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正文

人性的弱点 [上]

人性的弱点 [上] 序
人不能太相信一种天性的克服。因为天性是狡猾的,它可以在你警惕时潜伏下来,当你放松时又溜回来。就像伊索寓言中那个猫一样,虽然变成一个女人,安安静静在坐在餐桌前,但当一只老鼠出现的时候,她就情不自禁地扑上去了。对于一个人来说,或者应该有自知之明地避免这种现原形的机会,或者干脆高度警惕地多用这种机会考验自己。--培根
   1.贪财

   贪财是人的天性之一。钱这东西几乎没有人会拒绝。

   钱是生活的必需品。一分钱压倒英雄汉。毕兹说:“金钱并不是生活的目的,而是生活的工具。”钱是生活的基本要素。多少英雄好汉曾经为一碗饭或一块肉魂不守舍。多少文人雅士曾经为钱而寸步难行。在这个世界上,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了钱,可以享受生活,香车宝马,锦衣玉食,应有尽有。有了钱,可以实现自已的梦想,跨国旅行,修造别墅。有了钱,可以济世穷人,积德行善。在这个世界上,有人为钱救人性命,也有人为钱取人性命,正所谓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也正是因为这样,古人却认为钱不是好东西。王梵志:“鸟饥缘食亡,人能为财死。钱是害人物,智者常远离”。 

   钱多少才合适?叔本华说:“财富就像海水,你喝得越多,你就越感到渴。”对于乞丐而言,一顿饱饭足也,能吃好穿好玩好,那几乎是天堂了。而对于千万富翁来说,钱多不咬手,有的一千万,还要二千万,这又有什么不对呢?美味佳肴,声色犬马,人心不足,欲望难填,对钱的需求没有尽头。然而心理学家说:“金钱在达到某种程度之后就不再诱人了。”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有句名言:“山珍海味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千也只放床一张”。



   伟大的企业家最终都将成为伟大的慈善家。慈善事业最终都将成财富归宿。比尔?盖茨成立了全球最大的慈善机构,全球首富变成全球第一慈善家。曾经有人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算过一笔账:他所拥有的财富可以买30多架航天飞机,买15.6万辆豪华轿车。盖茨曾许诺,将把自己大部分的个人财富捐给他的基金会,用于资助贫困国家的卫生与教育事业,而他留给子女的,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世界第二富翁、“股神”沃伦?巴菲特也宣布,将把价值370亿美元、相当于其个人财富85%的股票捐给5家慈善基金会。钱的来去也符合自然之道,取之于社会,最终也回归于社会。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菲尔丁说:“如果金钱成为你的崇拜物,那么它就会象魔鬼一样折磨你。”夺人钱财,难度不亚于夺人贞操。“金钱”并不是万恶之源,对金钱的贪欲之心才是万恶之源。清代乾隆进士沈孝瞻所著古代命理名篇《子平真诠》说:“财为我克,必须身强,方能克制,若身弱,虽有财不能任,则财反为祸也。”牛根生2008年1月接受《读者》(原创版)采访时说:“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能把人带入坟墓。世界上80%的喜剧跟钱没关系,但80%的悲剧都跟钱有关系。”希腊伟大的国君亚历山大大帝,一生叱咤风云,在极短的时间就征服了欧、亚、非三大洲,拥有无数的财富、土地以及人民。然而他却在三十多岁就因生病而面临死亡。在临死前他感触良多,要求他的部属在棺木上挖两个洞,等他死后,把他的双手伸出来,露在外面,要借此昭告世人,他虽然拥有哪些多的财富和崇高的地位,但是死了之后,却一样都不能带走。“弱水三千,仅取一瓢饮。”是呀,钱乃生外之物,你即使家产过亿,百年之后,你能留下什么时候。因此,你要反思,你是否为了钱不顾一切,抛弃了友情、亲情、采取了不正当的手段。金钱的贪婪会使你成为它的奴隶。

   富人要教育子孙如何创造财富,而不将财富传承给下一代。古人言:“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则弃诗书耶;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享家业,则弃勤俭耶。”意思是祖宗的富贵是从刻苦读书中赢得的,子孙享受了富贵,就放弃了读书;祖宗的家业是在勤劳节俭中创造的,子孙享有了家业,鄙弃了勤俭。这就是“富不过三代”的道理。钱,如果一直把它扛在自己的肩上,会把几代人都彻底压垮。知心姐姐卢勤讲过,不要把财富留给孩子,要教育孩子学会创造财富。李嘉诚的大儿子李泽钜15岁、小儿子李泽楷13岁时,被送去美国读书,上学期间需要的零花钱,要靠他们自己业余时间打工获得。李泽钜在麦当劳餐厅做夜工、李泽楷在高尔夫球场当球童,异常辛苦的经历,使他们不仅懂得了挣钱的艰辛,而且懂得了怎样珍惜财富。有一个故事,一位铁匠叫儿子靠自己的双手挣来二十文钱。于是儿子到码头上做苦力,他吃不了那苦,前两次都是空手而回,偷偷跟他娘要了,交给铁匠。铁匠接过铜钱二话不说扔进了打铁的火炉,儿子愣住了,铁匠说:“这不是你挣的钱!”儿子没办法,只得又去做苦力,辛辛苦苦挣来二十文钱。铁匠还是把钱扔了,这回儿子不干了,竟拼了命地把手伸进火炉,硬是把钱拿了出来。儿子哭了,铁匠却笑了:“爹知道,这回真的是你挣来的!”为什么,这是他千辛万苦挣来的,他懂得了珍惜。

   教人赚钱的本领比给钱更实在。盈利赚钱是商人的本色。做生意之道就是在于赚钱。“你不理财,财就不理你。”只要收入是合理、合法的,收入差距大,也没有关系。人家之所以富,是因为人家有本事;你穷,是因为你没本事。如果收入是不合理的,不合法的,即使差距很小,大家意见也很大。国家必须为每个人提供绝对合理的、公平的竞争机会。要帮助一个人,给钱只是暂时的解决办法,教他如何赚钱才是永久的帮助。给钱只能救急,给人工作才是长久的解决之道。

   我们身边并不缺少财富,而是缺少发现财富的眼光和赚钱的本领。

   “小富由俭,大富由天”。社会的每一次变革,总会使少数善于抓住机会的人,从中获得利益,也有一部分人失去了饭碗。我们周围总有人抱怨现实条件不好,赚不到钱,但总有一些人创造了惊人的财富。

   网络上流传了赚钱的五条黄金定律很盛行:

   一是凡是坚持把收入的至少十分之一存储起来,为自己及家人创造财富的人,钱就会乐意源源不断地流入腰包,并快速增加。

   二是钱会为那些懂得如何使用它们的人忠实而勤恳地工作,就像地里的牲口会为主人带来更多的财富一样。

   三是只有那些谨慎投资、知道向行家请教的人才能牢牢地保护好自己的钱。

   四是在对自己不熟悉的行业上投资,或者不听从行家建议的人将失去他们的钱。

   五是凡是将钱花在不可能盈利的事情上,听信骗子的花言巧语,以及无知地轻信自己幻想的人都会在投资中失去自己的钱。

   这与股神巴菲特教导我们理财宝典有相似之处:

   一、只买你真正需要的东西,用同样的态度培养你的孩子,教育他们也这样做。

   二、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总是记得用经济的方法办事,过尽可能简单的生活。

   三、做你自己觉得好的事,不要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穿你觉得舒服的衣服,安排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

  其实赚钱只有三种方式,上策是用钱赚钱,中策是靠技术赚钱,下策是用劳力赚钱。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要取之有道。只有通过自已发展生产和靠资本增值的运转而富起来的,而不是通过腐败、垄断而富起来,才让人羡慕。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万万不能。 

  2.好色

   歌德说:“美丽到处都是受人欢迎的客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好色乃是人的天性之一。男人一样,女人也一样。男人有三样东西最爱:一是权力、二是美人、三是金钱。“不爱江山爱美人”,对于许多男人而言,往往是两者都爱,不可或缺。正如网络上的一句流行语:男人只分两种,一种是好色,另一种是十分好色!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连英雄也被美人攻克,可见美色有何等的威力,又是何等地惹人喜爱。美人的威力是任何武装交锋无法取代的,武力和攻击带来仇恨,而美色可以消磨敌人意志,侵蚀敌人体力,引起敌人内部矛盾,美人媚眼一抛,细腰一扭,再强的敌人也注定要灰飞烟灭。

   美色往往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徐志摩对美丽的女性似乎永远怀有一种美好的感情,即使在他外出漫游写给友人、爱妻的信中,也常常写到他在各处所见女人的印象,他早在英美留学期间的毕业论文,都是以妇女问题为中心的,徐志摩自我辩解说:“实际上他并不是单纯的纵欲,也不是肉体的奴隶,成年快欲的冲动,只是解放他天才的大动力,他自此开始了他的创造的生命。”

   好色往往是导致婚外情的主要诱因之一。许多男人往往受不住美色的诱惑,上了床之后,才发现女人都一样。其实对于许多男人而言,老婆总是心上肉,情人才是枕边花。老婆是实在的,情人是浪漫的。一个男人临死的时候,把妻子叫到了身边,递给她一个存折,对她说:“这是我积攒下来的财产,留给你。好好生活吧。”妻子痛苦地离开后,他又叫来了情人,捏着一片夹在书里的树叶子,深情款款地对她说:“这是咱俩相识那年秋天的落叶,我一直把它带在身边,留给你。好好生活吧。”这个故事让人内心感到很痛楚,男人在临死的时候更多的是还挂念着还是他那没死的老婆。对于女人来说,如果你还相信神圣的爱情的话,那么,你就继续守着那片树叶到老吧!  

   上帝“造物”可能也讲究公平公正,漂亮的女孩不杰出,杰出的女孩不漂亮。漂亮的女人从懂得自己漂亮的一天起,就一次次地心理暗示,使她对自己的漂亮坚信不移。进入青春期,美又是一张进入男权社会的通行证,这种过于重视外在表现的女人,往往忽视了内在品质的完善。曾经有一位年轻漂亮的美国女孩在网络上发表了一个问题帖:我怎样才能嫁给一个年薪50万美元的有钱人?一位华尔街金融家作了回帖:从生意人的角度来看,你所说的其实是一笔财、貌交易,甲方提供迷人的外表,乙方出钱,公平交易。但这里有一个致命的问题,你的美貌会消逝,但我的钱却不会无缘无故减少。事实上我的收入可能会逐年递增,但你不可能一年比一年漂亮。

   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我是增值资产,你是贬值资产,不但贬值,而且是加速贬值。用华尔街术语说,每笔交易都有一个仓位,跟你交易属于“交易位”,一旦价值下跌就要立即抛售,而不宜长期持有----也就是你想要的婚姻。听起来很残忍,但对一件会加速贬值的物资,明智的选择是租赁,而不是选择买入。因此我会跟你交往,但不会跟你结婚。顺便说一句,你倒可以想办法把自己变成年薪50万的人,这比找到一个有钱人的胜算要大。这位金融家从经济学的角度把美女的价值算了一笔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就是想办法把自己变成年薪50万美元的的女人,才是上策。这个故事的确很耐人导味!当漂亮作为女人的赌注和筹码,跌倒的机会就会更多。

   能得到美人的不是大官就是大款。像刘三姐、七仙女这样甘于贫困,下嫁给穷小子的美女,基本上都是传说,是文学的审美形象的符号。真人真事的美女,历史上杨贵妃、宋美龄,还有无数的歌星、体星明星,都是嫁给当官的。美女的走向有点像中国文人的“入仕”情结。钱多、官大对美女永远往往是个诱惑。然而,美色一旦与金钱和权力相结合,就容易出问题,正如许多贪官最终都拜倒在女人的古榴裙下。

   “红颜自古多薄命”。漂亮女人面临的诱惑会更多、情感“出轨”的概率会更大,所以,更需要把握自已,善待婚姻和家庭。女人漂亮,追求的人就很多,追求的人多,女人选择的余地就大,于是离婚的概率多,对婚姻的伤害就大。女人不漂亮,追求的人不多,很害怕被老公离了,对婚姻就十分珍惜,就会迁就老公,努力维持婚姻,于是离婚的可能性就小。美貌,可能带给你幸运,但不一定是幸福。漂亮,永远不是女人可以依靠终身的筹码,不如修炼自身来得可靠。仅有的漂亮当作清高的资本炫耀时,你的魅力已大幅度地消亡了。丑女人总是以心智的进步和不断的成功来获取心理平衡。毛姆说:“为什么美女总是跟庸庸碌碌的男人结婚,因为,聪明的男人都不跟美女结婚。”

   对于男人而言,如果可能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不漂亮的女人当老婆,找个漂亮的女人当情人,找个爱我的女人当老婆,找个我爱的女人当情人。

   3.虚荣

   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求的是虚假的荣誉。虚荣心是指以虚假的方式来保护自尊的心理状态,是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产生的不良心理。适度的虚荣可起到提醒自己维护自尊的作用。如以不正当的或虚伪的方式去达到自尊心的满足,以求得不真实的荣誉,这就是一种虚荣心理的表现。虚荣之心会让人肩负重担,端着架子不放,尽管他并不具备相应的实力,也不肯放下,这就会使人变得很虚伪。

   托尔斯泰说:“没有虚荣心的人生几乎是不可能的。”爱慕虚荣是人性之一,男人大多追求自己的名誉、地位、款子、车子等,女人更多的追求自己的衣着、容貌、老公、房子,尤其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为了解决温饱,已经不能象老子在《取舍》中所言:“难得之货使人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因为每个人都不喜欢自己在任何方面比别人落后低一等,一定限度的在道德与法律之内的虚荣心是可以理解的。

   适度的虚荣心是人生事业的推动力之一,这种表面上追求荣耀、光彩的心理,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会激发人们的工作干劲。但过度的虚荣心却是危险的。过分染有虚荣心的人,总是从某种个人动机出发,追求一种暂时的、表面的、虚假的效果,甚至弄虚作假,欺诈骗取,完全失去了从行为的社会价值来评价自己行为的能力,其行为目的仅仅在于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得到周围人的赞赏和羡慕。一旦他人有一点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自己失去了所谓的自尊而受不了。

   莫泊桑>讲述了一个典型的爱慕虚荣的故事,这个故事可能是虚构的,但这类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玛蒂尔特是一位漂亮的女子,她的丈夫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她虽然地位低下,却迷恋豪华的贵族生活,渴望参加上流社会的交际活动,为了出席一次盛大的晚会,她用丈夫积攒下的400法郎做了一件礼服,还从好友那里借来一串美丽的项链。在部长家的晚会上,玛蒂尔特以她超群的风姿出尽了风头,她的虚荣心由此得到了充分的满足,简直兴奋得忘乎所以了,可她竟然把借来的项链丢失了,在这种情况下,她只有隐瞒着好友,慢慢来赔偿。从此,夫妇俩度过了10 年节衣缩食的生活。在这艰难的积攒过程中,玛蒂尔特的手变得粗糙了,容颜也衰老了。后来,她偶然得知了她丢失的那条项链不过是一条价格低廉的人造钻石项链。而她赔偿的却是一挂真钻石项链。就这样玛蒂尔特白白辛苦了10 年。

   在《权子·顾惜》中耿定向谈到一个《孔雀爱尾》的故事:一只雄孔雀的长尾闪耀着金黄和青翠的颜色,任何画家都难以描绘。它生性忌妒,看见穿着华美的人就追啄他们。孔雀很爱惜自己的尾巴,在山野栖息的时候,总要先选择搁置尾巴的地方才安身。一天下雨,打湿了它的尾巴,捕鸟人就要到来,可是它还是珍惜地回顾自己美丽的长尾,不肯飞走,终于被捉住了。故事隐喻人们为了没有意义的美好理想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和自由。如果把一般毫无价值的东西的追求发展为似乎是美好的愿望时,虚荣心便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在这个意义上,虚荣心就是表现为可悲的甚至不道德的社会情感,常常使人做出没有理智的不成熟的反社会的行为。

   有这样一条普通的鱼,想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而甘愿住进鱼缸,它向所有大海里的同伴炫耀着它衣食无忧的安逸生活,它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自己是多么的高贵和魅力。可有一天它的主人断了它的食物,它的同伴要把它救回大海,可它坚持不回去,它还很骄傲地告诉它的同伴:“虽然我饿,但我住在奢华的宫殿里,怎么样都比你们强。”后来,这只“高贵”的鱼被饿死在了“奢华的宫殿”里。这个故事是哪些爱慕虚荣的女明星嫁入豪门之后,一味享受安逸生活,不自立自强,人老珠黄之后又被抛弃的现实版。对此,歌德曾经对此说过一句精辟的话:“虚荣最适合于肤浅的美人。”

   克服虚荣心,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个人的价值如何,不在于他的自我感觉,而在于他行为的社会意义。只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远大的人生目标,就不会为一般的荣誉、地位和一时的虚荣所缠绕,而是为更高的价值努力奉献。其次要正确对待荣誉。每个人都需要成就、威望、名誉、地位和自尊,但这一切都应当与一个的真实努力相符。过度虚荣,不仅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还会受到他人的蔑视和否定。再次要有自知之明。我们不仅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成绩,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只有对自己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避免过高估计自己,从而克服虚荣心理。此外,正确对待舆论我们也是上策。生活在群体之中,总免不了别人的品头论足。但对于舆论,我们要提高辨别能力,对于正确的应当接受,对于不正确的要给予纠正或分析判断,决不可凡事人云亦云,舆论左右。

  4.孤独

   孤独是一种感到自己情感无法沟通,孤立无援的心理感受。一个独居深山老林的人并不都是孤独,而一个身居闹市的人也并不是不孤独,人数的多少并不决定是否孤独。孤独其实是一个人的上进心问题,一个上进心强,在生活中努力拼搏的人,忙得不亦乐乎,哪有孤独可言;而一个碌碌无为,不求上进的人,孤独便成了他打发时间的唯一途径。

   赫胥黎说:“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有人因美丽而孤独,有人因智慧而孤独,有时孤独并非由于内向,而往往是由于卓绝、太美丽的人生。有人因处处受挫,丧失自己朝夕相处的朋友、伴侣、宠物而孤独,理想追求遭到挫折也是一种孤独。人际关系的孤独是最大的孤独。环境的陌生、人生地不熟、漂泊异乡、举目无亲就是这样的一种孤独。因此,小孩是孤独的,因为它独立能力差,需要父母的照顾,同伴的游戏;女人是孤独的,因为它情感丰富,需要人们的关怀;老人是孤独的,尤其在丧偶之后,就会越发孤独。他们都是生命的弱者,需要更大的关爱。

   孤独往往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情感。行将就木的老头总爱在繁华的十字街头,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追忆往昔的繁荣。少女由于青春的骚动没得到满足,便产生了孤独,而让那形象和精神都十分弊脚的“爱之神”乘空而入,制造出一起又一起破绽百出或染满不幸的情事,从而失去终生愉悦的爱的明媚,是受不了孤独的最惨下场。世间最大的孤独是空守闺房,此时心灵的欲求和现实的反差最强烈。狄德罗说:“忍受孤独或者比忍受贫困需要更大的毅力,贫困不过是降低人的身价,但是孤独就会败坏人的性格”。



   但孤独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它是文学家难得的财富,孤独催生创作,文学和艺术便是人类在孤独中的自慰。孤独也是对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哲人圣者的宝贵财富,他们总是在淡泊中反省,在深思中明志。于是在孤独中走出了康德,走出了黑格尔,走出了一个哲学的古典时代.孤独有时也是一种无奈,一种不被接受的放逐,可倘若自己不被理解,不如扭过头去,一个人流浪。庸俗总是排斥独特,渺小总是毁谤伟大,一座山峰的封顶总是高于基坐,所以注定孤独。

   思想是抗拒孤独的最后也是最恒久的武器,善于孤独者可以保持独创精神及与众不同的思维,因为孤独的人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判断所左右,从而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建树,爱因斯坦曾说“我是孤独的旅客”。思想家柏兰特·罗素在《社会改造精神》一书中肯定“社会主义也是起源于极少数孤独的理论家”。倘若,你正在享受孤独,大可不必怕,那可能是世俗正在推选他们的又一座高峰。

   因此,看你如何对待孤独。当你把孤独当作尊贵的天使加以迎接时,它便成为宁静,你可在宁静中重忆回时路,唤起记忆的甜蜜;或在独处中得以超脱,让孤独滋生哲理的花朵,激发出诗人的火花;或用它来梳理纷乱的情感,重新步入正常的轨迹。正如科学家巴斯德说:“告诉你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坚持孤独精神”。而你把孤独当作无聊的乞丐加以打发时,你便更感寂寞。这时,炙热的内心在故装冷漠的外表之下煎灼着你,使你坐立不安,正如诗人所言“自卑的孤独者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为此,意志薄弱者,为了摆脱孤独,寻找安慰和刺激而沉沦;意志坚强者,在孤独中,因追寻充实和超脱而升华。南森说:“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人们需要不时孤独和沉思。”

   走出孤独,你可以去从事自己最擅长能激发所有兴趣的活动,如交友、探亲、旅游、聚餐、打球、唱歌、上网、聊天,全身心忘我地投入到工作或活动中,便可忘记孤独;走出孤独,你可以读一本好书,当茫茫人海中找不到一张亲切的脸,便在书中寻找,找来一个人与之对话;走出孤独,你可以找个属于自我的空间、时间,想一想,我今天干了些什么?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哪些可以发扬?哪些可以改正?梳理自己纷乱的情绪;走出孤独,要学会静心,此时的表现往往容易草率行事,谋定而后动才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与其无法回避,干脆享受一番。让我们躺在孤独的海洋里,品味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

    5.自私   

   人性是什么?是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思考讨论的重要哲学命题。中国俗语说:“人生为己,天经地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休谟说:“人的本性就是自私。”1980年,《中国青年》第5期发表了潘晓的来信,提出“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但对于人性最权威、最系统的剖析,应该是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基本需要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动机,均来源于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即人的基本需要。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按顺序分为五大类。一是生理需要(食物、睡眠、性生活等);二是安全需要(生命、财产安全有保障);三是归属和爱的需要(涉及给予爱和接受爱);四是尊重的需要(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促使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高级需要以低能需要为基础,当某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会走向更高的层次,会因更高级的需要产生动力。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在决定一件事时,通常会凭“个人的利益大于家庭的利益,家庭的利益大于集体的利益,集体的利益大于国家的利益”这条规律作出选择,即先考虑个人的得失,再考虑家庭的得失和集体的得失,最后才是国家的利益。但如果人人都为自己着想,这个社会就会乱成一团,这个国家就不会进步。正因为如此,教科书上才强调:“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只知自爱而不知爱人者终会引火而自焚。”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如果过于自私,不仅对他人造成了伤害,对自己也没有好处。在生活中,你必须学会做一个心底无私的人,你会因自己的无私而得到别人的敬仰,或许还会得到许多意外的收获。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上,培根给我们给出了答案:“人应当把私利之心与公共的利益理智地区分。而在为自己谋划利益时,不要损害他人,更不可危害君王与国家。”

   人首先是为自已活。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生活,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追名逐利,从这种意义上说,生命是属于自己的,是属于“真我”的。别人赞扬我们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走在自己的路上,只是处在别人的路上。如果我们从来就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成为自己而真正地生活过,那真是一种悲哀。梭罗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他没有和大部分同学一样,去经商发财走向政界或成为明星,而是选择了瓦尔登湖。在那么搭起了小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原始而简朴的生活。在世44年,虽然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但这样的生活对其本人来说,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人又不能全为自己活。进了学校,我们就成了学校这条流水线的一个产品,从小学直到高中,和其他同志一样,接受了同一个模式的培养。高考后,终于能按自己的意愿选专业了,但那也受到分数的制约。大家毕业了,但工作又要受用人单位和专业的限制。选择女朋友,你爱的人可能又不爱你,你不爱的人可能又深深地爱着你。在这个世界里,能如你所愿的不多。你不能活在真我里,活在自己的世界,活在自己的想象力里。这样的你根本无法生存下去。

   人也要为别人而活。海德格尔提出一种众人必然“沉沦”的理论:人总是“在世界中存在”,总得与他人、他物打交道,这也就是说,人必然“被抛入”一种入世状态中,而人在这种入世状态中,总是有意无意地要按照一种外在的标准和并非本已的意志行事,这种标准和意志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人皆如此”、“一般认为”、“已成定论”之类的观念。如果把这类意思用一个笼统的“他”字来概括,那就可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和喜怒哀乐都是取决于“他”,而非取决于已。换言之,常人总是在放弃自己,为他人而存在,成为“假我”。因此,生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但又不全属于我们。

   人又不能全为别人活着。虽然我们吃着同样的食物,受着同样的教育,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但并不能因此而抺杀我们每个人的个性,这就是独特性。但在现代,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已越来越失去了自己。自我的概念已从“我是我所有”转变为“我是你所需”。

   生活在市场经济中的人,仅仅成为了一种商品,成为了别人的需要。“我”已不是我的主导,“我”仅成了社会中的交换价值。我能为自己换得一个好价钱,就是成功;如果我不被人需要,交换不出去或者交换不到一个好价钱,就是失败。人们的行为和感觉也越来越像机器,每天按部就班,从未真正体验过自己的任何事情,我们所体验的自己,完成是别人认为我们所应该是的人,没有属于自己意愿,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快乐。

   活着仅只是活,失去了纯真,失去了想象力。丧失了个性,丧失了尊严,丧失了自由的意志。意大利剧作家皮兰·得娄说:“我没有身份,根本没有我自己,我不过是他人希望我是什么的一种反映:我是'如同你所希望的’。”有位老教授告诉我:“人开始是人,逐渐就变为虫。”我们生来是人,但随着长大,生存的需要,我们开始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我们开始迎合人,讨好人,在社会中学会圆滑,变得八面玲珑,于是我们就失去自己,由有个性,有思想的自己,变成了仅为适应社会而生存的虫。

   综上所述,人必须为自己而活,但也必须为他人而活。为“真我”而活,但也必须为“假我”而活。你要为自己而活着,从事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为内心的梦想而彻底奋斗,活出真正的自我。但你又必须为他人而活,为父母而活,为妻子而活,为儿子而活,为朋友而活着,必须赚钱,必须生存。你会因“假我”而成为“真我”。人不是独立的个体,总是与周围的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在我们每一个生命诞生、成长的里程中,母亲都倾注了无数的心血。还有我们的师长和无数的朋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都帮助过我们。人的生命和周围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你是真正的“自我”,为自己而活,那么你是一个自私的人,你无法在社会立足;如果你是那个丧失个性的“假我”,你活着又太不值得了。因此,你只有在“真我”和“假我”中轮回,才能活得出色,活得精彩。对于有些人而言,真我与假我是统一的,这种人是幸福的,但对于有些人而言,真我与假我是不统一的的,这种人是不幸的。

   老子说:“以无私成其私”,就是要我们把自身交出去,给家庭,给朋友,给团队,给国家民族,给全人类,变小我为大我,这样才会成就真正的自我。老子还说:“圣人外其身而身存”。就是说把身体交出去,反而能保存。意思是用大我换小我,以“无我”的方式“为我”。人活着一定要舍掉自私,先为别人着想的念头摆在心中首要位置,在为别人中实现自我。

   6.猜疑

   猜疑就是没有根据地怀疑别人,怀疑别人做事针对自己。猜疑就是无中生有地起疑心,对人对事不放心。猜疑使友善被曲解为恶意,好心被认为歹心,扭曲了事情的本来面目。有了猜疑之心,对待朋友、看待事实就不能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推理,而是凭借一点表面现象、主观臆断,随意夸大,进而扭曲事物,得出一个不切实际的结论,或者先入为主,先设框框,然后察言观色,甚至无中生有,把一些表面现象作事实材料,生拉硬拽来当做证据。

   猜疑使人际关系交往中本来小小的疙瘩变成长期的不和。奥古斯汀说:“猜疑对友谊而言是一种毒药。”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人因为猜疑而从朋友变成了敌人,中断了友谊,甚至毁掉了事业。猜疑之人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存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项羽与刘邦相比的确具有更多的英难特征。他勇猛善战、不畏艰难、有“力拨山兮气盖世”的美誉,他的这些性格特征皆被他的猜疑抺掉了。他没有刘邦的冷静、果断,更没有刘邦的雄才大略,所以他中了陈平的反问计,失去了一位得力的谋士,也失去了天下。项羽吃了猜疑的亏,猜疑实在是害已又殃人。历史告诉我们,君臣相互猜疑则天下就会动乱。因而贤明的君主和精明的大臣都把猜疑视为相处的一大祸害加以避免。

   猜疑,又是自己折磨自己。杯弓蛇影的典故就是很好的例证。弓影投映在盛酒的杯中,好象小蛇在游动,饮者以为真的把“蛇”吞下去了,越想越恶心,结果害得自己重病一场。这才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疑心,疑心太重,到头来亲自讨苦吃。

   猜疑使人失去公正的态度。有这样一则故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 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智子疑邻”的故事。同样是忠诚的劝告,富人对儿子称赞,因为亲近,忠告便显得聪明;对邻人之父非亲非故,结果“信而被疑,忠而被谤”,显然失去公正的态度。

   在用人上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没有使用人才的时候,必须谨慎又谨慎,全方位的考察人才,及时发现人才的优势和弱势,做好必要的预防和准备工作,如果无法通过预防和准备工作控制好用人风险,就干脆另起炉灶,重新寻找你需要的人才。如果用了人又心生怀疑,不敢放权就会对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做好了疑人不用,就要敢于用人不疑,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最大主观能动性和成就。崇祯就是用人多疑的失败典型:众所周知的袁崇焕就是最大的牺牲品,从刚开始的极其信任到最后的极度残杀,充满了多疑的用人方式。为剿流寇,崇祯先用杨鹤主抚,后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复用洪承畴,再用卢象升,再用杨嗣昌,再用熊文灿,又用杨嗣昌,十三年中频繁更换围剿农民军的负责人。然皆功亏一篑。“闯王”李自成数次大难不死,后往河南聚众发展。 可以这么说,如果崇祯用人不疑,李自成很可能被杨鹤、洪承畴、曹文诏、陈奇瑜、卢象升、杨嗣昌等将领剿灭,如果崇祯用人不疑也不会冤杀袁崇焕,如果崇祯用人不疑、用好洪承畴,也不会导致洪承畴最终降清。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用人的关键在于信任,其他的都是次要。如果对同僚处处设防,半信半疑,一定会损害事业的健康发展。”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