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几代人传下的刀伤药,你凭什么说不科学”,老偏方也要合理用

“我这刀伤药用了几辈人了,到你这怎么就不能用了?”,这种话我不是听过一次两次了,以前农村缺医少药,谁家有个管用的偏方必然是视若珍宝,尤其是一些急症方子,不光自家人用,十里八乡的乡亲都会来求药,也造福了不少家乡父老。

这些祖传的好方子,好法子自然有它们传下来的道理,但其中也有不少错误的认识和过时的做法,应该更科学地来处置。我们来列举常见的刀伤,烫伤,冻伤等等,来举个例子说一说。

刀伤

以桃花散为例。很多刀伤药都是一熟石灰为主要成分,熟石灰富含钙离子,能促进凝血;更重要的是熟石灰混合血浆后凝结,粘性极强又十分坚硬,类似古城墙“鸡蛋清加石灰”的配方,能把伤口完全封闭,既能止血又防止感染。

放在无法清创消毒缝合的年代,这种处理可以算是十分妥当,虽然还有破伤风的风险,也会留有明显疤痕,但比起几乎是百分百的伤口感染的风险,这都不算什么。但这种处置方法却给进一步清创造成很大障碍,不能很好地清创,也就不能进一步降低感染可能性。

如果不幸出现外伤,小伤口只需要直接按压伤口即可止血,伤口较大时可以采取近段绑止血带,或者按压相应的动脉波动点来止血,同时尽快到医院处置。千万不要往伤口上洒任何药物,以免污染伤口,加重清创难度。

烫伤

有的人家备有老鼠油,马油,狗油,蛋黄油之类的油剂,烫伤时会涂抹在伤口上,按老辈人的说法能起到止痛生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如果伤口较小,烫伤较浅,凉水降温后涂抹这些油剂的确能起到保护伤口,防止细菌侵入的作用。但自备的油剂储存时间太长,有可能已经被污染,所以还不如去药店购买新鲜无菌的油性药膏使用。

如果烫伤面积较大,深度太深,自己在家已经不可能处理得当,这时就不要涂抹任何药物或者酱油什么的,以免伤口染色导致医生误判,而应该冷水降温后直接去医院处置。

冻伤

故老相传冻伤后,用雪搓被冻伤的部位直到发热,千万不能烤火,否则冻伤的部位肌肉皮肤会烂脱。这话后半段是对的,前半段是错的。冻伤后的确不能烤火,但也不能用雪搓。

冻伤后局部皮肤颜色发暗,原因是血管因天气寒冷而痉挛,不再向体表提供血液和氧气,这时应该尽快让深层组织恢复正常温度,使血液供应正常;用雪搓只能继续降温,烤火辐射热会让体表升温,反而加重冻伤。

急性冻伤后,应该把冻伤的部位置于40-42度温水中,通过水的传导热来使身体恢复温度,整个过程不要按摩或者摩擦皮肤,以免皮肤出现破损。

入冬时手脚或者耳朵受冻,出现 轻微肿胀,受热时刺痒,这种情况可以用红外线烤灯或者艾灸冻伤处,然后涂上冻伤膏,注意保暖。

皮肤过敏

有次一女孩因面部化妆品过敏来诊所就诊,我观察只有轻微发热,皮肤微红,给女孩开出抗过敏药物,炉甘石洗剂后,叮嘱禁止涂抹其他任何物质,发热不适用凉开水湿敷。没想到三个小时不到女孩面部红肿着过来,一问才知道她回家后就听她父亲的话,用“凉丝丝”的牙膏涂抹了发热的面部。

以前我国的牙膏多含有酒精和薄荷,人们被蚊虫叮咬后涂上一点牙膏,能起到清凉止痒的作用。但薄荷给人的清凉感是一种错觉,并不是真的降低了皮肤温度,而且酒精和薄荷还有透皮作用,让皮肤上附着的致敏物质能更顺利的进入体内,所以这女孩涂上牙膏后很快出现面部 肿胀灼热,不得已只能输液治疗。

伤口感染

皮肤上有点擦伤之类的小外伤,有人会建议“把阿莫西林/头孢胶囊扣开撒在伤口上消消炎好得快”,这种做法非常不好,不仅不会让伤口愈合的更快,反而还可能给人带来生命危险或者其他伤害。

皮肤破损后,组织液或者血液从伤口渗出,这时如果把药粉撒在伤口上,药粉里的辅料会和血液结合成凝块,其中的药物成分绝大部分都不能渗透出来,极少量药物不足以起到效果,倒是会给那些过敏性体质的人制造过敏性休克的风险。

药粉凝结在伤口表面,形成结痂,看似促进了愈合,其实很有可能在痂下形成积脓,反而破坏伤口愈合的环境,还有导致感染扩散的风险。

小伤口只需要及时清洗消毒,大多并不需要特别的处理就能很快愈合,伤口上撒药不能使其愈合得更快。如果伤口确实有感染的迹象,应该用双氧水和碘伏等清洗伤口,去除脓液和坏死组织,涂上专用的外用抗菌药膏,必要时找医生处置。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