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有一位名医叫刘鸿恩(1821~1887年),字位卿,号春舫,河南人。他将自己行医的毕生经历与经验浓缩为一本医书,书名《医门八法》;他行医一生对一味中药情有独钟,并把自己视为这味中药的“知己”,药名为“乌梅”。 他在书中直言道:“予亦可为乌梅之知己也,即自号为知梅学究以自誉”。其创制的“独梅汤”治疗久泻久痢收效甚佳,后世医家扩大其功效主治,用独梅汤治疗胆结石和糖尿病腹泻亦收到很好的疗效。
独梅汤,顾名思义,就是只用一味乌梅为主药的汤剂,原书记载用量用法为“大乌梅五个(去骨)煎汤,白糖五钱为引冲服”,主治:噤口痢。痢而兼呕,饮食不能入腹,由阴亏血少,肝燥克脾者。即为泻痢日久导致阴津气血皆有损伤,上吐下泻。乌梅味酸,白糖味甘,酸甘化阴,又取乌梅“敛肝而舒胃气”之用(原书“宜诸药一概屏除,专服独梅汤以敛肝”、“惟独梅汤能舒胃气于独绝”)。
临床中有报道用独梅汤治疗胆结石获痊愈病例,方法为:乌梅一两, 加水500毫升, 煎至200毫升, 每次服20毫升,日三次空腹时服下,疗程为一个月 [1]。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升高而上升,与家族史有关,除此以外还有多种情况如妊娠、肥胖、低纤维高热量饮食结构、长时间禁食、某些药物如头孢曲松、降脂药、口服避孕药、快速体重丧失(>1.5kg/wk)、代谢综合征以及特殊疾病等均可导致胆结石发生。用独梅汤治疗胆结石,适用于结石较小、不合并复杂症状的轻症,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或右上腹部不定时出现阵发性痉挛性疼痛,可逐渐加剧并向右肩和背部放射,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寒颤,无黄疸等其他复杂症状,就诊时医生建议保守治疗者,可以试用独梅汤,或者用独梅汤作为辅助治疗。
根据独梅汤原方治疗泻痢日久,后世医家常用其治疗糖尿病腹泻。腹泻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属于非感染性腹泻,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理尚未明确,也没有对应的治疗方法。糖尿病腹泻多表现为顽固性腹泻,无明显腹痛、化验大便无细菌感染,但腹泻次数明显较多,最多可达每天20多次。甚至有些中老年人长期腹泻,一直以为是胃肠道有异常,但服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进行血糖检测才发现自己有糖尿病。此种情况可适当选用独梅汤加以调理,脾肾两亏型用独梅汤合四君子汤送服四神丸;中气不足、阴血亏损型,用独梅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调治,腹泻均可得到明显改善[2]。
乌梅性味酸温,为肝胆病常用药,刘氏谓“乌梅最能补肝,且能敛肝,功效甚大,凡肝经病证,用之皆效。”乌梅对于久泻久痢亦有特殊疗效,《本草纲目》中记载其能“敛肺涩肠,治咳,泻痢”,刘氏认为:“乌梅毫无邪性,可以多用,可以独用,可以与一切补剂并用”,故乌梅常作为止泻主药在临床中发挥作用。
本文仅作科普,处方用药请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参考文献:
[1] 郭仲和. 独梅汤治疗胆道结石[J]. 山东医刊,1966,06:47.
[2] 李力. 独梅汤加味辨治糖尿病虚证腹泻60例[J]. 辽宁中医杂志,2005,10:63-64.
(杏花岛作者孙学达,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在读)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