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有 6000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我把我们生命中,需要耗费时间去做的事情,按照长期反馈和短期反馈,分成四大类。我的目标是什么?我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比起这个理想的状态,现在的我还有哪些差距?
如果可以弥补掉这些差距,我跟现在相比会有什么不同?
试着去想象那个理想的自己,并将它跟现在这个不够完美的自己对比,通过这种对比,来赋予自己不断前进和行动的动力。
一洗完澡出来就读2页书;
一洗漱完毕就做第二天的工作计划;
早上一起床就听5分钟新闻;
为了签约反复跟客户沟通、磨合、确认;
工作中机械重复、没有价值的部分;
项目推进过程中各种冗长、低效的会议;
为了人情来往而不得不为之的迎来送往、交际应酬……
我这样做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还有没有别的方式可以达到?
比如:需要跟客户和执行团队来来回回反复沟通,那能否换个方式,大家坐在一起,一次性把问题讲清楚、解决掉?
价值性活动:集中精力去做,为自己设定目标、寻求心流效应。
成长性活动:把它跟价值性活动捆绑起来,通过愿景和最小化步骤提供动力;
填充性活动:尽量限制时间,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探索;
规范性活动:寻求替代方式,明了「我之为我」,跳出圈层规范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