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蝴蝶效应”,一张新闻照片也能改变世界,改变战争的进程

1968年2月2日,一张名为《阮玉鸾将军对越共上尉执行死刑》的照片迅速登上了美国各大新闻报纸的头版头条。照片中的主角只有两个人,一名南越军警和一位平民模样的男子,当时军警正在对男子执行枪决。这样一张“血腥暴力”的照片,很快就在美国炸开了锅,反战浪潮也一浪高过一浪。毫不夸张地说,这张照片直接点燃了美国的反战运动,也助推了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甚至也间接地改变了越战乃至整个冷战的进程。

“蝴蝶效应”,一张新闻照片也能改变世界,改变战争的进程

《阮玉鸾将军对越共上尉执行死刑》

拍摄这张照片的人叫艾迪·亚当斯,是美联社的一名战地记者,当时他正在南越西贡市报道春节攻势的有关消息。在采访过程中,他碰巧遇到了南越国家警察总长阮玉鸾处决越共上尉阮文林的一幕,于是画面就此定格。阮文林是北越方面潜入西贡市的间谍,负责执行策反和暴动任务。潜伏期间,阮文林曾计划策反南越警察,但是这一计划并未成功,为了报复他处决了南越警察及其家属共计34人,而这些人中很多都是阮玉鸾的下属。阮文林被捕后,承认这些“杰作”都是出自自己之手,并以此为荣,态度十分强硬。阮玉鸾和他的部下怒不可遏,阮玉鸾更是决定亲手处决阮文林,于是这便有了下属咬牙切齿,阮玉鸾神情决绝处决阮文林的画面。

美联社战地记者艾迪·亚当斯

“蝴蝶效应”,一张新闻照片也能改变世界,改变战争的进程

北越上尉阮文林被西贡军警抓获

亚当斯用照片记录下来了这一幕,并将它公布到了美国的媒体上,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张照片竟然成了南越军警未经审判枪毙疑似越共平民的“证据”。“谣言”一下子点燃了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大学生反战示威迅速蔓延到美国的各大城市。随着反战运动愈演愈烈,民众对越战的支持率也下滑到了37%。迫于形势,时任总统林登·约翰逊不得不在巴黎同越南举行和谈,提出越南战争越南化,并着手撤出美国部队。众所周知,美国媒体尤其喜欢“无中生有”,民众恐怕也早就习以为常,可为何这次的“谣言”能引发如此轩然大波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局势来分析了。

美国报纸刊登的相关报道

“蝴蝶效应”,一张新闻照片也能改变世界,改变战争的进程

反战运动

“蝴蝶效应”,一张新闻照片也能改变世界,改变战争的进程

越美巴黎和谈

自1965年越南战争扩大化以来,美军和北越军队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美国人想要阻止北越统一越南,并消灭南越境内的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当然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保证美国球冷战战略不受威胁。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美国根本不可能消灭北越政权,所以他们也只能确保南越政权不被打垮,于是美军很快就陷入了战争泥潭。

北越与南越

当时电视直播技术已经在美国普及,普通美国人也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介获得最新的战场消息,这导致很多真实的战场情况流露了出来。美国人原本认为美军是去帮助南越政权抵抗北越进攻的正义之师,但是他们从电视报纸上看到的景象却完全相反,原来美军在越南的所作所为并不光彩。1963年,广德和尚自焚事件让美国民众进一步认识到南越政权的残暴,于是厌战反战情绪开始在美国国内蔓延。1967年,纽约最先爆发了大规模反战游行,约30万人走上街头抗议美国参与越南战争。为了平息众怒,约翰逊总统承诺政府将与北约举行和谈,但是在背地里他却依然下令向越南增兵2万。消息一出,反战情绪进一步在美国蔓延,并开始波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蝴蝶效应”,一张新闻照片也能改变世界,改变战争的进程

越南战争

反战运动

1968年初,北越武元甲将军决定在春节期间对南越境内的美军和南越部队发动一场大规模攻势,这次攻势持续了一个多月,美军虽然以5000多人伤亡的代价击退了北越的进攻,但是自身的损失也不小,而且很多南越城市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春节攻势让美国人进一步意识到北越已不可能被消灭,于是这张照片便将之前积蓄的情绪彻底点燃。从1969年开始,反战运动愈演愈烈,随着美莱村惨案、展朋村惨案等一系列事件的曝光,美国国内的反战压力也越来越大。

“蝴蝶效应”,一张新闻照片也能改变世界,改变战争的进程

北越军队发动的春节攻势

“蝴蝶效应”,一张新闻照片也能改变世界,改变战争的进程

电影《阿甘正传》中反越战场景

“一个邪恶政权未经审判就枪毙了一名被怀疑是越共的平民,我们父亲、儿子和兄弟却还在帮助这个政权”,这让很多人感到迷茫、困惑。尽管在战场上美军没打过什么败仗,但是北越却没有任何要失败的迹象,这种种原因最终导致美国社会严重“撕裂”,进而爆发了规模庞大的反战运动。迫于国内压力,美国政府不得不仓皇逃出越南。越战后美国逐步放弃了大规模地面战争,转而开始研究新的作战理论,并开启了星球大战计划。一张小小的照片不仅改变了越战的历史,也间接改变了冷战的历史,这一点恐怕亚当斯也没有想到。

反战运动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