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你的孩子正在被悄悄分层了吗?可能被分在哪一层?如果你的孩子被分在你不愿意看到的那一层,你会怎么帮助你的孩子?
今天抛出的这个话题对于部分家长来说,虽然有点沉重, 但值得很多家长重视并思考。
今年四月,我们学校举行春游活动,为了便于管理,我建议孩子们5-7人为一小组。当时有不少孩子提出建议,要求小组成员让他们自由组合,不用我安排。我同意了,因为我觉得这个建议还不错,既可以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也能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
可当分组名单交上来以后,我有点吃惊。我看到了成绩优秀的,在班级表现活跃的,人缘关系好的被分到了一个小组;成绩和各方表现处在中等的分在一个小组;不用说,成绩不理想,平时表现不尽人意的被分在一个小组。为了照顾一部分孩子的感受,我对组员进行了一个调整,庆幸的是孩子们都接受了我的安排,整个春游活动也非常圆满。
除了春游,平时课间活动,我也可以看到相似的情形:和成人世界一样,孩子在自己的圈子里也面临着被分层,只是他们这种分层,没有成人社会那么的复杂。
在此我想先讨论孩子们分层的原因。英国心理学家John Turner在1982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对社会群体的重新定义》。文中论述道,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群体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个体,人们之间有相互的互动,并享有相似的特质与特点,且有较高的统一性。简单来说就是有相似的点的人们,是非常有可能聚集在一起,并成为一个集体。不论对小孩还是成人,这一理论都成立。在前文的描述中,成绩好的孩子喜欢一个组,差的也被分在了一个组,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生活中我们也不难看到,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有相同成就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大大小小的社会群体。
孩子们因为自己的成绩,爱好、性格等原因被“分层”,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相同的特性使相同的人聚集在一起,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家长,您对这一问题有何看法?
我想您需要关注这一问题,说的现实一点,成绩不够优异,没有突出特长,沟通能力欠缺的孩子家长,更应该关注这一点。
孩子如果从小被分层,且无法突破自己的分层,容易被其他群体的小孩排斥,导致社交圈越来越狭窄。在小孩的主动分层可以看出,成绩优异的孩子,他们会主动聚集到一起。那那些中等,甚至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呢,他们是否是那么自愿分到一个组,成为一个群体呢?我想不是的,在我将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分到成绩优异的孩子的组时,我明显可以看到他们眼中流露出了开心的神色。
这也说明了一个事实: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的群体,没有太多的自主选择权,他们被迫聚集到一起,因为好的孩子都已经自行给自己分配好了组员,且不太愿意接纳各方面相对弱的孩子。在成人社会中,我们把这叫“排斥”。这种情况对一些孩子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他们在一些活动中失去了选择自己朋友和群体的权利,难免会产生自卑,沮丧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一个不小心,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面对这种日渐明显的分层行为,家长和老师们需要行动起来,让自己的孩子有选择朋友和被不同群体接纳的能力。
家长和老师可不可以对这种分层现象进行干预呢?当然是可以的,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从入学第一天,我们就不断地教育孩子要善待他人,要平等友爱,当一些孩子受到不公对待时,我们会及时给予帮助。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老师们会适当的将不同能力和成绩的孩子混合分组,并有意识地让成绩好的孩子去帮助成绩弱一点的孩子,取长补短,增强之间的交流;平时给相对弱一点的孩子更多的表现机会,看到他们有一点进步都会马上加以表扬,从而激发他们内心中进步的动力,尽量帮助他们打破被分层。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老师这种干预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弱,真正要改变这种被“被动分层”的靠的是孩子自己和家长。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当您看到孩子被迫“分层”的时候,心情可能非常焦虑,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到委屈和不开心。您可能改变不了其他孩子的选择,但您可以改变自己的孩子和您自己。作为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是他们之间分层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重视孩子学习,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是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努力去做的。除此之外,家长可以发展自己孩子的特长,鼓励他们拥有更多的兴趣爱好,拓宽孩子社交圈子,让孩子有自己擅长的东西,从而获得自信和他人的尊重。还有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的孩子成绩并不优秀,也无什么特长,但是豁达乐观,爱帮助他人,不管在哪个群体都受到欢迎。如果家长能及时关注这些,可以大大增加自己孩子自由选择和不被排斥的几率。
面对孩子被分层,尤其是处在下游的孩子,亲爱的家长们,你们还有什么妙招吗?“小语滴答”期待你的分享。
下一篇
15天就波及16省份?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