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34. 大壮

《周易口义》34. 大壮

大壮

䷡〈干下震上〉

大壮,利贞。

[义曰]按《序卦》云:物不可以终遁,故受之以大壮。盖言遁者,二阴浸长于内,四阳陵剥于外,是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然小人之道虽长,终不能久,而必为君子之所剥,此大壮所以次于遁也。大壮者,二月仲春之时,四阳长于内,二阴消于外,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君子之道既长,则能兴天下之治,除天下之害,生育天下之民物,以至其道大行而盛壮也。故曰大壮。然以天下之广,生灵之众,一贤不可独治,故必群贤进于朝廷,则可大行其道,是以圣人设为学校,教育天下之材,然后登之朝廷之上,任之以天下之事,故事无不济,而至于盛大也。

利贞者。君子之道既已盛大,则必以正而处之,乃利也。若壮而不正,则阳过于暴,是故壮必正,而后可也。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义曰]夫阳为大,阴为小。今四阳盛长,二阴将消,是大者壮也。以人事言之,则是小人之道既以消,君子之道得以壮,是亦大者壮也。

刚以动,故壮者。言干下刚也,震上动也。夫君子将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则必动而有刚明之才,可也。若有刚明之才,守正静而不动,何所施用哉。故刚以动,则其道盛大而强壮也。

大壮,利贞,大者,正也者。言阳长而阴退,若君子之道盛,大而强壮则所利,在于正也。故大壮之时,惟此大才大德之人,则能以正道而行也。

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者。夫天地之运行,昼夜不息,此则刚健正大而然也。以人事言之,则圣贤之道,亦如天地之生成,而无有偏私,是观圣贤正大之道,则可以见天地之情矣。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义曰]雷者,威动之物,而又行于天上,则其势愈盛,是大壮之象也。君子之人有此大壮之德,则必恭慎和顺,外执以谦,而内秉其直,非礼之事不敢履,非礼之言不敢言,动作出处,周旋之间,皆合于礼,然后可见君子之壮也。若小人则不然,已有刚壮之德,必不能慎密于内,以至发之于外,而终为骄恣纵肆,恃强作威,表里皆见,故终不能保其全德也。是有壮而不能终其壮者也,惟君子则能外执以谦,内秉以直,故人莫得而窥测,其道久而愈光也。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义曰]趾,足也。夫壮之道,必须以顺为履。今初九居一卦之下,最处事始,位之卑者也。为壮之始,处位之卑,不能谦顺而行,且躁妄而动,以至陵犯于物,不知其止,以此而往,凶之道也。

有孚者言。以此强壮之道,不能谦顺行之,是信有此凶咎,必然之理也。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者。言居事始而慕躁进,是往则必有其凶,而信至于穷困者也。

九二:贞吉。《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义曰]凡卦爻有阴阳,居失其位,未有不凶者也。大壮之时,是君子之道强大而盛壮,圣人以其既壮,且大不可怙其刚威。以阳居阴则皆获吉。故今九二以阳居阴,能履尚谦顺,而又行不失中,是君子得其为正之道,不自满盈,不自强恃,能全其美如是,故获正中之吉也。《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者。言九二所以得正之吉者,以其履得其中,所以无过无不及,动静皆入于中道,而得其礼也。故若人臣一命而伛,再命而偻,三命循墙而走,愈尊而愈谦,益盛而益戒,是能尽为壮之道,而得其中也。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义曰]凡居壮之时,谦则得其道,今九三处下卦之上,当干健之极,以阳居阳,是强壮不谦之人也。以小人乘此,则必恃刚强陵犯于人,虽至壮极而不已,是用壮者也。君子则不然,但固守谦,顺虽壮而不自矜,虽大而不自伐,惟欲道行而致之于君,加之于民而已,故君子当此则罔,而不用其壮也。

贞厉者。言小人不能用谦于大壮,进而不知退,于正道是有危厉也。羝羊触藩,羸其角者。羊者,刚狠之物。羝者,狠而又狠者也。小人居强壮之时,动则过中,进则不顾,是犹刚狠之羊,虽藩篱在前,亦触突而进,以至反羸其角,进退不能凶之道也。如小人欲掩害,君子终不能为君子之累,而反自及其身也。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

[义曰]九四有刚阳之才德,而居阴柔之位,是亦尚谦者也。然其位过中,本亦有悔。今若守之以正,又谦以济之,则获吉而悔亡也。

藩决不羸者。夫处大壮之时,既能守刚明谦顺之德,则众归之,而物所不拒,以此而往,何不利之有。故虽有险阻在前,亦济而通矣。若羊之进,虽有藩篱在前,亦开决而无羸系之患也。

壮于大舆之輹者。大舆者,任重致远之象也。壮于轮辐,是以之致远,则可以行道,所往无不利也。

《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者。此圣人立象垂训,使人居大壮之时,必以谦退为先,故君子之事父,虽刚明之才,正直之德,可以纳父于无过,而克其家,亦必以柔和之,容婉顺之,貌父有一过,则必婉容以谏之,谏之不从,而又谏之,又不从,则号泣而随之,如是,则父反而思之,必迁于善也。臣之事君亦然,但内持刚德,外示谦容,则所往无有不利也。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义曰]羊,本刚狠之物。夫居大壮之时,以阳居阴,则得谦之道,故可获吉。若以阳居阳,然虽得位,犹恐谦而有咎,况以阴居阳,则其傲狠而招祸,可知也。今六五乃是以阴居阳,又处至尊之位,则是好刚之甚,以至反失之于容易之地,羊性羝言其刚也。

无悔者,以其居至尊之位,能丧其刚狠之道,故得无悔也。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艰则吉,咎不长也。

[义曰]上六处一卦之上,居震动之极,是躁动强壮之过什者也。过而不知所止,犹羝羊之进,不顾藩篱之在前,以至羸碍其角而不能措也。

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者。既壮动而不止,则是不知进退存亡之道,以至欲退而不能退,欲进而不能进,则进退皆无所利也,

艰则吉者。言能艰难自守,则可以获吉也。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者。夫君子之进,必量时度势,可以有为而进之,则无累也。若小人之进,必不能量时度势,不详其事而骤行,以至进退不能也。

艰则吉,咎不长也者。言虽不详其事而躁进,妄动以至不能退,不能遂,今若能艰难自守,则其咎祸不久而可解也。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