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洪/文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要发展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这不仅要求粤港澳三地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满足港澳居民、珠三角九市户籍人口需求,更应为所有大湾区常住人口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因为源源不断增加的常住非户籍人口,为珠三角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享受的公共服务政策存在不同,可能进而影响可持续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现状
在粤港澳大湾区,2022年底,香港总人口733.32万人(永久居民719.72万人+流动人口13.6万人)、澳门总人口67.28万人(扣除外地雇员和外地学生的澳门永久居民57.07万人),港澳常住人口/永久居民合计776.79万人,占到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比重8.95%;珠三角九市常住户籍人口,2022年底为3924.95万人,占到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比重45.23%;珠三角九市常住非户籍人口,2022年底为3975.38万人,占到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比重45.81%。
根据统计数据,2022年珠三角常住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49.95%,其中,东莞、深圳、中山三市常住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分别为26.44%、31.47%、42.73%,为典型的“移民城市”。
进入21世纪以来,广东是常住人口增加最多的省级行政区,而且常住人口呈现不断向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深圳、广州、佛山、东莞)集中的趋势。
在2010-2020年,珠三角九市除了肇庆、江门外,其余七市常住人口在广东省比重都呈增加趋势,珠三角九市常住人口占广东省常住人口比重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53.87%上升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61.91%。
以人为本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本质要求必须以人为本。一方面,加快公共服务政策和公共福利政策“普惠”所有常住人口,并不断提高珠三角教育、医疗、就业、创业、养老等水平,力求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通过对接港澳,接轨世界;另一方面,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加强粤港澳三地全面合作,增强互信,共同提高服务水平和专业水平,加强三地社会文化交流,推进粤港澳三地交通旅游便捷化。
一、 推进各个阶段教育合作发展
在大学教育方面,充分利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香港大学深圳校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香港理工大学佛山校区、香港都会大学肇庆校区、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珠海校区等资源,推进粤港澳三地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支持港澳学生到港澳大学珠三角校区就读,加强港澳学生与内地学生交流。
在职业教育方面,推进粤港澳职业教育在招生就业、培养培训、技能竞赛等方面合作,充分发挥港澳在旅游、语言等方面特长,建设面向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基地;在基础教育方面,推动平等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确保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随迁子女可以在流入城市参加高考。
二、建立国际人才合作示范区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群,以港澳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经验和做法为借鉴,可以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人才合作示范区,推进技术移民政策先行先试、外籍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享受国民待遇、定期发布紧缺人才清单、职业资格国际认定、国际人才交流合作等制度,使粤港澳大湾区真正成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三、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增强外来人员/人才归属感
区域文化是人与人精神连接的纽带,粤港澳大湾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想通,可通过粤港澳三地联合保护和展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开平碉楼与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粤菜、粤剧、龙舟、武术、醒狮),让珠三角常住非户籍人口和新迁入户籍人口增强区域归属感和自豪感。
广州、香港、深圳等城市应在影视、主题公园、工业设计、文化出版、美术、音乐、体育、文博等领域不断推进粤港澳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深度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也是文化的国际化,长期以来,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华侨的推广,让世界了解广东、了解了中国,未来要继续发挥港澳沟通东西的作用,推动全球不同区域文化交流互鉴。
四、发挥对外门户作用,扩大国际旅游效应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突出的区域历史文化,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对外门户。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发挥国际机场群(香港、广州、深圳、澳门、珠海)作用,还要发挥国际邮轮母港作用,让国际游客进出快速便捷,并延长游客进入珠三角停留时间。同时,整治海湾岸线和海岛资源,让海湾—海岛—海洋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旅游景区,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五、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创业就业“天堂”
对广大年轻人而言,在优质生活圈之首的肯定是宜业,包括创业和就业。一方面,粤港澳深度合作平台(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是港澳青年选择创业就业的最佳选择,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众多的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特色合作平台也是创业就业不错的选择。
港澳青年可以发挥学有所长、学有所专、学有所精优势,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创新创业;珠三角各类合作平台应该开放各类应用场景,让各类颠覆技术有用武之地,同时在人才、资金等方面提供配套,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
六、加强粤港澳三地医疗合作和食品合作
粤港澳三地公共医疗政策、医疗资源不一,珠三角应发挥港澳医疗资源优势,支持港澳医疗机构到珠三角设立医疗机构,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性医疗中心;在中医药方面,粤港澳三地共同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质量标准,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珠三角城市应鼓励港澳执业医师到内地开展学术交流和短期执业。
在食品安全方面,加强粤港澳三地食品追溯机制和食品安全信息通报案件查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联动机制。
七、 推进社会治理和社会保障合作
港澳地少人多,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这就导致发展空间狭小、住房价格高昂、公共服务不能及时到位(如公立医院就诊预约等待时间特长)。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不断改善和珠三角城市公共服务、商业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港澳老年居民选择到珠三角定居,这也要求珠三角城市加强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衔接,并支持港澳投资者在珠三角城市兴办社会服务机构。
在社会治理方面,必须加强粤港澳三地司法协助和社会治安治理联动机制,联合打击跨境犯罪活动;建立粤港澳三地应急协调平台,联合应对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
完善宜居宜业宜游措施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还应根据港澳居民、珠三角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非户籍人口需要,精准制定不同的宜居宜业宜游政策。
港澳年轻人更需要的是宜业(产业+就业),针对港澳高度服务业化、制造业空心化的特点,尤其对从香港和海外名校毕业又具有创新创业欲望的理工科年轻人而言,珠三角城市可以为港澳想创新创业的年轻人提供创业空间和相关配套政策,吸引港澳年轻人创新创业;港澳退休的老年人更需要的是宜居环境,珠三角城市应该在医疗、民生保障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珠三角常住户籍人口,更需要的是宜居宜业宜游,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教育、医疗、就业、文化娱乐、出行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珠三角城市加大公共服务支出,推进“老破小”小区改造,增加城市停车位,按照“15分钟生活圈”要求,不断推进城市更新。
珠三角常住非户籍人口,主要需要的是宜居。一是解决住房需求,让老百姓能够买得起房或租得起房;二是子女能够与有户籍的子女一样就近入学;三是能够病有所医,重大疾病能够支付得起;四是城市有包容氛围,能够让常住非户籍人口有归属感。
(作者为河海大学区域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智库首席专家)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