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8.命运多舛的七绝圣手——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7),晋阳(今太原)人,一说京兆长安人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

王昌龄出身贫苦家庭,少时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后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时,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公元698年,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太原。他十几岁开始参与农耕渔猎,因此此时的王昌龄老成持重,颇有隐者风度。

公元720年,23 岁的王昌龄居嵩山学道。

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大量文人为建功立业掀起了从军热。王昌龄一路向北,并州、潞州、泾州、萧关(固原)等。

王昌龄写下《塞下曲》系列作品。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等王昌龄感到白草原时,当地的叛乱已经平息,不受待见的王昌龄又开始了千里迢迢的漫游,他游历了幽州、蓟州、平州等地,客居并州。

公元723年唐玄宗驾临并州时,王昌龄写下《驾兴河东》等,渴望得到举荐,但泥沉大海,无奈王昌龄返回长安,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驾兴河东》

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

下辇回三象,题碑任六龙。睿明悬日月,千岁此时逢。

落榜后,王昌龄又赴边疆,渴求建功立业。公元724年,27岁的他,赴河陇,出玉门。其著名之边塞诗,大约作于此时。

1. 从军行/其一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 从军行/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 从军行/其五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转眼两年过去,王昌龄又一次落魄而回。公元726年,王昌龄29岁,隐居于京兆府蓝田县石门谷。他发奋读书,终于与727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

公元731年,王昌龄在长安,迁河南汜水县尉。

公元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再迁为江宁丞。

公元738年,王昌龄41岁,因事获罪,谪赴岭南。

次年,王昌龄遇赦北还。

公元740 年,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许海鲜而痈疽复发,竟因此而死。

公元744年,王昌龄在江宁丞任。

公元748年,王昌龄52岁,至此年,官江宁丞前后共八载。

王昌龄、王之涣、高适三人,留下著名的“旗亭画壁”佳话。一日,天寒微雪,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在小酒馆畅饮。

梨园女子们正在演奏乐曲,闲来无事的王昌龄等三人约定看歌女们唱谁的诗最多。当歌女唱“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 ”。当另一歌女唱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 ”一会儿另一歌女“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年长的王之涣自以得名已久,脸上开始挂不住了。就对诸人说:这个都是不出名的小丫头,所长都是下里巴人之词,那阳春白雪岂是她们唱得了的?他指诸妓之中最美貌的歌女说,。这位美人如果还不唱我的诗,我甘拜下风,如果她唱我的,你们就尊我为师吧”。

一会儿,那个美女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笑了:怎们样,我没有妄言吧!三人大笑,饮醉竟日。

公元756年,王昌龄离开龙标,还乡。

公元757年,王昌龄路经亳州,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害。闾丘晓为什么要杀害王昌龄?史书记载甚少,留下千古之谜。但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王昌龄”名下,有一句发人深思的话:“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公元757年,张镐奉命平定“安史之乱”。这年秋天,为解宋州(今河南商丘一带)之围,令亳州刺史闾丘晓率兵救援。为人傲慢、刚愎自用的闾丘晓,看不起布衣出身的张镐,更怕仗打败了“祸及于己”,于是故意拖延时间,按兵不动,致使贻误战机,宋州陷落。张镐以贻误军机罪,处死闾丘晓。在行刑时,闾丘晓露出一幅可怜相,乞求张镐放他一条生路:“有亲,乞贷余命”,意思是家有老母需要赡养。张镐不愧是宰相之材,一句话就把闾丘晓挡了回去:“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