵士。也有一些是镇上团防临时加的团丁”,据此可推知,镇上应该没有采取“临时安置的办法”,告示应该是对老百姓的糊弄和警告。
7. D“又以人们恐惧、自救抗争的心理变化为顺序”错误,选文没有展示出抗争的心理。
8. ①自然洪水,也就是小说开头描述的逞着野性的大水;②苦难的洪水,也就是自然洪水过后,接踵而来的苦难;③愤怒的洪水,小说借李塌鼻之口、长岭岗镇上人的对话侧面表现了人们心底的愤怒。
9. ①小说以1931年的特大洪水为原型,反映了“时代的声音”;②小说反映了官府和乡绅对灾民的压迫,从侧面展现革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体现了“时代的要求”;③小说展现了底层人民在灾难面前的坚韧与互助,展现了人民群众身上可贵的“色彩”。
10. A
11. B A.动词,道歉。句意:范雎便恭敬地道歉说。动词,感谢、道谢。句意: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B.动词,相信、信任。句意:大王信任我真能按照我的策略去做。形容词,可靠的。句意:可靠的大臣和精锐的士兵拿着锋利的兵器。C.动词,逃亡。句意:即使流亡也不会以此为忧虑。动词,灭亡。句意:因此,燕国虽然是小国,却是最后一个被秦国灭亡的。
12. C “并依附强大的楚国和赵国”错误,根据原文“赵强则楚附,楚强则赵附。楚、赵附则齐必惧,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附而韩、魏可虚也”可知,赵国强盛,那么楚就要附秦,楚国强盛,那么赵就要附秦。楚、赵都来附秦,齐国一定恐慌,齐国恐慌肯定会卑下言辞,加重财礼来服侍秦国,选项曲解文意。
13. (1)人们见到这样尽忠于大王终究还是身死,因此人们都会闭口不言、裹足不前,不肯到秦国来。
(“身蹶”,身死;“是以”,因此;“杜口”,闭口;“即”,到。)
(2)拿秦国兵卒的勇敢,车骑的众多,来抵挡诸侯国,轻易可造就霸王的功业。
(“卒”,兵卒;“当”,抵挡;“致”,招致,引来。)
14. ①自己客处他乡,与秦王关系疏远。②还不了解秦王的心意。③担心阻断其他人的进言之路。
15. D “‘虎豹’……运用了借代的手法”错误,“虎豹”是比喻,把篡位者比作“虎豹”。
16. 这首词通过描述光武帝昆阳之战的勇敢英武,借古说今,勉励南宋君王奋发有为。表达了词人希望国家复兴的强烈愿望。
17. ①. 善万物之得时 ②. 感吾生之行休 ③. 盈虚者如彼 ④. 而卒莫消长也 ⑤. 艰难苦恨繁霜鬓 ⑥. 潦倒新停浊酒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18. ①呕心沥血②耳熟能详③不可或缺 第一空,语境指经过北斗人26年的付出,可以用“呕心沥血”。“呕心沥血”,形容极度劳心苦思;在句中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在现代多用来比喻老师或者家长以及为人民作出巨人贡献的人;有时候,也会用来形容作家作书的过程。
第二空,语境修饰国庆阅兵、珠峰测量、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建设这些大事件,可以用“耳熟能详”。“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第三空,语境指“北斗”已经成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可以用“不可或缺”。“不可或缺”,不可缺少,引申为非常重要。
19. 原句充分展示了中国“北斗”服务的广泛性与重要性,表现出了中国“北斗”使国人摆脱受制于人局面后的自豪感。
20. 中国“北斗”只用了GPS一半左右的时间就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世界一流卫星导航系统。
21. A 文中“看不见的手”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导航系统”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B.“这位是……”“我的兄弟”引号表示直接引用。C.“木”的引号表示强调。D.“动态清零”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22. ①还有着共同的利益 ②市场运行能实现社会整体利益 ③需要有一套国际规则来支撑
23.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在材料之中,“门”的各种“姿态”含义丰富。“紧紧关闭”的是心灵之门、友谊之门,还是成功之门?“半虚半掩”是诱人开启,还是欲擒故纵;门后是仙境还是陷阱?“全然敞开”是坦诚,还是别有用心;容易进的门是否容易出?
开门的“门”,既是实指的门,也是虚指的门。由“门”可以联想到生命之门、人生之门、希望之门、理想之门、绝望之门、死亡之门、友谊之门、幸福之门、智慧之门、国门等。而且,开门意味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一个新时刻的启动,写作时,要辩证地分析“开门”对人生的启迪。
当然,还要认真思考材料中的其他句子,为什么“有的门适宜推开,有的门适宜敲开,还有一些门适宜砸开”?探究其中的原因,广泛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展开分析,写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写作时选择一个自己擅长的角度来写。如论点“唯有开启门扉,才能明白当下之境遇,以见星汉灿烂”来写。可以写“门扉紧闭,将人拒之门外或将人囿于门里,宜用破门之法”,可以用清朝闭关锁国的反面事例,和中国航天事业的正面事例论证;从门外破门需要勇气,从门内破门需要实力。还可以写“半虚半掩,使人能窥其一方天地却又看不真切,推门可见全貌”,如华为进军5G,比亚迪进军新能源汽车。最后可以写无论面前的这扇门是紧闭还是半掩。我们都要勇于探索,门里门外都是不同的人生,切记不要画地为牢。
立意:
1.打开理想之门,实现人生价值。
2.开放国门,容纳多元文化。
3.敞开心扉,开启友谊之门。
4.砸开困难之门,勇攀科学高峰。
上一篇
内功基础(四)识经络
下一篇
搞笑的微信“拍一拍”文案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