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龙祥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北京 100700
本节共2706字,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4.张介宾《类经图翼》
继高武之后,明末张景岳又对腧穴主治进行了一次整理,虽然在整理过程中也有不少失误,但却开创了一种新的整理腧穴主治的模式。在张介宾之前,未出现过与宋代《证类本草》、明代《本草纲目》体例相同或相近的腧穴书。而《针灸图翼》腧穴卷所载腧穴主治正文多集自《针灸大成》、《针灸聚英》、《内经》,又广搜针灸治疗歌赋、《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相关的针灸方附于各穴主治下,所附之方以单穴、双穴方为主,因而针对性较强。这样不仅便于考察腧穴主治与临证取穴处方的相关性,而且便于及时地总结前人的针灸治疗经验,不断完善腧穴主治。由于针灸治疗歌赋多半是针灸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针灸临床发展水平,而且歌赋中的腧穴主治一般较单纯,有较强的针对性,不像从大的针灸方中归纳腧穴主治那样复杂。如果张介宾于腧穴正文也能仿《证类本草》之例,将《甲乙经》至《针灸大成》的腧穴内容删除重复,按年代次序类集于各穴下,并标明出典,则其文献价值将超过以往任何一部腧穴书,对于后世的影响也更大些。
从历史上腧穴主治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从汉代到北宋的腧穴主治总结,虽然由于种种人为的失误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结果的可靠性,但总的看来,所总结出的腧穴主治的实践含量较高,因而与针灸临床实践的相关程度也较高。这一方面是因为作为腧穴主治主流之源的《黄帝明堂经》的腧穴主治多直接来自各家针灸临床实践经验——针灸方,而且当时的针灸方以单穴方双穴方为主,从中归纳腧穴主治,有较强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这段时期,有大量直接来自临床实践的各家腧穴专书,为腧穴主治的再总结提供了丰富、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而宋以后,特别是明中期高武的腧穴总结工作,所依据的多是二次、三次、四次、五次等多次文献,本身的可靠程度就不高,加上整理方法及人为的失误等因素的影响,而使得整理结果的可靠度不高。文献每经过一次转换、改编,就多一次“失真”,经过从北宋至今近千年的演变,腧穴主治非但没有及时地从临床实践中汲取新的营养,而且出现了许多的失误,从而使得腧穴理论与针灸临床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为了说明这种“失真”的严重程度,下面看一个典型例子:
三阴交,在内踝上八寸骨下陷者中,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主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明堂经》)。
三阴交,在内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灸三壮。主足下热,胫疼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腹中热,苦寒膝内痛,心悲,气逆腹满,小便不利,厥气上及巅。脾病者,身重,苦饥,足痿不欲行,善掣,脚下痛,虚则腹胀腹鸣,溏泄,食饮不化,脾胃肌肉痛。此出《素问》(《外台》卷三十九)。
三阴交二穴,在内踝上八寸陷中。灸三壮。主膝内廉痛,小便不利,身重,足痿不能行也(《圣惠方》卷一百)。
三阴交二穴,在内踝上三寸骨下陷中。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交会。治痃癖,腹中寒,膝股内痛,气逆,小便不利,脾病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食不化,女子漏下不止。可灸三壮,针入三分(《铜人图经》)。
三阴交,内踝上三寸,骨下陷中。足太阴、少阴、厥阴之交会。《铜人》:针三分,灸三壮。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脾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食不化,痃癖,腹寒,膝内廉痛,小便不利,阴茎痛,足痿不能行,疝气,小便遗失。胆虚,食后吐水,梦遗失精,霍乱,手足逆冷,失欠颊车蹉开,张口不合,男子阴茎痛,元藏发动,脐下痛不可忍,小儿客忤,妇人临经行房羸瘦,瘕,漏血不止,月水不止,妊娠胎动,横生,产生恶露不行,去血过多,血崩晕,不省人事。如经脉闭塞不通,泻之立通;经脉虚耗不行者,补之,经脉益盛则通(《针灸聚英》)。
限于篇幅,没有将历代腧穴文献有关“三阴交”主治一一列出,然而就上列五种主要文献来看,其出入很大,这些差异几乎全系人为的失误所造成,其中《外台》较《明堂经》多出的二条主治,一条系误录“漏谷”主治,一条出自《素问·脏气法时论》,原文取穴为“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归入“三阴交”穴欠妥;《圣惠方》则完全沿袭了《外台》的错误;《铜人图经》多出的主治辑自《千金要方》;《针灸聚英》多出的主治一是从《资生经》所载《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针灸方中辑录,原方组穴多少不一,定位有“三寸”、“三寸五分”、“一夫”、“八寸”之分,不能简单地抄三阴交穴下;其妇人主治则从《针经摘英集》多首多穴方中辑录。
显然,古今文献“三阴交”穴下所记载的主治病症,有相当一部分不来源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这里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明堂经》中“三阴交”穴定于“内踝上八寸”,而自《铜人图经》之后该穴定于“内踝上三寸”(现行本《外台》虽作“内踝上三寸”,但该穴排于“漏谷”穴之后,可知《外台》原书也作“内踝上八寸”),那么宋以后所有腧穴书所载“三阴交”主治中就不能再包括《明堂经》的主治内容。
据我们的系统考察发现,古今腧穴文献中,类似上述“三阴交”的典型“失真”现象不胜枚举,研究结果详见笔者新著《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
研究腧穴主治,必须注意的是,历史上任何一次腧穴主治的总结都忽略了这样一个关键问题:即不同时代不同医家在腧穴定位上的差异。如前所述,不能不加鉴别地将历代文献中记载的所有“三阴交”主治皆汇于一处;又如《明堂经》所载之“犊鼻”穴已名存实亡,今天所谓“犊鼻”穴实相当于三国以后“膝目”(又作“膝眼”)穴的外膝眼穴,故今天若总结“犊鼻”穴主治,只能辑录古今文献中“外膝眼”及明末以后古籍中“犊鼻”穴主治。另一方面,将历代腧穴文献同一穴名(很可能部位不同)下主治简单地抄录在一起,或毫无规律地从各书所载腧穴主治中摘录合编成新的腧穴主治,这些处理方法都使得腧穴主治越来越复杂,失真的程度越来越大,与针灸临床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也给针灸腧穴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限制了针灸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应用。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腧穴主治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演变的,只有这样才能对古今文献记载的腧穴主治进行科学地评价,也才能正其误,补其缺,进而总结出近于临床实际的腧穴主治规律。根据这些规律不仅可以执简御繁,从而使得针灸腧穴易学易用,而且可以对于历代腧穴文献所记载的腧穴主治的可靠度作出基本的判定,同时还可以预测未知的腧穴主治。这就需要对古今腧穴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科学地总结,而且这样的总结不仅仅是单纯地从文献到文献的考证、归纳,还应当有严格的临床检验及实验分析;最后一点,这样的总结还需要有政府的直接参与,否则最后总结出来的结果难以成为国家标准——像中国药典一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针灸腧穴典》。
本文完结
歌诀
然是一寸六分,包含妙理;
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歧。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
——元∙窦汉卿,著.针经指南·针经标幽赋[M]//黄龙祥,主编.针灸名著集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370.
审核:李宝金 校排:石晓溪
二校:梁靖一 三校:肖楷楠
下一篇
北伐流民军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