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是看见,有心是发现!
《易经》的视点是人类童年的视点,初民们目光非常奇特,不是看,而是发现!一切都令他们啧啧称奇,一切都令他们刨根问底,一切都引得他们沸沸扬扬!
孔子初入太庙时,不停地发问,他的学生慎重记下这件事,于是我们知道圣人始终持有一颗赤子之心。可以设想:
假如伽利略对教堂的钟摆习以为常;
假如瓦特不去注意炉上那壶开水;
假如牛顿懒得理会落地的苹果;
假如魏格纳只是浏览一下世界地图;
假如龙马负图出于孟河,而伏羲却无动于衷;
假如神龟列文现于洛水,而大禹却一笑了之;
……
也许,大千世界会逊色许多!那么是偶然性在起作用吗?偏偏必然就藏在偶然之中,这些天才们大都有着一颗不惹尘埃的童心,才看见了常人视而不见的东西。
而我们只是在孩子们频频发问时,才悚然一惊,意识到我们虽然能够认识事物,却不再观察事物了,事物的名称让我们止步,我们认识书名,却懒得翻开书页了。
《易经》让人以返朴归真的心态,去重读世界,这视点当然是从“象”开始……
象,是《易经》独特的传达天道的方式。
象的说法很繁杂,起初滥觞于汉,后来又廖落于宋,一场讨论起起伏伏,持续了两千年,仍是百家争鸣,也堪称易学史上一奇了!
如果以简驭繁,也许能从糊涂中求点明白。
何为“象”?
《左传·僖公十五年》说:“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兹而后有数。”
《易·系辞下》说:“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唐代孔颖达(公元574——648年)疏“谓卦为万物象者,法像万物,犹若乾卦之象法象于天也。”
《韩非子·解老》说:“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从横面看,象可分为:本象、物象、事象。
(1)本象
阴、阳爻象
两仪象
四象象
八卦象
六十四卦象
《朱子语类·卷六十六》说:“象,谓卦画,系本卦自有之象。”
(2)物象
近取诸身之象
远取诸物之象
卦衍之象
(3)事象
“盖其所谓象者,皆是假此众人共晓之物,以形容此事之理,使人知所取舍而巳。”(《朱子语类·卷六十七》)
从纵面看,象可分为:现象、意象、法象。
(1)现象
为人所感知的表象,如“天垂象”、“在天成象”、“仰观象于天”、“见乃谓之象”等。
(2)意象
为意会、印象、想象之意,如“设卦观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君子居则观其象”,以及“失得之象”、“忧虞之象”、“进退之象”、“昼夜之象”等。
(3)法象
为效法、象征、取象比类意思。《易·系辞》说“圣人有以见天
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以及“天垂象,圣人则之”、“象也者,像此者也”等。
尚象制器是古代科技推手!
古人提出“尚象制器”的说法,以六十四卦的形象、结构、功能所揭示出的自然性质,来构思设计,发明创造,找出特殊性中蕴含的普遍性。近人张承绪归纳为:
巽绳结离目为网罟,佃渔通田鱼,田谓坤二,巽为鱼,故结绳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巽为曲木,耒象,耒以运耜,艮手把耒入坤田,巽草倒上,故耒耨之利,盖取诸益。
离五在中,为日中,通井巽为市,坎水艮山,百货所出,否五之初,上下易位,震为交巽为退,故日中为市,交易而退,盖取诸噬嗑;
乾为衣,为治,坤为裳,故垂衣裳而治,盖取诸乾坤;
巽为长木象舟,艮为小木象楫,坎为通,艮手持楫,动舟于坎水,故舟楫之利,以济不通,盖取诸涣;
否乾为马,为远,坤为牛,为重,马待巽股跨,牛系物于艮背,初往上来,故服牛乘马,引重致远,盖取诸随;
艮为门,震反艮又为门,坎为暴客,艮手击震木于坤夜,故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艮为小木,称杵,坤为地,晋上之三,阙坤为臼,艮手持杵,出入臼中,故臼杵之利,盖取诸小过;
睽无妄五之二也,坎为弧,离为矢,无妄乾为威,五之二,故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巽为长木,反在上,为栋,乾为宇,在下,为下宇,故上栋下宇,盖取诸大壮;
巽木为棺,兑为口,乾人入处其中,外体又反巽,内棺外槨,厚于薪葬,故取诸大过;书以识言,契以认事,夬通剥,坤文为书,兑附决称契,故以书契代结绳,盖取诸夬。(《周易象理证》)
以上是所谓制器十三卦,事关养生送死,及防寇,防伪等社会生活的演化,这是人类刚要跨过自然之门时,得出的“与天地相似”的简略模型世界。根据孔子的观点,这是把“意象”或完美的上天理想,变为人类器物、习俗和制度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尝试。不过根据考古发现,一些器物远远早过《易经》成书年代:
弓箭28000年;
衣裳18000年;
宫室8000年;
舟楫7-8000年;
鱼网7000年;
耒相杵臼6-7000年;
文字6000年。
古代哲学家当然没有见到这些考古证据,他们只是在卦象与器物之间看到了共通之处,于是提出了“尚象制器”的思想,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兴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象在汉代过于繁杂,近乎滥觞,有所谓六日七分,七十二候,纳甲、爻辰、互体、半象、两象易、旁通、八宫卦、世应、飞伏、游魂、归魂等等,加上把卦爻弄出许多变化,牵涉更是广泛,几乎是想得什么象,就有什么象,以便比附和解说。
从孟喜、京房起,一直到虞翻,汉代的“取象说”达到了一个高峰。据统计,汉代虞翻所取的八卦逸象之多就令人吃惊:
乾象六十二
坤象八十二
震象五十
坎象四十六
艮象三十八
巽象二十
离象十九
兑象九
以上取象共达326种,变得纷纭繁琐,闻者不知所云,习者不知所从,筮者不知所取,真是一失足踏入孔明八卦阵,低头只觉飞砂走石,抬眼却见日月无光。
这时一位叫王弼的年轻人断然提出“得意忘象”的主张,史称“王弼扫象”。这在当时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可惜他年仅24岁便撒手西去。这位反潮流者尽管打倒了那么多学术权威,却没来得及竖立新的理论,仅仅留下一本充满道学气的《周易略例》;其余还有二三本与此无关的书,但已无人提起了。以后冷冷热热过了大约1000年,这个使命终于由朱熹、程颐等人完成,于是继汉代象数学派高峰之后,又形成了易学史上的另一个高峰——宋代理义学派的鼎盛!
中国文字起源于卦象!
相传明朝皇帝朱元璋,一次私访中见一农妇在门口喂猪,不由得停步注目,拈须微笑。随从以为“寡人有疾”,要上前搭讪,朱元璋笑道:“非也,这屋檐下一头猪,不正是个‘家’字嘛”。
文字类逸闻趣事实在太多,中国人饭后茶余的闲聊中,还在不断作着新的补充,这要归结于中国独特的象形文字。这些数以千计的方块汉字,组成了庞大的体系,沿着指事、象形两条路径发展起来,仰韶人刻划的表意符号发展为指事文字,而殷墟留下的甲骨文,则直接发展为象形文字,最后形成形义结合的注音文字。
如果从汉字文化切入易经,就会发现真面目平淡无奇,一如老僧日啖的白菜、豆腐、馒头、稀饭。
实实在在的说,卦象原本是上古文字,在成熟文字尚未出现之前,初民们用以表达他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体会。这套表意符号系统,经智者们的体验和实践,从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又推出384爻,并加以显隐、正倒、错综,弄出许多变化,在当时犹如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发明创造!
宋代杨诚斋《易传》云:“卦者,其名,画者,非卦,乃伏羲初制之字。”
“易”字从甲骨文、籀文、金文的演化。(甲骨文象形字为从一个容器中倒水到另一个容器中,表示变化。)
汉代《易纬·乾凿度》说得更为具体:“八卦乾,古文天字;坤古文地字;巽古文风字;艮古文山字;坎古文水字;离古文火字;震古文雷字;兑古文泽字。”(原卦象符号无法上传)
清人周太谷《周氏遗书·道原》说:“太初则以图、书,包牺则以卦画,轩辕则以书契,尧舜以言,文周以辞。”
草创时期一切就是这样简简单单,明明白白,如果作大跨度的横向比较,我们就会看见当时地球上几个文明初现的地区,也正在走着大致相同的路。
洞居人的粗劣图画,草创了文字基础,埃及文字最初也是图画,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被称为“圣图”,画在当地盛产的一种纸草上。第八王朝(前2173—2160年)时,圣书简化为祭司体,新王国时期出现字母,以后形成拼音字母。
尼罗河创造了埃及文明,与之同时出现的还有两河文明,这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它们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苏美尔人则创造了另一套文字系统,他们用一枝硬的尖笔,把文字写在泥板上,然后烤干,写出来的文字是楔形体,(cunei-form)这也是一种象形符号文字。
西方人发明拼音文字,是在克里特覆灭,埃及衰落之后,当时闪米特人一部分,定居在叙利亚沿岸,被称为腓尼基人,是罗马的主要竞争者,正是他们发明了“字母”,以及拼音系统。西方史学家认为这项发明的价值,远远胜过了所罗门王的全部财富!以后希腊人接受了这套系统,又传播开来。
1822年法国学者解读了埃及象形文字,此图形是国王托勒密五世的姓名,按埃及人习惯,国王名字要加圈饰。
(字母)这个词,是由希腊文头两个字母——ahpha和beta组合而成的。而beta,来源于楔形文字的闪米特文字,意思是房屋;而alpha,则源于alpha,意思是牛,也许最初是一个牛头形符号。这和中国的“家”字何其相似乃尔,人类初期对重要财产的看法,相去并不太远。这些字母最初源于某种图画或符号,以后变成一个音来使用,又和许多音结合起来,构成无数的词。当西方人走向拼音文字之时,中国人仍然发展着象形文字。
汉字在汉代曾试图拼音化!
象形汉字起源于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原始数字卦。卦者,挂也,上承结绳记事。郑玄《周易注》云:“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金文中“十”、“廿”、“卅”,分别为“?”、“?”、“?”(符号无法显示),正是结绳记数在汉字中的遗存。所以今人于省吾先生断言:“中国的古文字自纪数字开始,纪数字乃古文字中之原始字。”(《甲骨文字释林·释一至十六纪数字》)
六千多年前碎陶片上的汉字符号,西安半坡出土
按许慎《说文解字》归纳,汉字有六书之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前四种为造字之法,后二种为用字之法。许慎将这许许多多的汉字,概括为540部首,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创造,当然这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而不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前者是按照六书体系的,后者则给予摆脱。明代梅膺祚《字汇》又把部首减为214部,使之更为简便明了。汉字的字形也在逐步简化,日益向大众化靠拢,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致路线为:结绳——甲骨——金文——篆体——隶变——楷体——行草——简体。
中国人第一次见到拼音文字是在汉朝,这是随佛教而来的印度梵文字母,在讶异之余,儒家学者们受到了极大的启示,于是:
汉末出现反切;
南朝提出声律;
隋代流行切韵;
晚唐争论36字母;
北宋倡导等韵图;
……
不过,中国语言的单音节性(缺少语形变化),使它到了谐声阶段,便踟蹰不前了。
象形文字揭示了人类早期的残酷面目
汉字的另一条路则通向了巫文化的迷宫,少数祭司垄断了这套符号体系,用以表达天意。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文字都与宗教祭祀有关。殷虚和其它地方发现的甲骨文,也多是夏商王朝占卜记录。到周朝已经利用没有固定含义的符号作卜筮工具,以代替龟卜。另外,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原始文字,彝族毕摩的彝文,纳西族东巴的象形文都掌握在巫师手里。
中国文字与八卦为同一个来源,可以断言卦象即古文字,古文字即卦象。卦象与生俱有的简易、变易、不易的特点,非常适合在原始状态下表达天意,于是祭司们垄断了这套符号系统,搭起了一座“八卦鼎炉”,无论怎样闪转腾挪,都不离禁地半步。自我封闭的内循环体系,使卦象成为文字的活化石!这时,一位叫仓颉的人,则采集、整理了另一套符号表意系统。按照传说,这是个与众不同的奇人!鲁迅说:“我还见过一幅这位仓颉的画像,是生着四只眼睛的老头陀。可见要造文字,相貌先得出奇,我们这种只有两只眼睛的人,是不但本领不够,连相貌也不配的。”(《且介亭杂文》)当时天地震动,厉鬼夜哭,空中落粟。这幅景象用现代眼光看,可以理解为一场风暴,某处粮仓给卷了起来,正好落在仓颉家门口,让邻居们奇怪得不得了。当然史书上记载了不少这类怪事。
《汉书·五行志》载:“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阳湖陵雨血,广三尺,长五尺,大者如钱,小者如麻子。”
又载:“元帝永光二年八月,天雨草而叶相馂结,大如弹丸。平帝元始三年正月,天雨草,状如永光时。”
元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至正丙午年八月辛酉,上海县浦东俞店桥南,牧羊儿三四人闻头上恰恰有声,仰视之,流光中陨一鱼。……是日日晴无阴云,亦无雕鹳之类,是可怪也。日馉时,县市人哄然指流星自南投北,即此时也。”
中国人有天人合一的愿望,宁肯相信奇迹,却不喜欢平淡,所以造字便连带惊天地、泣鬼神的渲染,一块传了下来。其实晚上刮大风的声音,可以想象成许多鬼在哭泣,而满脸皱纹的老仓颉,眼袋突出,会误视为四目,只不过大家觉得这样说未免太扫兴了!仓颉采撷的这套表意符号,日久天长后,变得错杂参半,歧义百出,加上方言土语,如果不是老乡,则不知所云,很像造巴比伦塔时,上帝暗中做了手脚。
以“道”字为例,初文为?,即众衣形之分裂,而非?字。金文本象置人首于衣中之状,意极诡异尚未甚明,或有藏人首于衣中——杀人越货的奸盗之意?鼎铭中,似乎释为道路、盗贼……均可通。如所测藏首祭杀人之意不误,则道之本意与后世所谓道德之意大相径庭!
再举男、妇两字,亦可作为佐证。
男?,像用手撒微细的小状物,入田畦间之状。大约是用播种代表农田的技术性劳动,引申为赞美农艺者之称。初意未必专称男子,古文中明确显示性别为士、女,《诗》、《易》尚如此。后省略为?,失播种之形,许慎解作“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用力于田也。”变很确切的象形为会意。
妇?,?即帚,始即火焚女俘以为祭牲之意。后被认为从女,从帚,是干家务活之意。
象形文字源于生活实际,不啻是一幅幅真实的生活写照,这些简练生动的画幅,向我们揭露了人类早期的残酷历史!
“仓颉”辈出的年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说文·序》)然而这果实并不硕大,直到汉代司马相如之前,统一的文字仅仅三千三百字,实在是捉襟见肘,不够日常应付.
公元169年,大学者蔡邕以文字多谬,疑误后学,邀了一批同僚,奏求定正《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册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后汉书·蔡邕传》)
小篆体、秦李斯书现存泰山刻石隶书体东汉石刻行书体,东晋王羲之书
不料六百年后的南北朝,汉字又坠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这是个“仓颉”辈出的时代,随便一位村学究,都干过仓颉曾经干过的事。由于无法收拾局面,学者们只得承认这些俚俗文字,并出版了一批专著,以便规范。如《通俗文》、《小学篇》、《要用字苑》、《文字集略》等等。
唐太宗贞观七年(公元623年),颁布颜师古《五经定本》及《字样》于天下,出现所谓字样之学,号为“颜氏字样”。文字再次得到规范。
其实荀子的一番见解,倒是值得我们思忖:“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谊,异于约则谓之不谊,名无固定,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实名。”(《正名篇》)这原则是只要约定俗成,大家认可就行。
中国的怪现象之一,便是许多事一管就死,一活就乱。就在这“乱”与“死”之间,汉字蹒跚着向今天走来。
电影蒙太奇源于汉字结构
中国汉字与蒙太奇颇有相通之处。细细辨析两者,常让人恍然之余又觉欣然。奇怪的是,为何以前却无人拾荒?
蒙太奇原为法文建筑学术语,指结构及组合方法。电影界借用它,特指镜头组接方式。美国导演格里菲斯发现了它(1908年《黄金之迷》),但是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则将其发展为一门绝妙的艺术。他运用镜头进行不同的组合,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表现。前苏联导演库里肖夫(1899-1970年),做过一个著名的试验,他拍下电影演员莫兹尤辛毫无表情的面孔,然后与一盆热汤、一具女尸、一个微笑的婴儿的画面相对照,莫兹尤辛的面孔似乎逐渐轮流带有食欲、痛苦、柔情的色彩,这便是揭示画面内在辩证法的库里肖夫效应。
爱森斯坦说:“联接在一起的任何两段影片,都必然组合成一种新的表现,并作为一种新的质从这种并列中产生出来。”(《一个电影艺术家的思索》)
我们用蒙太奇的方法分析汉字,会发现老祖宗们早就运用自如了:
鲜,从鱼从羊,鱼肉、羊肉都很香,是上等佳肴;
美,从羊从大,大羊才有美感。
反映猎人时代的饮食文化和审美情趣。
我,从禾从戈,以戈护粮;
私,从禾从厶(鼻子象形),自指鼻子说这是我的。
反映原始公有制瓦解,农耕社会后的私有制。
武,从止,从戈,止戈为武;
取,从耳,从又,割耳领赏。
反映当时对战争的认识及战场实况。
除了构字以外,运用蒙太奇手法,汉字可以从字、词、句、段、篇,一层一层地组合,完整地表达很复杂的意思,文字的魅力绝不亚于一部出色影片。
爱森斯坦在他的著作《蒙太奇1938》中,分析了达·芬奇,普希金、莫泊桑和马雅可夫斯基作品中的一些例子,其实中国小说中,这样的例子同样俯首可拾。《聊斋志异》中有一个故事说:
几个浮浪弟子,硬拉狐仙同座饮酒,狐不善饮,以说典相代:“昔一大臣,出使红毛国,着狐腋冠,见国王。王见而异之,问:‘何皮毛,温厚乃尔?’大臣以狐对。王言:‘这物生平未曾得闻。狐字画何等?’使臣书空而奏曰:‘右边是一大瓜,左边是一小犬’。”
这可称悬念蒙太奇,恐怕爱森斯坦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这是中国独有的机智。
诗词里面同样反映了蒙太奇规律:
(对列)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李白)
(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暗示)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
(譬喻)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归。(杜甫)
蒙太奇揭示了隐蔽在事物、人或事件之间的关系,以致爱森斯坦充满自信地说:“对我来说,蒙太奇是赋予两个静态画面以运动(即思想)的手段。”他甚至宣布要拍摄马克思的《资本论》,因为他对自己的思维蒙太奇有着深刻的把握。
电影蒙太奇PK易经卦象
蒙太奇思维与《易经》思维都是“观物取象,取象比类,比类表意。所谓“两个片断的并列更是它们的积而不是和。”(爱森斯坦)
蒙太奇是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高度凝炼后,艺术地揭示内涵,表现给观众。如:
婚礼过程中,从开着的窗户看到一队送葬的行列,它象征将以两个配偶的悲惨死亡告终的这种结合的过错。
两位艺术家唱一支二重唱的情歌,而他们却互相仇视,倒是藏在布景后面的一对情人用上了充满热情的歌词。
爱森斯坦作品《战舰波将金号》蒙太奇经典片断:在哥萨克士兵走下敖德萨石阶时,特写镜头和远景镜头交替切换,以及节奏和画面结构,造成了强烈的紧张气氛。(1925年)
《易经》是从自然状态取卦,通过偶然中表现出来的必然,揭示内涵,指明事物发展的趋势。如:
宋代易学大师邵雍,见一位老人从东南方走来,脸有忧色,感到奇怪,占了一卦,老人属乾,为上卦,所在巽方为下卦,组合为天风姤卦,四爻动,《易经》姤卦九四爻辞说:“包无鱼,起凶。”爻辞不吉,就卦说,巽卦木为体,乾卦金克之;互卦中又出现了两个乾卦,全都是克体卦,没有生气,且在途中,应验必速。邵雍告诉老人:“你在五天之内,要小心出入,恐怕有大祸。”果然,五天之内,老人赴喜宴时,被鱼骨鲠死。
八卦之间的重组,产生六十四个全方位的模型,加上384爻的象征意义,因此它能以抽象性的特点,达到普适性的要求。这使它的孪生兄弟——中国汉字,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以研究卦象的方式,来研究汉字,战国时期便已有之,经过唐宋之际的泛滥,到明清时候更是穿凿附会,匪夷所思。
这是一门寻找“隐参数”的学问,同时也是一种可以信口开河的文字游戏!但是不管真假,都不乏风趣和机智。我们看看拆字先生是如何解释十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颠倒不自由(甲),凭空下玉钩(乙),两人却把一人休(丙),可意人儿,心不应口(丁),要成就,怎能勾(戊),巴不的一点上心头(己)。向平康将八字推(庚),求辜恩负义,露尾藏头(辛),任人丢(壬)。一发把弓鞋撇却,无心绣(癸)。
职业拆字先生的一套说词,可见小说《红楼梦》里的一个场景:
因为贾宝玉的玉丢了,贾府管家林之孝去大街上找摆摊测字的刘铁嘴,结果拈出一个“赏”字。刘铁嘴说:“丢了东西不是?‘赏’字上头一个‘小’字,下面是一个‘口’字,说明这件东西嘴里放得,必是珠子宝石。并且‘赏’字下面是一个‘贝’字,拆开不成一个‘见’字,可不是不见了!因为上头有个‘当’字,快到当铺里去找。‘赏’字加‘人’字,就成了‘偿’字,只要找到当铺就有人,有了人便赎了来,可不是偿还了吗?”
这是一种不断变换视点的自由联想,好像电影导演不断切入各种特写镜头,强调他对剧情理解后的表现。
上世纪初,一个叫C·A·斯密士(1864-1959年)的英国摄影师,发现摄影机的视点可以自由变换,这使电影界立刻获得了无边的“法力”,犹如阿拉丁得到神灯。
如果他见到中国的《易经》,一定会有一种如逢知己的感觉,因为《易经》体现的正是全方位视点。西洋油画从一开始就只有一个透视关系,而中国画则不受此限,不论是董源写江南山,还是米芾写南齐山,你看那重重山、叠叠水、层层树,个个人,无不悉悉可见。尺幅之间,便山前山后看得仔细,便得着个大千世界。这就是不定位置的散点透视法,这种方法直接从《易经》而来。除了这种观像的视点外,一般像都有着自己外在的规定性。戏剧中,生、旦、净、末、丑,被各自的脸谱规定,以脸谱像作为角色识别标志。封建官场中,一至九品,以服色为规定,层次井然,不得僭越。
像与像之间出现组合,便会产生一种新的含意,孔乙己穿长衫,而站着喝酒,这是两种像的组合,透出丰富的内涵信息,一般人都可解读。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有各种像在组合,有多深的功力,便能解读到多深的程度,这可称蒙太奇,亦可称断卦,那么卦像预测又有什么可神秘的呢?又何为迷信呢!
莱布尼茨像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年),终身都在希望创制一种普适的符号语言,不是拼音而是表意,他称之为“人类思想字母表”。正在他苦苦探索时,1703年4月1日他收到传教士鲍威特(J·——1730年)从中国寄来的两张图,一张是“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另一张是“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 and ),莱布尼茨从中发现了“逢二进一”的二进制原理,即000,001,010,011,100……;但却没有发现“逢一进二”的横向二进制进位原理,即2的0次方,2的1次方,2的2次方,2的3次方……前者是形式逻辑,后者是辨证逻辑。伟大的先哲亚里士多德使他怯懦了!他不敢超越这位智者而多走一步,这位发明计算机的先驱,尽管已经拿到了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却终于未能跨过门槛!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