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彼时的秦王嬴政,为避免周末诸侯争霸、列s国纷争的局面,开创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中国历史上首次将国家所有权利集于一人之身,嬴政称其为皇帝制,他自己则自称始皇帝。
这就是秦始皇的由来。
然而,对于秦始皇个开创的皇帝制度,到底是不是所谓的封建制,却一直颇多争议——
一、历史书上说的“封建制”
历史书上说的封建制度,封建社会,是指地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的社会形态。
也就是说,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和农民的矛盾,秦之后历朝历代的激烈冲突也是地主和农民的冲突 。
然而,事实上,历史上的地主似乎很难过三代,而历次农民反的也多是“苛政”官府,甚至地主多是领导者(如项羽 、黄巢、方腊、卢俊义等)。这无疑是矛盾的。
二、所谓“封建”即“封土建邦”
封建制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存在了,而且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如大儒荀子所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端,这个时候有贤明的人出来告诉大家道理,这样的人会成长为君王长者”。
争端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发起有规模的斗争,这就产生了军队,出了有威望的人,听命于君长,这样就是诸侯,诸侯之间相互争斗的规模又扩大了,出现了更具威望的人,诸侯们都要听命于他,这就是方伯、连帅。斗争继续升级,更为强悍的人出现,让所有人都听命,这就是天子。
实际上 夏、商、周三代都是典型的“分封”“封建”,君王为天下共主,对有功之人进行分封,赐予国号、领地范围,以及各种可以使用并且表明身份的礼器等等。
这些被分封的人就是诸侯,实际上,他们在被分封的土地,拥有 等同于国家的权力,比如货币发行、拥有军队、官员任用等。
这对于“天子”而言,核心是分权,这也是其与帝制最根本的区别。
三 、“皇帝制”就是专制特点的帝制
秦始皇开创的“郡县制”,称之为“皇帝制”更为 贴切。
它首先是建立在“大一统”的基础上的。
“大一统"一词的正式提出,始见于《春秋公羊传》中的“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大"意为“尊大,“一"是元,“统"是始,“一统"就是元始。秦始皇的大一统,即自上而下地以一个最高权力为中心来进行政治范围的集中统一。
在这个“大一统”的国土上,有且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皇帝,而他任命的各级郡县官员都是完全为其服务的,不能有任何自我意识。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中央集权、一人专制、独裁。这毫无疑问,是典型的帝制。
因此,从秦始皇起至清灭亡,中国并非封建,而是帝制。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