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的历史充满了阴谋论,有的阴谋总是要等到考古发掘,才可能真正的证实。不过,经过证实的阴谋,或许并非你我想象的那个样子。
在鬼谷门中有两个很出名的人物,他们的名字是庞涓与孙膑。这两个人的故事历来为人所津津乐道,还为后来留下了好几个成语,比如田忌赛马、增兵减灶、围魏救赵等等。
后来有很多人甚至认为,所谓《孙子兵法》就是孙膑著名的,当然这种说法尚未得到证实。其中很大的根源,就是因为孙膑本来就是个非常著名的军事统帅。
而且,孙膑的军事才华,真正为后来者所认同,正是在孙膑身残之时,那么,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呢?这就要说到庞涓了。只要读过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庞涓在成名之前就多次暗算孙膑,还害得孙膑被施以了膑刑,后来孙膑才被叫成是孙膑。
庞涓与孙膑同属鬼谷门师兄弟,庞涓为什么要如此暗算孙膑呢?原来啊,庞涓是孙膑的师兄,比孙膑要早一点在鬼谷门求学,后来也早了几年毕业,很早就来到了魏国,被魏王任命为大将军。
但在庞涓看来,孙膑这个师弟的才华远远强于自己。因此等到孙膑要到魏国来的时候,庞涓就很担心孙膑会抢了自己的位置,所以就故意在魏王面前说孙膑的坏话,导致魏王对孙膑产生了极度的厌恶感,等到孙膑来到魏国就被处以残忍的 “膑”刑,也就是挖去他的膝盖骨。不仅如此,庞涓还在他脸上刺字,将其降为奴隶。
那么,这个事情是真的吗?庞涓真的是因为嫉妒孙膑才能,就会暗算孙膑吗?孙膑真的就是那个最受伤的人吗?
20世纪60年代,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南麓发现一处大型汉墓,发掘出了来自汉代时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是什么呢?正是《孙膑兵法》。在此之前,《孙膑兵法》已经失传多年,甚至有学者还认为《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本身就是一部书。也就是这一次考古发掘,让人们认同了孙膑与孙子不是同一个人的说法。
史书中记载有很多经典战役,其中就有一场庞涓与孙膑的宿命之战,即桂陵之战。就是在这场战争中,孙膑以围魏救赵的战略方针,彻底击溃了魏国庞涓带领的魏武卒,结束了魏国的不败纪录。孙膑也因此而扬名战国。
山东临沂发现的竹简中,《孙膑兵法》记载了比《史记》更为详实的故事。或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孙膑绝非是那个最受伤的人,就战场上而言,孙膑的狠毒比庞涓有过之而无不足。
公元前354年,魏国大举进攻赵国。在战斗中,庞涓率领魏军大败赵国,一路杀到其首都邯郸附近。由于形势危急,赵国紧急向齐国求援。孙膑的围魏救赵,不是简单的带领大军去进攻魏国都城,而是玩了一场更为险恶的阴谋。
孙膑派遣齐国先锋军突进三晋地区,打的却不是什么大梁城,而是宋国、卫国、魏国交界的平陵城。这座城池是魏国都城以东的战略要地,可以说很难被攻破。如果孙膑打赢了,别人会认为孙膑天纵奇才,是高手。可如果孙膑打败了,那也是理所当然,也就是说孙膑是犯了兵家大忌,不过是鬼谷门的庸才而已。
那么,平陵之战役孙膑胜利了吗?当然没有,而且孙膑根本就没有想过要赢。孙膑想的就是要输,怎么输呢?就是选了齐国大军中作战能力最差的齐城、高唐两位大夫。这两位大夫本来还以为自己受到重用,要冲锋陷阵,要建功立业,哪里知道的是,齐城、高唐两位大夫和那齐国先锋军,不过为了欺骗列国,为了欺骗庞涓,孙膑不惜以两位大夫和千万齐国士兵的生命作为垫脚石。平陵之战役,两位大夫惨死,先锋军全军覆没。
正是这场战役后,列国乃至庞涓都认为,孙膑不过是欺世盗名,没有什么真本事,打平陵的目的实在是太明白不过了,那就是围魏救赵,那就是要进攻魏国都城。对庞涓而言,赵国本来就已经是垂死挣扎,两相对比,不如打一打当时如日中天的齐国,打败了齐国那不更就是让魏国霸业长久。所以,庞涓迅速带兵回援,目的就是要彻底的歼灭孙膑大军。
结果,孙膑哪里是要攻打魏国都城,孙膑的目的太明确不过了。庞涓带兵驰援,而孙膑却带领精兵埋伏在了庞涓回魏的必经之路,即是桂陵。庞涓本身就犯了轻敌之错,又因误判了形势,在桂陵完全成为了孙膑的靶子,带领的驰援救兵被全部歼灭,而庞涓自己也是被孙膑抓了起来。
而众所周知的是,桂陵之战魏国主力其实并没有被完全歼灭,庞涓被灭的部队不过是庞涓带回来驰援的精兵而已,那么孙膑不知道这个事情吗?当然是知道的,孙膑抓走了庞涓而后,并没有报复庞涓,后来魏齐交好而后还又放走了庞涓。所以,这场战役,反而像是孙膑在向庞涓示威,是在向庞涓宣战,就是告诉庞涓:“老庞啊,你等着,仇我会慢慢报的!”
孙膑跟庞涓其实是同一种人,孙膑的阴险之心绝对要超过了庞涓,而孙膑的狠毒之心也绝对超过了庞涓。当年庞涓给了孙膑以“膑刑”,但留乐孙膑的性命。而孙膑,只是为了抓庞涓,就牺牲了两大夫和千万性命,可谓最毒战国名将心。庞涓之死,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上一篇
黄瓜属于根茎类蔬菜吗
下一篇
养生蔬菜类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