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 课笔记:永字八法5 横竖撇捺加趯
上一堂课我讲到,四大主要笔画横竖撇捺都可以有趯。今天就讲
讲这个问题。
记住,写趯的原则是不变的,那就是主笔+踆锋+趯。
6.横笔加趯
先说说横笔尾部加趯。横笔加趯有两种情况:一是向下趯,二是
向上趯。
上次讲到,钩为转,
趯为折,你看王羲之这个“寿”字,第三笔是一
个钩,因为它是转出
来的,而松公权《玄秘塔》中的这个“寿”字,
第三笔是一个趯,因为它是一个折。我现在要讲的不是钩,
是趯。
6.1 向下趯
向下的趯,以前讲过,如宝盖头右面收尾,你看王羲之《兰亭序》
中这个“察”字,宝盖收尾就是一个趯,还有很明显的“足跟”。那
就是用踆锋写出来的。
踆锋是一个小圈,通常用一左一右两个动作,然后写趯,
就可以完
成了。
我们看到,真正
一个折,是主笔和趯形成的,但这个折没法直接写
出来,因为主笔写完,尖锋是落在后面的,通过踆锋转
圈,才能
调整尖锋的位置和方向。这就是小圈的作用,
又称为换笔心。
在智永《真草千字文》中,向下趯有些小,有些很大,给我们提供
了趯的样板。
6.2 向上趯
横笔收尾向上趯,也要
分清楚。有一种是钩,如左面这个,有一种
是趯,如右面这个。
向上趯,主笔和趯中线所形成的这个折,也是通过踆锋来连接的。这是
很标准的向上趯。
踆锋这个小圈,通常
在横画的尾部,有时候移向左方,这时看起来足跟
特别大。
如果踆锋移向右方,超出横画,这时候右下角会出现缺口。
这种情况,在许多作品
中都可以见到。王羲之《兰亭序》中也有。
这个“池”字,传为南宋张即之写的,右下角有缺口时,
足跟就不见了。
其实是踆锋向
右移动了。
7.竖笔加趯
在临贴时,同样要首先分清楚钩和趯。左面“事”字中间一竖下
来,结
尾是一个钩,右面是一个趯。钩只要转就可
以了,趯需要先加踆锋。
竖笔收尾处加向左的趯,这在前面讲过了。就是“永”字中间的
一竖加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向右方加趯。
7.1 向左趯
竖笔向左趯,大家已经很熟悉了,这里不重复了。今天我讲一个
比较特殊的趯。看起来有脚跟,有脚掌,还有一个向上翘起的脚趾。
这种趯,见于王羲之《兰亭序》的“殊”字。平常的趯只有一个动作,
这个趯却有两个动作,它踆锋以后先向四号位横
出,然后向一号位
收锋。
因为它下面是一条横线,可称为平托趯。
王羲之有很多追随者,跟今天的歌迷差不多,
凡是王羲之的动作,
尤其是特别的动作,王迷都
会学习,加以发扬光大。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
两个动作的趯。
这个也是。
平托趯有两个好处:
一是趯出实际上是一横,所以不会纤细无力,
也不会飘忽。二是
因为他比较长,可以起到补
空的作用。你看这个“子”字,左下有
个很大的空间,用了平托趯以
后,这个白位就不大显眼了。
这个“羽”字,左右都用了这一招。两个白位都补了空,要见是特意所为。
智永《真草千字文》不但在竖笔上用这种写法,横笔向
上趯也用了。
宋代米芾也精于这种方法。拿米芾代表作《蜀素贴》为例。平托
趯出现了好几次。
放大点看,这些字都是使用了
平托趯。
这是清代康熙皇帝写的,他这个向左趯,没有做踆锋的劫狱,只是蹲
了一下,就用偏锋扫出。
所以实际上只是一个偏锋钩,不是趯。
6.2 向右趯
现在讲讲竖笔加向右趯。方法和向左趯
是一样的,仅仅是改变了踆锋
的方向而已。
王羲之这个“怀”字,箭头所指处,可以看到明显的踆锋足跟。
在褚遂良《阴符经》中,如这个“根”
字,这个踆锋有些特别,
竖笔采用了大幅度的弧线,这是隶书的写法,在结尾处踆锋用
顺时针的小圈。然
后反时针趯出。
这个“能”字,也是同一方法。所不同
处是踆锋转小圈之前,已
经改为尖锋行笔。
用尖锋顺时针转小圈,当然容易多了。
8.撇加趯
所谓撇,就是向左下方的斜线。我们先来看看,哪一个是钩,哪
一个是趯?左面应该是趯,它有很明显的踆锋小圈。
右面是钩,
笔锋只
做了转的动作。
一撇尾部加趯,和一竖加趯写法是一样的。你只要比较
一下,就
可以知道。一竖怎么写,一撇就用同样的方法。
同样道理,如果一撇加向右趯,也跟竖笔向右趯写法相同。要提
醒的是,这两笔本来没有趯,最多只有一个带笔,但有时候为
了调
锋,利用踆锋这个小圈收集尖锋,效
果相当好。
竖笔有平托趯,如果把竖笔斜过来一点,那就等于撇加
上了平托趯。
你看王羲之这
个“有”字一撇,就是这样的。
9.捺加趯
捺笔是向右下方的斜线。捺笔加向下趯,一望而知,写
法和横笔
一样。只要会写横笔加趯,
就没有困难。
如果是右斜线结尾加向上趯,如“戈”
字这一笔,那动作就等于竖笔向右趯。
《兰亭序》中的“咸”字,王羲之趯得很有长。
智永的趯,往往是短而实。张旭说唐代的
书法家,深受智永的影响,看来
是真。
清代笪[dá]重光在《书筏》中说:“气之舒
展在撇捺,趣之呈露在钩点。”
撇和捺,一向左,一向右,写得长一点,
可以使字势舒展;钩和点,
对于增加作品的趣味,有重要的作用。
本节要点:
横竖撇捺怎样加上趯
撇捺加趯可参考横竖
趯本身形状的变化:平托趯。
要点解读:
思考题:
颜真卿晚年的这种趯,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试练习之。
宋徽宗瘦金书竖笔下是钩呢?还是一个趯?
研究一下他的代表作《秾芳诗》。
第37 课笔记:永字八法6 两种撇
1.两种撇
“永”字八法有两个撇:第七笔是短撇,第六笔是长撇,短撇称
之为“啄”,长撇称之为“掠”。这是“永”
字八法的特定术语。这堂
课就来研究一下这
两个撇的写法。
2.啄的写法
2.1 啄的来源
“永”字八法是讲真书的点画,篆书没有啄这样的笔画,篆书用
弧线,起笔弯曲的那一小段,后来往往变成一个短撇,如“手”
字,这是一个象形字,篆书就是一个手臂上五个手指。到隶书
和真书,中指头上那一段,
变成了一个短撇,
拿“永”来说,真书中这一个啄,
也就是篆书弧线上的那一小段。
还有一种情况,篆书中一些零碎的小笔画,在隶
变过程中也形
成了短撇,短撇不是主要笔画。
2.2 啄的写法
怎样写啄?从它的命名就可以知道大概。《说文
解字·口部》:
“啄,鸟食也”。就是“啄”的本义,
形容鸟类进食之状。如小鸡
啄米,或者啄木鸟啄食,
都用“啄”。“啄”的动作,就是快速、
短促。直来直
去不打弯。
所以宋人《“永”字八法详说》这样讲:“啄者如
禽之啄物也,立笔
下罨,须疾为胜。”这就是“啄”名字的来源。写
这一笔就要快速。
注意这“立笔下罨”错了一字,在唐人《玉堂禁经》
中,写的是“啄
须卧笔疾罨”。这里是“卧笔”,不是“立笔”。“卧”
是睡倒,“立”是
站立,这个字可不能错,读古籍要小心查出处。
“卧笔疾罨”,这个“罨”字是什么意思呢?它
上面看起来像“四”字,
其实是“网”字,下面的
“奄”表示读音,合起来“罨”就是捕鱼捉鸟
用的工具。长柄小口的网。“罨”也可以当动词用。徐锴
说:“网
从上掩之也”。我们现在还用“掩盖”这个
词。
《康熙字典》说“乘其不备而覆之曰掩”。
回头来看《玉堂禁经》说“啄须卧笔疾罨”,意思就明白了。你
就把毛笔当做一个网,来体会这个动作。“卧笔”当然是笔管倾侧,
“疾罨”就是做掩盖的动作,如果你会打乒乓,这和抽球的的动作差
不多。写啄就是这样一个动作。
这里的要点,一是笔管卧倒,二
是快速。唐朝柳宗元《“永”字八法颂》形容说,“啄仓皇而疾罨”。
“仓皇”就是形容快速的样子。静心一想,因为笔管卧倒,这个啄,
必定是用侧锋拖出来的。
这里没有说怎样起笔,我以前讲过的那些,如两面换、三面换、
蚕头起笔等等,都可以用。但起笔以后,就要卧管疾行。
2.3 啄之举例
我们来看一看王羲之怎样写一啄。《兰亭
序》“有”字,两面起笔,9—7。
“作”字,三面换起笔,6—9—7。
这一啄,两圈起笔,有一个明显的节点。
王羲之这种起笔,看起
来很像一个鸟头。
两圈起笔用得很普遍,《阴符经》
中也有大量例子。如这个“静”字,
右旁写
了两啄,都是两圈起笔的。
啄还是横?如果把起笔这两个圈拉长点,甚至长过吸本身,那会
发生什么情况?看起来
好像一横收尾加上了带笔。也就是说啄有
两面性:有时候起笔两圈为
一个圆点,啄比较长;有时候起笔两
圈很长,尾巴却较短,往往当作
一横。
这种两圈起笔,以前讲过来之于隶书蚕头起笔法。是从隶书中遗留
下来的方法。你看这个“和”字,第一笔是一个啄,它的起笔拉
得很
长,几乎是一个短横。
智永的写法也是,以后讲笔势会讲到。左边的取势,
不是撇横,
而是当作横横来取势的。
你看智永这个重,第一笔究竟是啄,还是横呢?这种写法是有意
所为,因为在笔势中,啄和横在一起,我们是
把它当作横横看待的。
《阴符经》中的“动”字,也是这样
处理的。
智永《真草千字文》“文”字,手法一
样,这里请大家先留心一下
:啄既可以当作撇,
又可以当作横。
啄的练习有三个:第一个是最简单的。两
面换9—7。9—7,拖下
来就是,没有其他动作。加粗点,9—7。
那么《玉堂禁经》说要写得快,但是写得快究竟是多少快呢?你
如果太快的话,那个尾巴就会飘,这个尾巴,你看太快的话,这个尾
巴不实。所以,在你接近于结尾的时候,不要太快。
第二个练习,是两圈起笔。两圈起笔就是右—左—右—左,两个
圈。加粗点,右—左—右—左,这是两圈。
第三个,把这两圈拉长,好像写一横。右—左—右—左。加粗点,
右—左—右—左。有时候我们把它当作一横。
3.掠的写法
接下来,讲讲长撇掠的写法。
3.1 掠的来源
掠的来源,出之于篆字弧线较长的那一段,
如“永”字,弧线短的成
为策或啄,长的就演变为掠或磔(就是捺)。
小篆下引的笔画,比金文拉得长,影响到后世的隶书、真书,出
现了长撇和长捺。
篆字中有一些本来就是斜线,如这个“令”字,很容易就演化为后来
的撇捺。这里就不
详细讲了。
3.2 掠的写法
怎么写掠,也和它的命名有关。《说文解字》这样解释:“掠,夺
取也”。不是有一个词叫“抢掠”吗?把人家的东西用暴力拉到自己
这边来。这就是“掠”。
我们来看看《玉堂禁经》怎样说:“掠须笔锋”,原来有一个注:
(左出而利)。有些古籍这句话是连读的:“掠须笔锋左出而利”。理
解起来比较容易一点。这里的关键,就是掠结尾处要见到锐利的笔锋,
也就是收尾要尖。
收尾怎样才能保证尖锐呢?我以前讲过,用侧锋写线条,那就是
笔腰在前,尖锋在后,行笔动作称为挫笔,写出来的线条称为断笔。
如果继续用侧锋收尾,那就是保持笔腰在前,尖锋在后,整枝毛笔在
这样的状态下上升,尖锋是最后离开纸面的。尖锋对纸面没
有压力,
所以这个尖尾巴是不实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挫
笔写完,准备收
尾时,把尖锋拉到最前面,然后用尖锋有力的推出,
这就是揭笔。
揭笔在27 课中讲过,为“九用”之九:九曰揭笔,侧锋平发,
“人”、“天”脚是也,如鸟爪形。结尾“鸟爪形”,就是形容尖利。
揭笔有两个动作,原来用侧锋行笔,笔心
弯曲,这是挫。第
一个动作是倾侧笔锋,将笔
心扭向新的方向,这时候笔尖就
会移到前面来。
然后第二个动作,揭腕把尖锋沿着新的方向
推到尾,“平发”收笔。这样线条尾巴就会十分尖
利。
27 课中我举智永《真草千字文》的“菜”字为例,这撇捺两笔
就是用揭笔写的,很像鸟爪形。
智永“菜”字侧的动作很大,看起
来有点怪,你可以比较王羲之
的动作,如《兰亭序》中的“今”字,他的动作
比较和顺。尖锋
到尾也是用了揭笔。
什么时候做侧的动作比较好呢?没有规定,有些书法
家晚点,
差不多要收尾才侧,
有些书法家早点,行笔到一半就侧了。
以王羲之来说,相当随意,你看这两个字的长撇收尾,左边
的侧锋点很低,
右面的就很高。
揭笔在《阴符经》长撇中非常明显,
你看这个“天”字长撇,两面换起笔,
一分笔写下来,到“A”点的时候,手腕右侧
换方向,然后沿着新的方向
推出尖锋,就
是红颜色这一段。
唐太宗《笔法诀》说:合掠即掠,“户”字是也。意思是说应该
掠的地方,就要用掠的方法写。好像“户”字有一个长撇,左出收笔
见到锐利的尖锋,这就是掠了。
上海博物馆所藏传为张即之《杜甫诗》,
第一个字就是“户”字,收尾
使用揭笔非常
成功。当然难度敢很大。
其实不止“户”字,唐太宗只是举一个例子,王羲之
《兰亭序》这个
“人”字一撇收尾,和刚才
那个“户”字是一样的。
看清楚了,这个长撇,到最后也是
尖锋收尾的。用了揭笔的动作,
这就是
“九用”的威力。
4.啄和掠的比较
现在,我把这两个撇,做一个比较。
最容易见到的就是,啄通常短而直,掠往往长而曲。这是表面的
形状,这所以会有这样的形状,是因为它们用笔方法不同。
《玉堂禁经》规定了它们的用笔方法:“啄卧笔疾罨”,这是使用
侧锋拖。“掠须笔锋左出而利”,这是使用尖锋。
“永”字八法一大优点,就是有重复的笔画,如两个横,两个撇,
但技法是不同的。侧锋、尖锋都用到,对初学者非常有益。
啄本身是短撇,但有时却当横笔用。
这样一来,“永”字八法就有三种横,对今后取笔势提供了非常
灵活的方式。
掠的练习也是三个。
第一个是侧的位置比较低,到差不多收尾的时候才侧。
中线就是这样子,差不多收尾了,侧,然后揭腕。加粗点就是这
样子,加粗点,来到差不多这位置了,侧,然后揭腕。
第二个,把位置提高,就好像《阴符经》那一个(天字的长撇),
一分笔写下来,到差不多(还有)三分之一的地方就开始侧,它这个
侧的位置比较高。两面换起笔,来到
这儿侧,然后揭腕。
第三种把这个侧的动作尽量减小,几乎感觉不到,就是左—右,看起来
好像是直线,实际上你看我中间动了
一下。加粗点,左—右,这一种,
普
通人比较容易接受。但是书法里边有特殊的形态。请大家都练习一下。
本节要点:
“永”字两个撇的来源和命名
《玉堂禁经》规定啄和掠的写法
啄怎样变形,掠怎样用揭笔收尾
要点解读:
思考题:
褚遂良《阴符经》中的“能”字第一笔,
用什么方法起笔?
《兰亭序》这个“为”字中间一撇,很
长又很直,究竟是啄还是掠?
第38 课笔记:永字八法7 捺为磔
1. 磔的意义
“永”字八法最后一笔是捺,在“永”字八法中称为“磔”,有 关一般的捺笔写法,我已经在28 课和29 课中讲过了,今天我来讲解 一下,“永”字八法“磔”的特点。
什么是“磔”呢?“磔”的本义是一种酷刑,颜师古说“谓张其 尸”,怎么个“张”法,至今还不大清楚,学术界有各种讲法,但结 果就产生了引申义,“磔”就是张开、裂开、放开。
“磔”也用于祭祀杀牲,《周礼》郑玄注:“披磔牲以祭”,俸禄 是古人的大事,要“磔”牲口来祭祀。
《说文解字·磔》段玉裁注:“凡言磔者开也,张 也,刳其胸腹而张
之,令其干枯不收。”就是把祭祀用 的牺牲如鸡鸭等,去其内脏,
张开风干,干枯以后不会收合起来。好 象我们现在常见的腊鸭那
样,这就是磔。
再举个例子,看过斗鸡吗?两鸡相斗,颈上 的毛都张开,称为“磔毛”。
唐代韩愈和孟郊有 《斗鸡联句》,就写到“磔毛”。
第三个例子,东晋有个大臣恒温,他是王羲之的密友,两人书信 来往很多,《淳化阁贴》中收入恒温《大事贴》,可以看到恒温的书法 也很好。恒温是什么模样呢?《晋书·恒温列传》引刘惔的话说:恒 温“眼如紫石稜,须作猬毛磔”。刘惔从小就是恒温的朋友,他说恒 温一脸胡子,好象刺猬那样张开,这就是磔须。想 象中就是这样一
个形象。
简言之:
明白了“磔”的字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永”字八法:掠是拉
过来,磔是放出去。
2.波和磔的关系
明代张绅《法书通释》说:“磔者,波也;而谓之磔者,微直曰 磔,横曰波耳。”张绅认为,直一点的捺叫“磔”,横放的就是“波”。
清代书法家王澍看法也差不多,他说:“微斜曰捺,人、大、欠 等字是也。横过曰波,之、道、远等字是也。”这里王澍所说的“捺”, 就是“永”字八法中的磔。
照张绅和王澍的说法,左面这一个是磔,因为它是斜放的;右面 这一个是波,大致是平放的。但“平捺为波,斜捺为磔”,把波 和
磔分开讲了,这只是明清人的讲法,唐 宋人认识不一样。
我在28 课中讲到,大约晚唐至北宋时期,有一篇《“永”字八法 详说》,这篇文章说一捺的写法是:“笔诀云‘始入笔,紧筑而微抑, 便下徐行,势足而后磔之’”。从这句话知道,当时“磔”就是写波势 的最后动作。
唐太宗李世民《笔法诀》有一句话:“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毫。” 唐人认为波磔是并用的,有波就要磔,波势收尾必定要“磔”一 下,也就是放出一段。而且这个“磔”的方向和“波”不同,所有的 侧面不同,换了笔心方向。所以叫“一波三折”。
唐宋时,无论是平捺还是斜捺,都有波有磔,都可以分成两段, 前面为波,也就是一捺的身体称为“波”,收尾为“磔”,收尾要撑开 一段,放开一点。
那问题来了,“永”字八法最后一笔称之为“磔”,究竟是指整个 捺笔,还是只指捺笔的收尾呢?就“永”字八法各点画命名来看,每 个笔画都用一个字,“磔”很明显指整个捺笔。 但重点是提醒你要有
放开的磔尾。写过的人都知道,真书这一捺 难就难在这个磔尾上。
《“永”八法详说》有这样一段话:“右送 之波皆名磔”。可见当时“磔”的
意义有狭义和 广义之分。狭义仅仅指波势的最后收尾动作;广义已经
扩大到整个向 右的波势。这可能是因为右送之波,最后都要有磔的缘
故。所以,“永” 字八法把最后一笔称为“磔”。这是广义的称法。
简言之
“永”字八法,是经过张旭改造的。 “永”字八法的捺笔,指真书的捺。 这一捺笔称为“磔”,是强调收尾要放出。
3.什么是一波三折
好,第三,讲讲什么是“一波三折”。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 但具体在书法中,是哪三折呢?
捺笔产生于隶字,但最早的是无波无折的。我给大家看过西汉《莱 子候刻石》,上面的“支”字和“使”字两个捺,就是直挺挺的。
很直的捺,在真书里还有遗留。智永《真草千字文》里就有不少。
你看他写的“深”字这一捺,用挫笔写,写得很直。
仔细看看,这一捺也很直。但起笔是转 了弯的,也可以说有一个折。
又像这个传为张即之写的“贤”字一捺,行 笔部份很直,但起笔有明显
的波形。
智永《真草千字文》字数达一千,他的 用笔有很多变化,但我们要单独
选出一个字作为样板,如这个“咏”,这种只有一折的捺笔不 大好看。不
适宜当学书法 的样板。
在早期的草书作品 中,如皇象《急就章》,短捺往往也只有一折,但
长捺就有两折了。
一波两折在行书中明显多了起来,如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放”字一捺,
其 实就是画波形。
我在28 课中讲过什么是楷法。张怀瓘《书 断》引北朝王愔的话说:王愔
云:“(王)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 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
分,言有模楷。” “隶草”就是章章,王次仲采用章草的方法,创造了波势,
这就是楷 法。
所以王羲之这个“放”字一捺有波势,就是运用了楷法。但我们 注意到,这
尾巴是断笔。
这种情况,在王羲之《兰亭序》中很常见。可能是因为行笔速度 快,所以
省略了最后“磔”的动作。
如果慢一点,写得完整一点,捺 笔最后就会多一个尖,这就是“磔”。
你拿“迹”字的一捺,和“迁”字的一捺相比,就会发现“迁”字一 捺多了一个收
锋动作。
这就是波势之后,有 了一个“磔”。
清代有个进士沈道宽,写了一本《八法筌蹄》。“筌”就是捕鱼的 竹器,“蹄”是抓兔子的网,这里指工具。这本书对一波三折,讲得 很明白:“唯磔法须明一波三折之义,落笔一折,随按下 力送至右
住处,突止如剪截势(就是 挫笔下来写完断笔);随将笔尖提起,
收入画中(这是第二折);从字 之上界拂出,是谓三折。”
我用一张图来说明“永”字最后这捺笔的写法。我们现在看到, 这捺笔的中线是这样的。起笔后一折往下挫,第二折是“随将笔尖提
起,收入画中”,这就是回到五号位,回到正锋位置。在任何时候, 回到正锋就取得了主动权。不要忘记。然后第三折出锋。沈道宽说“拂” 出,力量小了点,应该是揭出。
王羲之《兰亭序》第十四行最后有个“欣”字,第十五行最后有个 “不”字,
这两个字的一捺都很奇怪,这两个捺多究竟是怎样收尾的呢?好像缺了 一块,有人说是纸张不平造成的,原件我 们见不到了,但这两笔还是
可以写出来的。
而历史上确实有人写出来。放大点看,收笔就是刚才说的写法。回收 笔锋到五号位,重新向九号位 出锋就可以。
如果你仔细看古碑好拓本,如颜真卿《多宝塔碑》,就会发 现古人写
一波三折的奥秘。这下面缺了一块的地方,其实就 是第二折把笔锋收
回到5 号位留下的痕迹。
最明显就是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使”字,这个字 使我们清清楚楚
地看到了磔的收笔法。
4.战行
《玉堂禁经》规定了“磔”的用笔,他说:“磔须【走歷】笔。” (原注:战行右出)。这个“【走歷】笔”是什么意思呢?还好有一个 注:“战行右出”。
什么是“战行”?
“战”有一个意思就是振动,现在写作“颤”,如颤抖、打冷颤、 打牙战……等等。“【走歷】”就是战行。《集韵》说是“盗行”,走路 时忽工忽右。
我在21 课中介绍过一个动作。行笔中有意连续左右摇动手腕, 称为振,画家画水波,就是运用振。手腕一 左一右行笔,波浪就画
出来了。
《玉堂禁经》说写“磔”,行笔要“战 行”,那就是振,手腕一左一右画
波势,为 什么要这样用笔呢?
你看这一捺,开始是尖锋入纸,然后用一分笔、二分笔逐渐到三 分,用振的方法,有利于铺锋。如果你硬压,笔心毫毛突然受力, 很可能分叉太开,结果就收不起来。顺便提醒大家,最后 揭笔收,
也是一左一右的。
在褚遂良大字《阴符经》中,行笔的一左一右相当明显,通常 是来回
两次。
小字如王羲之《兰亭序》,也有这样的用笔, 但小字波势不显著。毕竟
笔画太小。
所以,练习战行,我建议各位用大楷字帖,如《阴符经》。像这
个“天”字,就要留心捺笔两次来回战行。如果加上最后的揭笔,那 就是三个来回了。
平捺如“之”字, 道理也是一样的。
《阴符经》中“发”字的一捺,来回幅度就比较大了,练习的时候, 可以先写中线。
凡是了解“永”字八法的书法家,写捺都会战行。 你看赵孟頫《膽巴碑》
这个“火”字,捺笔为什么是这样的呢?这就 是战行的结果。
文征明《游虎丘诗》这两个字,捺笔振动很明显,但是他最后没有 用揭笔,只是平出。
一捺的基本走势,是6—9—6,如果你写得很细,或者你写小楷 写得很小,那用摇腕的方法就可以,比如说楷6—9—6,这就写出来 了。但是你大了以后,毛笔铺在纸上部分就很在,这个时候,你要换 9—6 就很不容易换了。如果你这样一出,那就是偏锋。所以“永” 字八法所规定的动作,是很科学的方法。它就在里边加了一个五号位, 右—左—右—左,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回到五号位,然后重新出锋。 这样子,因为有了一个五号位,那毛笔笔心直了一下,就很容易成功 了。我们来加粗点,右—左—右—左,来到这儿,把毛笔回一下,然 后重新按下去,揭笔。这就比较容易成功。你也可以把动作做得很小,
那就接近于直线。右—左—右—左,然后揭笔。你动作越小,越接近 于直线。右—左—右—左,好,右—左。
本节要点:
“磔”字的本义和引申义。 解释波磔和一波三折的意思。 《玉堂禁经》规定的“磔”的写法。
要点解读:
思考题: 褚遂良《阴符经》中这个“之”字捺笔收尾,为什么会这样高起 来了? 智永《真草千字文》这个“念”字捺笔,是有波无揭呢,还是做 了揭笔的动作?
第39 课笔记:完整的永字
永字八法,八个点画怎样写,已经讲完了,但这个八个点画是分 散的单一点画,怎样把它们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永”字呢?
1.点画的连接
点画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形式:相接和相承。
1.1 相接用踆锋
所谓“相接”就是两个点画头尾连接,譬如先写一横,接着要连 接一竖,我们知道,它们是用踆锋来 连接的,我把中线动作图画
在旁边,横画写完,驻锋小小停顿,然后下衄 转圈,就可以连接
到下一个竖。
《玉堂禁经》对踆锋的定义是:五曰踆锋,驻笔 下衄是也。踆锋
有两个动作,驻笔和下衄。具体怎么 做,30 课中讲过了。
在永字八法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踆锋这种方 式呢?“永”字的中间,
那个勾努势,就是勒+努+趯, 用了两次踆锋。
竖加趯中线图是这样的,还有就是策加掠,我说过策本身是向上写的横, 策加掠就是一横加一长撇,它们也是用踆锋连接的。
“永”字八法中,踆锋一共用了三次。
这种用踆锋连接两个点画的方法,好像我们生活中用螺丝钉连接 两根材料一样,是很实际,用力 的,连接是紧密的。
1.2 相承用飞度
还有一种情况是笔画相承,连接的方式是飞度。譬如说写一个很 简单的“二”字。写完一横,下面还有一 横,这两笔是离开的。所以
笔锋要从第一横的收笔处,飞到第二横的起笔处。这时 笔锋就做
了一个“飞度”的动作,承前启后。
在行草书中,飞度往往变成一根牵丝,是看得见的,在真书中, 飞度动作经常不写在纸面上,下因为它可写可不写,有时露,有时 藏,所以我们称它为 “虚笔”。
以前我介绍过挫笔结束,收笔可以加一个抢的动作,横笔往往是 向七号位抢,竖笔经常向三号位,“抢”也是飞,但“飞度”的意思 和“抢”不同,“抢”飞出来就结束了,所以古人叫它“空抢”。“飞 度”是要连接下一笔,所以称为“度”。
元代陈绎曾《翰林要诀》说:“藏:首尾,蹲抢”。这是单独一笔 的写法,头尾那些动作称为“藏”。而点画中间的虚笔连接称之为“度”, 他说:“度:中间,空中飞度。”这里说的中间,不是一画的中间,而 是两画之间。两个点画之间的联系,这就用“飞度”。
表现笔锋的运动轨迹,就是字的“筋”,他说:“字之筋,笔锋是 也,断处藏之,连处度之。藏者首尾蹲抢是也;度者空中打势,飞度
笔意也。”你要断,就要做“藏”的动作。你要连,就要做“度”的 动作。
所以《翰林要诀》说:“解“藏”“度”二字,则无死笔,活处在 筋也。”有了筋,点画之间气脉不断,字就写活 了。
在永字八法中,第七笔“啄”和第八笔“磔”, 就是由“飞度”来承接的。
这两笔形成了一个 固定的关系,构成了一个部件。在书法中称为
一个笔势。
现在我们知道了,“永”字八个点画,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在书 法中称为四个笔势。点 是单一笔势,其他三个是复合笔势。复合
笔势只是单一笔势的连接, 或踆锋或飞度。所以其实还是“笔笔
断而后起”,这个根本原则是不 变的。如果这四个笔势你很熟练,
写出整个“永”字就很简单了。
2.笔势的联接
大家熟悉的是写字的方法,我们从小学写字,就是按照笔顺,一 点一画加上去,整个字就出来了。
书法和写字不同,它是“两步成 字”。第一步,把点画组成笔势,然
后用笔势构成完整的字。这就是 裹束,有些人称为结字。
拿“永”来说,我们有了这四个笔势,按照它们的位置裹束起来, 整个“永”字就出来了。
东汉蔡邕《九势》说:“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 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在裹束时,要照顾到各笔势的映带关 系。使它们看起来自然顺畅,气脉贯通。
“永”字这四个笔势之间,有三个映带: 第一势到第二势,从侧到勒,
有一个映带关系。第二势和第三势之间,从趯到策,笔势将会这 样走。第三是从掠到啄,就是从第三势到第四势。这次笔锋长途飞
行, 从左到右,从西到东。
要注意,这种联系,只是蔡邕说的映带关系。并非组织新的笔势, 这只是一种意会,一种感觉,一种安排。所以笔势内部的连接,如相 接,相承是实在的联系,和笔势外的映带,还是不同的。
不同书法家裹束的结果,总体效果也会不同。每个笔势的高低、 远近,是根据个人的审美来决定的。一种米养百种人, 笔势相同,
裹束结果往往各异。你看左边这个字紧密, 右面就比较宽舒。等
整个字出现了,你的审美观就表现出来了。
字如其人,这个字,就是你的心。
你看《兰亭序》中王羲之这个“永”字,是左紧右疏,第二第三 两个笔势之间,没有空隙。传为虞世南所摹的《兰亭 序》,写出了
这个特点。但传为褚遂良所摹的《兰亭序》,以及赵孟頫、 俞和所
摹,这两个笔势是脱离的。这些,要等到三级课程“裹束”中 再详细
讨论了。
3.永字八法和九用的关系 九用我们讲过了,这九种用笔法,是张旭教弟子秘密的笔法,而 “永”字八法是公开的,“九用”和“八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我在31 课“九用”小结中讲过,“九用”分配在一根线条上,起 笔、行笔和收笔三部分都考虑到了。起笔有尖锋直下,有侧锋蹲下取 分数,行笔可以用尖锋趯,也可以用侧锋挫。收笔有用尖锋的顿笔圆 尾,有用侧锋的挫笔断尾,还有揭笔尖尾,揭笔可以和按锋一起用。 如果要改变线条的方向,那就要扭动笔心,这是衄锋,如果要连接其 他点画,两笔在一起转个弯,那就要做一个踆锋的动作。这些“九用” 的动作,学生怎样练习呢?古人非常聪明,他们用一个字例,把“九 用”分配在这个字的笔画上,只要写这个字,就等于练习“九用”。
这个字,就是“永”字。
3.1 起笔
用侧锋起笔,必然要蹲下,这就是蹲锋。蹲锋是弯曲笔心的动作, 《玉堂禁经》说,“缓毫蹲节,轻重有准”,第一笔那个侧点,就是用 蹲锋起笔的。具体分析“永”字中的侧锋起笔,又分两种。一种入纸 手在右,如侧点,最后一笔磔都是。 我称之为横起笔。
另一种手在左, 如策,我称为竖起笔。
用尖锋起笔是“驭锋”,只有第二笔“勒”用。驭锋是笔心直下 纸面,如果你入纸时笔心不垂直,譬如说用了侧锋竖起笔,也可以入 纸后加一个扶直的动作。不过,这就不是驭锋了。
3.2 行笔
行笔,我们知道,书法线条有两种,尖锋线和侧锋线。“永”字 八法有七个点画是用铡锋写的,但它特意规定了一条尖锋线,就是第 二笔“勒”。
“永”字有两个横,“勒”用尖锋趯,“策”用侧锋拖,这样就很 全面,两个笔锋横向行笔都有了。
至于侧锋线的方向,有些是向右行笔的,如侧、磔是九号位,策 偏向于三号位。有些是向左行的,如掠、啄和趯。向下行笔也有,那 就是八号位的努。所以写“永”字八法,右行、左行、下行都有体验。
3.3 收笔
讲到收笔,“九用”有挫笔、顿笔和揭笔三种。它们是怎样分配 在“永”字中的呢?
挫笔收断尾,最明显就是努,这是侧锋同样粗细一直写到底。 顿笔:收圆尾,可以侧点为例。侧点当然也可以写成尖尾、断尾。 但“永”字八法中,只有这一处可有明显的圆尾,所以,通常就用顿 笔写这一点。
揭笔:收尖尾
有左揭、有右揭。“永”字八法中都有,这就是掠和磔的收尾。 如果你写大字,右揭可和按锋同用。
3.4 转折
在行笔中扭动笔心,这是衄锋。“永”字八法的努,看起来是一 根弧线,这是因为中间扭动了笔心。而最后因为要连接趯,用了踆锋, 形成了一个折。
简言之
“永”字八法不是写普通的“永”字。 它是“九用”的应用的实例。 所有“九用”的动作,“永”字八法都有了。
本节要点:
点画的相接和相承,踆锋和飞度。 点画→笔势→整字,两步成字。 “永”字是九用的应用实例。
要点解读:
思考题: 陈绎曾《翰林要诀》所说的“筋”,是否等于我经常说的“中线”? 真想学书法吗?听我的忠告:每天写一百个“永”字,连写十天。
第40 课笔记:什么是骨肉筋节
书法用笔,九用和八法都讲过了,现在还有一些补充内容。譬如 上一堂课讲到筋,究竟什么是筋?书法中的骨和肉又是什么呢?这要 从王羲之《十七贴》讲起。
王羲之《十七贴》最后一贴,名叫《虞安吉贴》,这贴是一封推 荐信,为虞安吉求职。贴中说:“虞安吉者,昔与共事,常今之”。可 见这位虞安吉是王羲之关系很好的朋友。
唐太宗《指意》和虞世南《笔髓论》,都引述过虞安吉论书法的 话,可见对虞安吉的重视。虞安吉既是王羲之的同事和朋友,他们当 然会谈论书法。虞世南是王羲之的传人,唐太宗又是王羲之的崇拜者, 他们引述虞安吉的话,当然是赞同和欣赏的。
虞安吉说了什么话呢?这段话比较长,我摘引几句如下。
虞安吉云:“太缓而无筋,太急而无骨。横毫侧管则钝慢而肉多, 竖管直锋则干枯而露骨。终其悟也,粗而能锐,细而能壮……”。请 注意这段话我用红色标出三个字,就是筋、骨、肉。可见晋唐人心目 中,书法有这三个概念。
1.什么是骨,什么是肉。
先说说什么是“骨”,什么是“肉”。
虞安吉是这样说的:“横毫侧管则钝慢而肉多,竖管直锋则干枯 而露骨”。这两句话实在太重要了。
东晋时代,虞安吉已经认识到“一支毛笔两个锋”,“横毫侧管” 就是用侧锋,侧锋线要防止“钝慢而肉多”。“竖管直锋”就是用尖锋, 尖锋线要当心“干枯而露骨”。这样一讲,我们就明白了。尖锋是线 条的骨,侧锋写出来是肉。虞安吉接下来说“终其悟也,粗而能锐, 细而能壮……”。等到一个人悟到用笔的诀窍,他写的侧锋粗线条虽
然多肉,也能锐利挺拔,写尖锋细线条,多骨也做到壮实不枯。
拿王羲之的作品来看,有时候他的线条很细,尖锋划过的地方, 虽细却也遒劲。有时候线条用足三分笔,非常粗,但没有肥胖的感觉。
有时候极粗的线条和非常细的线条放在一起,骨肉相济,不感觉 到粗就是肥,细就是枯,真正做到了“粗而能锐,细而能壮。”
唐太宗《指意》说:“以心毫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 以副毛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你看,唐太宗也懂得两 个笔锋。“心毫”就是笔心,这是筋骨, “副毛”就是副毫,写出来就是
皮肤。
要注意古文中“肤”,也可以指祭祀用的肉。“皮肤”就是皮肉,和现 在的意义不同。
这样一来,古籍中的一些论述就容易懂了。如传为王羲之老师卫 夫人的《笔阵图》有这样一句话:“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 这是能用尖锋就多骨,因为尖锋可以锥画石,那就笔力大。如果只能 用侧锋,笔力小,肉多。
梁武帝《答陶隐居论书》说“纯骨无媚”,只用尖锋,一堆骨头, 就如虞安吉所说“竖管直锋则干枯而露骨”,“纯肉无力”,只用侧锋,
咬不住纸,没法做到以锥画石、力透纸背,当然是无力了。所以,善 书法者,必须两个笔锋并用。
2.什么是筋
接下来说说什么是“筋”。
虞安吉有这一句话:“太缓而无筋,太急而无骨。”这句话不大容 易懂。注意唐太宗《指意》的引文,比虞世南多两个字:“太缓者滞 而无筋,太急者病而无骨。”这个“滞”,《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凝 也”。现在还有一些词叫“停滞”、“呆滞”、“凝滞”。意思差不多,冻 住了,动不了,滞留。笔锋运行,那就有走势,太慢这个势就没有了。 太急为什么无骨?《玉堂禁经》说尖锋是“以锥画石”,尖锋要咬住 纸,力透纸背,这就快不得,一快就飘。
所谓“筋”,就是表达笔锋走势的,你要动才有势,你看这张图表,炒 股票的朋友大约很熟悉,股价动才能表现走势。如 果股价不动,好听
点叫做 静势,其实就是没有势。
回过头来看虞安吉这一句,意思就是太慢无法表达走势,太快就 飘。
上一堂课讲到元代陈绎曾,他说:“字之筋,笔锋是也。断处藏 之,连处度之。藏者首尾蹲抢是也;度者空中打势,飞度笔意也。” 陈绎曾认为“筋”表现笔锋的运动轨迹,这个说法很好。但他的“筋”, 包括“藏”和“度”两种动作。调锋和行笔都有,也就是大圈和小圈
都在内。
到清代张庭相、鲁一贞著《玉燕楼书法》谈“筋”,那条“筋” 更长了:“筋法有三:生也,度也,留也。生者何?如一幅中行行相 生,一行中字字相生,一字中笔笔相生,则顾盼有情,气脉流通矣。” 照这样说法,整幅字都连上了,这根筋未免太长。这解释本身虽然有 一定道理,但不能称为“筋”。我认为他最后那一句“气脉流通”比 较适当。
回想《玉堂禁经》的论述:“夫书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 束。”这就是书法的三大要素,第六课讲过。这三大要素,也就是书 法写字的三个步骤。
拿“永”字来说,所谓用笔,就是用不同的笔法把八个点画写好。 所谓“识势”,就是懂得笔势,把点画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成笔势。 最后“裹束”,把这四个笔势放到特定的位置上,裹束起来,就得到 了整个“永”字。这也就是我上一堂课讲到的书法两步成字。
简言之:照《玉堂禁经》的意思去理解,在书法中,写“字”实 质是写“笔势”。所谓“筋”,就是笔势的表现。大圈就是“筋”,是 对一个笔势而言的。“筋”不能解释得太长,如果整篇作品是一根“筋”, 就没有意义了。
3.什么是筋节
除了大圈,还有小圈。小圈古代另有一个名称,叫做“筋节”。 “筋节”的名称很早就出现了。东汉蔡邕《九势》说:“转笔,左旋 右顾,无使筋节孤露”。我用的是元代刘有定的版本,其他版本“筋 节”又作“节目”。古人所称的“节目”就是一个树节,如《礼记·学 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意思是善于学习的
人好像加工坚硬的木头,先做容易的部分,然后来对付那些树节。在 书法中,“节目”和“筋节”意思相同。就是指小圈。
有些古籍上把“筋节”简称为“节”。如《玉堂禁经》:“四曰蹲 锋,缓毫蹲节”。这个“节”就是筋上的一个枢纽点。也就是换笔心, 调锋的地方。
“筋节”有时候又叫“角节”,如张怀瓘《评书药石论》:“古文、 篆、籀,书之祖也,都无角节,将古合道,理亦可明。”,折线的筋节 好象一个角,弧线没有“角节”,他说“篆籀”那些古文字,因为是 用弧线写的,所以没有角节。又有人称“筋节”为“骨节”,如清代 徐用锡说:“又思学书亦苦骨节大,不特点画要细处小处学,即结字 亦是愈熟愈不相礙。”假如你去买肉,骨头倒是有骨节的。但书法只 有一种节,“骨节”就是“筋节”。
简言之:
古籍中筋节、骨节、角节等,都是指小圈。 小圈用于调锋,必然是动手腕的地方。 简单称法就是一个节点。
我以开车做为例子,来说明筋和节点的关系。一个人开车出门, 我以一个红点来表示,你想他应该做什么事呢?首先,他心中要有路 线图,这是大圈;如果不知道路怎样走,那就没法开了。而他上了路 之后,就要不断地调节驾驶盘,这是小圈,我以蓝色的点来表示。小 圈是无法事前决定的,是根据路况临时变换的。同样道理,笔锋的运 行也一样,我以红点来表示笔锋,写一个勾努势。笔锋的走势,或者 说笔锋的轨迹就是一条筋。笔锋不是平拖的,它时时在调节之中,所 以就产生了很多筋节,也就是小圈。
筋是可以下笔前先决定的,如果没有这条筋,你下笔怎么动呢?
往哪儿走呢?
所以《玉堂禁经》一开始就说:“夫人工书,须从师授,必先识 势,乃可加功。”这个“夫”只是一个发语词,没有具体的意思。他 说一个人要学书法,必须有老师,老师教什么呢?必先识势,懂得笔 势的走法,乃可加功,功力是加在笔势上的。
简单地说,先知道路线,然后表达功力。你可以用尖锋写,可以 用侧锋写。当然也可以尖锋、侧锋并用。但这是“加功”,“加功”之 前要“识势”。你要知道勾努势的筋,知道它的走势。这是下笔前先 要明白的。
张旭的弟子徐浩说:“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 附?”初学书法,两件事情最要紧,那就是筋骨。筋是懂笔势,要写 某个字,一看就知道用哪向几个笔势,裹束一下就行了。第二是骨, 这是练笔力,把握笔心。初学者最常见 的问题,就是毛笔一上纸面
就弯了,副 毫躺在纸面上刷来刷去,那全是肉。
卫夫人《笔阵图》有这两句话:“多 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
谓之墨猪。”骨多点,肉少点,那就是尖锋沿着筋走,所以称之为“筋书”, 反过来就不大妙了,“多肉微骨”,毛笔趴在纸面上站不起来,不会用 笔心,虽然也是跟着筋的方向走,但一大堆肉,所以叫“墨猪”。
本节要点:
骨是尖锋线,肉是侧锋线。 筋是笔锋所走的路,笔势的大圈。 节点是调锋的地方,笔势的小圈。
要点解读:
思考题: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书记》说:“昔谢赫云:‘书有六法,一曰气 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有人说骨法就是画的架构,有人说骨 法就是相面的方法,有人说骨法就是下笔力量大,等等,你怎样想? 1、写出“永”字的筋,注意分开笔势。 2、用纯骨写一个“永”字。 3、用纯肉写一个“永”字。 4、在你写的“永”字上标示出节点。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