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李守力《周易密钥》第1

李守力《周易密钥》第1-17节:卦名与卦象的关系——以内卦艮为例(文:李守力)

2012年7月13日湖南益阳

2012年7月17日深圳12:12:11字数:2967

2013年6月3日21:30:19字数:3035

2014年5月22日16:17:14字数:3055

艮卦52——释“艮”字: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艮者顾也,从反见。顾为还视之义,引申为注视之义。艮亦为还视之义,引申为注视之义。”高亨训读有误。甲骨文左右反书无别,如“司母戊”即“后母戊”,“司”与“后”反书为一字。“见”字亦然,甲骨文“见”字下人形左右侧立皆有:

李守力《周易密钥》第1

艮,《说文》“很也。从匕目。匕目,犹目相匕,不相下也。”

段玉裁注:“很者,不听从也。一曰行难也,一曰止也,可兼三义。”

《释名》曰:“艮,限也。”艮、限古通用。

限字金文:

艮字古文,上部是一只夸张的大眼睛“目”,下部为侧立人身,眼睛注视着后背。《说文》艮“从匕目”之“匕”是侧立背向人形之讹。

“限”字会意:人遇阜(高大土丘)难行而止。

从“限”字古文看“艮”字本义:艮为背,艮为无见,艮为止,反观其身。

从艮卦看“艮”字古文:艮卦三至上互大离为大目,下艮为背,大眼睛加后背,与艮字古文象形完全吻合。

王弼深得艮字本义,注艮卦卦辞曰:

艮其背,目无患也。……背者,无见之物也。无见则自然静止,静止而无见,则“不获其身”矣。“相背”者,虽近而不相见,故“行其庭,不见其人”也。

15谦卦:

谦,楚简《周易》作[厂/兼/土],[厂/兼]通廉。厂,《说文》“山石之厓岩,人可居。象形。”艮为山石。

31咸卦:

咸,《说文》“从口从戌。”戌,十二地支之一,戌属相为狗,《说卦传》“艮为狗”。咸卦下艮为狗为戌,上兑为口,戌、口恰组成“咸”字,而咸本义为“感”,故传本《周易》用“咸”,于是咸卦卦义在象数与义理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十二属相在战国时期已经被广泛应用,春秋时期使用尚不普遍,商末周初已经形成。详见《周易密钥》“释《周易》中的‘虎、豹’兼论十二属相起源”)

33遯卦:

遯,《释文》又作“遁”。二者皆从辵,辵,即从彳从止。从辵的甲骨文往往只在字的底部加止字,从辵的金文的彳旁在字左侧,止在字底部。遯卦上乾下艮,艮为止,故遯、遁古文下从止。豚,从豕,乾借象坎,坎为豕。

39蹇卦:

蹇,上寒下足。上部寒属水,坎卦;下部足通止,为艮卦。上坎下艮,水山蹇卦。故“蹇”字符合蹇卦卦象。

(一)论坎为寒:

由于周室所藏《易象》秘笈不传于诸侯,故传本《说卦》的材料当来自《连山》《归藏》。传本《说卦传》并非属于《易象》。传本《说卦传》“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朱震《易丛说》、罗苹《路史注》引《归藏》“乾为天、为君、为父、为大赤、为辟、为卿、为马、为禾、为血卦。”严可均曰:“此盖《说卦》文,殷《易》先有,非始《十翼》。”

《周易》“尚中”,坎得乾之中,有“小乾卦”之象,乾为马,坎也为马,乾为首,则坎为“下首”,乾为“大赤”,则坎为“赤”。《归藏》乾为“血卦”,故坎亦为“血卦”。

另外,帛书《周易》乾作“键”,坎作“赣”;乾,健也,坎,陷也,险也。乾(键)、健、坎(赣)、险、陷上古音相近,古人传《易》主要依靠口耳相传,加上坎得乾之中,有“小乾卦”之象,故乾、坎之间有相混的可能。

《易》发展到《周易》、《易象》则以坎“为血卦、为寒、为冰”,“血”、“寒”、“冰”出现于《周易》卦爻辞都与坎卦有关,而与乾卦无关。

(二)论艮为足(走):

帛书《周易》蹇字下从走,甲骨文、金文止字、足字、走字皆是脚的象形。

“止”的陶文:

“步”的金文:

(上边两个图是足形,是止字和止的上下重叠步字,足见“足”通“止”)

《说文》“古文正从一足。足者亦止也。”

“此”字从止,是“跐”(cǐ)的本字。

“歨”字上止下止,古同“步”。

“歱”字古同“踵”。

“歧”字同“跂”。

“歫”字古同“距”。

“歵”字同“蹟”。

“企”字:《说文》“古文企从足。”

可见古文字“止”与“足”可互代。故艮为止为足。

然而《说卦传》也有“震为足”,何也?这要看八卦的基本属性,震为动,艮为止,“震为足”是取象行动时足先动,《说卦传》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

“艮为止”是取象人停止时足先停。震为动象,艮为静象。《周易》爻辞有“趾”,皆取自初爻在下之象。而“止”为停止之象,是艮卦。

《周易·说卦传》有先天卦、后天卦。艮卦,位东北,为足,先天震寄宿东北,故震代之以足,艮卦只有另代之以“手”。实际艮原本为“足”。

详见《周易密钥》:

[“蹇”的字理结构符合蹇卦卦象——兼论《易》的先天法则与后天法则]

53渐卦:

渐,《说文》“水。出丹阳黟南蛮中,东入海。”段玉裁注:“盖浙江者,崏江之委。渐江者,钱唐江源流之总称。二水古于山阴相合。故可统名之曰浙江。……按走部有[辵斬]字,训进也。今则皆用渐字而[辵斬]废矣。”渐,即钱塘江,俗称“之江”、“曲江”,“之”字金文、籀文从止,有曲折之象,故《彖》曰“渐,之进也”,之进,即曲折渐进也。

[辵斬],《说文·走部》jian4/zan4:“进也。从走斩声。藏监切。”[辵斬]是渐的古字,二者皆训“进”,[辵斬]、进,皆从辵,即从彳从止,彳在左侧,止在底部,而渐卦下艮为止,可见卦名与卦象的关系。

56旅卦:

旅,《说文》:“旅,军之五百人为旅。从[方人],从从。从,俱也。”旅字甲骨文象众人站在旗下,本义为军旅。《尔雅·释诂》:“旅,众也。”军旅众出则居无定所,故引申为行旅。《广雅·释诂四》:“旅,客也。”《尔雅·释宫》:“旅,途也。”

旅卦上离下艮,下卦主内,艮为止,为居家之象,如渐卦下艮乃夫家之象也;上卦主外,离为火,火炎上故上行,故旅卦有离家出行之象。李士鉁曰:“艮之止似馆舍,火之动似人行,逆旅有定,过客无定。”

又,离为日,艮为躔(从足,止为足,艮为止),躔为日之居所,日躔过宫十二次,每月一移居所,于象为“旅”。

又,孔颖达曰:“火在山上,逐草而行,势不久留,故为旅象。”

段玉裁《说文》注:“凡言羁旅。义取乎庐。庐,寄也。”旅字在上古时,还常被假借为“庐”。《诗经》中的“于时庐旅”,本当写为“于时庐庐”。因为“庐”有“寄居”之义,遂使“旅”亦有“寄居”之义。

庐为古之居所,旅之得音因庐:旅、庐,皆侯部来纽。日躔为“陆”,陆(觉部来纽)亦因庐得音,“陆”有西陆、东陆,星宿也,渐卦“鸿渐于陆”于此取义也。

金文旅字除了沿袭甲骨文写法外,还有一种写法是“旅”字加“辵”字,见于曾伯簋、伯其父簠、陈公子甗等铭文,战国包山竹简004、047,战国曾侯乙墓竹简、战国安昌玺存,特别是上博楚简《周易》的旅卦也是“旅”字加“辵”字。从西周到战国,“旅”字加“辵”字使用频率越来越大,盖是受了旅卦卦象的影响:旅卦上离为行、下艮为止,故旅字从辵[chuò],《说文》“辵,乍行乍止也,从彳从止。”上离为丽,引申为旌旗,故旅字从[方人];中爻互大坎为众(坤为众,后天借先天,故《左传·宣十二年》《国语·晋语》筮例有“坎为众”),旅字古文象众人站在旗下,旅,众也。

62小过卦:

小过卦上震下艮,過,从呙从辵。过字金文上呙下止。呙,金文作漩涡形,凡呙的孳乳字皆是漩涡引申义,如窝、锅、蜗、涡、祸等。金文呙字形似雷字,两字皆有旋转之形。雷,《说文》“本作靁。隂阳薄动靁雨生物者也。从雨畾声。象回转形。”《论衡·雷虚篇》谓西汉时“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此正是雷字金文。按震有盘旋之象,如屯卦初九为震主,其曰“磐桓”,即盘旋。小过卦下艮为止,故过字从止。

李守力《周易密钥》第1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