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印度公司,就是一个主要生意都在东印度的公司。当时世界上分两个印度,东印度就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印度,西印度就是加勒比海那附近。最有名的东印度公司要属 荷兰东印度公司了。
他们是最早经营香料贸易的,他们把香料从东南亚售卖到西欧。1594年,荷兰人组织了荷兰的第一次航海,289个人4条船去东印度群岛买香料,损失惨重,只回来了89个人3条船。但是他们获得了超高的利润。当时荷兰人一看利润这么高,就涌现出很多航海小公司。但是这么多小公司要面临竞争激烈、风险承受力差等问题。于是,1602年的时候,荷兰14家公司联合组成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VOC)是所有国家的东印度公司中,贸易量最大的,现代股份制公司的鼻祖,主要活跃于17、18世纪,荷兰也因东印度公司的出色贸易活动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它在本国荷兰没有总部,而依靠其在亚洲的贸易基地统筹亚洲海域内的贸易活动,本国设立公司分部,共同选出董事会,统领全局。
公司在亚洲海域沿岸很多地方设有商馆与要塞,值得一提的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唯一在日本建立过商馆的东印度公司,公司曾先后在日本的平户与长崎建立据点,作为对中国与东南亚贸易的跳板。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公司。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也是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荷兰东印度公司有很多国家层面的职能,比如可以向其他国家发动战争,可以和国家签条约,可以发行自己的货币,可以有自己的殖民地......荷兰东印度公司大约存续了200年。在1799年(?)的时候,荷英战争失败,国内损耗巨大。且法国大革命占领荷兰等原因,荷兰东印度公司就解散了。
此外,荷兰东印度公司曾在台湾建立了两个要塞,作为对中国贸易据点,17世纪中叶郑成功带着二万五千名士兵登陆台湾后,攻下了要塞,将荷兰东印度公司逐出台湾。荷兰东印度公司市值最高的时候,大约能达到7.9万亿美金,能顶现在七八个微软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EIC)成立最早,结束的最晚,总部位于伦敦,作为贸易公司活跃于17、18世纪的亚洲海域(主要据点有印度东南海岸的马德拉斯,西亚的阿巴斯港以及孟加拉地区)。18世纪末随着欧洲民族国家意识觉醒,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英国国内对自由贸易的呼吁。英国东印度公司这类垄断型企业逐渐势微,开始转变为英国政府殖民亚洲的先锋。公司在印度及孟加拉地区大量种植鸦片,输入中国,替代英国白银等作为交易中国茶的工具,并在英国政府的许可下挑起鸦片战争。
东印度公司的发展和英国王室有很大关系,英国王室通过东印度公司的发展使得自己获利,这是他们愿意给他们特许权利的原因。但公司逐渐从经济体向殖民体变化,反而使得他的成本开始增加,表面上的辉煌实际上是成本增加收入减少的过程。在国王势力衰落后,新的体系就自然看东印度公司不爽,最终导致了他反而一步步被剥夺了权利,最终崩溃。19世纪50年代结束一切活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另外,18世纪末美国独立革命伊始,点燃导火索的波士顿茶党事件(波士顿倾茶案)中,殖民地独立激进派山缪亚当斯等人袭击了三艘船,并将船上342箱茶叶倒入海中,这三艘船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只。
法国东印度公司成立较晚,较之上两家公司最大的特点是开创了国家直接经营东印度公司的先河(英国与荷兰都是拿到政府特许的民间经营),即法国国王政府直接任命公司负责人,因此它更接近于一个国营企业。法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据点主要有印度东南部科罗曼德尔海岸的本地治里,波斯的阿巴斯港等。公司在18世纪初与法国西印度公司(主要面向美洲新大陆)整合,成立新的东印度公司。之后在七年战争中由于英法两国的对立,两国不仅在欧洲与美洲殖民地,两国的东印度公司也在亚洲的印度与孟加拉地区等地展开激烈的对抗。由于是政府直接出资,18世纪末深陷法国大革命的法国政府没有经济能力保障公司的运营,公司最终走向衰亡。
英法荷三国东印度公司是影响力最大也最有名气的东印度公司。此外,北欧的丹麦和瑞典两国也拥有东印度公司,不过其规模与贸易量均无法与以上三国的东印度公司相提并论。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