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是指西医所说的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水肿、蛋白尿、镜下血尿及高血压等。慢性肾炎属中医的“阴水”“虚劳”范畴。
中医把肾炎水肿分为阳水与阴水两类。阳水多由外邪侵袭引起,如扁桃体发炎等呼吸感染等引起急性肾炎,起病急,水肿多从头面开始,其后发展至四肢水肿,阳水为实证、热证,病根在肺与脾;而阴水是指慢性肾炎,起病缓,病程长可达数年、数十年之久,阴水属虚证、寒证,病根在肺、脾、肾三脏。肺为水之上源,人体内水液的运行要靠肺的通调,脾的运化,肾的蒸腾,若肺、脾、肾三脏功能障碍,则三焦、膀胱气化失司,开阖不利,造成小便短少,水液潴留,泛滥于肌肤形成水肿。中医认为肺为水之标,肾为水之本,脾为水之制。肺合皮毛,主一身之表,最易受外邪入侵,因此肾炎多从肺开始,然后累及脾、肾。发展为慢性肾炎后常迁延不愈。
慢性肾炎,临床中总是以脾肾阳虚为多,其他类型相对偏少。阳虚者,腰以下水肿为甚,按之凹陷不起,面色
白,乏力倦怠,形寒肢冷,腹胀纳呆,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以温补脾肾为重。用实脾饮与真武汤化裁:黄芪30g,白术20g,山药20g,附子10g,干姜10g,茯苓30g,泽泻20g,益母草30g。蛋白尿多时加菟丝子、芡实、山茱萸、金樱子;水肿不消加茯苓皮、大腹皮、车前子;血尿加石韦、淡豆豉、马鞭草;高血压加罗布麻、决明子、钩藤。
若见血压升高、头晕心悸、心烦不寐、口干咽燥、腰酸、遗精、舌质偏红、脉弦细等阴虚象,应该以滋养肝肾为主,可用杞菊地黄汤化裁:生地黄30g,山药20g,山茱萸15g,菊花10g,枸杞子15g,泽泻10g,牡丹皮15g,钩藤15g,女贞子10g,墨旱莲15g。
案例夏某,女,40岁,2005年11月7日初诊。十余年前曾得过肾炎,当时西医检查为“肾小球肾炎”,近10年来未复发。2005年国庆节过后就发现腿肿,按之凹陷,疲倦乏力,腹胀纳少,手足不温,因为过去得肾炎时服过激素药,现体态发胖。10月15日曾去医院检查,蛋白尿(+++),血压150/,西医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查: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质肥大,色淡苔白,脉沉迟。中医诊断:阳虚水肿。辨证:脾肾阳虚。治法:温阳利水。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化裁:炒白术30g,茯苓30g,泽泻20g,桂枝10g,附子10g,黄芪50g,猪苓20g,白芍20g,益母草50g,生姜15g,川牛膝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二诊:11月15日,水肿已消大半,血压140/,蛋白尿(++),自觉症状恢复良好。黄芪50g,炒白术30g,山药20g,芡实30g,茯苓30g,泽泻20g,桂枝10g,益母草30g,川牛膝15g,巴戟天15g,淫羊藿20g,菟丝子30g。又进6剂,腿肿已全消,蛋白尿(+),食欲增加,嘱少盐饮食。12月15日查蛋白尿阴性,肾炎水肿告愈。
体会急性肾炎,治愈较容易,唯慢性肾小球肾炎迁延不愈,很可能发展成肾衰竭,所以慢性肾炎一定要重视治疗。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虽然对慢性肾炎有一定控制作用,但严重的不良反应常给患者留下隐患。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是肺、脾、肾三脏整体治疗,无论近期、远期疗效都不弱于西药,这一点已为临床所证实。(陈胜威)
上一篇
肝气郁结之立法组方(一)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