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醒:
由于先天禀赋的个体差异,感染发病的原因多样,还有治疗过程的差异,身体损伤程度的不同,本文的病症调理方案只是一种思路和建议,如果实践后效果不显,需要请当地中医当面诊治,用药物来对症调理。
本文所述的经络易堵塞穴位可以点开
《路新宇:十二经络易堵塞穴位图文及疏通法(最新版本)》查找,按图索骥,人人都可以通过按揉这些穴位来调理内在脏器,为身体康复助力。
网上流传一句话,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人在退烧后还要准备接受七大酷刑的虐待:小刀割嗓子、水泥封鼻孔、无麻醉开颅、电钻眼珠子、闸刀剐腰子、喉咙吞宝剑、屁股坐榴莲。这是说,退烧后还可能有:咽痛、鼻塞、头痛、眼痛、腰痛、喉咙痛等,据患者反映,这类疼痛是剧痛级别,难以忍受。
康复期诸证与「后遗症」
说明身体尚未恢复
感染新冠病毒之后,经过三天的治疗,多数病人体温会恢复正常,虽然烧退了,其实在康复期里除了咽痛、鼻塞、身痛之外,身体还可能出现其他异常症状,有人甚至过很久嗅觉、味觉依旧丧失、身体整日疲乏,这类问题被称为「新冠后遗症」。
之所以将「新冠后遗症」加上引号,因为从中医的角度看,这是疾病还未治愈的表现。《黄帝内经·平人气象论》曰:「平人者,不病也。」正常人的身体怎么会有这类病态反应呢?中医的治疗思路是治生病中的「人」,将身体调节回正常状态,异常的痛苦才会消失。
根据临床一线医生的观察和网友们的提问,我整理了感染新冠后的多种继发表现:失眠、呕吐、肢体酸痛、头痛、眼眶痛、胸闷、心慌、鼻塞、痰多、咳嗽、味觉失灵、嗅觉失灵、食欲下降、耳鸣(耳痛)、腰酸痛、多汗、喑哑、怕冷、皮疹、月经异常、烧心、牙龈出血、吸气胸痛、头晕、口苦、恶心、鼻出血、排尿困难等。
根据病程发展和治疗过程,我们可以推断出这类症状累及的脏器。外邪首先侵袭肌表,中医认为膀胱经是机体第一道屏障,所以头痛、肢体疼痛、腰痛、臀部痛是膀胱经线路的问题,需要疏通膀胱经;肺主皮毛,外邪侵袭使肺脏受损,肺又开窍于鼻,所以皮肤问题(多汗、丘疹),咳喘、鼻塞、嗅觉失灵都与肺在受邪有关,而肺的功能下降,还有多汗、小便困难的问题,这个根据中医的脏腑功能很好理解。
根据《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外邪侵袭肌表是太阳经受邪,然后很快咽痛,这是邪气从肌表往少阳层面走了,进而去到阳明影响胃肠。影响少阳还会有口苦、一侧头痛、难受低热、一侧耳痛等。
外邪在肌表与机体争斗,往里走会干扰胃肠、脾胃系统,机体在抗争过程中消耗自身正气,导致内在气血不够,所以烧退后出现腹泻、胃口差、便秘、味觉缺失、身虚头晕、多汗。
在治疗过程中如果过分出汗,津液亏虚,会出现胸闷、心慌、心悸,有人还出现一过性耳鸣、耳聋,为何有耳朵问题?因为心与小肠是表里关系,小肠经的线路经过耳内,心液耗伤,出现小肠经气血不足,而产生耳朵问题。
大战之后,秩序紊乱,有人会出现失眠、月经失调的症状,要帮助身体恢复正常秩序。
有网络学员还反映有定时发作的痛苦,这是因为祖先观测到一天当中某一个时辰里对应的脏器功能最强,十二脏腑对应十二个时辰,如果本脏器有功能异常,在相应时间里会反映强烈为身体报警;
还有学员反映身体陈旧性疾病对应的脏器更难受,这不是病毒要攻击薄弱组织器官,是人体正气在抗邪外出的过程中耗损严重,过往薄弱的器官此时分配的气血能量会更少,因此以不适的信号向身体提醒。
康复期诸证与「后遗症」的调理思路
据目前的反馈,有的患者在康复期可能是一种痛苦,也有人多个症状并存。根据初期治疗之后出现的病痛,推断可能累及的脏腑。下面我简述一下调理思路,给出经络处方,通过疏通经络易堵塞穴位的方法来调理对应的脏腑,随时自我操作,为身体康复助力。
经络处方的设定原则:
一、根据中医的脏腑理论,判断病痛的累及脏器,疏通相应经络。
比如呼吸不畅,就要疏通肺经,如果胃部不适,就疏通胃经。
另外,可以参考《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篇、藏象篇的内容,对身体有整体认识,对中医脏腑功能有更多了解,有了这些知识,遇到具体问题就有思路了。比如食欲不好,要调理脾胃,脾主水谷运化;比如焦虑烦躁要调肝胆,因为肝调气机主疏泄;比如烧退汗后,排尿困难要调肺,因为肺主肃降……
要有拓展思路,例如肝主筋、肺主皮毛、脾主肉、肾主骨、心主血脉。皮肤问题如皮疹,要想到疏通肺经;肌肉酸痛,要疏通脾经;……。还有五脏的开窍理论,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和二阴,心开窍于舌或耳。鼻塞,肺经就是首选;口唇干裂,脾经要疏通……在《藏象篇》对脏腑功能还有很多讲解,建议自学,此处不一一赘述。
总之,借助祖先对脏腑功能的认识,我们会开阔思路,找到调理身体的「捷径」。
二、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
在局部发生的问题,看此处有哪条经络经过,再疏通相关经络。
对于上图问题,头部太阳穴分别是胆经、三焦经、小肠经的起止点,后脑勺是膀胱经线路,由于是病邪侵袭肌表后的关联症状,可以选择疏通膀胱经、胆经、三焦经、肺经(肺主皮毛)的易堵塞穴位。
这次病毒感染后常见的头痛、腰痛、臀部痛,完全是在膀胱经的线路上;对于咽喉部,五脏的经络都在这里经过,所以调理咽痛初期调肺经,之后就要调脾经、肾经、心经,如果因为大怒导致的喑哑就要疏通肝经了。
平时要多看经络图,很多问题可以借助这个思路自己调理。对于没有任何中医基础的朋友,可以点开
《收藏贴:十二经络肌表内脏联系图》,多看图,坚持在身体上比量,慢慢就熟练了。
三、遵循子午流注的天人相应规律
把「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的口诀背下来,按照太阳与月亮运行的关系,不论身处世界哪个地方,正午太阳在头顶的时候是「午时」,子夜时分是「子时」。用心观察,如果连续三天在同一时间段发生的相同症状,直接疏通相对应的经络。
比如子夜的定时咳嗽,可以疏通胆经;如果每天上午咳嗽,就疏通脾经;下午三点钟发生的头痛,就按揉膀胱经;晚上七点钟的心慌,要疏通心包经来配合……
下面给出的具体病症经络处方,我就是按照上面的原则来设定的,如果想了解更详细的经络处方设定原则,可以阅读《掌握经络处方原则,人人都可应用经络调理身体》(点击蓝字,即可阅读文章)
康复期后具体病痛的经络处方
经络是空间,是脏腑的延伸,我们在按揉经络易堵塞穴位的目的是通经络,当外在的经络气血运行畅通的时候,对应的脏腑功能就在恢复了,这就是疏通经络缓解病痛的逻辑。
每条经络易堵塞穴位每次按揉2分钟即可,每天按揉若干次,直至穴位处的痛感消失。孕妇和儿童按揉时力度要轻一点,请记住,疏通易堵塞穴位的最终目的是松解局部僵紧,在于多次按揉,不要暴力。
十二经络易堵塞穴位的具体位置点开《十二经络易堵塞穴位图文及疏通法》(点击蓝字,即可阅读文章)查找。
除了疏通经络来调节脏腑功能之外,还要在肺的募穴中府穴和肺俞穴上拔罐来排解余邪。
这两个穴位是肺与外界联通的通道,每次留罐15分钟,每天一次,持续拔几天。如果出泡,大泡挑破小泡不管,持续拔到鲜血出来或皮肤颜色恢复正常为止。(糖尿病患者可以操作,皮下垃圾干净后破损皮肤会自动结痂、小儿可以吮痧,青少年可以留罐时间短一些)
有了调理思路和方法,下面就针对30种常见症状制定经络处方。
肢体酸痛(背痛、臀痛、膝痛)
按揉疏通脾经、膀胱经、胆经的易堵塞穴位。每日睡前捏脊三遍。
头痛
头痛的调理要看部位,后头痛按揉膀胱经的易堵塞穴位;前额疼痛按揉胃经的易堵塞穴位;偏头痛按揉三焦经、胆经的易堵塞穴位。全头痛则上述经络都疏通。
眼眶痛
膀胱经的起点在眼角内侧,眼周也是胃经的线路,所以眼眶痛疏通膀胱经和胃经的易堵塞穴位。
腹泻
按揉大肠、脾经的易堵塞穴位,足底按摩肠道反射区。
胸闷
按揉心包经、肺经、胆经的易堵塞穴位。
呕吐
按揉胃经、大肠经、胆经的易堵塞穴位,心包经刮痧一次。
心慌、心悸
按揉心包经、胆经、心经的易堵塞穴位。
鼻塞
按揉肺经、大肠经的易堵塞穴位,如果无效点揉胃经颊车穴。
痰多
按揉脾经、胃经、胆经的易堵塞穴位。肺俞穴、中府穴拔罐。
痰黏
按揉胃经、脾经、三焦经的易堵塞穴位。
咳嗽
按揉肾经、脾经、肺经的易堵塞穴位,痰黏加三焦经的易堵塞穴位。
腰酸痛
按揉膀胱经、肾经的易堵塞穴位。
失眠
按揉肺经、肝经、胃经、胆经的易堵塞穴位。
食欲下降
按揉脾经、胃经、心包经的易堵塞穴位。
耳鸣(耳痛)
按揉胆经、三焦经、小肠经的易堵塞穴位。
多汗
按揉肺经、脾经、三焦经的易堵塞穴位。
排尿困难
按揉肺经、肾经、膀胱经的易堵塞穴位。
嗓子哑
按揉脾经、肾经、肺经的易堵塞穴位。
怕冷
按揉膀胱经、肺经、肾经的易堵塞穴位。
皮疹
按揉肺经、脾经、膀胱经的易堵塞穴位。
月经异常
按揉肾经、脾经、肝经、胆经的易堵塞穴位。
烧心
按揉胃经、心包经、肺经的易堵塞穴位。
牙龈出血
按揉大肠经、胃经、脾经的易堵塞穴位。
吸气胸痛
按揉肺经、脾经、肾经的易堵塞穴位。
头晕
按揉脾经、胆经、肝经的易堵塞穴位。
口苦
按揉肺经、胆经、肝经的易堵塞穴位
恶心
按揉肺经、胆经、胃经的易堵塞穴位。
鼻出血
按揉肺经、肝经、膀胱经的易堵塞穴位。
味觉失灵
按揉脾经、胃经、心包经的易堵塞穴位。
嗅觉失灵
按揉大肠经、肺经、胃经的易堵塞穴位。
备注:
1、日常保养中,在疏通经络的同时,还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做旋转脚踝、旋转手腕的小动作。每日将脚踝、手腕向内、向外和缓的旋转300次(非一次做完),这个动作可以恢复踝关节、腕关节的细小空间,促进肢体远端微循环,同时十二经络的「原穴」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所以实践这个动作时不仅手脚会温暖起来,还会调动原穴对内在的十二脏器有微微的搅动,长期坚持,效果惊人。
2、重要提醒,身体刚恢复,胃口一开,一定要清淡饮食几天,大战之后身体需要休养生息,待消化功能恢复后,再适度补益才是善待身体。
如果马上饮食大量牛奶、鸡蛋、大鱼大肉等食物,超出身体负荷难以吸收,反而成为身体负担,导致病情反复。相信身体的能力,它没有我们想象的脆弱。
作者 路新宇
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
中医养生文化学者 执业中医师
致力于中医科普工作,努力去除中医神秘化与神奇化色彩。
著有健康书籍:《徒手祛百病》《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季节养生,经络有道》《上班族身体保养指南》《小儿特效推拿》。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