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天方燕谈2019-2020跨年盘点的第二篇
2019年12月4日晚,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网络借贷行业风险提示。风险提示称,经过对四川全省P2P网贷机构检查,目前没有一家机构业务完全合规,将全部依法依规予以取缔。
2019年12月13日,河北省也开始着手部署清退省内P2P网贷平台。目前已有湖南、山东、重庆、四川、河北五个省份全面取缔P2P业务,90%的P2P阵亡也说明,2014年的预言已然成真。
高光过后是一片灰暗,面对着一片狼藉的战场,互联网金融企业们的未来空洞而又迷茫。
12年风风雨雨,洗牌淘汰从未停息
纵观互联网金融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就像是一部小说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故事的开端由拍拍贷催生,成立于2007年的拍拍贷,是国内公认的第一家P2P平台。初期的拍拍贷发展并不顺利,征信体系不健全、信贷数据被银行牢牢把持,风控成为了拍拍贷最头疼的问题。
尽管这个行业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不断有新玩家入局:宜信的宜人贷、红岭创投、融360等等。但那时的互联网金融几乎掀不起浪花,截至2011年,国内注册的P2P平台仅有10家,而那时已经是拍拍贷成立四周年了。
直到余额宝诞生,那只名为天弘余额宝的互联网基金,点燃了互金市场的灿烂烟花。2013年末,P2P平台激增至570多家,总交易量高达1058亿元。
此后,故事进入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13年之前,P2P网贷行业整体融资金额为4.6亿元,到2014年达到34.15亿元,2015年涨至121亿元,2016年达到历史新高——181.78亿元。
大量资金的注入,使得网贷行业空前活跃,平台也从2013年的570多家,涨至2015年的3460多家。市场逐渐鱼龙混杂,圈钱故事上演,P2P逐渐变为骗子公司的代名词。
其中2012年6月上线的“淘金贷”是代表,上线吸引大批投资后的淘金贷,仅仅五天时间就划走了账户所有资金,成功跑路,创造了最短命P2P记录。
2013年共有75家P2P平台或倒闭或跑路。2015年12月,被调查的e租宝涉嫌非法集资数百亿元,整个互金行业被笼罩在一片阴影当中。
故事的高潮则是蜕变。随着技术的升级,互联网金融遍地开花,众筹、保险、网络支付等金融科技产品逐步涌现,无论是众筹还是理财,都逐步走向智能化。
P2P催生出的智能风控、网络支付以及第三方征信急速发展。2018年4月份,微信和支付宝两个平台已经占据中国支付市场90%以上的份额,并且逐步趋于稳定。
P2P平台也开始从互联网理财转向消费金融。于是小额贷款越来越多,甚至引发了高利贷、暴力催收等一系列问题。趣店是其中代表:2016年转型之后,趣店当年营收超14亿元,2017年上半年营收18亿元,净利润9.73亿,增长695%。其中现金贷以及分期购物平台产生的服务费收入规模高达15.27亿元,来钱之快可见一斑。
2017年,现金贷平台的数量已然过万,市场逐渐混乱,在这个过程当中,不知道多少家庭、多少生命被搞的支离破碎。
故事的结尾是监管加强,大批玩家被淘汰。
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至此,互金行业终于有人监护。
2016年3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国家级别的互联网金融协会诞生。
2017年12月,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57号文)。
网贷的监管思路开始逐渐清晰,平台、中介、资金以及第三方存管都有了明确的限定。于是很多平台纷纷暴雷退出,钱宝网、雅堂金融、唐小僧、联璧金融的阵亡,引发了一轮P2P暴雷潮。
仅2018年6月就有44家平台暴雷,18年年底数据显示,6430家互金平台中,正常运营的仅剩1021家。
当然了,所谓的结尾只是发展过程当中的尾声,并非互金行业的大结局,即使是那些存活下来的平台,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依然数不胜数,一个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时至今日,互金行业依然是一个烂摊子
12年的风风雨雨,似乎并没有让这个行业趋于稳定,幸存者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这其中,坏账和催收是最让人头疼的。
很久之前就有人表示,P2P只不过是让最傻的人借钱给信用最差的那群人。它是高利贷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和金融机构相比,P2P的效率极低,但利率却高的吓人。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P2P借贷的便利性,但这既没有解决投资者的风险,也没有减弱资产端的风险。也就是缺乏征信条件与有效风控,产生坏账并持续累计,于是很多平台又通过投标等方式,将不良债权转移给新的投资人,风险也随之一并转移。
负债端的失衡导致P2P平台只能寻求扩张,从而抵消坏账,但这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个恶性循环,所以很多P2P平台一旦降了规模,就只剩死路一条。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15年到2018年八大知名暴雷平台,造成的损失高达1300多亿元,涉及投资人近130万。
P2P火爆之时,曾有技术公司一年卖出上千套“P2P系统”,也有公司一年卖出几百套“现金贷”系统。这些系统给互金行业造成了多大的混乱,又导致多少家庭支离破碎,他们根本不关心,悲剧发生时,那些食皮寝肉的人只会潇洒离场。
暴力催收则是另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故事。
今年10月,51信用卡的黑天鹅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亿万催收行业的反思。10月21日晚间,杭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杭州公安”发布声明称,当日警方对51信用卡委托外包催收公司涉嫌寻衅滋事等犯罪行为开展调查。
催收是一个带有江湖色彩的行业,暴力、软暴力催收事件层出不穷。那些非银行机构,在寻找外包催收时,对流程的把关并不严格,不会要求催收公司提供注册资金、员工信息等,合作门槛也非常低。
于是出现了各种暴力和软暴力事件,老赖和催收,从某些角度来讲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各有各的缺点,也就造成了市场今天的畸形模样。
不断薅P2P平台羊毛,成为“撸口子”的人,早已笃定信念不还款,即使影响自己征信,那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于是催收人员选择用江湖手段去对付前者,比如获取信息,对其身边的亲朋好友轮番轰炸。
P2P平台对暴力催收并不反对,甚至催债机构一度可以拿到近5成的佣金,过程可以不择手段。截至今年年中,82家平台中,有13家网贷平台逾期率超过10%,其中12家网贷平台项目逾期率超过10%,1家平台项目逾期率高达100%,这是P2P行业催债需求的反馈。
总的来讲,就是由于法律资源匮乏,征信体系不完善以及金融基础不成熟,衍生出了种种畸形事件。
相比转型和逃离,科技+监管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国内互金行业散落一地,于是各大企业将目光瞄向国外市场。
2017年12月后,国家对现金贷的监管愈发严格,于是各大企业被逼得纷纷出逃,东南亚、印度这些国家,就成了很多企业的第一选择。他们试图抓住这些号称“五年前的中国”的市场。
但无可避免的,又一次一地鸡毛。印尼的现金贷行业经过两年的无序发展,今年年初出现了出租车司机无力还贷而自杀事件。随后印尼封杀了231家非法P2P借贷平台,截至8月份,印尼金融服务监管局关闭了826家无牌金融科技初创公司,其中包括大量中国出海的现金贷公司。
印尼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泰国、缅甸等国市场太小。试错后,人们将目光纷纷投向印度市场。根据印度的放贷模式可以算出这样一笔账:若初始资金为1000万,放贷一个月后利润可高达100万,仍属暴利。
目前在印度放贷的平台大概在30到50家,小米、顺为资本、梅花天使、分期乐等企业都有参与。小米近期在印度推出了金融业务,小米信贷可向用户提供70到1400美元不止的贷款服务。
印度的现金贷好像要和两年前的印尼一样,被中国人做火了,但谁又能保证,平台们不再重蹈覆辙呢?
相比国内,那些出海的金融企业要面临的问题更多:
但凡有一点疏漏,出海企业就可能满盘皆输,想做到完美,更是难上加难。
事实上,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出逃、开辟第二市场永远是治标不治本。相比于美国、日本等消费金融发展较长的国家,我们在监管、风控、征信方面要做的还有很多,企业们也需要做到这些才行:
首先是拥有稳定的业务模式
这一点大企业做的很好,阿里依托自身庞大的用户量进行数据采集,有淘宝和支付宝这样的高频支付场景,阿里可以掌握很多现有和潜在的信用分期和现金贷用户,从而开放花呗、借呗。
京东则是推出针对用户消费、借贷的白条和金条。接入征信系统后,风控方面也便于掌控和把握。
其次是安全健康的风控体系
金融行业当中,风控永远是核心词语。很多平台对服务的用户并不了解,用户获取贷款的门槛较低,导致市场上有很多撸贷款的黑户存在,进而引发暴力催收等等不良事件。
那么接入第三方征信公司,建立完善的风控系统,以此来筛选用户,就是降低坏账的唯一方式。由于监管的进一步加强,暴力催收等非法手段已经不再可取,那么降低风险就变成了重中之重。
最后是合理的资金存管
P2P资金存管经历了很多模式,比如银行直连模式、第三方支付存管、银行+第三方支付和银行全面存管等。但即使经历了这么多,每年因资金存管而出现问题的平台还是有很多。
目前的监管下,以银行为主体进行全方位监管的模式是最靠谱的,很多产品也应运而生,比如支付机构易宝支付的“银管通”。一方面可以帮助P2P平台接入银监会以及金融办认可的银行存管系统,另一方面也消除了个别人对资金擅自挪用的风险。
随着九成玩家的淘汰出局,随着监管的一步步加强,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应该配合着不断去完善,建立合规、安全的金融体系。
曾经的暴利、坏账、催收在未来将不会再有存在可能。那么面临即将到来的强监管,接受监管、完善自身,或许就会成为他们唯一的生存方式。
大家最近都爱看
每日一荐:过来让爸爸抱一个。。。结局大反转!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