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正当时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公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的公告》,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陕西省榆林市)、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山西省晋中市)通过验收,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本文选取其中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报道其近年来坚持既保护非遗,也保护孕育发展非遗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目标的独特实践、显著成效和典型经验。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保护传承与繁荣发展并举

中国文化报记者 刘源隆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正当时

▲ 在贵州省丹寨县宁航蜡染工坊,苗族画娘在绘制蜡画。 黔东南州丹寨县非遗中心供图

2012年12月,原文化部批准黔东南州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纳入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体系。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近日,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通过验收,成为目前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丹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韦士勇表示:“我们的文化厚度得到肯定,文化形象得到确立,文化保护得到加强,文化氛围得到升华,文化发展得到激励,文旅产业得到推动。”

整体性保护,深入挖掘记录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遗资源丰富,现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侗族大歌)3处(黎平、从江、榕江),国家级非遗56项78处,数量位居全国同级地州市首位,省级非遗218项307处,居全省第一,州级非遗329项417处,县(市)级非遗1590项。

近年来,黔东南州立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项目、档案“三大体系”完善方面取得成绩。当地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0多项政策性文件,并先后颁布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等10余部地方性法规,为非遗及其依存的人文生态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

同时,为不断推动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建设,在建立州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基础上,黔东南州建立健全国家、省、州、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初步建立了黔东南非遗图、文、音、像“四位一体”数字化资源保护系统。

如今,黔东南州已完成侗族大歌、苗族古歌、侗族服饰等34个项目及15位国家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记录成果图片2.3万张、视频1.1万条、音频500小时,累计容量超过10TB。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正在开展40名省级、州级濒危项目传承人以及苗族刺绣、侗族传统纹样的抢救性记录工作。

释放高价值,服务国家战略

在有效挖掘整理记录后,如何合理利用好这些珍贵资源,做好“非遗+”融合发展大文章,让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化释放出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一直是保护区长期探索和努力建设的目标。

在施秉县,贵州榜香郁苗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先后在施秉县小河村、冰洞村、六合村、黄古村、平扒村、金钟村6个苗族村寨建立了以原非遗扶贫就业车间为载体的苗绣产业就业基地,引领和带动2300名留守妇女以及农民工妇女就业,人均年收入1.2万元。

在享有“中国竹编文化艺术之乡”美誉的三穗县,为做大做强竹编产业,通过“公司+电商(超市)+基地(工厂)+农户”的方式,组合竹编产业链,建成黔森源竹编工艺厂等龙头企业,所生产的特色竹编制品远销我国长三角、大湾区及日本等国内外市场。

在丹寨县,宁航蜡染有限公司通过开设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非遗扶贫工坊等方式,先后带动丹寨县周边四县(榕江县、黄平县、雷山县、三都县)的苗族妇女200余人创业就业、脱贫致富,疫情发生前实现年销售额800万元左右。

近年来,黔东南州积极推动非遗融入乡村振兴,全面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共同发展,让非遗在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中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非遗+旅游”,促进融合发展

“非遗+旅游”是黔东南州促进民族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保护区依托非遗传承基地、传习中心(所)、非遗工坊、特色街区等场所空间,不断加强非遗研学游、体验游,推出“苗疆非遗研学主题体验走廊”“百里侗寨非遗主题体验走廊”等精品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打造了丹寨县万达小镇、雷山麻料银匠村、台江红阳苗寨、从江岜沙苗寨、黎平肇兴侗寨等非遗主题研学体验点。

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体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春节,黔东南州通过民俗活动、非遗展演等共接待游客258.9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98亿元。

在丹寨县石桥村至今还保存着最完好的古代皮纸制作技艺。2019年,这里设立了丹寨县黔山古法造纸非遗工坊,在传承造纸术的同时,开发手工纸产品,并不断开展非遗研学活动,2005年至2022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以上;坐落于丹寨县东湖畔的丹寨万达小镇是国家4A级景区,被誉为黔东南州的“非遗梦工厂”。依托丹寨非遗项目,小镇以文塑旅,周周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如一年一度的春耕大典、丹寨非遗周、万人长桌宴以及丹寨杜鹃花节等。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创建,标志着保护区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体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保护区将始终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持续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大力推进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精心打造非遗文创品牌,推动“非遗+”深度融合发展,不断促进黔东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

强基础 补短板 扬优势 开新局

肖依群 杨国勤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正当时

▲ 大理石宝山歌会 大理州非遗保护中心供图

云南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范围涵盖大理所辖行政区域,总面积2.95万平方公里,保护对象为体现大理民族文化多样性、独特性的各类非遗名录项目、非遗传承人以及与非遗传承密切相关的历史传统文化及自然景观文化等。

10余年发展成果丰硕

据了解,2011年1月,大理被公布列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0多年来,大理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积极探索民族传统文化整体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途径,呈现非遗活态传承、整体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2月5日,为庆祝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云南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大理行,欢乐过大年”非遗集市活动在大理喜州古镇举行。集市上,26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亮相;百位非遗大师、民间艺人演绎非遗技艺;走进集市,白族扎染、剑川木雕、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白族三道茶、白族布扎、甲马、羊毛毡制作技艺、银器、皮雕、紫陶、泥塑等项目汇聚一堂,各式各样的非遗展品让人眼花缭乱,非遗匠人全方位展示非遗工艺,引导市民多维度感受非遗之美,让非遗走进大众的视野和生活。这也是大理非遗保护丰硕成果的一次展示。

目前,大理有四级非遗项目72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8项,位列云南省第一;有四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344人,其中国家级12人,数量位居云南省前列。建成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剑川木雕、白族扎染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遗馆、综合传习中心、传习所(点)、非遗工坊(传承作坊)、“非遗+旅游”示范点、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等非遗保护利用设施265个。

走出自己的特色传承之路

大理白族自治州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赵向军介绍,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是大理实现“文化铸州”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围绕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振兴传统工艺等战略,大理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传承之路。

大理建成37个非遗工坊,鹤庆银器带动9000余人从事银器加工销售,2020年产值约31亿元,网络平台年销售额超1亿元,鹤庆新华村被评为“中国淘宝村”。剑川木雕产业2020年实现产值约5.6亿元,带动2.3万余人就业。白族扎染2020年产值约7000万元,带动5000多人就业,形成“家家可见,人人都会”的传承氛围。“鹤庆银匠”“剑川木匠”双双荣获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品牌。

大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结合“一带三道十八廊”“漫步苍洱”“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有一种生活叫大理”等文旅品牌的打造,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建成10个非遗旅游示范点。大理三月街民族节等特色节庆文化活动推陈出新,白族三道茶、彝族跳菜等特色非遗项目有机融入旅游项目。众多非遗项目提升了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众多传承体验设施成为非遗体验游、非遗研学游的网红打卡地。大理双廊和鹤庆新华银器旅游小镇、云龙诺邓村、大理喜州、巍山南街非遗旅游街区、弥渡文盛街旅游村寨等项目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名录”。

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开展了对话会、传承培训、讲座、论坛等系列活动,长期与中央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高校合作,在技术改良、文创设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培育了“李小白”手工银壶、“璞真”扎染、大理“瓦猫”等知名非遗品牌。各县(市)“非遗+传习所+合作社”“传承人+公司+农户”等新模式逐渐形成,引导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未来全面提升保护区建设水平

保护区建设以来,大理已较好地完成了总体规划第一阶段任务。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保护,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民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积累了保护区建设的“大理经验”。

一是多方联动健全保护机制,重点项目保护作示范。保护区建设纳入大理“十三五”“十四五”发展规划,融入“生态立州”“文化铸州”发展战略,实施有计划、动态性的整体保护。大理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落实州、县(市)党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责任清单,并将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管理指标。

二是多样化建设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充分发挥“传承、传播、共享”功能。大理每年举办非遗专题展览、展演活动50多场次,融合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展演活动达1000多场次。

三是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拓展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社会基础。大理建成13个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每年由非遗保护部门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达40多场次。非遗进敬老院、企业、度假区、非遗市集、非遗美食节等特色鲜明的活动每年多达200多场次。

四是推进非遗保护与传统村落保护有机结合,聚力整体保护工作。大理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以及非遗核心活动区域等特殊文化空间实施重点保护;对与非遗关系密切的文物保护单位、名胜古迹以及自然景观等重点区域进行认定、建档和挂牌,并定期评估。

“十四五”期间,大理将认真总结经验,强基础、补短板、扬优势、开新局,着力提升保护区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水平。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

让客家文化释放新活力

中国文化报驻广东记者 谭志红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正当时

▲ 客家山歌剧《合家福》 梅县区山歌剧团供图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成为广东省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这将进一步释放梅州客家文化的新活力,对于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推动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客家文化的活态传承,促进梅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探索实验区建设的“梅州路径”

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0年5月获批设立,覆盖梅州市8个县(市、区),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其中,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和大埔县为重点区域,其他为一般区域,总体规划于2017年5月获批实施。

多年来,梅州市各级政府按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通过建立和完善管理机构,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构建文化生态保护传承体系,推动客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梅州市先后出台了《梅州市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梅州市红色资源保护条例》等法规制度,创新机制体制,形成市管委会、大埔县示范区管委会、其他县(市、区)管理中心的“总分馆”模式,培育“梅州模式”。同时,将建设经费纳入市、县两级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2018年至2021年,市级财政安排经费1488万元,积极争取中央财政2725万元、省级财政2140万元,并撬动社会资金68.6亿元,形成上级资金支持、本级财政投入和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

梅州市广聚社会力量,鼓励侨胞和社会贤达积极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争取社会资金参与客家民居修缮、非遗街区建设、文物和传统村落保护等,探索“梅州路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人人自觉保护的浓厚氛围。在2022年度梅州市新增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有19个项目保护单位为民营企业或行业协会,这表明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氛围日渐浓厚,人民群众对非遗的保护意识更强、民众参与度更高。

当前,梅州正全力建设成为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也将融入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中,持续深化保护区整体性保护。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灼明表示,接下来,梅州将以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非遗传承人和客家山歌名家培养工程,加快梅州围龙屋、汉剧申遗步伐;推进狮雄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重点申报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开发“非遗+民宿”“非遗+研学”等业态,推出一批体验性强的非遗旅游线路;推进“左联”文化名人故居、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化利用。

形成非遗保护利用的“梅州现象”

目前,梅州市拥有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20项、代表性传承人473人;拥有客家围龙屋4367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44处、中国传统村落78个、革命旧(遗)址509处。自设立保护区以来,梅州不断提升非遗传承能力,推动非遗项目数量增长了5.5倍。

10多年来,梅州不断完善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实现了制度机制从无到有、设施场馆从少到多的突破。以文化传承平台建设为例,梅州市先后升级改造了中国客家博物馆、广东汉剧院、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剑英图书馆,建成18个农耕文化博物馆,设立全国客家菜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中国戏曲名家、广东汉剧名师、客家山歌剧名师等传习工作室。

近年来,为激发文化活力,梅州市聚焦客家非遗题材,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创演《白鹭村》《春闹》《林风眠》等一批具有岭南气派、客家风格、梅州特色的精品力作,被誉为“梅州现象”。梅州市戏剧研究工作室主任林文祥说,这些作品都是用传统艺术讲述本土故事,充满了浓浓的客家味。

2月24日,“学唱客家山歌 学提梅县木偶”非遗研学活动在梅县区文化中心礼堂举行,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梅县区木偶传习所的演员分别展示了传统客家山歌、木偶剧《童趣》。“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更多学校、孩子了解客家山歌和梅县提线木偶,让孩子们走进剧场。”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赖瑜明说。近年来,梅州市充分发挥非遗资源优势,精心打造“客都文化公益讲堂”“周五有戏、相约周六”等惠民品牌。2022年,梅州市开展非遗“五进”活动300多场次,受众120多万人次。结合“双减”政策,梅州市将非遗融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2022年,有36所中小学开设广东汉剧、客家山歌、采茶戏等特色课程。

梅州市大埔县桥溪村升级改造成“桥溪古韵”景区,并入雁南飞茶田景区后,村内16座古民居成为旅游景点,村民成为传播古村文化的使者,每年可按门票收入的10%分红。在梅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通过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非遗特色小镇,推进“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养生养老产业,不少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丰顺县大宝山景区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埔寨火龙为主题,融入民俗故事,自2020年营业至今,接待游客近35万人次,景区员工80%来自当地,有效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1月14日,梅州举办文旅推介大会,推出了5条“春到梅州”精品旅游线路,集合了梅州特色精品的文化旅游资源、A级景区(景点)和各类体验项目,满足游客不同的需求。梅州还推出了10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走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2023年3月4日《中国文化报》

第6版刊发特别报道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正当时》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正当时

责编:陈晓悦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