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修故宫的人”李永革:干了一辈子总觉得没干够!丨对话时间

本期嘉宾:李永革

故宫博物院古建修缮中心原主任、

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成员

李永革,故宫博物院古建修缮中心原主任、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成员,在古建筑研究领域工作了一辈子。 新中国成立之后故宫的三次大修开启,包括武英殿试点工程、太和殿挑顶大修工程、慈宁宫落架大修工程、建福宫复建工程等重大项目,他是参与者,也是这一系列工程的负责人。一直干到退休。 他认为,中国的建筑文化从来没有割裂,它总是在不断的总结、修复、生发中发展着,翻腾着,让人们记住历史的样子,也更加尊重我们的文化。


中房报记者 马琳丨北京报道
“干了一辈子,总觉得没干够!”说这话时,李永革望向了远方。 1975年,李永革进入故宫接触中国古建筑修缮,当时仅19岁。起初,进入古建筑领域做木匠只是为了谋生;李永革没有想到,越做越觉得这个行当博大精深。他也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故宫第三代木匠。 在故宫,新中国成立之后故宫的三次大修开启,包括武英殿试点工程、太和殿挑顶大修工程、慈宁宫落架大修工程、建福宫复建工程等重大项目,他是参与者,也是这一系列工程的负责人。一直干到退休。 李永革,被称为“修故宫的人”,他是故宫博物院古建修缮中心原主任、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成员,在古建筑研究领域工作了一辈子。 李永革在戴季秋、赵崇茂两位木匠师傅手下干过活儿,学了不少本事和规矩。戴季秋、赵崇茂两位师傅是古建营造行里的名人。 在故宫修复古建筑时,他经常爬到屋顶,希望能够看穿尘封已久的瓦片,解读斑驳脱落的彩绘,与古代匠人们直接对话。 2015年12月,李永革从故宫退休。他在那里转了40年,修了40年。退休后,李永革依然忙碌在一线,推动古建筑建造之法传承工作。现在,李永革更多的关注新一代的古建筑修复技术传承人,希望年轻人可以扎进这一领域,也希望社会给予这一领域的传承人更多尊重与重视,“通过自己的双手修缮了很多东西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很有成就感。” 师傅赵崇茂退休时塞给李永革一张纸条:勿要一得自矜,浅尝辄止。这几个字李永革至今记得清清楚楚。 9月中旬,北京,惠新西街的小奥林匹克公园,在一处仿建的古亭里,李永革再次回想起了过往,一砖一瓦,故宫大红墙内的博大精深,以及永远也追寻不完的历史建筑。
━━━━ “修缮中我们要保护好这些'历史’”

2006年初,故宫太和殿在建成300多年后开始了第一次大修,这项浩大的工程持续了两年半,一些早已不为人知的古建筑技艺在这次大修中被揭开了神秘面纱。

故宫太和殿大修是李永革主持修缮过的最重要的工程之一。

“从康熙34年到2006年,太和殿有300多年的历史跨越,没有修缮过。300年了,上面的琉璃瓦都掉了色,但它所传达出的历史信息却在久久回荡,在修缮中我们要保护好这些'历史’。”李永革说。

大红的宫墙里,工人们开始了劳作。

“太和殿的修缮最难的有两处。”李永革回忆道,一是保护,二是追求古法营造。

原本,专家一致认为太和殿是全国最高等级建筑,屋面苫背肯定也得是最高规制的——铅背做法。

“和想象中不同,这里采用的工艺反而是最简单的。”李永革曾在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说,屋顶使用的工艺让所有工作人员大吃一惊。是“苫背”做法。

苫背算是瓦作中的一个环节,相当于给木建筑涂防水层。老师傅有句口诀:“三浆三压,就是上三遍石灰浆,再压上三遍。”但这也得看天儿,遇上晴天,干得快,三浆三压硬度就能符合要求,要是赶上阴天下雨,说不定六浆六压才算完事儿。

虽说建筑修好后,苫背就被瓦遮住,瞅不见了。可这是要劲儿的工序,甚至决定着古建筑的寿命。如果苫背做得不够瓷实,很容易出现尿檐(水从屋檐下漏出来)。古建筑是木结构,就怕水,稍有不慎沤了就等着糟,最后就剩下塌。

此后,工作人员首先在望板上铺桐油灰,之后涂上2-4厘米薄灰背,再上纯白灰,如此而已。所以此次修缮也保留了原有做法。这样既减轻了屋顶重量,工艺所产生的功效与最复杂做法也能保持一致。

为了使原材料尽可能“原汁原味”,工作人员仔细检测了桐油灰的含量,几经试验,最大限度地复原出了康熙年间的配比标准。

彩画绘制是太和殿维修工程的重点,下架彩画又是重中之重。施工前李永革带着同事们多次到现场勘查并与老照片对比,发现太和殿外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绘制的彩画的纹饰随意,与历史原貌不相符,而太和殿内檐仍完好地保留着清中早期的面貌,因此需要重做外檐彩画,重现历史风貌。“但为了保证重做彩画的原真性,我们采用了一种名为'套起’的方法进行绘制。套起是基本没有创造的,与复制的意义相似。太和殿外檐彩画大部分是根据内檐相应位置木构件上彩画的拓片起的谱子。”


2006年,进入实施阶段的故宫太和殿保护维修工程。


工人在木架间穿梭忙碌,搭木、瓦瓦、上漆、彩绘,往复不断,2008年7月,经过两年修缮,太和殿大修正式完工。

后期,故宫古建筑在营造、维修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形制严格的宫殿建筑施工技艺,这套技艺是中国上千年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与总结。

建福宫花园是李永革参与主修的故宫另一个重点建筑。

毁于1923年一场火灾的故宫建福宫花园,于2000年 5月31日正式动工复建。建福宫花园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位于故宫西北,因此也称“西花园”,是融我国南北两大造园风格为一体的艺术杰作。

复建工程包括建福宫花园及建福宫后半部分建筑,占地面积3850平方米,复建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

时任故宫古建修缮中心主任李永革介绍:“这是民国以来,紫禁城内首次开展大规模复建工程。”

复建时,力求达到“原真性”,所有建筑均是要求依照历史一比一比例复原。因存档资料过少,他们找了同一时期建筑,一一捕捉上面的元素展开工作。

难度最大的是寻找同样的材料。“复建工程重要环节是坚持使用传统材料和坚持传统工艺技术。费尽周折也要找到传统材料,坚持使用原材质,利用传统工具,反映原工艺。”李永革说。

据李永革介绍,这些小石子系兴建花园时购于北京房山,为了寻找一模一样的石子,工作人员从北京开始,一路寻到江苏,历时一年半才找到了能够复原路面的小石子。本次复建中,园内须弥座和台阶所使用的石料均来自北京房山石窝,与紫禁城1407年营建时使用的石料开采自同一个石窝。

为了寻找花园中一处俗称“虎皮墙”院墙的石头,工作人员花了一年半时间。

为了运回符合条件的太湖石,李永革曾奔波2000多公里,4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他去山东挑选过琉璃瓦。

“复建前,建福宫花园只剩下8成多基座,复建按照'原真性’宗旨,园内11个殿座严格按照史料所表述位置,一点也没有改变。”李永革说。

最终,经过复建,建福宫花园大小11个殿座不仅从外观与历史同时期情况一致,而且也做到内在的榫卯比例式样与历史同时期情况一致,充分反映了乾隆早期工艺特点。


━━━━ 择一事,终一生

故宫博物院古建修缮中心原主任、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成员李永革。中房报记者刘洋/摄


在这几十年古建筑修缮工作当中,李永革总觉得没有做够。

1975年,李永革进入故宫、进入木工组学徒,少不经事的他在学习中知道了身边这些大师傅各各身怀绝技,有从事雕刻的,古建修复的,有从事桌椅板凳,碰到这些老师傅他暗暗高兴起来。他从最基本的画线、打样、接卯学起,比起其他工人李永革勤学好问、精益求精,对于所接触的工作有刨根问底的精神。虽然不是古建专业毕业,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特别喜欢琢磨建筑和工艺本身门道,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李永革说,修缮中国传统建筑、官式宫殿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作,它让我深刻了解了中国的博大历史、精深的建筑史,每一栋古建筑背后都有一个时期的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建筑特色,令人孜孜以求。

那些飞檐、大柱、窗棱,常常令李永革陶醉,使他更加的热爱这些凝固的“历史宝藏”,“中国的建筑文化从来没有割裂,它总是在不断的总结、修复、生发中发展着,翻腾着,让人们记住历史的样子,也更加尊重我们的文化。”

“现在还有些遗憾,有些手艺还是没有学到手学到位,但有些老师傅已经不在了,年轻时再努力些,再和老师傅们多淘点东西就好了。”李永革说。


工作中的李永革。受访者供图。

李永革认为,过往中国在建造方面走了很多弯路,一些建筑盲目套用罗马柱、体现哥特式风格,是与中国的文化不合适宜的,“我们还是应该要更多的发挥自有的建筑文化、元素,建好中国的建筑”。

他认为,了解中国工匠历史,我们会感觉到工匠把自己这一行看得非常神圣。没学这一行,就不了解规矩;不了解规矩,就进不了这个门槛,房子就盖不起来。因此,工匠们总要给自己这一行培育出一些文化和内容。木匠的规矩非常重要,过去,如果一个木匠因为不懂规矩把活做错了,口碑坏了,可能一辈子就毁了。

过去,每行每业都有师承制,建筑、戏曲、文物鉴定、铁匠、铜匠等,他们延续了中国各方面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断。李永革现在有30多个徒弟,他们分别来自浙江、江西、宁夏、北京等地。

“现在,国家重提工匠精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也会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李永革说。

目前,李永革仍活跃在推动古建筑技艺一线,与一些老工匠们在一起,聊活儿,推动古建筑之法传承。现在,他看到年轻的工匠出现会非常高兴,希望通过弘扬工匠精神、社会的认可,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成为技师,传承好中国建筑的建造技艺之法,传承好工匠精神。

“通过动手劳动是很光荣的事情。”李永革说。

责任编辑:马琳刘亚

审读:戴士潮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