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的袁卫华老师,在学我的PPT课程后,把她的原始PPT改为“ 珏式”风格,有了相当大的改进。
以下是原始PPT、和袁老师改进后的PPT的对比图:
很明显,改进稿无论在舒适度、可读性、关系表达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不过,在我和袁老师开展网络直播交流时,袁老师反映说:
她自己觉得在关系方面,感觉还是没有表示清楚。
我也有此感受!
PPT排版设计,不仅要考虑一个页面内的版式安排、舒适度等要素,更为重要的是:
如何将知识内容做到“关系/结构可视化”
所谓“关系/结构可视化”,需要分为两个方面:
在PPT 页面呈现设计 中,应采用合理的“可视化”表现手段;
但在此之前,一定要 先弄清楚信息之间的“关系”和“整体结构” 到底是怎样的!
因为,信息之间如果不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话,对于学生就是 一大堆“信息碎片”,学生头脑很难有效处理,最终会导致一个常见的教学现象:
虽然每个字都听得懂,但脑子里却什么信息也留不下来。
这就是信息“碎片化”所带来的 必然后果(其实学生此时也听不下去)!
说一千个理念,不如一个案例。
下面就由王珏老师现身说法!!
我根据上述PPT的内容,构建了如下关系图表,大家看效果如何:
是不是感觉用一张“时间线”图,就可以把上面那~么~多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表达得异常清晰呢?
对着上面的图表,配上老师的语言讲解(讲解的倥就是原来PPT中的文字),是不是听起来轻松、理解起来也轻松、印象还挺深刻呢?
而且,也许你还没意识到“可视化”的极端重要性:
这种效果,是语言或文字的表达方式, 绝对做不到的!只能用视觉化才能做得到!
这是因为,在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中, 关键要素隐藏在众多的词汇之中,要素之间的 关系则 隐藏在复杂的语法(句法)的背后。
学习者是很难从几百字、上千字的语言文字中快速、准确地构建出其中的关系的!——甚至,他们根本就构建不出来!!
因此,只有信息碎片、没有关系揭示,学生就不可能建立对知识的有效理解。——这就是那个最常见的教学现象的深层原因:
虽然每个字都听得懂,但脑子里却什么信息也留不下来。
通过这个案例,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PPT设计的灵魂,并不是排版的美观度,而是知识之间"关系“以及”整体结构的建构”与“可视化表达"!
欲快速理解PPT设计原理、技术制作小技巧,提高PPT设计与制作水平,欢迎学习王珏老师的《教学PPT中的视觉化表达》网络课程:
付费学习:39元 (终身可学、随时可学)
课程网址(网易云课堂):
本公众号提供全面、深度的学习科学研究、微课与PPT设计制作研究文章!到公众号首页输入代码:
wk: 微课超级大全,设计制作应用一网打尽
ppt :PPT技巧集
xxkx :学习科学研究文章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