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 > 正文

为什么蜂蜜行业的口碑会这么差?最根本的原因在这里!

一白:最近天气热,白开水喝的嘴里都没味了,陪我买瓶蜂蜜去。 黑三:现在谁还吃那玩意。
一白:怎么了?吃蜂蜜对身体很好啊。再说都吃好几千年了,多安全。 黑三:你要去哪买?

一白:超市吧,说不定还能碰上特价活动。 黑三:超市的浓缩蜜和糖水有区别?


一白:浓缩蜜不好吃吗?那就在网上买点农家蜜吧。 黑三:9.9包邮到128一瓶的都有,老板来哪个?

一白:买这个!首图上说卖假蜜死全家,还有蜂场照片呢。 黑三:这也信?幼稚!

一白:那我该买哪个啊? 黑三:翻到50页以后看看,相对还靠谱点。

一白:50页以后?那都没几瓶销量啊,连个评价都没得参考,我是不敢买。 黑三:你以为正儿八经养蜂的玩网店很溜吗?不敢买就别吃了。

一白:别别,咱周末进山玩玩,肯定能遇到养蜂的。咱到蜂场买,总能保险点吧。 黑三:蜂农是你亲戚吗?你认识糖水吗?认识水蜜吗?认识果葡糖浆吗?

一白:我晕,我就是买瓶蜂蜜啊,你以为我买金镯子啊! 黑三:嘿,你买个金镯子大不了不戴,蜂蜜可是要吃进肚子里的。

一白:那又咋!好像你吃的菜不打药,吃的水果不催熟,吃的油不地沟似的。 黑三:你要这么说话,那就随便去买好了。听哥一句劝,蜂蜜可吃可不吃,咱就戒了吧!

一白:可是蜂蜜真的很有用啊,以前嗓子难受,含一勺蜂蜜可舒服了。 黑三:真蜂蜜的确是好东西,问题是你能买到吗?
一白:唉,想吃一口好蜂蜜咋就这么难。 黑三:这是产业格局问题,想吃好蜜那得靠运气。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种粮食、包果园、养牛羊等大农业可以规模化经营,虽然上化肥、打农药、催红催熟是普遍问题,但人的生存离不开这些食物。
大规模经营虽然丧失天然营养的上线,但至少保证安全少害的底限(监管部门就干这事)。但是养蜂不行,这个行业主要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而且全靠流动作业,规模散乱到根本无法集中。
意蜂蜜是主要蜜种,产量超大但天然封盖蜜的数量不多;土蜂蜜是近几年火起来的本土蜜种,但是营养功效快被吹上了天,而且价格质量更为混乱。


正因为这个行业规模小、门槛低,所以从业者两极分化严重,由少量的龙头蜂企业和绝大多数小卖家构成。小卖家口诛笔伐厂家的种种黑幕,厂家又喷小卖家的是三无产品,最终弄的消费者无所适从。
而且蜂蜜很难鉴定出真假,真正的好蜂蜜形态也不可能一致。这一批蜂蜜的颜色比较浅,下一批的颜色就可能深一些。别说跟工业品相比,就连大棚里的西瓜都能让它全长成方的。
产业格局的分散加上纯天然食品的特性,所以这个行业没法像工业品那样统一规范。质量鱼龙混杂、卖家良莠不齐,所以很多消费者看到蜂蜜就直摇头:假的太多不敢吃。



如今受伤害最大的是卖好蜂蜜和想吃好蜂蜜。所谓三人成虎,负面信息听的太多了,消费者觉得国内没有好蜜而不敢买,卖好蜜的人更难以找到客户而没法卖。
最终结局就是剩些便宜货或者垃圾货,在市面上横行无忌。毕竟有一分钱一分货的古训,再加上每个人的口感嗅觉也有偏差,买卖双方更是不断妖魔化这个行业。
一句话:双方已经丧失互相信任的能力了。



不过欣慰的是,一些长期坚持做好蜜的专业卖家,他们用时间和质量去积累客户。不胡吹自家蜂蜜的神奇功效,也不抹黑别家蜂蜜的丧心病狂。用专业知识和小瓶试吃,让客户以最小的代价先尝到蜂蜜。
我很敬佩行业内的这股清流,他们用又笨又慢的方法,重拾人们对蜂蜜的信任。相信会有那么一天,喜欢吃蜂蜜的朋友,轻松随意就能买到一瓶放心好蜜。


最后,送给还在“以身试蜜”的朋友们一个小建议:初次买陌生人的蜂蜜,不管他说的多么天花乱坠。切记!只拿他最小包装的先试吃!
用心做蜂蜜的人不怕你药的少,只怕你没尝过!千言万语不如品质口感,吃一次不怕你不回头,真正做好蜜的人都有这个自信!
而那些第一次交易就想塞给你三五斤的,一定要慎重!很多人吃蜂蜜比盐都慢,一次拿那么多除了风险大,我真不知道还能有啥好处。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