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伤寒论条文是如何与针灸结合的?| 第8期读书会答疑实录


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今天《单玉堂伤寒论针灸配穴》第8期读书会正式结营啦!经过了17天的学习,同学们都收获满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本次结营会也为读书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下面一起来看回顾一下这些天的学习。


回顾总结

各位亲爱的同学们,感谢青竹为我们搭建一个共同学习的平台,让我们进行了17天的读书学习,17天内我们学习了,15个读书音频,15个读书笔记,2次答疑,一次期末测试,共193人参加我们读书会,一起学习《单玉堂伤寒论针灸配穴》。

这一条条数据的背后是同学们的付出,与此同时也是知识的收获。17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很多同学坚持下来了,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中途离场,我相信坚持下来的你一定会收获多多! 每一期的读书会都会给我不一样的感动,有的同学忙于准备执业医师考试,但也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习;还有很多熬夜加班的医务工作者,不忘充实自己;还有很多高校学子,上网课的同时还在坚持读书学习!为你们点赞! 每次点评时看到努力的大家,我都会从心底发出感叹:你们是最优秀的!请大家为自己鼓掌!为坚持到今天的各位同学鼓掌! 在这15天中,同学们的打卡都非常用心,很多同学不仅语音打卡,并配上了工整的手写以及详细的学习笔记,特别认真又特别有毅力,真是令人敬佩!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学员优秀打卡,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回顾答疑 此次读书会也邀请到了刘鸣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惑,同学们认真好学,相信大家一定是收获多多!现在将答疑内容总结出来供大家学习。 1.问:八法主客是什么意思?尤其主客是什么意思?何为主何为客? 答:八法是指“灵龟八法”。此法是按日、择时开穴治病针法的一种,又称“奇经纳卦法”。该法所用腧穴是十二正经中联络奇经八脉的重要腧穴,共计八穴,按上下相配分四组,每组为上下各一:内关-公孙,外关-足临泣,列缺-照海,后溪-申脉。使用时,应事先推算开穴时辰,治病先取开穴,后取相配腧穴,开穴为主,配穴为客。 2.问:81页血证用交信、郄门之意,阴跷之郄与厥阴心包之郄有何关联? 答:交信为阴跷脉郄穴,足少阴肾经从此穴交会到脾经三阴交穴,脾属土,五德主信,故名交信。所交之穴三阴交为肝脾肾交会穴,一穴统治三经。肝藏血,脾统血,具有调肝脾,畅血脉之功(从宋太子,徐文伯赌孕妇胎儿性别,针三阴交,合谷而胎落可以悟出此穴活血)。肾经循行下腹前正中线旁,亦是“血室”所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郄门为手厥阴郄穴,在前臂两筋之间,两筋似两扇门板,穴在其中,故曰郄门。《针灸甲乙经》谓此穴宁心安神,清热凉血,热入血室,如见鬼状,不正该用此穴吗? 3.问(107)条,有“频泻四关以达外”,此句什么意思? 答:四关指合谷太冲二穴,上下左右各一,故称四关,少阳误治,枢机不利,邪不外达,用合谷太冲疏邪外出。合谷,合指合聚、汇合,肉之大会为谷,取穴时拇食二指并拢,虎口肌肉隆起如山谷而得名,与太冲相配,具有开窍醒神,清泄阳明,疏风镇痛之功。 4. 问:(87)条,“按照腧穴起止点针之”是什么意思?是起止顺序针穴,还是选起止点穴位?是选其一而针之,还是其二,或者多个? 答:此是疮疡的针刺治疗。对疮疡的治疗,我概括为:疮在起点针止点,疡在止点刺起点,若是病在经脉中(指中段),还需同取首尾端。 5. 问:什么是八法主客相应?例如:外关与足临泣相配。 答:八法主客相应是指“灵龟八法”针刺,可参第一条问答。如推算某时辰开穴外关,先针外关则为主,如需配足临泣,足临泣为“客”,应称“应”。 6. 问:一些名词:灵龟八法?
答:灵龟八法属于时间治疗学范畴,已有悠久历史。理论深奥,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明。如果只讲应用,则比较简单,可以购郑魁山《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或郑士钢《实用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手册》。前者有推算盘,后者有六十日开穴列表,很方便查找开穴。还有一个《中医五运六气》公众号,更方便使用。 7. 问:补泻具体操作手法? 答:决定针刺补泻的因素有: 1.患病机体的反应状态。 2. 腧穴的特性。 3.针刺手法。针与药不同,补的作用迟缓而小,通常急性病、实证用针,慢性病、虚证用灸,虽有各种补泻手法,真正要补,还是用药更好一些。具体的操作应用可以参考针灸学专著。 8.问:在取穴时对同区域或同经穴功能类似时如何抉择??怎样看待针药并用?怎样看待穴性? 这个内容太广泛了。简答如下: ①取穴时先辨证察经,确定病位后,还须沿经循按,以压痛最明显的部位、穴位为首选。 ②古人一针二灸三汤药,针灸使用方便迅速,可以治疗许多疾病,如能用针、灸,可以先用针灸。但针灸也有一定局限性,如能针药并用,集内、外治于一身,是最好不过了。具体应用要掌握一个原则:扬长避短,疗效优先。 ③腧穴有一个基本特性:位于末梢的偏泻,多用于急性、热证,肘膝附近腧穴多可治吐泻……。虽然如此,但更多的是传递一种信息,用神经反射理论(反射弧)去理解,似乎更易使人理解,针刺传递信息,让人自我调整,间接起到补泻作用,故前人曾谓:“针不难泻实而难以补虚,一遇尪羸,非饮之甘药不可,是针之补,不如药之长”。 9.问:八法相配是什么? 答:八法相配是灵龟八法用穴规律:内关配公孙,主治心、胸、胃病。外关配足临泣,治目外眦、耳后、颊、颈(侧)、胁部疾病及寒热往来证、少阳病。后溪申脉相配,治目内眦、颈(后)、耳病和发热恶寒证及太阳病。列缺配照海,主治肺、胸中、咽部疾病及声嘶、肺肾阴虚病。择时开穴应用即可。 10. 问:开穴顺序是否是书中写的穴位前后顺序? 答:开穴,通常是指子午流注纳子法,纳甲法,灵龟八法,养子时刻注穴法,飞腾八法等一类按时开穴针刺的方法,每日时辰不同,所开腧穴不同,无前后顺序。 11. 问:怎样运用书本知识到临床? 答:中医博大精深,易学难精。书本知识是基础,由书本知识到临床正确应用,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这个过程大约需要探索多年甚至一生,绝非一蹴而就。中医学是在理论指导下的经验医学,首先要下苦功夫研究理论,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的实践,检验,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多向同道学习,多看前人的医案,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勤于思考,勇于实践,逐渐积累经验。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让我们共勉:莫嫌天涯海角远,但肯摇鞭有到时。 12. 问:处方用药与针灸取穴循的法则还是有异,如同用一方证而取穴各异? 答:《伤寒论》处方用药与针灸的理论体系不同,更重要的是一个内治,另一个外治。例如吴茱萸汤方证:如用汤药,无论“食谷欲呕”,“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还是“干呕,吐涎沫,头痛”,审其病因,虽然症状不尽相同,但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的病机是相同的,故均可用吴茱萸汤温胃散寒,暖肝蠲饮治疗。
针灸则非,它首先是刺激穴位,在经络的传导作用下,“告诉”人体一个信息,由人自我调整,并非直接有温肝胃,化浊阴的作用,特别是此患者可能表现为呕吐,彼患者表现为头痛,如果不知变通,机械地使用一个固定成方,疗效肯定要打折扣。所以,应根据基本原则,适当调整穴位。如377条……头痛者,应根据此方证巅顶头痛加用百会穴。而在309条,患者表现为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偏重于中焦虚寒时,又用中脘、足三里(宜用灸法)。245条患者表现为食谷欲呕,为中阳不足,冲脉逆乱,故用公孙通调冲脉,配内关以治呕,若用百会,足三里疗效则会逊色许多。 13.问:115条,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为什么说“去芍药以避阴,不致阳虚而助水邪上犯”? 答:《神农本草经》谓:“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此药阴柔敛肝,误治“亡阳,……”为心阳大伤,胸阳不振,故去此阴柔之药,凡胸中阳气不振、不足而胸满、闷者,仲师皆去芍药。胸阳不足,阴寒之邪最易上犯,即浊阴上乘阳位。去芍药,独留桂枝姜草辛甘化阳,心阳复则自能主持神明,惊狂,卧起不安必愈。所加龙、牡重镇以安神。虽加一味苦寒蜀漆(单老所说),大队温性药中则寒性不彰,而在《神农本草经》中谓,“蜀漆,味辛平,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癥坚痞结,积聚邪气,蛊毒鬼疰”。并未言蜀漆苦寒,辛可散可行,故有消除阴寒凝聚之功。 14.问:补泻手法上,紧按慢提为补,紧提慢按为泻,徐入疾岀为补,疾入徐出为泻,感觉是矛盾的。怎样理解? 答:针刺补泻效果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 人体的功能状态。针刺具有双相良性调节作用,人体呈虚证时,针刺所传递的信息可以调节人体功能,使其对所需物质吸收、利用增加,从而达到“补”的作用。泻是减少对所需物质的吸收并释放、排出多余的物质和能量。 2. 腧穴特性。某些腧穴有强壮作用,故称“补”。如关元,气海,命门,膏肓,五脏背俞,足三里。某些腧穴偏于泻实,故称“泻”。如十二井穴,人中,十宣,委中等。 3. 针刺手法。针刺补泻手法有一定的补泻作用。手法可分为单式补泻手法和复式补泻手法二大类。在提插补泻中,重插轻提为补,反之为泻;在疾徐补泻中,徐入疾出为补,反之为泻。看似矛盾,其实不然,疾徐补泻的要点是泻法出针缓慢(徐出),摇大针孔,边摇边岀,不扪(闭)针孔,从而使邪气外泄,补法是岀针快(疾出),针直入直出,不摇不摆,针出速按针孔,以防气泄。虽然说法如此,但针具只是一根不绣钢丝(古有金、银、竹、骨针),本身不具备补养作用,而且每个人的掌握标准不一样,缺少量化标准,甲医认为是疾、重,乙医可能感觉是徐、轻,所以,不必拘泥,因为针刺具有双相作用,“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只要取准腧穴、得气(甚至无得气感),均可有效。 15.问:胃家,指二肠。难道不包括胃吗? 答:《伤寒论》所谓“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此“胃”指大小肠,现代所说的“胃”,在《伤寒论》中称“心下”。《伤寒论》之“胃”与现代的胃不是同一概念。根据如下:
1. 《新修伤寒论研究大辞典》(傅延龄主编)P73指出:“心下,指胃脘部位。柯琴曰:心下者,胃口也。钱潢:心下者,腹之上,心之下,中焦之所属,胃脘之部分也。较之于胸,则位稍卑而为阴矣。 2.《伤寒论》中描述“心下”的症状有:心下支结(柴胡桂枝汤证),心下急(大柴胡汤证),心下逆满(苓桂术甘汤证),心下悸(桂枝甘草汤证,真武汤证,小柴胡汤证,茯苓甘草汤证),心下硬(小承气汤证,刺大椎、肺俞、肝俞法),心下硬满(有法无方),心下痞(病机有四:1.误下。2.无形邪热壅滞。3.饮邪内停。4.膀胱气化不利,水气内停),心下痞硬,心下痛,心下满,心下满微痛,心下濡等。此处所说多是现代的“胃”。在众多的“心下”病证中很少用攻下法,即使用小承气亦是行气除胀为主。 阳明病本证中,最常用的是清,下二法,下法是病在大肠的治法,“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高校教材《伤寒论讲义》(五版,主编李培生,副主编刘渡舟)解“攻之”:此处是指泻下而言。阳明病用清法可以包括胃,用下法的病位则主要是小肠大肠,在胃不可攻下,胃家实,如指邪热实证,可能包括胃,但积滞之“实”,主要是二肠积滞。 综上所述:《伤寒论》中所称之“胃”,与现代所讲解剖之“胃”不是同一概念,主要指二肠,部分病症可能涉及现代的“胃”。凡适用攻下法者之“胃”,是指二肠而言。 16.问:大部分选穴都是以五输穴为主,有些乱,比较难理解。 答:五输穴是特定穴中的一组,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腧穴,自四肢末梢向上(肘膝关节方向为上)排列,依次为井、荥、输、经、合穴。手经不过肘,足经不过膝,阴经各有五穴,阳经增加一个原穴,阴经以输穴代原穴,称“以输代原”。十二正经共有六十六穴”。这六十六穴极为常用、重要,故《医学入门》谓: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此六十六穴是子午流注针灸的基础。自井穴开始,按照“阳井金,阴井木”的顺序用五行相生依次排列五穴,例如:手太阴肺经,属阴经,其井穴(少商)五行属性为木,荥穴(鱼际)为火,输穴(太渊)为土,经穴(经渠)为金,合穴(尺泽)属水。肺属金,土生金,金生水,故太渊称为本经“母穴”,尺泽称为本经“子穴”,经渠穴属金,肺属金,故称“本穴”。按照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肺经(脏)虚证针太渊,肺经(脏)实证针尺泽。其余诸经依此类推。 子午流注针灸理论很深奥,初学者可以看郑魁山先生所撰《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一书,该书附有“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临床应用盘”,先知道何时开(针)何穴,便于应用,有一定基础后可再看金代阎明广《子午流注针经》或现代陈述堂编著的《子午流注说奥》(单玉堂,王雪苔,程莘农审阅)。 同时本期读书会还有三位优秀学员,他们打卡满15天,并且期末考试位居前三名,我们也为他们准备了奖励,那就是可以免费参加下一期读书会哟! 常见问题解答 下面统一说明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 1. 我还差几天才打完还可以继续打卡吗? 到今天我们的社群服务就结束了,但是大家还可以继续按自己的进度打卡。 2.课程的有效期到什么时间? 我们的训练营有效期为1年,里面的音频、打卡、考试在1年内都可以使用,但还是建议大家尽快学习,不要轻易放弃。一旦放弃,再重新开始就难了! 还有一个好消息!万众期待的新一期读书会也很快就要上线了哦!请大家耐心等待,在下一期开始前我们会有相关推文,请持续关注青竹医社公众号。
希望大家能继续读书学习,传承中医文化!期待我们的再次相遇,期待大家的共同进步。我们下期读书会再见!

▼御用客服

整理/布丁排版/ 布丁校对/青竹学术部 本文由青竹医社原创出品,转载文章,请联系客服(微信号:jppnm123)进行授权转载。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