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眼眵多验案一则

前些时日,经人介绍治疗一眼科杂症,该患两目眼眵多已两年余,经中药治疗三诊而愈。

李女士,女,72岁,家务,家住广东茂名。

2009年8月17日9时15分初诊。

[现病史]该患追述近两年来两眼角常红赤,眼眵多,从未间断。晨起洗脸后迅速出现,多以两眼

内眦明显,呈黄白相间脓状,随擦随出,眼眦红赤,伴有流泪。平素劳作、情绪波动或食辛辣则加重。曾

于省内多家中西医院眼科诊治,治疗不详,未见起色。近日亲属推荐来此延医。

[刻诊]两眼内眦红赤,眼眵多,黄白脓状,伴有流泪。诊病之时可见眼眵流出,随擦随出。近日

口苦、心悸明显。食纳夜寐二便可。眼前飞蚊症。既往:高血压病、白内障。眼科检查未见责任病灶。舌

质淡,苔薄,脉沉弦。印诊:目眵多查因?

[医案]目者肝之窍也,眼眵一症当则之于肝。有内眦红赤、眼眵脓状一症当为肝火,病二年日久

此虚火为肝阴虚所为。口苦、心悸也是肝火之征。治以养肝阴清肝火之剂,一贯煎加减。

菊花60白芍60丹皮15

焦栀子15地骨皮15生地20

川楝15当归20枸杞20

麦冬15羌活10炙甘草10五剂水煎服

2009年8月21日二诊。

上方后两年的眼眵瞬间祛除,其效如桴鼓!由此可知,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治病必求于本也。该

患现仍有流泪,眼红赤,本属痼疾,缓图之。上方-栀子+刺蒺藜15五剂水煎服。

2009年8月26日三诊

上方后,目赤消,泪渐少,喜形于色,舌脉如前。前方七剂水煎服以善其后。

[按] “眼眵”有的地区叫“眼屎”或“眵目糊”,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多称为“上火

了”。该患的眼眵多及持续时间长是少见的,连续两年的治疗未见明显改善,不可以“上火”简单论治。

眼眵反复出现或久不祛,中医称“漏睛”或“眦漏”。此外,《诸病源候论》《世医得效方》《证治

准绳》对此症多有描述:“漏眼脓出”“大眦漏”“窍漏”“外漏”等。《普济方·眼目门》:“今人睑

眦肿,久痒即成疾,脓汁时下,绵绵不绝,如器津漏,故谓之脓漏,俗呼为漏睛是也。”可谓对此症的形

象描述。

究其病机,多以外感风热和心火炽盛论治。

该患病此症以两年余,外感之邪显然不符,心火炽盛也有牵强。肝开窍于目这是定律,当从肝治是为

正法!依其脉症(目眦红赤,眼眵多、黄白脓状,流泪,口苦)辨为肝火。此肝火乃虚火,何因所为?该

患并未有其它症状可供辨证,依据病久耗伤肝阴(体),当属阴虚火旺,上扰目窍而成。热邪稽留,久蕴

不祛,腐化肌肤,渐成脓液,蓄积泪窍,常绵绵不已。

依此证,当大剂养肝阴以治本,兼以清肝火。方用一贯煎加减。一贯煎本是出自王好古的《此事

难知》一书,原方治疗阴虚气滞。经加减调整已失原貌,只是用其法也。该患处方中以大剂菊花60白芍

60为君。菊花辛甘苦微寒,具有清肝火、养肝阴、平肝阳之功,在此用之最为恰当!白芍酸敛,入肝经,

为肝经之圣药,重在养肝阴。生地、当归、枸杞、麦冬取一贯煎养肝阴之用。羌活疏散风热,清伏火,取

东垣风药之意。川楝理气不伤阴,以防大队养阴药之滋腻,又可疏理肝气。丹皮、焦栀子、地骨皮清虚

火。全方养肝阴,清肝火。五剂服后两年眼眵尽祛,可谓立竿见影!二诊针对流泪,眼红赤,减清热的栀

子,加刺蒺藜15,刺蒺藜辛苦微寒,具有平肝、清肝、祛风明目之效,配伍此药以求尽愈。三诊时,目赤

消,泪渐少,守方再进七剂以善其后。

以上所述,可知该病并不复杂,辨证是基础,用药亦是关键!

东方神草---绞股蓝东方神草---绞股蓝阅读(5)|评论(0)

眼眵多验案一则__验案什么意思

眼眵多验案一则__验案什么意思

喜欢推荐转载:转载:中国最美的100首情诗张仲景八十一药历史上的今天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