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第十三卦:同人——天火同人 离下乾上
小编导读
同人卦位于否卦后,《序卦传》中说“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同人卦上卦乾天、下卦离火,天在上而火炎上,两者性同故而相亲和。同样是亲和,比卦是天子与诸侯(大禹统领万国)的关系,而同人是国与国(黄帝与炎帝)的统一,表达的是天下大同的思想。大同思想在礼记中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同人卦是由乾卦与离卦两个“卦异性同”之卦构成,故而表达对于真理与理想上追求的一致性。所以同人卦要阐述的思想是“类族辨物”,《系辞传》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论语》说“君子和而不同”,当明白求同存异的道理。因此既需要聚合族群,又要辨析众物之异。
周易古经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惟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13.1]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白话]
聚合人于广远之野,通达。适宜渡过大河,适宜君子守持正固。
[解读]
○同人卦下离上乾,天火同人卦。《序卦传》:“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
○野:极目而视,地与天连接之处。同人卦天下有日,太阳于地平线(原野)上升之象,比喻与人和同共济大事。
孔颖达《正义》:“同人,谓和同于人;野,是广远之处。借其‘野’名,喻其广远;言和同于人必须宽广无所不同,用心无私,处非近狭,远至于野,乃得亨通。”
○利涉大川:大川为大河,同人卦上乾为刚健,互体下巽为木舟,故适宜渡过大河。
○利君子贞:涉越险难,必须用心无私,光明磊落,不得为非行邪,故强调有利于君子者之固守正道。
○帛书《二三子》曰:
●卦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孔子曰:此言大德之好远也。所行□□□□□远,和同者众,以济大事,故曰[利涉大川]。●卦曰:同人于门,无咎。[孔子曰:此言]亓所同唯[亓门人]而已矣,小德也,[故曰‘无咎’●卦曰:同人于]宗,贞蔺。孔子曰:此言亓所同唯亓室人而已[矣],□□□□□□,故曰‘贞蔺’。”
○《淮南子·缪称训》:
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平乎准,直乎绳,圆乎规,方乎矩,包裹宇宙而无表里,洞同覆载而无所碍。是故体道者,不哀不乐,不喜不怒,其坐无虑,其寝无梦,物来而名,事来而应。主者,国之心,心治则百节皆安,心扰则百节皆乱。故其心治者,支体相遗也;其国治者,君臣相忘也。黄帝曰:“芒芒昧昧,从天之道,与之同气。”故至德者,言同略,事同指,上下一心,无岐道旁见者,遏障之于邪,开道之于善,而民乡方矣。故《易》曰:“同人于野,利涉大川”。
[13.2]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惟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白话]
彖传说:同人卦,柔爻得位得中与乾卦相应,所以为同人。同人卦卦辞说:“聚合人在野外,通达,适宜渡过大河”,这是因为乾卦刚健而行。文明而刚健,居中守正而相应,这是君子的正道。只有君子才能够通达天下的志向。
[解读]
○同人卦以六二爻为卦主,六二阴柔得位而居中,与上卦乾健之九五相应,故称为同人。而上卦乾之九五刚健得位居中与六二相应而行,故能“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
○同人卦下离火、上乾健,是象征文德光明而刚健。而六二、九五两爻,皆居中得正又相应,是能行君子之正道也。当同人之时,惟有德君子能以正道感通而聚合天下之志。故曰“利君子贞”。
[13.3]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白话]
象传说:天与火亲和,这是同人卦的象;君子由此悟知聚合族群,辨析众物。
[解读]
○同人卦上乾天、下离火,天在上而火炎上,其性同,天火两相亲和。与,亲也。
○《系辞传》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论语》说“君子和而不同”,当求同存异,故既聚合族群,又要辨析众物。
○柳诒徵《国史要义·史术第九》:
知类通达之术,源出于《易·同人》卦,《象》曰:君子以类族辨物。盖自庖牺仰观俯察,近取远取之余,乃画卦以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而一切政教,遂出于此。《系辞》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易》其吾国类书之祖乎?顾《乾》卦《文言》,已有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各以其类之说。《坤》卦《彖辞》又曰:牝马地类,行地无疆。西南得朋,东北丧朋。何卦何爻,不以类示象,而独于《同人》曰类族辨物者,以人类心同理同,精究之无不可通也。《易》之六十四卦象,言君子以者五十有三,先王八,后二,大人一。以者用也,用其术以应人事也。人之与人类也,而君子即大人为一类,小人为一类。小人只谋其一身一家,君子大人则必通其志于国家天下。故先王之道,仁义之统,将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而偷生浅知之属不之知也。
○《周易密钥·同人卦“类族辨物”与“夏数得天”》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证《大象传》与《连山易》的密切关系:
一、同人卦与燎祭(为何是天火同人,而不是火天同人?);二、同人卦与火历;三、同人卦与《夏令》;四、“夏数得天”与“周人尊夏”;五、上古历法蠡测。(出版中,预计16年初面世,感兴趣的朋友可百度搜索以上标题)
[13.4]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白话]
初九:在门外聚合人,没有责难。
象传说:在门外聚合人,又有谁责难呢?
[解读]
○同人初九,初爻变,离变艮,艮为门阙。故曰“同人于门”。
○初爻为士,二爻为大夫,三爻三公,四爻诸侯,五爻天子。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初爻士只能于门也。
[13.5]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白话]
六二:在宗族里聚合人,憾惜。
象传说:在宗族里聚合人,憾惜之道。
[解读]
○六二爻动,离变乾。二爻为大夫之家,上下同乾,乾为父,皆是父辈一家,故曰“同人于宗”。“同人于宗”是憾惜之道,不是大道。
“大同”与“小康”是孔子在《礼记·礼运》中最先提出的两种理想社会模式。孔子对“大同”社会阐述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对“小康”社会阐述为“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大同”社会是大道运行的社会,“小康”社会是礼教运行的社会。“同人于宗”充其量属于“小康”范畴,故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通过同人卦六二爻辞,我们看到文王、周公、孔子的最高理想是大同社会(道家),周朝建国分封了宋国、齐国等诸多异姓诸侯,这与周朝廷的《周易》同人卦的思想一致,而面对社会现实又不得不实行“尊尊、亲亲、贤贤”的礼教社会(儒家)。
○彖传谓六二爻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而爻辞则言吝。因为彖传论全卦静态,六二爻辞言乎变也。
[13.6]
九三:伏戎于莽,升高其陵,三岁不兴。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白话]
九三:潜伏兵戎于草莽之间,登上高陵眺望,三年不敢兴兵交战。
象传说:潜伏兵戎于草莽之间,因为与九五相敌。三年不敢兴兵交战,怎敢冒然行进?
[解读]
○下卦离为兵戈,戎也。九三为互体巽之中,巽为木,莽也。离伏巽下,故曰“伏戎于莽”。
○九三为巽之中,巽为高。九三爻动,离变艮卦,艮为山,陵也。故曰“升高其陵”。
○九三与上九无应,有强与六二和同,而与九五相争之象,而九五刚健居尊,非九三所能敌也,故虽经三年,亦不敢兴兵交战。
○三岁不兴:九三、九四两爻作梗,离间二五的关系,二五隔了两爻,即两周岁,三岁为虚数。
[13.7]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白话]
九四:登上城墙,不能进攻,吉祥。
象传说:登上城墙,理当不能进攻;其所以吉祥,是因为受困而能返回到正确的法则上。
[解读]
○墉:读yōng,城墙。九四位于互体巽卦之上,巽为高,引申为城墙,故曰“乘其墉”。
○九四阳爻失位,下与初九不应,九四和九三争相亲和于六二,四三二组成巽卦,有盘据高墙进攻之象,但是九四阳居阴位,有能退之象,知过能改,故而获得吉祥。
[13.8]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白话]
九五:聚合众人,先是嚎啕大哭而后欢笑,大军胜利会合。
象传说:聚合众人,先是嚎啕大哭而后欢笑,是因为居于中位行为正直。大军会合,是说已经战胜了敌人。
[解读]
○号咷:又作嚎啕。九五阳刚中正,尊居君位,与六二同心相应。惟因九三,九四从中欲争同于六二而敌视之,故起初不能聚合而号咷悲痛。
○大师相遇:九五动,变卦离,下卦亦是离,离为戈兵,即军队,离离相会,大军会合,故曰“大师相遇”。先儒以天火同人卦伏象地水师卦,解“大师相遇”,非也。伏象义反,岂可再言师?
○《系辞传上·第八章》:“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孔子可谓把同人卦九五爻之义发挥到了极致!九五为阳,六二为阴,阳动阴静,故上卦九五变离,下卦静仍为离,离为火,《黄帝内经》“心为火”,故曰“二人同心”,《内经》“心主舌”,故曰“同心之言”。离卦与离卦因频率相同而发生共振,故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从秦简《归藏》到帛书《易》,上乾下离组合都是同人卦,可见圣人对同人卦的定位是如何的准确!
[13.9]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白话]
上九:聚合众人于郊外,没有悔恨。
象传说:聚合众人于郊外,志向未能实现。
[解读]
○上九居卦之终极,有处于荒郊境外之地,与九三不应,志向不能实现,惟可远于内争,故不觉得悔恨。
○同人卦上九“同人于郊,无悔”,告诫不要丧志。
郊、野二字意义不同,《尔雅·释地》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
同人卦卦辞“同人于野”,野,言广远,天地之间,大同之象也。“同人于郊”,郊是邑外,士君子隐居也。“惟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若独洁其身以为无悔,是丧志也。
上一篇
灰指甲外治经典良方
下一篇
稽古传话……也说曶鼎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