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龙野一雄论经方证治(一):感冒与治疗详解(1)

龙野一雄简介:1905-1976,日本著名汉方医家、医史学者,主要著作有《伤寒论金匮要略解说》《汉方入门讲座》《汉方处方集》《新撰类聚方》《日本医学史》《汉方医学大系》等。

补题记:多处疫情似乎又有反复迹象,重发该译文系列,希望对同道们临证思考与举措有所帮助。

2021,1,5 于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题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译出汉方医家龙野一雄先生《汉方医学大系3 治疗篇》中的7篇外感医案医话,约2万2千字,在“王宁元汉方与腹诊译介”公众号分10次发出,希望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外感病临床辨治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其后再补译《汉方医学大系3 治疗篇》《汉方入门讲座》中呼吸系疾病的经方证治论著及医案医话,前后共约9万字,基本上总括了龙野一雄先生对呼吸系疾病的思考、认识与经验。今将全部内容作为“王宁元汉方与腹诊译介”文汇(第二辑)而展示出来。

从中医临床诊治来看,包括疫病在内的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阶段多具有外感病特点,经方医学的脉证并治对此类病证的辨识及治疗积累了丰富而实用的经验。龙野一雄先生对感冒及流感证治具有经方证治特点,如辨证简明抓主证而兼顾系统性、注意证候随气候改变及时调整方证辨识而因时制宜、要求迅速取效的快捷作风、以现场体质证候为准不拘一格选方范围广泛如将重剂四逆汤用于外感等。

在对感冒之外的如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甚至哮喘、肺结核、胸膜炎等疾病的证治,龙野一雄先生也是在遵循经方方证的结构框架上,使每一具体方证的单元内涵仍严格保持条文的原初意义,并不去随意增删,但面对具体疾病,则对经典的证治加以提炼、类分,使之更加符合临床现场手把手教学与迅速取效的需要。在四诊素材上,可能与此类疾病的外感性质有关,与其说脉诊与腹诊并重,但实际上更倾向于脉诊,如对脉管紧张力度和“肿胀”状态的体会,不失为一种有益提示而指下可明。在病机方面强调“寒热虚实”的贯穿性存在,但对病机的阐释则是以证候的先兆启发性与最后决定性作用为基础,而非多环节凭虚漫推。在体质方面强调体质在经方方证中的首要性和必要性,提示无论急性发病或慢性迁延,体质因素在“寒热虚实”大类分甚至某一方证方向的特异性展开均有必然的作用且有轨迹可寻,尤其在某些方证辨识之始,第一步骤便是去看体质,提示体质在经方方证阶段的首发意义,令读者感到耳目过从新,开卷多受益。

龙野一雄先生著述甚丰,此次译出的仅为涉及呼吸系统疾病内容,但也显示出先生作为汉方古方派的一些学术特点,如紧扣条文,谨守方证,将一个方证建立起来的内涵进行单元性地完整地理解与应用,横亘数千年岁月,运用到现代疾病上,仍可一服知一剂愈,以这种方式再现仲景经方方证认知方式的实证性、可重复性、可效仿性,同时也以这种方式呈现自己学术能量的出口与痕迹。

“我在想,《伤寒论》、《金匮要略》不应该止于权威主义、教养论等,伤寒金匮应该是最接近临床的、或者说它就是临床本身。遑论蕴育生成第二个伤寒金匮,即使仅仅活用第一个伤寒金匮,已感到己力之不逮。到了我这样的高年,相对于雄心勃勃劲头十足,变成为谦虚心境一方。”(见第十四篇“对一例哮喘医案的考察与所感”)龙野一雄先生作为医史学者和临床家,具有丰厚的学养和能力严谨地确定《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位置和高度,或者叫做坐标和矢量,文中多次讲到,在临床上遇到难题,一定要去读伤寒金匮,一定会找到线索和启示。对仲景的敬仰也是发自内心的,感心式的,一种曾经无比努力并无限接近过经典后的满足与谦虚的澄明心境。

翻译出自爱好,许多做翻译的人表达过类似看法,学术翻译更是如此。中国的远古时代,担当不同方言部落之间语言交通的人被称做“象”。附二首小诗,印照这一段自己喜爱的“象”生活即景。

雨窗

雨骤一注落,

雷缓四合起,

暮绿千树暗,

声撒万粟急。

外一首

继日译龙野,

体质接话题,

虚性方证鉴,

结核篇蕴奇。

王宁元2020年仲夏

于海淀小清河未及古人斋树绿之窗际

第一篇感冒与治疗详解(1)

在汉方治疗,最简单、也是最难的,就是感冒的治法。因为感冒中有即使不吃药睡一天觉亦可自然治愈者。既然如此,因为服药后而愈,是否是药物的疗效,便无法判断。有时服用汉方药后一下子就好了,但也会觉得与自然治愈有关系。

在感冒治疗实际操作中的确有很为难的时候,有时不能判断到底用哪个处方合适,有时确信就是这个处方了,但投药后还是无效,很棘手。

在肺结核的突然复发(突然出现新病灶,引起病变)、肠伤寒、脑膜炎等发病初期有以感冒表现为假象者,相反也有感冒二次三次反复后发现合并这些疾病者。开始仅仅考虑为感冒,随后意识到其他疾病而引起慌张,这些情况也不少见。

感冒到底是什么,实际上重新考虑确实是个难题,一二句话也回答不了,但是临床上好像可以分为以全身发热症状为主者、以上呼吸道炎症(鼻卡他性症状、咽喉卡他性症状、扁桃体炎等)为主者、以关节、肌肉和神经痛为主者,等各种类型。

即使说全身发热症状,也是以发热、恶寒、皮肤感觉过敏、头痛、汗出等为主,在汉方医学看来,这些均属位于表(参照表证论述)的症状,即表证。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等同样也归为表证。所以感冒治疗以对在表而带有热之证(汉方医学赋予其太阳病的病型名称)治疗为主。

表热进一步分为虚、实,即表实热与表虚热。表实热之证意味着是表的部位实而有热,故头部、颈部、四肢出现发热症状,因属实证则无自然汗出。其脉象,因病在表则脉浮、属实则脉紧、有热则脉数,所以脉象为浮紧数。因病仅在表,腹部无变化,故腹诊难以见到明显异常。除此之外,舌象无变化、小便色也如常。患表实热证时,应当使用含有桂枝麻黄的所谓桂麻剂发汗,根据证候从桂麻剂中选择适合的方剂即可。这一点后面还将述及。

表虚热之证是指在表的部位有发热症状,但由于处于虚的状态则有自然汗出,因虚而脉弱,故脉象呈浮弱数,同前所述,表以外的部位没有变化,患表虚热的场合,应当使用只含桂枝、不含麻黄的桂枝剂发汗。

以上的热证主要以发热和自我感觉发热为主,有时伴有恶寒或皮肤感觉过敏,但在实际接触病人中,可见如下类型者,如,即使发热病人也几乎没有自觉热感,也有虽然体温计显示38.0℃以上,病人却一直不觉得热,表现出相对平静的样子。还有些病人完全不发热而感到冷,或只有恶寒的感觉。在汉方中将这种类型叫做寒证,总的来说寒冷性体质的人多出现此种类型的感冒。在症状上,发热、头痛、关节肌肉神经疼痛等和于前所述热证无差异,但没有自然汗出,感觉头部、手足发冷,总体上表现出贫血性的证候,与前述热证不同。在脉象上呈现出与热证相矛盾的脉状。前述的表热证脉浮数,但在寒证则出现或脉沉数或脉迟。根据脉象表现出的矛盾之处,可以判断发热不是热证而是寒证。汉方医学将这种表寒状态称为少阴病。

如同表热证有虚实之分,表寒证也应该分虚实。但表寒证虚实之分虽然不能说没有,但实际上很少见,日常多遇见的仅仅是表虚寒证。尤其是,其中既有寒比较明显的场合,也有虚寒比较明显的场合,其判断鉴别属于专家研究的事情,至于普通临床上可以不那么严格区分。

寒则温之,温之则有温热药剂,温热药剂有附子干姜之类。配伍附子的方剂有麻黄细辛附子汤、四逆汤、真武汤等。恶寒发冷是症状,寒是状态,温热是治疗方法,温热剂是根据药物效能的分类,附子是药物。

以上规定了两大类型,是因为学习与临床需要首先理解与区分寒热类别,但现实中会出现更复杂的样态(后述)。在实际临床上为了手把手教会、快速处理这些问题,也可以考虑感冒有热性感冒和寒性感冒。热性感冒是充血性的,患者面色多呈红赤,形成颜面红赤的感冒,而寒性感冒是贫血性的,患者面色多呈苍白,形成颜面苍白的感冒。熟记热性感冒、寒性感冒以及面色红赤感冒、面色苍白感冒等,当与患者面对面时,可以简明地区分出来。

以上内容总结为下表:

以上内容总结为下表:

按上述顺序将桂枝剂、附子剂加以区分,然后需要决定具体处方。

(待续)

(译自《汉方入门讲座感冒》,收载入《龙野一雄论经方证治(呼吸系疾病篇)》)

附:“王宁元汉方与腹诊译介”文汇系列

(购书请加微信:汉方资料。微信号13810979351)

书1,《伤寒派腹诊论著选译(一)》,6万字,现代汉方大家对伤寒派腹诊最具权威性论述。

书2,《龙野一雄论经方证治(呼吸系疾病篇)》,9万字,龙野一雄先生经方治疗呼吸系疾病的论著与医案。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