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九千年前东北人的大迁徙如何改变欧亚大陆的历史?

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古时候东北地区生活的民众都是渔猎和游牧民族。辽河中下游虽然很早就有汉族耕种活动,也是战国、秦汉时期才开始将这里纳入统治,到了魏晋之后这里又成了游牧民族的天地,东胡、鲜卑、乌桓、扶余、奚、契丹、女真、蒙古、满族、朝鲜族无不在东北地区活动。在历史记录中,东北大多数时候都是化外之地。

然而上世纪的考古发现证明,起源于西辽河的红山文化对中华文明影响巨大,毫无疑问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东北的西辽河地区发现了国内最早的玉器文化、玉龙形象。早在9000年-7000年前的兴隆洼遗址的先民,已经开始了黍和粟(小米)的种植,使用玉器。7400-6400年前的赵宝沟遗址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的迹象,6000-5000年前的红山玉器文化深刻影响到了长江下游的凌家滩文化,而凌家滩文化又是良渚文化的源头之一。这和我们以往对东北地区历史的印象区别很大。

九千年前东北人的大迁徙如何改变欧亚大陆的历史?

根据学者竺可桢的相关研究,5000年以前的中国气候是非常温暖的,但是随着温度的逐步降低,红山文化开始衰落,当地族群逐渐开始增加畜牧业的比例,从纯粹的农耕文明在4000年前左右演变成了半农半牧。随着马匹的传入,在3000年前左右,游牧业已经成为西辽河的主要生产活动,农耕业已经成为辅助产业。

我们知道,5000年前左右,随着气候转冷开始衰落之后,相关族群除了南迁之外,其余人群去了哪里呢?他们是否影响到了后世的东胡、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族?因为没有文字记录,且东北地区人群迁徙复杂,进而影响到了相关人群农耕、游牧、渔猎等活动,而且历史上东北族群也有大规模南迁进入中原然后被汉化,所以关于红山文化的族群源头以及他们的迁徙活动有着非常多的未解之谜。甚至某些西方中心论的NC认为红山文化的族群是白种人,是商朝贵族的祖先,还好随着DNA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人类语言学的相关研究,东北史前时期族群的迁徙问题以及文明影响范围得到了充分的解答。

九千年前东北人的大迁徙如何改变欧亚大陆的历史?

汉族父系DNA单倍群比例

我们都知道汉族有大概8%的N系单倍群比例,而N系单倍群又广泛的分布于亚欧大陆,特别是靠近北极地区的原住民N系比例极高,最远处到达了北欧的瑞典地区。那么这些北极地区以渔猎为生的族群与中华文明有关系吗?答案是有的,因为红山文化族群确实以N系族群为主,且东北族群也都含有一定比例的N系族群,包括朝鲜人和日本人。

九千年前东北人的大迁徙如何改变欧亚大陆的历史?

然而N系单倍群的迁徙方向并非由北向南,更不是由西向东,而是由南向北,然后由北向西的迁徙。而且N系与汉族的O系同源,根据相关考古遗骸DNA的研究,大概在1.4万年前分化,进入东北和东西伯利亚,大概在10000年-8000年前开始向西迁徙,这时候正是东北西辽河农业的起源时期。

九千年前东北人的大迁徙如何改变欧亚大陆的历史? 九千年前东北人的大迁徙如何改变欧亚大陆的历史?

由此可见,不是雅利安人迁徙到了东北,而是东北族群迁徙到了欧洲。那么这些西迁的族群是否有留下文明的印记呢?此时农业已经出现,很可能他们的迁徙活动与当时的气候变化相关,大概在1万年前,末世冰期结束、冰雪融化,同一时期,猛犸象也因为气候转暖而开始消亡。

这批西迁的先民虽然没有留下文字和其他文明的遗存,但是他们留下了语言。科学家根据语言传承关系把人类语言分为了几大语系,语系下分语族,语族下分语种,语种下分方言。比如说汉藏语系包括汉语族、藏缅语族、苗瑶语族以及壮侗语族,共计约四百种语言。亚欧大陆主要存在三大语系,分别是印欧语系、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又称泛欧亚语系。这些语系的扩张都是伴随着人群的迁徙,毕竟人是语言的载体。汉藏语系的范围,正好与O1\O3系单倍群高度重合,相关研究证明藏族源于羌族,而羌族与现代汉族的共同祖先是生活在6000年前的古北方汉族。而印欧语系人群也都是R1a\R1b人群,与4000年前雅利安人在欧亚大陆扩张相关。

九千年前东北人的大迁徙如何改变欧亚大陆的历史?

阿尔泰语系即是泛欧亚语系,两百年前就已经有学者提出了这一语系的存在,主要分布在欧亚草原、土耳其、中亚、蒙古高原、中国东北、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由于分布范围广,且语言差异较大、族群成分复杂,相关学者一直找不到该语系的祖源,所以近代学者开始把该语系拆分为突厥语系、蒙古语系和通古斯语系。

本周,《自然》发表的一项多国科学家一同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泛欧亚语系(Transeurasian language family)——包括日语、韩语、通古斯语、蒙古语、突厥语——可能起源于约9000年前的中国,并在农业的发展下传播开来。这项研究帮助理清了欧亚东部语言史上一段重要时期。

九千年前东北人的大迁徙如何改变欧亚大陆的历史?

这一研究由多个国家不同学科的学者共同研究,他们通过结合历史语言学、古DNA研究和考古学这三门学科,发现泛欧亚语系可以追溯至约9000年前中国东北部辽河谷种植粟的古代农民。这些农民后来穿越了东北亚地区,泛欧亚语系也被带到了北面和西面的西伯利亚和草原,以及东面的韩国和日本。

九千年前东北人的大迁徙如何改变欧亚大陆的历史?

a 泛欧亚语系98种语言的现今地理分布。b泛欧亚语系各语言支系在新石器(红色)和青铜时代(绿色)的地理分布

此前西方学者一致认为该语族族群是由西方的游牧民族向东扩散而形成,时间在4000-3500年前。毫无疑问,该研究结果挑战了此前的“牧民假说”。之所以能够证明是西辽河地区的农业人口的迁徙形成了泛欧亚语系,一是近年来DNA技术的进步,以及取样样本的增加为科学家研究提供了更多数据。第二是中国考古学近百年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世界学者的认可。相关学者根据西辽河兴隆洼遗址农作遗存的启发,以及对各国255个考古遗存进行分类研究,再加上对泛欧亚语系各语族关于农业相关词汇的分析,学者们发现了很多相同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张海认为,这是一项真正意义上的文理交叉的研究。“尤其是把语言学和考古学用量化的方法表述,采用跟古DNA一样的分析方法,贝叶斯系统发生学方法,将语言学、考古学与古DNA链接起来,讨论一个关键性的科学问题。”

“(这项研究)为统一的泛欧亚语系的存在提供了计算语言学的证据支持,”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考古和人类学学院荣誉退休教授 Peter Bellwood 在随刊发布的论文述评中写道 。长期以来,关于泛欧亚语系的源头争议颇多,他认为这项研究对厘清争议作出了 “可喜的贡献”。

“这篇研究新产生了来自韩国日本琉球群岛新石器时代及以后的古基因组,这些基因组的发表填补了目前朝鲜半岛琉球群岛等地古DNA数据库的空白。” 德国马普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王轲通过邮件告诉《知识分子》。

“韩国很有意思,”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说,“相比日本,它很早的(基因组成)就已经不一样了,说明(东亚北部的)影响更早是在韩国,较晚的时候才到日本。”

九千年前东北人的大迁徙如何改变欧亚大陆的历史?

相关研究结果的发表,已经足以证明远古时期东北地区族群迁徙情况,气候的变化迫使西辽河的先民不但是现代汉族的祖源之一,亦是东北地区、蒙古高原、阿尔泰地区的各少数民族的祖源之一。

语言学方面,学者们收集了98种泛欧亚语言254个基本词汇概念的3193个同源集,并应用贝叶斯方法对泛欧亚语系各语支进行系统发育和定年分析,表明原始泛欧亚语系的起源时间为距今9100年,其分支语系-原始阿尔泰语(突厥语、蒙古语和通古斯语族的共同祖先)分化时间为距今6800年,蒙古-通古斯语的分化时间为距今4500年,日-韩语的分化时间为距今5450年。通过贝叶斯系统地理学统计对经典语言学方法,如词汇统计、多元化热点与文化重构等分析方法进行补充分析,推翻了原有关于泛欧亚语系起源于阿尔泰山,或黄河流域,或大兴安岭,或黑龙江流域的论断,将泛欧亚语系可能的起源中心追溯到了中国北方辽河流域新石器早期的农业人群中。

通过对朝鲜半岛古人类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朝鲜半岛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群在遗传上含有绝对比例的来自中国北方农业人群的遗传成分,并且在距今6000年前后,朝鲜半岛就与日本绳文人发生过不同比例的基因交流,又在随后的历史过程中,绳文人的祖先成分再次被中国北方农业人群所替代。通过分析日本九州的弥生时代农业人群的基因组,表明日本群岛绳纹文化向弥生文化的转变过程中不仅包含文化和农业技术的变革,同时也受到最终来自于中国北方农业人群的遗传输出。早前研究一直认为现代人经由台湾岛抵达琉球群岛南部,通过对宫古岛Nagabaka遗址人群进行基因组研究表明,琉球群岛南部史前居民可能起源于宫古北部的绳纹文化,而不是之前一直认为的起源于台湾或菲律宾。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