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人的一生都是平顺的,总是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大的或者小的苦难。但只要志向坚定,失败就不是可怕的,总有东山再起的一天。在很多人的人生格言中,一定有“东山再起”这个词。
虽然在我们现在很多人看来,“东山再起”就是不气馁、不妥协的意思。但是你知道吗?这个词最初的诞生并不具有如此意义。因为成语中的主人公并未经历过人生的什么失败,只是因为他常在一个叫“东山”的地方,后来从这里出来入仕,所以有了“东山再起”的意思。那么,“东山”到底是哪座山呢?典故中又是谁“再起”呢?
不理世事,隐于会稽东山
说起“隐士风流”最盛的时期,应该是混乱的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战事频发,百姓流离失所,无食可吃,只能吃树皮等,甚至易子而食。在这样的时代,能够存活就是最大的成就了,很多士大夫被现实摧残,只想逃离现实,变成崇尚老庄逍遥哲学的隐士,比如非常出名的“竹林七贤”。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出名的隐逸派,那就是给世人建立起“桃花源”概念的陶渊明。不过,他这种是被现实的五斗米而摧残,不得已隐逸。在这个时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家族强大,在当时以“九品中正制”选拔世家官员的时代规则下,这些人也不爱理世事。
最出名的就是谢安。根据他的姓氏,就知道他来自当时东晋时期强大的谢氏家族。谢安出生的时候,谢氏家族正是如日中天的世家大族,那时的他根本不用考虑吃什么、是否吃得饱的问题,只需要考虑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
不过,出身名家,注定承受世人更多的瞩目,因此谢安即便是有家族光环,也要努力学习。在这样的盛世家族下,他受到的是精英教育,因此打小就优秀。就在众人以为如此优秀的他会经过家族长辈的推荐,到朝廷任职,为家族带来更大的荣光时,谢安却谢绝了这些安排,一心只想当个闲云野鹤,流连于山水之间,做一个隐士。
当时,他的妻子就非常不理解,看到弟弟谢万在朝廷任了要职,就忍不住规劝丈夫,说一个大丈夫居于天地之间,不求富贵,不求功名,那还能求什么呢?但谢安却不以为意,一心志在隐士。后来,他不仅在家里当野鹤,甚至还跑到会稽山去游山玩水。
而玩伴就是王羲之这样的人物,或许当年王羲之在写《兰亭集序》的时候,身边就有谢安。谢安就这样在山水之间游玩,甚至还时常感叹自己这样是否也像西周时期的伯夷叔齐等隐逸人物。但他这样的好日子没有过多久,在他四十岁这年戛然而止。
临危受命,出东山任要职
在他四十岁这一年,谢安的弟弟谢万在带兵北伐的时候失败,朝廷震怒,将其罢官贬为庶人。此时,荫蔽整个谢氏门楣的大树倒了,谢家的人要想在当时的乱世中立足,就不能失去身份与地位。于是谢安思考再三入仕了。
不过,他人生的前半生几乎全用来游山玩水,根本就不懂为官之道,何况这个时候他也没有大树可以依靠,从而顺利的进入朝廷。好在当时的世家是一体的,当时的征西大将军桓温见谢安在朝廷踌躇不已,于是就将其招纳在自己的麾下,任司马一职。
这项职位工作相对而言没有那么难,而且也不用亲自上战场。就这样,他上任了。谢家有人再次进入朝廷,加上他们这个家族在那个时代属于顶流名门,因此很多人关注。上任的那天,就有很多朝廷官员为此送行贺喜。
其中有一个官员名叫高崧,对着谢安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表示:从前他家族强大,家里人劝他到朝廷任职,他不去;朝廷多次请他入仕当官,他也拒绝,时刻隐于会稽东山,悠闲的令人艳羡。如今,他终于出山了。
于是,就这样,从东山上下来,为了家族的荣耀和匡扶世人的征召,而踏上仕途,就有了“东山再起”的意思,也是从那个时候起,这个成语就这么流传下来了。谢安任司马之职后,就奔赴前方了。
而这时正好晋国在于前秦作战。当时的前秦天王苻坚率领二十万军队陈兵淝水。这里对于前秦军队来讲,拥有绝对的优势。当时晋朝只有八万军队,而苻坚有二十万,因此人数上差距极大。然后在公元383年,实力强大的前秦军队对阵晋朝军队时,却以失败告终,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
据史料记载,这场战争少不了谢安在中间的布置与安排。也是因为这样,所以谢氏家族的谢玄、谢石等人名声大振,谢氏门人从此又起来了。而谢安本人更是因为对朝廷贡献卓越,后面一路官至宰相位置,将谢氏家族再次推上跟当时王氏并驾齐驱的家族巅峰。
不过,后来谢安遭到了皇帝新任用的司马道子的打压和陷害,因此后面他又志不在朝廷,从此脱离下来,再次开始游山玩水,过起了隐逸生活。只不过,这一次因为他年岁大了,再也没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和时机。在淝水之战的两年后,他走完了自己这辉煌又潇洒的一生。
结语
经过了解之后,就会发现,“东山”不是位于东面的大山,更不是五岳之中的泰山,而是会稽这个一方的一个小山,其实有“隐世”的意思。而成语中的主人公谢安前期就没有遭受过什么苦难,后来只是不得已入仕而已。
由此可见,我们中华历史上的很多文化并不是我们一眼看见的意思,甚至很多时候都不是我们一开始听到的意思。因为很多内容经过人们的传播变了意思而已,“东山再起”是一个例子,而最典型的莫过于孔子所说的“老而不死是为贼”了。因此,我们在听到一些传统文化内容时,既要继承和学习,但在学习之前,要明白基本的意思,不然就贻笑大方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