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江山携手>《唐代》
中国是诗的国度,提起中国诗词,唐代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时代,那是诗词世界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唐代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思想的兼容并蓄,文化上的中外交流、政治上的海纳百川,为文学的发展准备了丰富的土壤。一百多年的开拓发展,也给文学带来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创造了被后代一再称道的盛唐气象。
同时,它也经历过安史之乱这样一场空前战祸,在士人面前展开了杀戮破坏、颠沛流离、灾难深重的生活。这样丰富的生活并不是每一个朝代都有的,它为文学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题材,扩大了诗人们的视野。
从文学发展自身说,唐文学的繁荣乃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魏晋南北朝时期,骈体文把散文美的形式推向极致,同时也暴露了它的弱点。诗歌的声律形式已具雏形,新的文体不断出现。这些都说明,魏晋南北朝文学已经为我国文学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做好了一定准备。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唐诗呼之欲出,唐朝人创造了诗歌这一文学表达方式。唐诗是天时地利人和造就的表现形式,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瑰宝,一座无法逾越的丰碑。
承前启后的初唐(618年-712年)
618年李渊称帝,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一个王朝的兴起意味着和过去的朝代说再见,但是历史可以说再见,文化却仍有藕断丝连的千丝万缕。初唐诗歌仍然深受过去诗风的影响。
初唐时期,五言诗占据主要地位。比较有名的上官体,受当时的社会风气影响,多是应制奉和、侍宴咏物之作,词藻华丽,绮错婉媚,歌功颂德,粉饰升平。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内容很贫乏。
以王勃为首的初唐四杰,虽然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也扩大了诗歌的表现范围,但是难免会有一些作品中杂糅着南朝时期绮迷香艳的齐梁之风,史称齐梁余风。不过,此时的诗歌已经形成了比较明显的规律,诗歌的格律在逐步完善,五七言律诗逐渐定型,近体诗已经较成熟了,绝句和律诗都在自己的康庄大道上策马奔腾。
到了唐高宗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诗人们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之下的雄杰之气。他们的诗则充满了刚健慷慨的博大情怀,他们是拉开唐诗大幕的人。陈子昂,他是首先立场鲜明的站出来反对齐梁诗风的初唐诗人,陈子昂提倡汉魏诗风,用复古作为革新的手段抵制浮糜。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首《登幽州台歌》让胸怀济天下苍生的大义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文人们无不感同身受,泪洒青衫。
缤纷璀璨的盛唐(712年-762年)
经过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一百多年的持续发展,在唐玄宗统治期间,唐朝的国力达到鼎盛,出现了第二个盛世局面,史称“开元盛世”。此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诗歌逐渐从宫廷台阁走向关山与塞漠,作者也从宫廷官吏扩大到一般寒士。
盛唐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感情饱满,基调高亢,“文质取半,风骚两挟”,形式完美,体裁皆备,风格明朗,技巧精纯.语言清丽,音律和谐。诗歌中洋溢着一种昂扬进取、积极振奋的时代气息,回荡着热烈奔放、乐观欢快的青春旋律。盛唐时期首先出现两大诗歌流派:
一是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多摩山范水,抒写闲情逸致,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也有旅途情景的叙述,也有田园农家的生活的反映。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极富诗情画意,宋代大文豪苏轼曾高度评价:“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从此,"诗中有画"就成了王维诗的定评。
二是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多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以及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抒发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也流露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格调高亢,雄浑悲壮,充满了山川奇气和爱国壮志。
两位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横空出世:
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作为盛唐文化孕育的天才诗人,李白的诗歌大多是在写安史之乱之前的,他的诗歌大都带有非常奇特的想象,随意拿出李白的一首诗歌读起来都显得空灵玄妙,似魂归天地,飘然无我。自信、狂傲、洒脱、浪漫,他的诗歌反映了那个时代昂扬的精神状态。
李白不仅再一次推动了乐府诗的发展,而且其绝句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相比来说杜甫,不仅歌颂祖国的壮丽河山,同时还以历史记录者的身份,将百姓的现实生活全都写在诗中。他们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雄视古今的“双子星座”。
风骨顿衰,崇尚疏旷澹然之美的中唐(762年--827年)
中唐前期的诗人大多生于开元盛世,又都经历了“安史之乱”,一方面,受到盛唐精神的感染和盛唐艺术的熏陶,诗歌中也会表现出对盛唐气象的继承;另一方面,时代的盛衰变化在他们心理上造成强烈的失落,热切的仕进欲望为消极避世的隐逸情怀所取代,回避现实、吟咏山水、称道隐逸,是诗坛的主要倾向。
除应酬唱和之作外,他们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琐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这种时代风尚和人生情趣又影响到他们的审美情趣。诗歌中开元、天宝盛世时的理想色彩、浪漫情调逐渐消退,艺术上追求冲淡平和,追求淡远韵味,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
这时候的诗歌主要有四大流派:
1、大历诗人:一种是汇集都城的才子,代表人物李端、卢纶、韩翀、司空曙等,多依附权门,多投赠酬唱之作。另一种是游历江南的逸士,以江南吴越为中心,代表人物韦应物、刘长卿、李嘉佑、戴叔伦等,多为流连山水、描写风月之作。色彩冷淡、落寞、感伤、萧瑟,题材狭窄、趋向收敛,没有个性,人情味浓。
2、韩孟诗派:代表人物韩愈、孟郊、贾岛、李贺,主张不平则鸣,崇尚雄奇怪异。比如孟郊的诗歌创作以苦吟著称,注重造语炼字,追求构思的奇特超常。李贺的诗歌创作意象虚幻荒诞,意象之间跳跃性很大,不拘常法,语言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
3、元白诗派:代表人物白居易、元稹。诗歌语言通俗浅白,能弘扬风雅传统,反映社会现实,发挥讽喻功能。
4、政治诗人:以柳宗元和刘禹锡为代表,诗歌主要清秀深沉,语言通畅自然,也有离乡去国的抑郁苦闷。整体清幽孤寂。
形式精美,渐趋柔靡的晚唐(827年--859年)
晚唐社会混乱,政局逐渐走向崩溃。诗坛一改中唐时期韩愈、白居易他们平易刚健质实的诗风,李贺的艳丽风调逐渐笼罩了整个诗坛。诗人们越致力于中唐时期作为韩门一派特征的字句雕琢,诗歌变得越来越难解。
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是一位大家,他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性地丰富了诗的抒情艺术。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朦胧婉曲之美。《无题》系列堪称典型,多数描写爱情,而又隐晦不明,读后令人莫名怅惘。
李商隐和杜牧一起,被称为晚唐的“李杜”,又与和他一样写作艳诗的温庭筠一起,并称为“温李”。
藩镇割据,王仙芝、黄巢起义等,使唐王朝的纲纪完全弛懈,在相继的动乱中,唐朝寿终正寝,在唐末这样的时期中,在现实性诗篇的创作方面,有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杜荀鹤等诗人,其中皮日休作了《正乐府》十首,被高度评价为继承了白居易新乐府的传统。
尾声
轰轰烈烈的唐朝,璀璨绚烂的唐诗,落下了帷幕,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文化永不停留,他将会以另一种方式永久保存并寻找迸发的时代,终有一天,生机盎然,后继有人。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