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这三个心理学概念,带给我极致的快乐

最近常常感慨「身心脑一致」带来的平静,让我体会到了极致的快乐。

这份快乐被本能的求知欲牵引,被从未了解过的信息和从未思考过的角度冲刷着。这份快乐让我回归自我,越发知道自己是谁,当下在哪里,有过哪些错误,该往哪里改进。这份快乐使我充盈通透,甚至无需寻求理解共鸣和慰藉,独与天地相往来,也能感受到联结。

那么这份快乐是怎么来的呢?

它来源于我对心理学中三个概念的学习、反思和应用,让我更加确信身心脑一致起到的作用。这三个概念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模型」、认知行为疗法的「情绪ABC理论」以及健康心理学中的「全人健康」。

一、人格结构模型

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模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他把人格分成三个部分:

●本我id,即人的自私部分,享乐的欲望,只关心如何立即满足个人需要,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ego,即有意识、理性的部分,满足本我冲动,但须考虑行为后果,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superego,即社会、父母要求的价值观的部分,对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有更多的限制,遵循道德准则。

举个例子:你在朋友家的桌上看到一张100元钱,本我冲动想据为己有,自我意识到这样做可能导致的问题,于是试图寻找拿走钱但不为人知的办法。但即便有办法拿走且不被发现,超我也会禁止这一行为。因为就算没有被发现,偷钱也违反了道德准则,你的良心不允许你这么做。

本我、自我、超我这三种力量永不停歇的斗争着,使得我们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在「自我放纵」「考虑现实性」和「严格执行道德准则」这三者间寻求着平衡。

就好比马、马车夫和后座老爹的关系。马车夫(自我)为了驾驭饥饿、贪婪又不听话的马儿(本我),要经过一场激烈奋战。同时,后座老爹(超我)还在喋喋不休地对马车夫说教。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健康的人,其强大的自我不允许本我或超我过分地掌控人格。我们需要不断强化自我,让自我更好地控制本我,并摆脱超我的束缚。

拿我自己举例,以前的我道德观念比较强,超我占据上风,对于自我难以实现的标准常感羞愧和内疚。

我曾一度对于小时候偷家里钱的行为感到可耻,直到某次参加心理学课程,老师说道小时候有过偷钱行为的人请举下手,紧张羞愧的我看到三百余人的会场居然有三分之二的人都举起了手,才意识到这是多么普遍的一件事,我的担忧是多么可笑啊。而此时我身旁同学却因没有举手而显得很不好意思了呢,啊这魔幻的世界!

所以,面对之后的很多事情,我学习着专注自我的状态,在本我和超我的张力中,去感受当下的状态来源于哪一部分的用力,并提醒自己主动权始终在自我身上。

自我可以通过倾向本我或超我来采取不同的行为,但绝不被其掌控。这种夺回主动权的举措,也让我的紧张羞愧和「道德焦虑」得到了缓解,让我的内心更趋平和。

因我明白,尽管御马前行的道路艰难险阻,我得照看马儿,也要安抚后座老爹,但我始终是马车夫。

二、情绪ABC理论

这一理论的要点是: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

ABC理论模型表示:

●A(Activating events):诱发性事件

●B(Beliefs):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后产生的信念

●C(Consequences):特定情境下,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通常,我们以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但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本身并不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而是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直接影响了人的情绪及行为,即B引起C。

举个例子:你和朋友一起走在路上,迎面碰到一个你们共同的朋友,但对方没打招呼径自走了。你朋友不以为意,继续自己的事,但你可能怒气冲冲无法平静。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你和朋友的情绪和行为会截然不同呢?原因在于,你朋友可能这样想:他在想事情没注意到我们,就算看到没理也有特殊原因;但你可能会想:他是故意装作没看见的吧!是我做了什么得罪他了吗?还是就是看不起我,不想跟我打招呼呢?他凭什么这么对待我!

可见,事件本身并无好坏,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想法、评价的不同导致各种情绪和行为的产生。正如莎士比亚所言:

事情没有好坏,是人的思想在作祟。

这个例子代表的是极为平常的一件小事,但正是这些生活中不足为奇的小事,构成了我们看待事物的信念。比如,你和朋友的想法背后,可能持有这样不同的信念,一个认为待人要宽容,而另一人认为别人绝不能不公正地对待我。

不同的信念使得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我们通过「心理滤除」(mental filter)来看世界。

心理滤除是指,关于自身、他人和世界的信念可以使我们对自身经历的感知出现偏差。这意味着,我们永远看不见世界的真貌,我们只看见我们想看的世界;我们永远无法给出生活是什么的标准答案,你认为生活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Life itself is but what you deem it.

因此,发生在这个世上的形形色色的事,即所谓的「实相」,是影响不了我们的。只有我们对这些事作出的「诠释」才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既然如此,只要控制好对事件的诠释,冠以合理的信念,我们就能在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中寻得一致。

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秉持着某些不合理的信念,其中最常见的是「绝对化要求」(demandingness)的不合理信念,即人们以主观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持必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

比如,上述例子中的“别人必须公正地/很好地对待我”就是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信念。诸如此类,还有“我必须获得成功”“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

当人怀有这些不合理信念时,就很容易陷入情绪困扰中。这是因为,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无法按照个人的意愿而转移。一旦事物的发展与个体主观意愿的绝对化要求相悖,个体就会感到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

拿我自己举例,我喜欢制定计划,但对于计划执行中的失败常常自责和焦虑。认为一件计划中的事没有完成,后面就全部崩盘。

而这其中的不合理信念就是:事物是可预测的,是按既定轨迹发展的,要完成B就必须经过A,当A完成不了,也意味着B不会发生。现在我已明白,这就是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信念,使我情绪波动、行动力受阻。

当我打破这一不合理信念后,不仅对于计划这件事,对于生活中很多的「意料之外」,我也能坦然接受,把它看成「情理之中」。因为一切皆有可能,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

可见情绪ABC理论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能帮助我们去看到不合理信念的存在,代之以合理的思维方式,更加平和地对待自己、他人和周遭事物。

利用这个工具,我也培养了一个新习惯——睡前写「情绪日记」。尤其是焦虑烦躁的时候,通过记录ABC来找出其中隐含的不合理信念,用辩论的方式认清其不合理之处,改变认知,放弃虚妄。同时,通过对不同情绪的命名,也让我对复杂的情绪有了更明晰的感知。那些含糊不清的情绪通过日记的表达,使我能更加轻松平静地进入睡眠,可谓助眠神器。

三、全人健康

「全人健康」是指人有意识地选择,能够影响自身健康和幸福的生活方式。它包含六个维度:情绪健康、心智健康、躯体健康、精神健康、职业健康、社会健康。

我们都知道,人是由大脑皮层统一指挥、各生理系统协调活动的有机体,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紧密联系、互相影响的。一方面,情绪、精神对躯体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躯体健康与否也会反过来影响情绪和精神健康。

比如在压力和负性情绪下,人体免疫系统的活力也会随之降低,使人更容易感染疾病。古人云:喜伤心,悲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就是在强调强烈的情绪体验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而躯体上的疾病也容易使人陷入悲观忧虑的情绪中,郁郁寡欢,身心疲惫。

而身和心之间的相互作用,犹如多米诺骨牌那般使我们对人际关系、工作、身处的环境、与世界的互动等等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也因此,一个真正健康的人,需要达到一种积极的全人健康状态。不但身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愉快、乐观、充满自信,并且在面对逆境时能够在情绪上很快复原。

我很早就了解了身和心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关系,因此在面对压力和焦虑时,会快速采用恢复作息、调整饮食和规律运动来开启新的行动。它们是混沌中隐含着的秩序,是我抵抗不确定性最有力的工具。

正如乔丹·彼得森在《人生十二法则》开篇提到的:

人的身体各个部分都需要像精心排练的交响乐团一样协作配合,每个系统各司其职,否则杂音和混乱就会接踵而至。因此,规律很重要。当人们每天重复的日常行为被自动化,成为稳定可靠的习惯时,生活的复杂性就能降低,可预测性就能提高。

当我开始重复日常中的程序性行为,早睡早起、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正念冥想,我又一次感受到躯体行动是如何影响着情绪和态度。

行动一旦开始,我们就会有惯性。惯性一旦成为习惯,习惯就会造就我们。

We first make our habit and then our habits make us.

当躯体行动逐步推进,我感受到身体、情绪和认知态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整体呈现出越发平静笃定的状态。我寻思着「身心脑」的关系,就好比一份「轻食沙拉」。

●身—身体,沙拉中的混合蔬果,覆盖面广,品种多样。看起来没那么重要,但又万万缺少不得,缺少了蔬菜的沙拉也不能叫做沙拉。就好像我们对于身体的管理,饮食/运动/作息缺一不可,尽管很难持之以恒,但它确实非常重要,也是达到全人健康状态的基石和保证。

●心—情绪,代表碳水化合物。碳水依据不同的GI值(血糖生成指数)分为快碳和慢碳。人在进食精细加工的快碳后血糖快速升高,而粗粮这类慢碳对血糖水平影响较小。如同我们的情绪,不同的情绪像GI一样影响着人后续的行为和状态。因此,避免摄入过多「大喜大悲的高GI碳水」,尽量选择「平和的低GI碳水」也至关重要。

●脑—认知,优质蛋白质,增加饱腹感,提高基础代谢。我们选择一份沙拉,主要看想吃什么肉,是鸡肉还是牛肉,蛋白质选择不同,沙拉的命名也不同。就像我们的认知,认知的框架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持有的信念不同,都将直接导致一份沙拉(你自己)的命名。

这三者之间不同的结构分布和占比,使我们每个人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而我们最常感知的状态是:情绪时常相伴,认知改变缓慢,身体懒得动弹,然后恶性循环。这意味着我们的身心脑并没有达成一致。

那么这个时候,面对这份轻食沙拉(你自己),我们能做什么呢?

如果你对营养健康有所关注,你一定知道,最佳的进食顺序是:先蔬菜,后肉蛋,最后吃碳水。而我们的身心脑也是在相互作用和转化的。所以:

第一步,调理身体健康。从饮食/作息/运动处着手养成习惯,当认知和情绪没那么快改善的时候,调节身体,行动起来就是最快速起效的步骤。

第二步,改变认知,扭转不合理信念。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打破原有的认知框架,重塑和升级。

第三步,管理情绪。像选择低GI碳水一般,稳定血糖,减少情绪波动。理解情绪,管理情绪,提升情绪智力。

幸运的是,我们最急于改变又很难把控的第三步—情绪,往往在前两步的作用下,就能慢慢调整过来。就好比蔬菜肉蛋吃够了,主食就吃不下了呢。

所以,当混沌感袭来,去重拾秩序,主动将混乱的可能性转化成宜居的现实秩序。去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认清生活的真相,理解存在的局限性。去昂首挺胸地站立,用物理层面的挺立带动精神层面的挺拔。去主动扛起标记着自我与存在的人生十字架,创造有价值、有意义的现实。

这个过程,如廖一梅坚信的,人应该有力量,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泥地里拔起来。

而我也始终坚信,无论如何胆怯,都要靠自己的双脚站立,这是我们拥有的共性。

这就是「人格结构模型」「情绪ABC理论」「全人健康」这三个心理学概念带给我的反思和启发,它让我体会到「身心脑一致」的平静和快乐,如果也能带给你触动,也请给我支持和回应吧!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Ting_view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