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春园)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病逝于北郊畅春园。
微风轻抚过他不再呼吸的身体,就如同多年前他降生在那个狂风大作的景仁宫时一样。
康熙选定的继承人,是他的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
老实说,胤禛能登基,其实是个意外,而且是相当意外。
生在帝王之家,兄弟姐妹们之间的感情并不如寻常百姓家那样融洽,皇族子弟的最终目标是获得更多的权力,而绝非享有更多的温情,这一点在康熙一朝表现的尤其明显。
在康熙朝和雍正朝之间的皇权交替中,我们时常会提到一个名词,叫做“九子夺嫡”,意思是康熙晚年,一共有九位皇嗣参与了争取皇位的行动。
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但其实并不准确。
虽然明面上是有九位儿子抢皇位,但康熙皇帝当时一共有二十四个儿子,这些没有直接进行权力争夺的儿子们往往要依附那些勇敢的竞选者,或者成为了幕后的推手,形成一种合作关系,以及攻守同盟,其后更是有着无数的朝臣参与其中,盘根错节,因而一言难尽,何止九子?
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康熙第一次废黜了太子胤礽。
之所以说是第一次,是因为一年后,康熙又把胤礽复立为了太子。
不过到了康熙五十年,胤礽再度被废,这一回直接打入谷底,永久圈禁,非死不得出。
爱新觉罗·胤礽,这曾是有清一朝唯一一位公开册立的皇太子,足见康熙皇帝对他的垂爱之情。
(爱新觉罗·胤礽)
并且,胤礽还是康熙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的孩子。
赫舍里氏和康熙情谊深厚,但却在二十一岁诞下胤礽后就早早薨逝,成了老皇帝一生的遗憾。
康熙追忆自己的妻子,所以对这个失去了亲生母亲的胤礽格外疼爱,然而胤礽毫不自知,为储君时多行骄纵不法之事,一次一次的惹怒了父亲康熙,这才沦落到了幽闭终生的下场。
清朝后期有位叫做道光的皇帝,曾经因为其子奕纬品行不端而失手将其打死,而劣迹斑斑的胤礽在朝臣们看来理应处死,康熙万般无奈,也还是留了儿子一条命在。
看来,这个曾经降服鳌拜,平定三番,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驱逐沙俄,派兵保藏的康熙皇帝,在这浓厚的亲情面前,也不过是个脆弱的父亲罢了。
随着曾经钦定的皇太子一朝失势,彻底退出政治舞台,包括胤禛在内的其它皇子们很快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别人也许信心满满,而胤禛自然知道,想要赢得那个一向严苛的父亲康熙的认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如果不能谋求到老皇帝本人的偏爱,那么胤禛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在朝堂中笼络自己的势力。
胤禛很快搭上了大清年氏家族。
年氏家族的当家人年遐龄是湖广巡抚,他的儿子年羹尧在胤禛看来更是难得的人才,以后必然能成为自己的臂助。
(年羹尧)
这个并不能算特别庞大的家族很快和四阿哥胤禛的命运沉浮绑定到了一起,更巧的是,年家正好还有个及笄年华,等待许嫁的女儿,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胤禛干脆把年家女儿娶到手来,年氏女便成了侧福晋。
年氏对自己的丈夫胤禛,一直都捉摸不透,成婚二十余年,胤禛一直不苟言笑,喜怒不形于色。
年氏的心里一直犯嘀咕,如果自己的丈夫无心皇位,那么他怎么会和年家攀上关系,又怎么会纳自己做福晋呢?
可如果说丈夫有心皇位,他却为什么每天只把自己关在雍亲王府喝茶品茗,吟弄风月?
的确,相比之其它皇子的四处活动,胤禛显得太过平静了。
他学习佛家禅宗,讲究清心寡欲,他研究道家理论,甚至还找来一帮道士在家里炼丹。
年氏曾经劝过丈夫好几次,说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不值得追求,胤禛只是神情平淡的看着自己,没有说话。
其实,胤禛当然知道这些东西只能达到内心之平静,而很难实现历代古人在神学的帮助下永远不死的愿望,胤禛之所以这么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要在父亲康熙皇帝的面前尽可能的表现出与世无争的样子。
因为,胤禛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事实上,他不仅要猛烈的争夺帝国继承人的位置,他还很志在必得。
年家有军权,到康熙六十年,年家的儿子年羹尧已经任川陕总督,大权在外,自然要对自己的妹夫胤禛多多关照。
(隆科多)
外有帮手,于内当然也要有个照应,由是,胤禛又结交了隆科多。
这个人,有来头,而且是大有来头。
隆科多的姑姑是老皇帝康熙的生母,隆科多的父亲佟国维则是康熙的舅舅。
同时,康熙还曾娶过佟国维的女儿,所以佟国维还是康熙的岳父。
那么这么算起来,隆科多正是康熙的小舅子。
隆科多凭借这一层十分亲密的关系,很快步入朝堂,成为了康熙皇帝的御前带刀侍卫。
在年羹尧被提拔为川陕总督的前十年,隆科多在官场上春风得意,官拜“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紫禁城有九座城门,分别是正阳,崇文,宣武,朝阳,东直,阜成,西直,德胜,安定,所谓提督九门,就是
京师出入尽在隆科多之手,而五营,一般指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泛指京师内外绝大部分的兵力都由隆科多所掌握。
谁拉拢到了隆科多,谁就掌握了帝国核心权力区域的安防和布控。
根据一部分史料的记载,隆科多之所以会成为四皇子胤禛的亲信,多半是他的父亲佟国维授意的。
但奇怪的是,佟国维本人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八爷党,他是皇八子胤禩的亲信。
(爱新觉罗·胤禩)
佟氏先祖从努尔哈赤时期就投诚于后金,因而声名显赫,佟国维当然不允许佟氏一门因为皇权更替而败落在自己的手上。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老谋深算的佟国维做了两手准备,父与子各投其主,无论最后的胜利者是谁,佟家始终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康熙皇帝的死是突然的,属于病疾暴毙,而恰巧,当晚随行皇帝的,只有隆科多一人。
康熙当然不会想到自己会在畅春园结束自己的一生,所以他并未留下任何只言片语,或者是即便留下了,也未见于史册。
但我相信,康熙在临死之前,一定对隆科多交代了把皇位传给哪位儿子。
于是,继承了皇帝意志的隆科多口头宣布了遗诏: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这个毫无威信可言的遗诏一经宣布,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京师内的诸皇子们自然叫嚣,不能同意这个他们从来都没有视为对手的胤禛“人在家中坐,皇位天上来”。
因为,在康熙皇帝驾崩之前,皇帝最得意的儿子,其实是年轻的皇十四子胤禵。
(爱新觉罗·胤禵)
胤禵常年领兵在外,素有军功,威望很高,一年前又被调到西北督促军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很显然比胤禛更有资格继承皇位。
这已经是鱼死网破的想法,即便是把皇位拱手让人,也不能让你胤禛占这个便宜。
然而,此时真正坐镇西北的,正是胤禛的臂助年羹尧。
有年羹尧在西北坐镇,胤禵别说在西北建立军功,就是想要回来参与夺嫡都并不容易。
想回来的人回不来,想出去的人也出不去。
诸皇子们在京师紫禁城里被隆科多限制的死死的,他们明白,内外都有胤禛的亲信,自己这帮人,估计是没戏了。
风轻云淡之下,胤禛已经在冥冥之中击败了他所有的对手,很快,他成为了王朝的新帝。
所谓天下事,人间情,俯而就者易,仰而企则难。
在别人看来,如果隆科多的口头遗诏没有作伪,那么康熙皇帝在临终之前改变心意,把大清的未来交到了他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儿子的唯一理由,就是他长久的忽略了胤禛。
正是因为老父亲长久的忽略了这个儿子,才会让康熙在突然发现胤禛时,觉得这样寡淡,与世无争的人,才是自己苦苦寻找的储君。
康熙毕竟是一代明君,他明白,与世无争不过是胤禛的外表,是他的隐藏,他本质上还是要争的。
(康熙皇帝)
只不过,胤禛要争的,不是区区紫禁城中那一方小小的皇位,而是整个天下。
胤禛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之后的十三年里,他做了历朝历代那些封建君王想要做却不敢做,或者说做不到的事情。
他惩治贪污,处理恶吏,打击地主和贵族士绅,甚至就连昔日旧友也不放过。
诚然,他得罪了太多的人文,以至于在死后不断的被口诛笔伐,被描绘成了一个阴险的小人,一个性格有卞的暴君。
但他从来没有后悔过。
因为,不曾后悔的人,往往是从始至终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年羹尧坐罪赐死。
雍正五年,公元1728年,隆科多被永久监禁。
从努尔哈赤时代就陪王伴驾的佟氏一门终于门庭冷落,而那个以侧福晋身份结识胤禛的女人,虽然已经贵为年妃,但却对自己当年口中痴爱的四郎越来越陌生了。
庭前花开,宫中日落,四郎不再是胤禛,而是大清帝王,雍正。
上一篇
普米族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
下一篇
真正的狼牙有什么特点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