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气化痰丸
【来源】录自《医方考》
【命名】以功用命名。
【歌诀】:
清气化痰星夏橘,杏仁枳实瓜蒌实,芩苓姜汁糊为丸,气顺火消痰自失。
又:
清气化痰杏瓜蒌,茯苓芩枳胆星投,陈夏姜汁糊丸服,专治肺热咳痰稠。
【组成与方解】
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枳实麸炒、黄芩酒炒、瓜蒌仁去油、茯苓各一两(各30g),胆南星、制半夏各一两半(各45g)、姜汁为丸。
胆南星――清热化痰 君
瓜蒌仁、黄芩――降肺火,化热痰 臣
枳实、陈皮――下气消痞,化痰散结 佐
茯苓――健脾渗湿
杏仁――宣利肺气
制半夏――燥湿化痰
本方是为痰热壅肺之证而设,火热犯肺,灼津为痰,痰热互结,阻碍气机,故见咳嗽痰稠色黄,胸膈不快,气急呕恶诸证。治宜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为法。《医方集解》说:“气有余则为火,液有余则为痰,故治痰者必先降其火,治火者必顺其气也。”
方中以胆南星为君,取其味苦性凉,清热化痰,治痰热之壅闭。以瓜蒌仁、黄芩为臣,瓜蒌仁甘寒,长于清肺化痰;黄芩苦寒,善能清肺泻火,两者合用,泻肺火,化痰热,以助胆南星之力。治痰当须理气,故佐以枳实下气消痞,“除胸胁痰癖”;陈皮理气宽中,亦可燥湿化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又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杏仁宣利肺气,半夏燥湿化痰。诸药配伍,共奏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之效,使热清火降,气顺痰消,则诸症自愈。
【主治】痰热咳嗽.咳嗽气喘,咯痰黄稠,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用法】:姜汁为丸。每服6,温开水送下(现代用法 :以上8味,除瓜蒌仁霜外,其余黄芩等7味药粉碎成细粉,与瓜蒌仁霜混匀,过筛.另取生姜10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每服6~9g,1日2次,小儿酌减;亦可作汤剂,加生姜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药理作用】从现代药理上来说,清气化痰丸具有镇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因其主要成分杏仁、半夏具有较强的镇咳作用;陈皮、胆南星、半夏均具有祛痰作用;陈皮可对抗组胺所致支气管痉挛而有平喘作用,杏仁亦可平喘。
其次,还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因其茯苓和黄芩可促进机体的免疫机能,黄芩亦可抑制变态反应的发生。除此之外,还具有抑菌的作用,因其黄芩、陈皮、茯苓、半夏对多种菌有抑制作用;枳实且有抗结核杆菌,半夏有抗真菌的作用。
【病症分析】痰热为患,壅肺则肺失清肃,故见咳嗽气喘、咯痰黄稠;阻碍气机,则胸膈痞闷,甚则气逆于上,发为气急呕恶;痰热扰乱心神,可见烦躁不宁。
【 临床应用及研究】:
1.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痰热咳嗽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咯痰黄稠,胸膈痞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 加减变化 若痰多气急者,可加鱼腥草、桑白皮;痰稠胶粘难咯者,可减半夏用量,加青黛、蛤粉;恶心呕吐明显者,加竹茹;烦躁不眠者,可去黄芩,加清热除烦之黄连、山栀,并酌加琥珀粉、远志等宁心安神之品。若身热口渴,肺热较甚者,可加石膏、知母以清泻肺热;痰多气急而喘者,可加桑白皮、鱼腥草等以下气祛痰。
3. 现代运用 本方现代主要用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咯血、腔隙性脑梗死、糖尿病、癫症等属痰热内结者。
又
方剂名称 清气化痰丸
药物组成: 南星(制)3两,半夏5两(制),黄连5两,黄芩5两,瓜蒌仁4两,杏仁4两(去皮尖),茯苓4两,枳实6两(炒),陈皮6两,甘草2两。
处方来源: 《景岳全书》卷五十五引丹溪方。
方剂主治: 引丹溪方:上焦痰火壅盛,咳嗽,烦热口渴,胸中痞满。痰实,胸膈不利,头目不清。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生姜汤送下。
附注: 方中甘草用量原缺,据《赤水玄珠》补。
焦树德方剂——清气化痰丸
姜半夏45克、胆星45克、橘红30克、枳实30克、杏仁30克、瓜蒌仁30克、炒黄芩30克、茯苓30克,共为细末,姜汁糊丸如绿豆大。每次服6~9克,温开水送下。现在均把此方减量,作为汤剂服用。
此方为治热痰的常用方,功能清热顺气,化痰止咳。主治咳嗽,痰黄稠粘难出,痰热内蕴,气急呕恶,胸膈满闷,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等症。此证多属气郁化火,或偏食肥甘,嗜饮酒醴,酿生内热,灼津成痰而致。故以胆星清热化痰为主药;黄芩、瓜蒌仁清热降痰为辅药;陈皮、枳实顺气除痰,茯苓健脾渗湿,杏仁肃肺降气(二药体现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理论),半夏燥湿化痰,共为佐使,而组成清热顺气、降火消痰之剂。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刘小雨
本方重点在于清气、顺气而达除痰之目的。因为气有余则为火,液有余则为痰,滚随火而升降,故治痰必降火,治火必顺气。半夏、南星可燥湿气,黄芩、蒌仁可平热气,陈皮可顺里气,杏仁可降逆气,枳实可破积气,茯苓可行水气。水湿火热均为生痰之本,人体之气亢则为害,气亢为火,火退则还为正气,而各安其所归,所以化痰必以清气为先,故本方名清气化痰丸。
本方与苍莎导痰丸(苍术、香附、陈皮、茯苓、枳壳、半夏、天南星、炙甘草)比较,前者功在顺气清火,使火降气清而除痰止咳;后者则功在行气导痰,主治妇女形肥体胖多痰,痰湿阻滞经脉,使月经不调而久不受孕。
本方与景岳化痰丸(胆星、半夏、礞石、枳实、麝香、朱砂)相比,前者功在清热化痰以清顺火热之气而化痰止咳;后者则功在清热化痰,镇惊开窍而安神,主治小儿痰热庸盛、喉中痰鸣、惊风抽搐等症,药力迅猛,只宜临症选用,不可久服,且久病虚证的慢惊风忌用。
本方与竹沥达痰丸(半夏、橘红、白术、大黄、茯苓、黄芩、甘草、人参、礞石、竹沥、生姜汁、沉香)比较,前者主治气火蕴热,灼津为痰,痰热壅盛而致的咳嗽、胸闷、痰稠厚难出,功能清火降气而除痰止嗽;后者主治实热老痰,蒙心则癫狂、惊悸,入肺则痰稠难出、咳嗽、胸闷气急,功能运痰从大便出而不损元气。诸方虽然都是治痰,却各有巧妙不同,学者宜深思。
在农村巡回医疗时,曾治一小男孩,神昏抽搐,体温不高,口中吐白泡沫很多,如吹小肥皂泡。经用竹沥达痰丸方,加菖蒲、远志、全蝎、蜈蚣、钩藤而取效。
《中医方剂学》77、温胆汤(二)
第二节:清热化痰、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
多了等于吃砒霜?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